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林W

    回答:

    本人土生土長遼西人,說一說本地殯葬習俗。

    一、傳統葬法,把故去的死屍裝進棺材裡,年齡大的放三天後入土為安,也有當日死當日葬的,基本是按照舊習陰陽先生說法去做,排場大小分條件而論。

    二,現在基本是火化後裝棺,做法排場與一相同。

    三、過去曾有丘墳法,把死的人裝棺後,按排在風水比較適宜的地方,用石頭砌成後牆的葬法。

    別樣沒有。

  • 2 # 我是好老譚

    中國地域廣闊,56個民族,各地殯葬習俗不一樣。

    在我們豫東夏邑縣,200O年以前,全縣沒有殯儀館,城鄉喪葬多行棺木土葬,葬禮煩鎖。人死後要"倒頭紙”,給死者含噙口錢,蓋蒙低,穿壽衣。喪家門外要豎"紙骨堆"或花圈,門上貼白紙,院內搭靈棚。請陰陽先生看陰宅,擇葬日。為孝子製作"安葬棍"、引魂幡,當天要給親朋報喪。子孫要穿孝衣、戴孝帽,親朋近門燒紙祭奠。死後三天齊客、瞻仰遺容、淨面、坐材口街閉棺材)。出殯日親朋要來燒紙、上供、送禮、祭奠。孝子(兒女)要摔老盆,打引魂幡送葬。入土安葬前要焚燒明器(祭奠物品),葬後子女謝孝,三天圓墳。

    2002年全縣實行殯葬改革,提倡亡者全部火化。城鄉居民多數火化後仍將骨灰入棺土葬。少數家庭老人死後,子女情願受罰,暗行土葬。公職人員亡故後,憑火化証明領取撫血金、喪葬費、遺屬補助等。

  • 3 # 當年隔壁老王頭

    座標青島。

    我爺爺去世有十幾年了,那年我高二,還算能記著。

    1.爺爺去世是凌晨3點,身邊有我爸媽在,我倆姑姑都沒在身邊。去世的當天是換上了一套新衣服,手臉擦乾淨擺在家裡,父母姑姑披麻戴孝在旁邊跪一圈,等村裡其他人來弔唁,村裡來人都是鞠躬,親屬和本家人來是磕頭,家屬要答禮。我到家是直接跪下磕頭了。

    2.吹鼓手都在外面整哀樂,門口有個棚子,本家一個會寫字的在門口登記人名,自己村的一般都是提一件黃表紙過來。本家的人要在門口換上個白大褂進去。本家和親戚,有人情來往的,要給錢,叫上利!

    3.當天下午傍晚的時候,要有人挑著半桶水,帶著大量黃紙和一輛紙紮的車馬去朝南的路上燒掉,叫送盤纏。

    4.輪流守靈一夜。同時,本家的人會幫著去公墓挖好墳坑,地方基本都提前選好了。挖好以後怕有人使壞,還要找個人幫著看墳。晚上不用,主要第二天下午才下葬,上午就得早早有人去看著了。我家找的我舅舅幫忙。

    5.上午有車來拉著遺體去火化,這套流程是國家包的。火化完了抱著骨灰盒回家。擺到靈堂原來位置,繼續燒紙,哭。

    靈堂會有個火盆,有人的時候火盆的紙不能斷。

    6.到了下午正式出殯,我爸在門口摔掉燒紙的火盆,這個盆以前只能是兒子摔。沒兒子的人家想方設法過繼一個,就是最後這下摔盆。

    靈車拉著骨灰盒,前面是我爸和我,披麻戴孝,拄著粗樹樁在前面,靈車前是兩個外甥端著童男童女紙人。靈車後面是女眷,我媽我姑姑他們。我奶奶在家,不出來。

    7.靈車是走走停停,每走一段就要擺下香案祭奠一番,到大路上的時候村裡人還得帶著我爸吃茶jian(字打不出來),有一個村裡主事的人帶著三跪九叩,正經大禮。我爺爺原來就是村裡主事的人,誰家有人去世都是找我爺爺幫著走這套流程。

    8.一路走走停停,到了公墓,圍一圈,我爸拿個掃帚下去清掃一圈,然後端著骨灰盒,放到墳坑裡面,圍著的再往裡扔點土,本家的幾個人就填墳,修出墳包。然後把帶著的紙錢紙人,全都燒掉。大家在墳前磕頭。到這裡,基本就完事兒了。

    9.下葬後第7天,叫頭七,是要叫親戚道里的一起吃飯的,然後來上一次墳。

    下葬後5個周,叫五七,也還是有這麼一套。

    再往後,就是一週年,二週年,和三週年了,要正經上一次墳。

    10.現在村裡的流程已經很簡化了,政府鼓勵當日下葬,鼓勵不穿白不披麻。一切都變得簡單了。

  • 4 # 社保職場風向標

    中國有哪些傳統的殯葬習俗?

