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Baby九凰
-
2 # 萬里船
關於父母,在於父母消費理財的習慣和做法直接傳遞給孩子,他會照樣學樣,包括處理財務的應急方案。
孩子認知和三觀,就是他對財務的理解和把控,包括錢是怎麼獲取的,難易與否,消費的必然性,和必須性,什麼錢必須花,什麼錢可花可不花,什麼錢沒必要花。三觀要正體恤人間疾苦,認識金錢是工具不是揮霍的玩具。
至於資金數量,瞭解控制好孩子該有的資金數量,做好資金使用計劃,多的一分不給,必須的一分不少
這個需要從小培養!
身為父母必須有的三個高財商的思維觀念:1、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源於思維方式的差異。2、普通人為錢工作,而富人讓錢為他工作。3、積累資產,而非負債。
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富思維呢?
在這裡,趣媽為你準備了4個生活中常用且簡單易操作的方法。
家長們不妨給孩子買一些關於財商的書籍,例如《小狗錢錢》、《少兒財商繪本》等等,小一點的寶寶推薦《做最富足的自己》(歪歪兔財商教育童話),從認知層面上讓孩子瞭解金錢的知識。
特別推薦上小學的寶寶讀小狗錢錢這本書,它是以故事的形式教會孩子如何從小學會支配金錢,而不是受到金錢的支配;如何像富人那樣思考,正確認識和使用金錢,如何進行理財投資、找到積累資產的方法,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第二個方法,是帶孩子購物。
相信每個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那麼,我們把握幾個細節,就可以很好地訓練財商思維。
1、列購物清單,按需購買。
這樣可以訓練孩子有計劃地用錢,剋制孩子消費。
出門前,與孩子約定好今天可以購買的東西數量。例如:今天只能買一樣玩具或零食,你可以自己選擇。
定好此次購物的預算範圍。
2、貨比三家:
帶孩子買東西時,提醒孩子留心商品的價格。讓孩子學會詢問價格。看到喜歡的東西不要急於購買,價格較高的商品多問問、多看看、再決定買哪家的。
同時,讓孩子明白,貨比三家,比價格的同時也要比品質。以質量和實用性為標準選擇物品,不刻意追求品牌,也不要刻意追求廉價。當孩子年齡較大的時候,還可以引導孩子去對比商場和網點的價值和質量。
這時有的寶媽會說,孩子就是做不到。其實孩子做不到背後的原因有2個:1是我們規則沒有指定清晰;2是因為我們沒有嚴格執行規則。
我們可以把去超市購物設計成一個遊戲,提前訂好規則,例如,多長時間內,花多少錢,買多少樣東西,兩個人PK去完成,這樣就降低了難度係數。
特別要注意的是,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第三個方法:零用錢----零花錢是孩子財商教育的啟蒙。
1、零用錢給不給?
我的建議是給。零用錢時財商素養訓練的重要工具。重要的是父母必須掌握給孩子零用錢的方法,並對孩子的使用加以適當的引導,如果家長除了定期給孩子零用錢之外,孩子的額外需要也會滿足,那麼給零用錢的意義就不大了。
2、什麼時候開始給?
有很多父母覺得讓孩子太早擁有零用錢不太好,實際上,一般來說,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已可以給適量零用錢,之後慢慢減少替他們買東西。以訓練孩子對金錢的感知。
3、給多少?
大多數父母對於給零用錢的金額上感到有些拿捏不準。錢數給少了會讓孩子感到自尊心受挫,太多會讓他們養成奢侈的習慣,不會珍惜別人的勞動。
給零花錢可以遵循的原則是:先估算孩子會有哪些必要的購物專案:零食、自行採購文具、課外書費、其它雜費等。把金額加起來,加上20%,作為讓孩子自行決定或儲蓄的錢,就等於孩子零用錢的金額了。
為了鍛鍊孩子的理財思維,消費估算可以由家長引導孩子自己做。
零用錢的金額可以隨年齡增長而變化,但不應經常變動。建議每年或每學期改一次,採用固定週期制、固定金額的方式。比如,一個月或者一週給一次,具體結合孩子實際情況來。
4、籤合約:
寫上孩子應該完成的分內勞動、零錢發放頻率及金額、零用錢計算方法、能用於哪些地方等。
方法四:讓孩子參與到旅行任務中:
旅行的時候,我們可以結合年齡段及綜合特徵,給孩子安排相應的“職位”。例如:
1. 小小財務官:
讓孩子記記賬,賬單包括:行前賬單(機票、酒店等在出行前已發生的)、每日賬單(記錄每日花費)、總賬單(旅行總費用),最後還可以讓孩子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賬目進行分門別類,並提出最佳化建議。
一次旅行下來,孩子不僅對錢有了更多概念和認識,還能體會到數學課上學到的計算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
2. 小小採購員:
為爸爸媽媽準備一頓早餐,包括做預算,列早餐採購清單,去超市完成採購,並動手做早餐。
3. 門票小買手:
旅行中經常會碰到購買門票的事情,比如:門票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成人100元/人,兒童80元/人,家庭(兩大兩小):255元,結合一家幾口人,怎麼買票最划算呢?這其實還是一道三年級的數學題呢!關聯到生活中,讓孩子對數學這門學科也會更有親切感。
最後孩子的財富思維其實是在生活中點滴小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因此,身為父母,我們千萬不要忽略也不要錯過那些財商培養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