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色歸讀
-
2 # 隱語
答|艾慄斯
如今我們習慣說華夏民族是“龍的傳人”,但這話放回古代可不能亂說,“龍是祖先”,那不就是“真龍傳人”嗎?這樣尊貴的身份除了“真龍天子”還能有誰敢自應?分分鐘謀權篡位、斬立決的事。
龍這種神秘的動物從未現身,卻有著翻天覆地的力量,在古代就有“通天地的神獸”這一角色,飛龍在天、騰雲駕霧的龍常化身為帝王的坐騎。同時,影響雲雨河澤的龍王爺又與百姓農業密切相關,所以皇族為了體現自己的威懾力,習慣把皇權與龍結合起來,漢高祖劉邦就是第一個宣稱自己是“真龍天子”的人,由此顯示自己的非凡身世,以及命中註定要萬人之上的權位。
也就是說從漢朝開始,龍成為——皇族,而不是全民族的祖先,以及皇權的標誌,漸漸發展下去,到了明清時期徹底被皇權壟斷。比如說天子專用的“龍袍、龍椅、龍紋、龍的雕塑”…等等,為了凸顯權威,皇室將龍的裝飾無所不用其極。
那麼,龍什麼時候從皇權專屬,成為國家的標誌呢?推動事件有兩個。
一個是清朝的國旗制定。因為沒有懸掛旗幟的商船會被視同為無國籍限制海盜船,所以遲遲沒有融入國際體系的天朝上國還沒有代表自己國家標誌的國旗,也因此在外國海軍進入中國水域的糾紛仲裁中吃了不少虧,於是在1862年,清廷下令將黃龍旗作為水師旗,又過了22年正式確立國旗的樣式為“黃底藍龍戲紅珠圖”,至此龍從皇帝的象徵變成了中國的國家標誌。
另一個事件跟聞一多有關。1492年,在西方圖騰學的影響下,聞一多發表了一篇關於龍與圖騰的文章,核心思想是這種融和了多種動物形象的龍,是最能代表多民族融合的象徵,最能被用來建構國家和民族圖騰。從舞龍燈、貼年畫、賽龍舟的種種民間文化來看,龍的意向已經埋在民族最深層的情緒裡。
-
3 # 蕭大俠學堂
龍是中國神話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傳說能隱能顯,春
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
首,後成為皇權象徵,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山海經》記載,
夏後啟、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龍”。另有書記“顓頊(zhuān xū)乘龍至四海”、“帝嚳春夏乘
龍”。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的叫螭龍,無角的叫虯。
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
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
飾物仍然是龍。因此,“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龍是華夏民族的代
表!是中國的象徵!
南北朝時期的學者沈麟士對龍做了概括性的解釋:“稱龍者,假象也。天地之氣有
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龍之為物,能飛能潛,故借龍比君子之德也。”表現了君之德
的“龍性”包括兩個方面: 其一,龍是強者至尊。龍頭上生角、身體長、有鱗有腳、能潛
能遊、能飛能走。也就是說,龍是集百獸之長於一身的三棲動物。我們的先祖想出這樣
一個神物奉為祖先,賦予它兆端禍福、興雲降雨、主江海、定山川的萬能神力,他要對
自己、對族人、對後代說什麼呢?那就是人要比任何世間的生物多一種本事,像龍一樣
謂“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禽獸蟲蛇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
資源,又是人類生存面臨的直接的、經常性的威脅,於是就產生了人們對某種動物的崇
拜和迷信。人們之所以崇拜某種動物,是因為人們幻想自身具有這種動物的力量。然
而,任何一種真實存在的生物,都不可避免地束縛著人們幻想的翅膀。當虎長嘯于飛
鳥、鷹無奈於潛游、鯊感嘆於奔鹿的時候,它們作為圖騰的人類“選民”們會感到失望和沮
喪。於是,追求強健和多能的華夏先祖們便幻想有一個超越一切生物之上的龍,並把它
尊奉為自己的祖先。既然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就應當秉承龍性,不斷超越自身,增強
戰勝困難的能力。《易經》中把這種崇尚力量、追求卓越的精神概括為:“天行健、君子
以自強不息”。 其二,龍是一個聯合體。龍是多種動物肢體、器官集合體,具備了多種動
物的特點。龍是惟一的,然而卻把多樣性的差異包涵在惟一之中。所以,龍具有對於多
樣性的相容性。因此,每一個以某種動物為圖騰的氏族,都可以在龍的身上找到自己潛
意識裡可以認同的象徵。中華民族的歷史發源於黃炎夷三族的聯盟,這個部落聯盟是由
一百個氏族組合而成的,所以稱為“老百姓”。每個其中的氏族都有自己的圖騰,而龍是部
落聯盟共同的圖騰。 可見,龍是炎黃子孫同根同宗、兄弟手足的情感寄託,是民族團結
的象徵。黃帝族與炎帝族,又與夷族、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華族,漢
以後稱為漢族。龍的崇拜是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民族融合的精神基礎,民族團結的精神
紐帶。從宋代開始,形成了龍的“九似”的觀念。為什麼是“九似”呢?“九似”象徵著九州的
不可分割,九州組成了中國,九種動物共同組成了龍,分開了是物,合起來是神,所以
又有神州之稱。萬物千差萬別,同樣受到大地的滋養;組成中華民族的各個民族、氏
族、家族、家庭和每一個人,都被視為龍的傳人,情同手足,親如兄弟。《易經》中把
這種大地承載萬物的品德概括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乾為馬,坤為牛,震為
龍”(《說卦傳》),龍是陰陽相合,天地相交、剛柔相濟的產物。龍吸取了猛獸的要
素,如虎爪、蛇身,顯示了競爭的一面;現時也吸取了鹿、牛、鯉、馬等性情溫馴的動
物的要素,顯示了和諧的一面。這說明在我們祖先看來,一個人應該具有兩方面素質:
一方面是才,是能力,是天的品行,是自強不息;另一方面是德,是涵養,是地的情
懷,是厚德載物。當人把天地之氣合於自身,做到了德才兼備,人就變成了無所畏懼、
