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爺爺早年病逝,奶奶獨自一人撫養四個兒子,我伯父是老大,也我奶奶最有出息的孩子,他考上了高中就去當兵了,後來單位分配工作,去做了軍醫。在60年代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也是小村莊裡面有名氣的人物了。
因為在農村能透過讀書當上幹部的人簡直鳳毛麟角。其他三個孩子因為家裡窮,也供不上讀書,因此就早早在家裡幫忙幹農活種地了。我爸排行老三,聽我媽說,我剛一歲多的時候,家裡養的幾頭豬都病了。
那時候家裡買農作物種子、化肥、農藥還有孩子上學的收入都是靠年底賣這幾頭豬來償還。誰想到養到中豬時就去世了,全家都沒有了經濟收入,迫不得已,我爸媽要背井離鄉去外地打工,就把我寄養在我外婆家。
因為奶奶她說她要去城裡找我伯父跟他們一起生活,不能帶我。就這樣我就跟著外婆生活。
我外婆有2個女兒,我姨媽留在本家,找了個上門女婿。那時候我姨媽姨父也只是在縣城或者本省的其他城市打打散工,不會離家太久。我那時候還特別小,不太記得事情。
只是記得我外婆經常咳嗽,有時看她咳的太難受,面部肌肉扭曲,我很天真說外婆你怎麼不去看醫生。
外婆只是常常嘆了一口氣,說去睡吧。姨媽有3個孩子在讀書,大表姐在讀衛校,最花錢,二表姐和表哥一個上高中,一個上初中。
每年的學費都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小學2年級以前在姨媽家生活,那時候他們把家裡所有能賣錢的農作物都賣了。
我們家鄉那邊土地很貧瘠,很少平地種水稻,所以水稻價值高一些,像大米、大豆這些都被拿到街上去賣了。
我們每天喝玉米粥,那時候我們幾個都在長身體,肚子很容易餓,常常是喝四五碗粥,拉兩泡尿之後肚子就開始咕嚕咕嚕叫了。
外婆在的時候很勤快,幹活很拼命,雖然沒有肉吃(雞鴨豬都是養了拿來賣錢的,只能大年初一和除夕兩天有鴨肉吃),但外婆會種很多菜和地瓜,至少我們能吃上蔬菜。我6歲的時候父母把我帶去打工的省份帶弟弟。
我走了沒多久外婆就去世了。聽表姐說是過勞死,發病的突然,暈倒後發現不及時最後搶救無效。那時候我姨父姨媽都不在家,姐姐哥哥們都去上學了,他們趕回來的時候,已經見不到外婆最後一面了。
鄉下的醫療條件很差,我想外婆可能是心梗突發,在這鄉下是真的無力迴天了。我爸媽那時候的工資也很低,在農場裡幫別人管理果園,一個月200塊錢的工資,有時因為天氣農場沒有收成可能還分文全無,因為要省車費,我外婆去世的時候,他們只回來了一個人。
我聽我媽說我奶奶去城裡的大伯家住的並不開心。母子之間矛盾頻發,但都是一些很瑣碎的事情。那時候我還小,大部分都是聽大人們說,說我大伯很嫌棄我奶奶,笨啊,囉嗦啊,想吃東西嘴上不說,心裡埋怨等,都是雞毛蒜皮的事。後來過了沒多久,奶奶就回鄉下住了。
我在外省呆了一年多,眼看就快8歲了,父母只好把我送回老家讀書了。回去之後我就到了二伯家住。
我父母沒有出遠門打工之前,奶奶是跟著我們家吃,住在我們老房子那裡。以前農村是不分家的,後來因為二伯母鬧著分家才分了,他們自己建了房子在老房子不遠的地方。
1998年,我們那裡還沒拉電,晚上是點煤油燈的。我奶奶一個人住在老房子裡,眼睛已經看的不是很清楚了,平時都是我在二伯父家負責端飯送過去給她。那時候天一旦黑我就特別怕。每次到門口都聽到奶奶在哭。
有時候我們去田裡幹活回來特別晚了,我奶奶也沒吃上晚飯就已經躺在床上睡了,說睡了,我到門口還是聽到她在唉聲嘆氣。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很少出門,夏天會拿一把扇子依靠在門框上,嘴裡喃喃自語,幾乎沒有人會過來串門。
逢年過節,我印象裡開始的時候二伯父會把奶奶叫到他們屋子裡一起吃飯,後來因為奶奶眼睛越來越差了就直接讓我們小孩子把飯送到老房子裡。
我長大之後回想起來奶奶最後那幾年一定特別孤單,一個人守著空蕩蕩的房子,沒有人和她說話,即使有4個兒子,卻還是那麼孤單,甚至吃不飽穿不暖。
