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楓橋夜泊81992941

    安史之亂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其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點∶  一、社會混亂。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

    二、藩鎮割據。安史之亂,摧毀了統治基礎,削弱了封建集權,為封建割據創造了必要條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

    一蹶不振。此後實際上統一的中央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力減弱。

    三、剝削加重。由於戰爭,造成勞動力嚴重不足,統治階級不得不增加稅收,使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

    因而促使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反叛,形成唐中葉農民叛亂的高潮。安史之亂後,

    國家掌握的戶口大量減少。

    四、邊疆不穩。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安祿山亂兵一起,唐王朝將隴右、河西、朔方

    一帶重兵皆調遣內地,造成邊防空虛,西邊吐蕃人乘機而入,盡得隴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數十年後,約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五、經濟重心南移。安史之亂,促使中國歷史上北民南遷,致使經濟中心進一步南移。安史之亂對北方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南方相對較為穩定,北方人口的南遷,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南方經濟日益超過北方,南北經濟趨於平衡。  六、西域獨立。753年前後,正是唐朝經營西域的全盛時期,但是此後隨著國內政局的的劇烈變化,唐朝在西域的勢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

  • 2 # 心向青山

    對內:唐朝由盛轉衰,蕃鎮割據,從此經濟文化中心徹底南移。

    對外:安史之亂恰在怛羅斯之戰後,從此唐朝無力經營西域,之後的宋國力弱小,西域徹底綠化

  • 3 # 火華為燁

    如果說怛羅斯之戰使大唐停止了對外擴張,唐王朝陷入衰落。那麼安史之亂則從內部給了李唐王朝乃至整個中華帝國一致命一擊。從此,中華帝國經歷了中晚唐的藩鎮割據,五代十國的內戰。從治國的制度上逐步有尚武強軍轉向重文抑武。由於這種制度使之後歷代中原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只能共享中華帝國的主權。統治內部為了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逐步加強皇權,而偏偏皇家多庸主,中華帝國自此一蹶不振。

  • 4 # longxialiang

    安史之亂,出現於盛唐,唐朝國力強盛,只是外表,面對范陽雄兵,上至唐玄宗,舉措失當,軍中斬殺封常清、高仙芝,逼迫哥舒翰出兵潼關,致使長安失守,下至文臣武將,輕視叛軍,以為彈指間即可消滅。安史之亂持續長達8年,充分說明唐朝統治者驕奢淫逸,腐敗透頂,經濟上無論如何發達,沒有良好的政治,國家其實也是很虛弱的。作為中央政府,保持良好的統治力,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決策者有膽有識,有良好的判斷力,在重大事件中處置得當,官員的升遷黜陟有相對嚴格的標準,安史之亂,破壞的不僅是大唐王朝的經濟,更使唐中央政府的權威徹底毀滅,一個沒有權威的中心的國家,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安史之亂給我們的啟示也是很多的,看起來很強盛的一個國家,僅僅是一場叛亂,就使她輝煌不再。而大漢王朝在遭遇七國之亂後卻走向輝煌。可見,當政者如果不能見微知著,不能在政治上保持進取心,不具備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一切外表的強盛屆時虛幻。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 5 # 煮酒君

    安史之亂時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節點,更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節點。

    安史之亂並沒有使得唐朝滅亡,依靠強大的經濟繁榮,在經歷安史之亂後,唐朝依舊持續了一百五十多年。

    在安史之亂髮生前,中國的經濟中心在北方,中國的政治中心也一直處在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

    在晉朝衣冠南渡時,南方經濟已經開始逐漸發展了。安史之亂髮生後,由於叛軍的作亂給北方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而南方沒有因為受到戰火的侵襲,經濟便開始超越了北方,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安史之亂結束了長安和洛陽的定都史。安史之亂給長安和洛陽造成極大的破壞,在安史之亂髮生前,大多數王朝都定都在長安或洛陽。而在安史之亂髮生後,便再沒有任何政權定都長安。定都洛陽的也僅只有五代中的後唐,後唐也僅傳二世四帝,國祚14年。

    在安史之亂之前,統治者十分重視武將,因而整個社會是十分尚武的。在漢朝還有"寧為百夫長,不作一書生"的說法。安史之亂以後,不僅是唐朝,唐以後的歷代統治者們對武將的提防與抑制可以說一直在加劇。整個社會尚武的風尚開始不在,崇文抑武成為了朝堂上下的普遍思潮。

