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光藝境
-
2 # 巖灰wekni
隋大業之亂,始畢可汗咄吉嗣立,華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皆役屬,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倔起虎視,悉臣尊之。
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
隋大業之亂,始畢可汗咄吉嗣立,華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皆役屬,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倔起虎視,悉臣尊之。
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
“突厥”作為部落名稱,約始見於公元五世紀中葉;壯大於六世紀二十年代;建國於五十年代,全盛於六七十年代,其勢頭、疆域超過此前北方所有汗國,名副其實的北方強國。
突厥為古族名、國名,是一個以狼為崇拜圖騰的部族。其族源與分支相當複雜,有系屬匈奴別種與平涼雜胡等數說。其實,突厥屬於鐵勒(又稱丁零、敕勒、高車)民族集團的一支,故廣義的突厥,包括所有屬於突厥、鐵勒的操突厥語諸部落;狹義則僅指突厥族及突厥汗國。六世紀初,突厥部族遊牧於金山(今阿爾泰山)之陽,金山形似兜鍪(古代戰盔),而該部族稱兜鍪為“突厥”,故以“突厥”為部落名稱;突厥王族姓阿史那氏。突厥起初臣屬於柔然汗國,給人家當鐵工,柔然蔑稱之為“鍛奴”。由於柔然在同鐵勒部族的攻殺中實力大損,其可汗阿那瓌於520年率部歸附北魏帝國,突厥這才擺脫柔然的奴役與束縛,自此迅速壯大起來,並大步向東發展,於三十年代東移至黃河河套以北的蒙古高原。四十年代,突厥出現了一位大英雄——酋長土門。551年六月,鐵勒部準備攻打柔然,土門抓住戰機率部邀擊之,出其不意大破鐵勒,盡降其部眾五萬餘落(戶),勢力大增。土門恃強向柔然求婚,遭到傲然拒絕,遂轉而與西魏通婚。翌年正月,土門奔襲柔然,大破之,柔然頭兵可汗阿那瓌絕望自殺,其太子率領部眾南下投奔了北齊。土門遂自號伊利可汗,樹王庭於鬱督軍山(今蒙古國杭愛山東段),在今天的蒙古國中部鄂爾渾河流域建立起突厥汗國;史家稱其為突厥第一汗國或東突厥(亦作北突厥)。伊利可汗完成建國大業沒多時便去世了,其子科羅繼立,號乙息記可汗;又沒多久,乙息記可汗離世,臨終前傳位於弟俟斤,俟斤號木杆可汗(553——572年在位)。這位新可汗繼承父兄之餘烈併發揚光大之,他東征西討,開疆拓土,奠定了突厥汗國遼闊的版圖。木汗可汗擊滅了柔然,又聯合西魏破吐谷渾,復西破嚈噠(古西域國名,大月氏之種類;其源出於塞北,其王都拔底延城〈今阿富汗北部伐濟臘巴德〉,先後征服波斯、康居、于闐、疏勒、安息及諸小國三十許,號為大國),東逐契丹,北並契骨(古族名,為鮮卑或高車或鐵勒部之一,生活於今俄羅斯葉尼塞河上游),威服塞外諸部,是突厥最為強盛時期。突厥汗國全盛時,其疆域東至遼海,西達西海(今鹹海,一說裡海),南抵阿姆河以南的吐火羅斯坦,北逾北海(今貝加爾湖)以北,東西萬里,南北五六千里,控制中西交通及絲綢之路,開北族前所未有之盛勢。
突厥雄踞北疆,與中原北齊、北周相抗衡;齊、周兩國懼其威勢,爭相與之通婚,並每年厚饋金帛以博其歡心。
隋初的582年,西面的達頭可汗與大可汗沙缽略不睦,建國剛剛三十年的強大突厥遂分裂為東、西突厥兩汗國。630年,東突厥汗國為唐朝攻滅;682年東突厥貴族阿史那骨咄祿起而反唐,史家稱為突厥第二汗國或後突厥汗國,744年滅國。西突厥於657年被唐朝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