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開宗明義,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看,道是不能解讀出來的,你要是想用自己的話把“道”解讀出來,並傳授給別人,那就落了下乘,也不是真正的“道”——因為真正的大道,經過二次解讀,就變成片面的、侷限的小道了。
那怎麼辦呢?這時候就需要各自發揮自己的悟性,去體悟這個難以捉摸的“道”了。
所以說,中國文化最高的目標就是“悟道”啊。每個人都會悟出屬於自己的“道”,孔子悟出來的,就是儒道,釋迦牟尼悟出來的,就是釋道,王陽明悟出來的,就是心學——每個人的“道”都不同,但說來說去,都只是天下至道當中的一個方面,正所謂“萬法歸宗,殊途同歸”而已。
其實,在老子看來,嘰裡咕嚕說這麼一大堆,真正的“道”並不玄奧,如果把“道”落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那無非就是三層含義:
首先,不管我們走在什麼道路上,總歸得有一個方向和目標,不能漫無目標地瞎走一氣,所以,“道”的第一層含義,就是方向和目標。
其次,有了方向和目標,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呢?規則!無規矩不成方圓,大家都亂哄哄地擠在一條道上,你也搶著走,我也搶著走,那最後誰也到不了終點,都在路上堵著呢!所以,只有建立在具體的規則之上,才能進而去談“道”的境界高低。所以,“道”的第二層含義,就是規則和境界。
最後,既然有“道”,那是不是就有“非道”?道路的兩旁,總會有深淵、歧路,如果我們不管不顧,一味瞎闖,那難免會落得個“身死道消”的可悲結局。《道德經》第四十四章裡就用了“知止不殆”這個成語來說明這個問題,只要你知道邊界和底線在哪裡,什麼時候該停下來,你就不會出大問題。所以,“道”的第三層含義,就是邊界和底線。
你看,一個“道”字,包括了我們為人處事的方向、目標、規則、境界、邊界、底線,無論是修身齊家,還是治國平天下,我們都不能離了“道”的指導和約束。
說完“道”字,再來看看“德”字。
“德”字就更簡單了:德者,“得”也。啥意思呢?只要你按照道的要求去做,那就是有德,如果你不按照道的要求去做,那就是失德。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對皇帝的評價無非就是四個字:“有道”或“無道”。有道就是明君,無道就是昏君——皇帝如此,四海亦如此。
“道”和“德”都說完之後,還有一點要特別強調的,那就是,“道”在先,“德”在後,這個順序是不能變的!
為什麼呢?“道”就是“德”的衡量標準啊,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統一的,用來衡量“德”的標準,那大家都按照自己心中的標準去行事,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沒錯,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那你當然就會認為自己是最有德的那個人了唄,你就會不自覺地站在道德高地上,用你手中的道德大棒揮向別人——這就是道德綁架!
因此我們看《道德經》,“道在前、德在後”是書中最強調的思想。整部《道德經》也是按照這個順序排列的,三十八章之前的部分都叫做《道經》,從第三十八章開始的部分便叫做《德經》——道在前而德在後,一切才能順理成章
《道德經》開宗明義,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看,道是不能解讀出來的,你要是想用自己的話把“道”解讀出來,並傳授給別人,那就落了下乘,也不是真正的“道”——因為真正的大道,經過二次解讀,就變成片面的、侷限的小道了。
那怎麼辦呢?這時候就需要各自發揮自己的悟性,去體悟這個難以捉摸的“道”了。
所以說,中國文化最高的目標就是“悟道”啊。每個人都會悟出屬於自己的“道”,孔子悟出來的,就是儒道,釋迦牟尼悟出來的,就是釋道,王陽明悟出來的,就是心學——每個人的“道”都不同,但說來說去,都只是天下至道當中的一個方面,正所謂“萬法歸宗,殊途同歸”而已。
其實,在老子看來,嘰裡咕嚕說這麼一大堆,真正的“道”並不玄奧,如果把“道”落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那無非就是三層含義:
首先,不管我們走在什麼道路上,總歸得有一個方向和目標,不能漫無目標地瞎走一氣,所以,“道”的第一層含義,就是方向和目標。
其次,有了方向和目標,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呢?規則!無規矩不成方圓,大家都亂哄哄地擠在一條道上,你也搶著走,我也搶著走,那最後誰也到不了終點,都在路上堵著呢!所以,只有建立在具體的規則之上,才能進而去談“道”的境界高低。所以,“道”的第二層含義,就是規則和境界。
最後,既然有“道”,那是不是就有“非道”?道路的兩旁,總會有深淵、歧路,如果我們不管不顧,一味瞎闖,那難免會落得個“身死道消”的可悲結局。《道德經》第四十四章裡就用了“知止不殆”這個成語來說明這個問題,只要你知道邊界和底線在哪裡,什麼時候該停下來,你就不會出大問題。所以,“道”的第三層含義,就是邊界和底線。
你看,一個“道”字,包括了我們為人處事的方向、目標、規則、境界、邊界、底線,無論是修身齊家,還是治國平天下,我們都不能離了“道”的指導和約束。
說完“道”字,再來看看“德”字。
“德”字就更簡單了:德者,“得”也。啥意思呢?只要你按照道的要求去做,那就是有德,如果你不按照道的要求去做,那就是失德。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對皇帝的評價無非就是四個字:“有道”或“無道”。有道就是明君,無道就是昏君——皇帝如此,四海亦如此。
“道”和“德”都說完之後,還有一點要特別強調的,那就是,“道”在先,“德”在後,這個順序是不能變的!
為什麼呢?“道”就是“德”的衡量標準啊,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統一的,用來衡量“德”的標準,那大家都按照自己心中的標準去行事,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沒錯,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那你當然就會認為自己是最有德的那個人了唄,你就會不自覺地站在道德高地上,用你手中的道德大棒揮向別人——這就是道德綁架!
因此我們看《道德經》,“道在前、德在後”是書中最強調的思想。整部《道德經》也是按照這個順序排列的,三十八章之前的部分都叫做《道經》,從第三十八章開始的部分便叫做《德經》——道在前而德在後,一切才能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