我在家讀到小學三年級,因家庭變故要跟著媽媽到外地去生活。那是我見到奶奶的最後一面,我永遠記得我當時很開心,因為可以跟在自己的媽媽身邊了。但奶奶很難過,她用乾枯的手抹了眼淚,只說了一句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到你們了。
現在回想起來奶奶是連最後的稻草也斷了。平時都是我主動送飯給她,會砍柴放到廚房給她生火,偶爾也躺在她懷裡說說話。而我二伯的兩個男孩基本上是一天不見人影,幹完活就跑的沒有蹤影,更不用說去照顧奶奶了。
現在我二伯和伯母也老了。重的農活已經幹不動了,兩個兒子都已經生了孩子,現在也是常年在外打工。那年清明節開車回家,臨走的時候買了幾瓶紅牛,怕路上疲勞喝。二伯看到了之後兩眼發光,說這東西好喝。我最後全部留下來給他了。他高興得像一個小孩,彷彿小時候我得到兩顆糖那般的眼神。
平時家裡只有他們兩個和四個孫子孫女。二伯的兩個孩子小學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一直都是在工廠裡打工,收入不高,僅夠維持家庭開支。
2012年之前家裡什麼家電的都沒有,後來一年添置一件,第一年買了洗衣機,第二年買了冰箱,第三年買了一個小三輪。家裡還是很艱難。我看著侄子侄女們就彷彿看到了當年的我。
父母從來不管你學習怎麼樣,在學校有沒有被同學欺負。不是他們不想管,是因為他們沒有多餘的精力了,生存的壓力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
而對於孩子,只要能養大,不幹壞事,健康就可以了。而對於年邁的父母,就是供他們吃穿用度,沒有多餘的精力關心他們的精神世界了。
這些留守農村的老人們,精神上的關懷對他們來說事奢侈品,甚至物質條件也十分匱乏。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如果老人生病了,可能就是聽天由命了。
因為他們的子女能力有限。這樣的輪迴迴圈如果不打破,我的侄女他們的下一代也將是這樣。
而我只是比他們幸運一點點的是我考上了大學,走出了大山。
農村老人一直都難,交通不方便,經濟不活躍,收割農作物都是靠擔和挑,經濟都是靠賣農副產品賺點錢,身體不好就糟了,根本就沒錢。
我爺爺早年病逝,奶奶獨自一人撫養四個兒子,我伯父是老大,也我奶奶最有出息的孩子,他考上了高中就去當兵了,後來單位分配工作,去做了軍醫。在60年代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也是小村莊裡面有名氣的人物了。
因為在農村能透過讀書當上幹部的人簡直鳳毛麟角。其他三個孩子因為家裡窮,也供不上讀書,因此就早早在家裡幫忙幹農活種地了。我爸排行老三,聽我媽說,我剛一歲多的時候,家裡養的幾頭豬都病了。
那時候家裡買農作物種子、化肥、農藥還有孩子上學的收入都是靠年底賣這幾頭豬來償還。誰想到養到中豬時就去世了,全家都沒有了經濟收入,迫不得已,我爸媽要背井離鄉去外地打工,就把我寄養在我外婆家。
因為奶奶她說她要去城裡找我伯父跟他們一起生活,不能帶我。就這樣我就跟著外婆生活。
我外婆有2個女兒,我姨媽留在本家,找了個上門女婿。那時候我姨媽姨父也只是在縣城或者本省的其他城市打打散工,不會離家太久。我那時候還特別小,不太記得事情。
只是記得我外婆經常咳嗽,有時看她咳的太難受,面部肌肉扭曲,我很天真說外婆你怎麼不去看醫生。
外婆只是常常嘆了一口氣,說去睡吧。姨媽有3個孩子在讀書,大表姐在讀衛校,最花錢,二表姐和表哥一個上高中,一個上初中。
每年的學費都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小學2年級以前在姨媽家生活,那時候他們把家裡所有能賣錢的農作物都賣了。
我們家鄉那邊土地很貧瘠,很少平地種水稻,所以水稻價值高一些,像大米、大豆這些都被拿到街上去賣了。
我們每天喝玉米粥,那時候我們幾個都在長身體,肚子很容易餓,常常是喝四五碗粥,拉兩泡尿之後肚子就開始咕嚕咕嚕叫了。
外婆在的時候很勤快,幹活很拼命,雖然沒有肉吃(雞鴨豬都是養了拿來賣錢的,只能大年初一和除夕兩天有鴨肉吃),但外婆會種很多菜和地瓜,至少我們能吃上蔬菜。我6歲的時候父母把我帶去打工的省份帶弟弟。
