-
1 # 享之1997
-
2 # 閱盡人間冷暖
我父親是知青,60年代的,現七十有零。
自父親老了以後,特愛嘮叨,尤其是喜歡說一些幾十年前的事。
1、生。
那時候,一家生個三五個七八個都很正常。
父母有的是雙職工,有的只靠父親一個人的工資,基本也能養活一堆孩子。
父母不在家,老大就帶著弟弟妹妹,衣服基本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吃的差點,但父母造人不斷,只要能生都不會錯過。
而現在,要麼不想結婚,就算結了婚不是丁克,就是不想生,即便放開了生,也不見會多生。
2、吃。
那時候,基本都是綠色的,番茄黃瓜用水衝一下就當水果吃了,從不擔心有啥殘留物。
水是清的,魚蝦可見,只要你能釣的起,沒人會來告訴你:這是私人承包的。
工資不高,但物價也穩定,父親的口糧是34斤,壯勞力。母親是27斤,孩子21斤。
都是憑票的,比較公平,該多少就多少,沒見過有特殊的。
3、穿。
父親基本都是上下班一樣的穿著——工作服。
家裡的孩子,也有打補丁的,但在母親的巧手下,補丁也能生花。
誰也不會瞧不起誰,更不會看不起誰,都是勞動大眾,艱苦樸素最光榮。
可現在,穿的差就被人笑話,穿的好也能高人一等,從人們的眼光裡就可以看到。
穿名牌戴名錶裝成功人士可以“迷”倒很多女人,這在過去是不可能實現的。
4、住。
父母結婚是在廠裡的筒子樓,十幾平方,擺了兩桌酒都是親朋好友參加,分了些喜糖,就算結婚了。
送禮的也都雷同,不是熱水瓶就是洗臉盆,或者是一床被面,少有包喜錢的。
十幾平方的筒子樓,一家子住了好多年,鄰里鄰居都相互來往,一家包餃子,左鄰右舍都分享。
而現在,都住在防盜門裡,對門的鄰居能碰上都是驚喜,即便小偷來搬東西都會以為是對門要搬家。
門一關,清靜是清靜了,可沒了人情味,哪怕你端了餃子送上門,人家都不一定會吃。
……。
我的看法是:父親是真的老了,越來越會比較了,總是感嘆以前怎麼怎麼有溫情,現在怎麼怎麼冷漠。
也許是經歷過,才會有感觸。也許是回憶多了,才會有比較。
生活總是在不斷改變,不管你能不能接受。歲月總是向前,回憶總是難免。
有一天我們也老了,也會如父輩一樣回憶從前,回味曾有的青春。
-
3 # 老張69681613
70歲天天嘮叨,回憶以前歲月說明什麼?如果偶爾說說那真的是回憶,因為他看不到未來,只有回憶以前。但是天天回憶嘮叨,那就是老年痴呆症了!我往八十上數了(77),老年朋友一起偶爾說說以前的事,這是當作談資笑料而已!
-
4 # 艾莉兒
我外公74歲去世的,去世前天天嘮叨從前的事,從他小時候發生的也翻出來嘮。
開始我們都以為他是懷舊,以為他年紀大了變囉嗦了。可後來發現不對勁了,外公囉嗦嘮叨的頻率越來越高。
而且,他嘮叨的物件也從見人就嘮,變成了自己跟自己嘮。
就在我們準備送外公去醫院檢查時,外公說了這麼一句話:我不是神經病!
原來是:外公的身體還可以,沒啥大病,只是他冥冥中覺得自己陽壽到了,可又捨不得離開,腦子裡滿是自己人生的經歷,從小到大的點點滴滴。
因為不捨,才會懷念。
我的結論:當然了,我外公只是個例。
我遇到過好多老人,有的確實是很愛嘮叨,且重複說著從前的某些事。
我認為是:
1、老人孤單,只能找回從前的記憶,那裡有他最深刻的回憶,所有的喜怒哀樂,所有的快樂煩惱,滿滿的充盈著他的腦海。
而這種回憶跟人分享才是最來勁的,於是見人就說,見人就嘮叨,不管別人願不願意聽,只要自己能嘮叨出來就是快樂。
2、老人可能是某些方面有疾病的先兆,此時最好帶老人去做個檢查,看看是哪裡有問題。
回覆列表
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想的不一樣,70歲老人回憶以前的歲月是很正常的。
一般來講,孩童時只想眼前,所以整天想的是如何玩;人生的輝煌是在青壯年階段,所以青少年時開始有夢想,想的是未來;青壯年時就很現實了,想的是性、職位和財富;而對於老年,因為未來將是老態龍鍾的樣子而不願想,所以經常回憶過去的歲月,孩童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