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空飄飄然的肥牛
-
2 # 華民學讀道德經
“聖人不積”,我個人理解的道德經中的很多動詞是倒裝句,例如想理解“無為”,必須理解“為無”,“無”在道德經中的意思是“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的真實存在”,我們今天的科技已經把“為無”發揮到了極致,主要表現在對“能量波”的應用,我們的大腦透過外界的裝置、實驗已經承認了這一點,但是,我們的大腦還沒有承認“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潛意識也具有(為無)的功能”。因為我們的大腦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物質財富的獲得而使我們對我們自己的身體的微妙反應的觀察幾乎沒有
同樣要想理解“不積”,必須首先了解“積不”,“積不”的意思是“把我們對我們自己的身體的不可理解的那些功能集中起來思考,長久對我們的自己的身體的微妙異動去體會並且思考願因”,這是“下察己身”的開始,需要“至虛及、守靜篤”才能對自己的身體的微妙異動產生探索的興趣,必須把對物質財富的追求放在需要地位,把對求知慾的追求放在首要地位才有可能感受到
“既已為人己愈有”的“為人”和“人為”與“無為”和“為無”有很大關係,“無”即“波”,萬物都是“能量波紐結而成”。 “為人”的最終解釋是“學習、利用能量波的紐結為我們自己服務”。“能量波的紐結可以從光合作用去推理到萬物而試著去理解到我們自身”
-
3 # 楊章林555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聖人”是對傳播知識者的高度讚揚,“不積”,說的是不把知識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告訴我們的是教學相長的道理,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也豐富完善了自己。何錯之有?
這樣傳承千古的至理名言,卻被許許多多的莫名其妙的解讀給淹沒了。一個“積”字,讓古往今來眾多的解讀者誤入“錢”途。
“不積”,想當然地理解為不積累財富,而且這種財富是,越送給別人自己越多,有這樣的”理財“方法?從古到今有這樣的”聖人“?你能找出一個?
現實生活中,我們只看到無方式方法、無原則地“散盡錢財“,慷慨被糟蹋,然後捶胸頓足悔不當初的人。就是爹媽,失去了“財權”,晚景淒涼的也大有人在。請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千古名言,被愚蠢搞得面目全非。
-
4 # UU49298428
一千個人有一千種解讀。我不知道提問者是如何理解的。
個人理解為:“千金散盡復還來”的意思。
誠希望拋磚引玉,請大家不吝時間和精力加以指點指正。
-
5 # 尚作華
讀經典自己須定門別具慧眼,對錯自己判斷,沒人能給答案,他們也不是老子,都是一家之言!讀經典如果總受這樣疑神疑鬼的心態左右,動不動就出來故作姿態的問這樣的問題,我反問你一句,假設這句是錯的,那些對的你繼承發揚了多少?不要把這些華而不實的一驚一乍的怪態當做在做學問,自己有眼睛有頭腦自己去感悟體會、自己去得出結論,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來問對錯就是做學問走上了歧途還不自知,與論人長短的長舌婦沒有區別,是八卦的俗風薰染了你,在八卦古聖先賢而不知慚愧、不知恥!
-
6 # 中276429283
做為大政方針沒有錯誤。無為無不為,既定方針,不咎細做,順制而行。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都具備自究自查自達目的的功能,因彎路不可免,目的不可改,只有不斷修正才達目標。
-
7 # 鑑鐘樓主人
這兩句話是老子《道德經》結尾第八十一章中的所說的。這段話相對完整的句子是: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用現代語言翻譯過來就是:聖人沒有佔有之心,而是盡力照顧他人,自己則更為充足;盡力去為別人,反而自己更豐富。上天之道是利於大眾而不加害於大眾,聖人之道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與別人去爭。
《道德經》是一部完整而內容貫通交匯一體的哲學著,我們在看待這段話的時候,必須結合書中其他篇章一併體會,才會完整了然其意。這裡我不妨引用其它篇章中類似話語,合而鑑之。
《道德經》第十一章中說:“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弗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六十七章說:“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器長(器長:萬物之首長)。
將這三段話合而觀之,讓我們瞭解到了老子哲學思想中的慈懷與覺性思維,體會到了如水般的上善不爭甘居下流的崇高精神。這是至真、至善丶至美、至樸、至簡的聖道玄德。
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將人類的精神世界分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重境界。我們學習老子廣施不取,上善不爭的精神更能促進我們的思想境界由自然到天地的至美昇華。
-
8 # 無忌哥哥sz
一方面,這是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概念;另一方面,能給出的是結果,留下來的卻是經驗和能力,所以輸出越多,得到的也越多,這是一個教學相長的意思。
-
9 # 河圖3456
“聖人不積”:一是你首先應該是聖人,是真正的成功人士,是國家的君王,如果你還不是聖人,則不適用;二是聖人不再積累了、不再斂財了,要無為而治。“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此時,前提是你是聖人,你非常富有,則你幫助、給予別人,你就會獲得更多、維持你的富有更長久。
-
10 # 遁世迷糊人
一方山池,如果只剩了水,好看嗎?
積是積累,也是滯固!
借一池山水與野荷,還與你一池蓮華,步步生香。
借一池山水與魚蝦,還與你一池生機,食無憂矣。
借一池山水與鳥獸,還與你四季繁榮,生機勃勃。
你不與人,客不來,市不通有無;人不惠,市無利,也就一派蕭瑟景。
做活了營盤,看似眼前虧,卻是百年生計。
各有各的看法,隨意吧。
回覆列表
道德經的中心思想是大道至簡,作為大智慧的聖人明白對形而下外物愈是捨棄遠離,自己愈無限接近得“道(到)”。從另一個倫理角度看就是聖人愈是無私無我愈是能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援與擁護。中國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詞——“捨得”,也許這個“舍——得”即是對“既以與人己愈多”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