我走了沒多久外婆就去世了。聽表姐說是過勞死,發病的突然,暈倒後發現不及時最後搶救無效。那時候我姨父姨媽都不在家,姐姐哥哥們都去上學了,他們趕回來的時候,已經見不到外婆最後一面了。
鄉下的醫療條件很差,我想外婆可能是心梗突發,在這鄉下是真的無力迴天了。我爸媽那時候的工資也很低,在農場裡幫別人管理果園,一個月200塊錢的工資,有時因為天氣農場沒有收成可能還分文全無,因為要省車費,我外婆去世的時候,他們只回來了一個人。
我聽我媽說我奶奶去城裡的大伯家住的並不開心。母子之間矛盾頻發,但都是一些很瑣碎的事情。那時候我還小,大部分都是聽大人們說,說我大伯很嫌棄我奶奶,笨啊,囉嗦啊,想吃東西嘴上不說,心裡埋怨等,都是雞毛蒜皮的事。後來過了沒多久,奶奶就回鄉下住了。
我在外省呆了一年多,眼看就快8歲了,父母只好把我送回老家讀書了。回去之後我就到了二伯家住。
我父母沒有出遠門打工之前,奶奶是跟著我們家吃,住在我們老房子那裡。以前農村是不分家的,後來因為二伯母鬧著分家才分了,他們自己建了房子在老房子不遠的地方。
1998年,我們那裡還沒拉電,晚上是點煤油燈的。我奶奶一個人住在老房子裡,眼睛已經看的不是很清楚了,平時都是我在二伯父家負責端飯送過去給她。那時候天一旦黑我就特別怕。每次到門口都聽到奶奶在哭。
有時候我們去田裡幹活回來特別晚了,我奶奶也沒吃上晚飯就已經躺在床上睡了,說睡了,我到門口還是聽到她在唉聲嘆氣。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很少出門,夏天會拿一把扇子依靠在門框上,嘴裡喃喃自語,幾乎沒有人會過來串門。
逢年過節,我印象裡開始的時候二伯父會把奶奶叫到他們屋子裡一起吃飯,後來因為奶奶眼睛越來越差了就直接讓我們小孩子把飯送到老房子裡。
我長大之後回想起來奶奶最後那幾年一定特別孤單,一個人守著空蕩蕩的房子,沒有人和她說話,即使有4個兒子,卻還是那麼孤單,甚至吃不飽穿不暖。
我在家讀到小學三年級,因家庭變故要跟著媽媽到外地去生活。那是我見到奶奶的最後一面,我永遠記得我當時很開心,因為可以跟在自己的媽媽身邊了。但奶奶很難過,她用乾枯的手抹了眼淚,只說了一句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到你們了。
現在回想起來奶奶是連最後的稻草也斷了。平時都是我主動送飯給她,會砍柴放到廚房給她生火,偶爾也躺在她懷裡說說話。而我二伯的兩個男孩基本上是一天不見人影,幹完活就跑的沒有蹤影,更不用說去照顧奶奶了。
現在我二伯和伯母也老了。重的農活已經幹不動了,兩個兒子都已經生了孩子,現在也是常年在外打工。那年清明節開車回家,臨走的時候買了幾瓶紅牛,怕路上疲勞喝。二伯看到了之後兩眼發光,說這東西好喝。我最後全部留下來給他了。他高興得像一個小孩,彷彿小時候我得到兩顆糖那般的眼神。
平時家裡只有他們兩個和四個孫子孫女。二伯的兩個孩子小學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一直都是在工廠裡打工,收入不高,僅夠維持家庭開支。
2012年之前家裡什麼家電的都沒有,後來一年添置一件,第一年買了洗衣機,第二年買了冰箱,第三年買了一個小三輪。家裡還是很艱難。我看著侄子侄女們就彷彿看到了當年的我。
父母從來不管你學習怎麼樣,在學校有沒有被同學欺負。不是他們不想管,是因為他們沒有多餘的精力了,生存的壓力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
而對於孩子,只要能養大,不幹壞事,健康就可以了。而對於年邁的父母,就是供他們吃穿用度,沒有多餘的精力關心他們的精神世界了。
寫在最後這些留守農村的老人們,精神上的關懷對他們來說事奢侈品,甚至物質條件也十分匱乏。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如果老人生病了,可能就是聽天由命了。
因為他們的子女能力有限。這樣的輪迴迴圈如果不打破,我的侄女他們的下一代也將是這樣。
而我只是比他們幸運一點點的是我考上了大學,走出了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