    安史之亂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一點莫過於,在此之後,中國對外族的入侵開由以前的進攻轉向防禦的局面。安史之亂後,唐朝無力禦敵於國門之外,對外敵的政策開始轉向以消極防守為主,這種戰略模式一直影響了在唐以後的宋明,甚至是民國。

  • 6 # 沙中土大溪水

    安史之亂是唐朝的分水嶺,使得唐朝從盛唐一下下跌落下來了。一下下打的唐朝找不到南北了。安史之亂出現很突然,出現的有點出乎意料。而且開元盛世之下居然這麼虛弱。平定安史之亂也不是完全武力征服的,前後八年,最後的消亡也是河北三鎮的內訌以及其他藩鎮的力量。從此以後唐已經失去對河北三鎮的控制。

    安史之亂一般都歸結於唐玄宗的用人不當,以及李林浦,楊貴妃,楊國忠這些人的好與壞上。其實不然,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從唐立國時就已經存在。

    唐朝是在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支援下,借隋末的大動亂以有天下。 自西晉八王之亂,東晉南下建康後,北方就一直在多方混戰中,最後鮮卑族拓跋部落在五胡十六國中混亂中統一北方。六鎮之亂後分裂為東西魏,後被權臣廢東西魏,建立北周和北齊。在這過程中北周在胡人軍事酋長和部落基礎上形成八柱國。

    這些人就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北周,隋,唐等皇族均出自此集團。隋滅亡就是在統一後,有鑑於魏晉南北朝的混亂,加強皇權的過程中,建立均田制,科舉制等損害了這些人的利益,最後這些人借隋煬帝徵高麗失敗而推翻隋朝。 唐雖在關隴軍事集團的支援下上的臺,深知道這些勢力的危險,但在隋滅亡的影子下。只能有限制的控制這些人。李世民從諫如流不是因為自己是明君,是不敢。唐初的大臣多和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和關東的門閥士族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有漢一代的教訓,是不能讓這些人做大的,否則就會再次進入魏晉南北朝的混亂中。所以只能是用科舉制度提拔的新人逐步進行。一旦手段激烈些就會有像隋末那樣的反彈。所以直到高宗,武后時才有成效。武后在打擊李氏皇族的同時重用酷吏株連百官,有些本身就是誣陷,但武后就是相信,這一背後就是有目的處理這些關隴軍事貴族和門閥士族的人。然後提拔科舉的文官,這才是保障唐王朝穩定的方法。開元盛世的人才其實都是武后朝選出來的。

    說了這麼對前世今生的事情,是想說明安史之亂原因的由來已久,很多事都有其脈絡。唐王朝前後幾代的努力,終於不再受制於關隴具集團和門閥士族。從這開始,宇文,孤獨,等很明顯的是關隴集團的姓氏不再出現了 從此退出歷史舞臺。盛唐在這一時刻才開始迸發,進而到玄宗時就是開元盛世。

    但這一背後也有深刻的問題。唐朝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在支援下建立的,雖然受制於關隴集團,但畢竟有一箇中間的管理階層,這麼大統一的大帝國。皇權是無法直接管理的,總要需要一箇中間的階層,隋唐以後有了科舉制度以後,官僚體系都是出自科舉。這一制度保障了帝國的穩定,雖有文官黨爭,但再沒有造反的文官。 但在軍事上依然存在威脅皇權的力量,這是唐朝在這一問題上的無奈。

    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是脫胎於北魏六鎮有遊牧民族部落性質的軍民合一的集團,其實軍事聚性質的門閥士族。唐初雖不敢剷除,但也是有目的利用擴邊,以建功立業等方式引導,將這些軍事力量消耗在西域,並同時將這些人派往邊境守邊,以防在關內威脅軍權。 但這些人畢竟是五胡十六國、北魏等一路廝殺來的,非常有戰鬥力,初唐擴邊一下下制服了突厥,收復了西域。打出唐朝西域一片天,也打出唐朝的軍威。這一盛況唐邊塞詩有所體現,現在讀來依然有一種豪邁的一往無前的英雄史詩。