無敵天下的龍。《易經》把這種龍的精神概括為:“君子以恐具修省”。就是在危機面前處
變不驚並能在艱難困苦中鍛鍊成長的人可以視為有龍性,這樣的人“出可以守宗廟稷”。
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厚德載物、團結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每個炎黃子孫的
自強不息透過團結凝聚成整個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奮發圖強的民族精神。
-
4 # 鳳閣閣主
古往今來,海內外億萬中華兒女都把自己稱為“龍的傳人”,將中華文化稱為“龍的文化”。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人類是由女媧捏黃土造出來的。女媧創造了人類,那麼女媧她自己又是誰創造的呢?按普遍的說法,女媧最早應是奉蛇為圖騰的民族創造出來的。什麼是圖騰呢?圖騰是原始社會氏族的一種標誌。圖騰信仰是一種非常原始的信仰。而蛇圖騰的色彩在女媧、伏羲等的形象上能明顯地看出。蛇圖騰分佈很廣,現主要集中在中國的東南部和西南部。在幾千年的不斷遷徙中,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融,蛇圖騰傳遍了長江南北,在臺灣的高山族、海南的黎族中都有蛇圖騰的遺蹟或習俗。在奉蛇為圖騰的地區,人們一般認為“蛇”是“龍”的原形,“龍”是“蛇”的神性顯示。所以在江蘇、浙江、安徽一帶稱家蛇為“蒼龍”、“天龍”、“家龍”等等,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有些民族自稱“龍種”、“龍人”、“龍戶”並建蛇廟,祭祀蛇神。在出土的文物中,考古工作者找到了龍作為古老的中華民族的圖騰的很多證據。最原始的龍的形象是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陶壺龍紋。它蛇身魚形,是仰韶文化居民和後來夏人的圖騰形象。在江蘇吳縣良渚文化出土的器物上,有似蛇非蛇的勾連花紋。在內蒙古紅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墨綠色的工藝品玉龍。大量的例項證明,龍的崇拜在中國至少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
出於對大自然的崇拜,華夏民族在長期的發展中,逐漸創造出“龍”這種虛幻的神奇動物。古人認為,龍是集日月之精華,匯天地之靈氣,具百獸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納百川的胸襟。而且還有神通廣大的本領,能夠呼風喚雨,為人們消災除疫。自古以來,我們華夏民族都非常重視農業生產,祈盼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崇拜“龍”的本領,因此將它視為本民族的圖騰。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龍是開天闢地的神物,它幫助大禹治水,為千百萬百姓造福。在封建社會里,皇帝們自稱為“真龍天子”,這時,龍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具有不可侵犯的威嚴。此外,龍還被視為一種吉祥物。華人在喜慶的日子裡,有舞龍的習俗,就是這個原因。幾千年來,龍這一神獸始終盤旋在華人的心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在皇家的建築物、圖畫以及各種對聯、燈謎中,到處可以見到龍的身影,甚至有人還用“龍”來取名。“龍”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如今,人們認為,龍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而且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更代表著華夏民族的精神,因此每個中華兒女都會驕傲地稱自己為“龍的傳人”。
回覆列表
古時候,人們對大自然的許多現象無法作出科學的解釋,更沒有控制自然的能力。於是,我們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圖騰具有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樣的雄姿,讓它像鳥一樣能騰雲駕霧,像魚一樣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馬一樣可以飛快奔跑……因此將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到龍的身上,漸漸形成了駝頭、鹿角、蛇頸、龜眼、魚鱗、虎掌、鷹爪、牛耳的樣子。這種複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能之獸、萬能之神。
中華民族是多個民族的綜合體,龍是中華民族的主流圖騰崇拜。漢民族的崇拜神獸,龍也不是唯一的,比如還有麒麟、神龜、仙鶴等等。但是,龍是中國民間的主流崇拜,是佔據主體位置的文化崇拜,即使元代和清代,少數民族政權的時代,也接受了龍文化,所以,我們通常說自己是“龍的傳人”。
龍在我們民族的心目中,代表著吉祥,象徵著神聖,又是力量的化身。體現出我們祖先有豐富的想象力和無窮的創造精神,蘊含著我們祖先對大自然的迷惑和希望,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人們常說:中國文化有“上下五千年”,但是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文化,卻不僅僅只有五千年。“中華第一龍”就有著6000年的歷史,見證了中華民族為龍的子孫的事實。
1987年在位於河南省濮陽縣城西水坡仰韶文化址發現”中華第一龍”。在一個墓室中部的兩側用蚌殼精心擺塑的龍虎圖案,被考古學者驗定為“中華第一龍”。這一發現使黃帝“乘龍昇天”這一中國最古老的傳說,被在該墓葬所出土的“乘龍昇天”蚌殼擺塑所證實―――“乘龍昇天”是傳說,卻系歷史的真實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