    各地區的殯葬風俗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說法還很多,就已本市為例。

    老人去世的時候,要在當地的殯儀館農村在自己家的院子中,屍體停放三天。聽老人說,停放三天是有道理。以前醫學不發達,不能準確額判斷人的死活,導致了很多人第一天去世,第二天活化或者下葬的時候,人突然間又活了,結果就是被活埋或者燒死。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才有了停屍三天的風俗,直至“死透了”,才會進行安葬。

    在農村老人去世的時候,還要僱上一幫吹手,在院子裡吹一些哀悼的樂曲。小的風俗習慣就更多,比如給去世的老人送飯,子女燒幾錢幾兩紙,起靈的時候要摔泥盆,靈隊出發的時候要撒紙錢,下葬的時候,要有領魂雞帶路。

    領魂雞帶路這件事單獨拿出來說說,因為感覺這個事很神奇。陰陽先生在舉行完儀式之後,把公雞放在地上,畫一條線,那個公雞就不動了,就在那趴著。過了一會站起來圍繞著墳頭轉圈。只看過一次,但是到現在也沒有弄明白是什麼原理,感覺特別神奇。(有這方面知識的可以評論一下。)

  • 5 # 鄭州松林殯葬工作室

    作為一名殯葬工作者,我走遍了南北許多的地方,見識了不同地區不同的殯葬習俗,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如果把各地區各民族的民間殯葬習俗如果都總結出來,可能數不勝數。

    大部分習俗只屬於地方特有,只在小範圍地區內流傳著傳承著,比如東北地區給逝者開光,只限於東北三省,南方地區多請和尚唸經超度而北方並不多,大部分地區壽衣都是講究單數而南方部分地區偏偏也有取雙數的,所以對於小眾的殯葬習俗,沒有廣泛的代表性,在這裡就不再贅述和深究。

    那麼能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殯葬習俗大概有以下幾種:

    一、人死後穿壽衣

    除了少數民族特有的民族服飾和習俗以外,漢民族不論全國東西南北,人走後都是以穿壽衣為主。只不過壽衣件數各地區略有不同。

    二、守靈

    守靈是殯葬治喪環節最為重要的環節,是子女最後的盡孝,也是表達對逝者極大的尊重和重視。但是現在城市地區由於場地和時間問題,北方城市居民已經很少守靈了,南方地區做的好一些,對守靈還比較重視。

    三、停靈

    一般停靈天數就是指從老人斷氣開始,以夜晚零點為分界,零點之前去世的,不論還有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都算一天,之後算另一天。這個全國統一,都是取單數停靈,具體根據家屬時間安排擇日火化或土葬。

    四、燒紙撒路錢

    燒紙撒路錢是中國傳統殯葬習俗裡最為經典的,這個南北統一,都用冥幣祭奠親人。在送靈的路上一般也會散撒路錢,農村多撒紙錢,城市由於政策規定,多以硬幣銅錢代替。

    五、黃布蓋臉

    逝者去世以後,一般都用一塊黃布矇住臉,具體出處典故在這裡不再贅述,可以網上自查,但是這是全國比較統一的做法。

    六、做七和週年祭奠

    以逝者去世的第一天開始算,數到第七天為頭七,然後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但是一般家屬只做頭七,三七,五七和七七。然後就是一週年,二週年,三週年祭奠,這是全國統一的。

    還有燒紙人紙牛馬紙房子等,逝者口含糧食,茶葉,口魚,銅錢等,以及吹嗩吶,披麻戴孝,叩拜禮等,在這裡不再展開,每一項殯儀習俗都是對逝者表達的愛和不捨,悲痛和眷戀。這些殯葬習俗一直滋養著民德,傳承著孝道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組成部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家後,卻又碰到一個各方面都比現在妻子好的女人,心動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