    但唯獨在徵高句麗一事如隋一樣不順利,直到高宗朝才算征服,這已經到了公元668年這已經是開國已經50年了。這前前後後的來龍去脈的事,顯示出到玄宗時,唐朝已經到了繁花似錦的地步。玄宗時繼承武后朝留下的政治遺產,門閥士族,關隴集團已經退出,科舉考試已被世人接收,一切都看似正確。

    但由這些措施實行背後一系列問題已經順著他本來足跡依然走著。這就是河北六鎮。 中國從魏晉南北朝就開始顯現出政治中心逐步東移,北移的趨勢,直到最後定都北京。河北六鎮就是其中關鍵,北魏諸多將相出自這六鎮就說明問題。唐朝為防止軍事貴族集團威脅,採取了外重內輕的做法,同時也有防衛邊境 威懾草原的作用。初唐時,這些邊境將領和北魏時還是一樣,入則為相,出則為將,並且從北魏開始的習慣,任用胡人也是習慣。玄宗朝時李林甫為防止邊將入相奪權,堵塞了邊將入相的路。看似李林甫奸人小人,其實背後未免不是玄宗防止武將再次形成軍事集團的考慮。但這一來未免邊將長期守於邊境,形成私人勢力。這一連串的事情就導致了後來河北和大同北方六鎮的做大。但邊境又不能不守,人少還不行。頻繁調將也不利於打仗,後世宋以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措施防止了武將做法,但也閹割了軍事力量。所以六鎮之禍遲早會出,唐初的軍事佈局就已經顯現出來。 往遠裡說,北魏就是毀於六鎮之禍,這就是唐安史之亂的預演。

    對付這一困境,從後世經驗看,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就是這一系列問題發展到最後的辦法。北京從元明清就是國都的道理就在這裡。但有唐一朝是無法解決這一問題,北京也就在幽州那地方,當時還沒有足夠經濟條件來做都城。而且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幽州燕山一代,還是漢化最不充分的地方。河北三鎮並不是什麼城市 就是軍事要塞,僅用於防範外族入侵。

  • 7 #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安史之亂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前面幾個回答已經將安史之亂本身說的很清楚了,我的回答側重於對唐朝內政、外交兩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給安史之亂定個性,這場動亂是唐朝的轉折點自然沒有異議,同時它也可以說是整個中原王朝的轉折點,甚至是整個漢民族性格的轉折點。

    關於以上論斷,下面我們逐一進行解析。

    安史之亂對於唐朝內政的影響首先表現在,歷時七年的動亂,使唐朝損失了巨量的人口。

    關於唐朝的人口損失,歷來都是學界爭論的話題之一。對於安史之亂前後的人口統計資料存在多種版本,資料相差極大,但一般認為七年動亂讓唐朝損失了2000~3000萬人口。這種天文數字的人口損失,成為了唐朝機體上一道很難癒合的傷口。

    再次,藩鎮割據加劇,中央政權衰微。

    除了內政之外,安史之亂還對唐朝的外交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唐朝初期,憑藉其強大的軍事力量,肢解東、西突厥,收服吐谷渾國,疆域直達中亞,可謂一時無兩。

    但西南方向崛起的吐蕃王朝一直都是他的心腹之患,兩國二百年的交往史上,見諸史端的戰事多達一百九十餘次。

    縱觀兩國戰史,可以看到一條起伏不定的曲線。太宗時期,兩國第一次交手(松州之戰)以平局收場,但在高宗、武皇時期,吐蕃勢力迅速北侵,“大非川之戰”、“青海之戰”(或承鳳嶺之戰)、“素羅汗山”(虎山之戰)唐軍慘敗,武皇不得不廢除安西四鎮的設定。

    但公允的說,這時期唐軍雖多有敗績,吐蕃在“一代軍神”噶爾·欽陵的領導下佔據上風,但唐朝並不是全無還手之力。當時名將王孝傑、婁師德、黑齒常之率領的唐軍,也曾在“良非川”、“白水澗”擊敗吐蕃軍隊。

    李隆基繼位後,唐朝進入了開元盛世,隨著國力的鼎盛,西域的戰爭態勢也開始變化。

    唐軍透過對“長城堡”、“石堡城”(吐蕃稱為鐵刃城)的收復,再次控制了河西九曲之地。同時,高仙芝飛渡“連雲堡之戰”,臣服小勃律國,也足以說明唐朝重新控制了西域(安西四鎮),再度開始和大食對中亞的爭奪。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怛羅斯之戰”,並認為這場大戰是唐朝勢力衰落的開始,但其實此戰的地位並沒有那麼重要。

    從兩國的史料記載就能看出,唐與大食史書都是一筆帶過,遠遠沒有其他戰例記載的詳細。

    《歷史大全》伊歷133年那一章中:“[伊歷133年]本年,費爾干納的伊赫西德與赭石國王反目,伊赫西德遂向中國國王求援,中國國王派遣十萬名士兵支援他,他們包圍了赭石國王。於是赭石國王便臣服於中國國王的統治之下,他本人和他的隨從們都沒有受到虐待。艾布·穆斯林得知這個訊息,就派遣齊亞德·本·薩利赫與他們戰鬥。雙方在怛羅斯河相遇,穆斯林戰勝了他們,對方大約有五萬人被殺,大約有兩萬人被俘,剩下的人逃回了中國。此事發生在一百三十三年十二月。”

    《唐書》也是一筆帶過:

    對唐朝外交造成決定性影響的,依舊是爆發於755年(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導致唐朝撤回了安西、北庭的邊兵,而且也調回了隴右、河西防備吐蕃的軍隊。

    到763年(廣德元年)時,吐蕃軍隊已經盡陷蘭、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截斷河西走廊,佔據隴右郡的大部分地區。從此,西域與中原訊息斷絕。雖然西域唐軍苦苦支撐,仍然奉唐正朔,但覆亡不過是早晚的事。

    吐魯番出土的《高耀墓誌》中,有廣德四年(相當766年)年號。但其實,廣德只有兩年(763-764年),765年代宗改元永泰(765-766年)。這說明在765年以前,西域便與中原斷絕了聯絡。

    唐朝和吐蕃間的態勢逆轉,足以說明安史之亂的影響。從此之後,唐朝忙於內部動亂的平息,無力支援繼續擴張的態勢,領土面積大幅度縮減。

    這種中原王朝無力控制西域的局面,甚至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時期(元朝時,新疆大部在察合臺汗國控制之下,嚴格意義上說並不屬於元帝國)。

    除此之外,隨著國家開始轉向內斂,漢民族的民族性格,也從漢唐時期的激揚奔放轉向了含蓄內斂。之後宋、明、清三朝的政治走向,可以明顯看出這種性格變化的因素。

    與性格變化相適應,漢族的審美訴求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不再是漢唐時期以豪放的氣度震懾人心,而是轉向了宋的極簡醇厚,清的繁複豔俗。

    綜上所述,安史之亂不能簡單的看做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標示,它對於中國的影響表現在諸多方面,並深深影響了之後千餘年的中國歷史。

  • 8 # 小馬的生活平淡就好

    安史之亂可以說是大唐王朝的一個分割線,安史之亂前,唐代的社會可以說是到達了封建社會的頂峰.武力值滿,對外有幾個大型的外駐軍團使周圍的國家都在鐵蹄下瑟瑟發抖,在內經濟無限繁榮,雖然有很多的弊端,但是在大環境安好的情況下都被掩蓋了.李隆基的好大喜功使得唐王朝在兵力部署上出現了錯誤外強中乾。安史之亂不僅破壞了北方的經濟生產,還影響了政治格局。安史之亂前,唐代中央集權可以說是很穩定。而安史之亂後,一大批安史之亂中的叛將投降,但唐王朝為了安撫其心,沒有奪其權,反而封了一大批節度使(實權),這批降將本身就對中央不感冒,更何況中央還給他們一個正大光明的名分。由此藩鎮割據嚴重內耗唐王朝.

    原本一向對外擴張的唐王朝開始收縮.怛羅斯之戰後在野無力染指中東.

    影響了後世文臣武將的地位

    南北經濟地位的轉變,北方經濟由於戰亂衰退,南方則在戰亂中增長.

  • 9 # 有事沒事看點動漫

    就不說對百姓的影響了,不過是那些民不聊生,無法生存的話。安史之亂最大的幾個原因,一,藩王割據,這一點也是導致安史之亂最大的原因,其最終影響可以到清代,宋朝太祖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明朝不允許王爵進京,即使祭祖也只允許到京畿邊界,不允許超編衛隊,除了私兵衛隊;清朝不允許藩王出京,除了皇上的任務,其最終都是害怕藩王割據。二,大量內戰使唐朝國內力量削減,北方少數民族逐漸做大,導致五代十國時期石敬瑭獻出燕雲十六州,這些與安史之亂都有關係。一家之言,僅代表自己的觀點,不足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正

  • 10 # 斜槓碩士

    安史之亂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當時的唐朝剛剛經過了最鼎盛的時期,但盛世之下,難以掩蓋國家內部各種矛盾。安史之亂的爆發可以說是唐朝內部矛盾的總爆發。

    唐王朝不是一個完全的漢人王朝,而是由漢胡民族融合共同締造的帝國。王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在首都平城設定的六個軍鎮,地點就在今天的山西北部和內蒙古中部,由於北魏後期的腐敗,六個軍鎮的軍人不滿爆發了起義,推翻了北魏,就建立了新的政權,經過幾十年的爭鬥,中國北方統一於北周,後來隋取代北周,又統一了天下。隋末大亂,唐王朝又繼承隋的統治,成就了大唐盛世。

    從整個過程來看,唐朝是胡漢融合後的統一帝國,它既具有中原王朝的財富和精神,也具有草原政權的武功和視野。唐太宗本人的祖母、母親和皇后都是鮮卑人。所以,唐太宗本人對儒家化夷之辨的說法根本不感冒,他更提倡的是漢人和胡人本是一家,他自己也獲得了“天可汗”的稱號,以此作為草原的最高統治者。可以想象,經過了幾百年的漢胡整合,現在終於形成了一個混一的大帝國,生活安定,經濟發展,人們精神昂揚向上,那是一派怎樣的盛世景象。於是當時的唐王朝異常地包融,一切文明都能在這裡獲得推廣和交流。但有句話叫,沒有不散的宴席,一切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出現變化。在本人看來,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1.由強幹弱枝變強枝弱幹

    唐朝的中央集權是靠一系列政治軍事制度保障的。最初的兵役制度是府兵制,是繼承了當年北周的政治軍事體制。府兵制最基本的組織形態是,中央層面設立八個柱國大將軍,最高領導者是宇文泰,第二個人是元欣,地位很高但不管實事,主要是為了拉攏北魏的宗室。其他的六個柱國每人統領兩個大將軍,就是十二大將軍。每個大將軍下面設定兩個開府,一共是二十四開府。開府為基本的行政和軍事單位,將人組織起來。西魏的百姓平時務農,戰時為兵。府兵一般都集中在首都長安附近,由中央直接統領。到了發生戰事的時候,由中央直接委任將領,派軍隊到戰場,等戰爭結束了,軍隊多數解散,部分回到京城,將領的權力也收回。可以看出,這是一種“強幹弱枝”的管理方式,非常有利於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這種制度在開始設定時非常合時宜,因為當時的地盤較小。但到了後來,唐朝統一了天下,府兵制的缺點就體現出來了,軍隊要走幾千裡去戍邊,根本無法短時間內迴歸。很多士兵在外征戰很多年,回到家後,發現家沒了,妻離子散。這樣士兵不是職業軍人,他們在打仗的同時要顧家,這樣肯定不能長久。

    所以在唐玄宗時期,府兵制就逐漸取消,開始採用募兵制。募兵制簡單地說是朝廷直接出錢招兵,招有意願當兵的人去打仗戍邊。這樣一來很多想通過當兵謀富貴的人就會湧躍報名參軍,這些人戰鬥力強,以打仗為職業,屬於職業軍人,而且為了寶貴可以長期駐守邊關。但募兵制的缺點也體現出來的了,那就是太費錢了。以前的府兵制是拿土地換忠誠,直接給軍戶土地,不上稅只服兵役就行,後來的募兵制就直接拿錢換忠誠了。

    這個時間可能有人要問了,唐王朝非得在邊境駐那麼多軍隊嗎?到了國家承擔不了的時候就別再擴張了。可是沒辦法,擴張性是唐帝國的屬性,因此唐朝本來就是起源農耕和遊牧兩種生活方式的中間地帶,是漢胡融合的政權,既有農耕人的財富,又有遊牧人的驍勇。每一代統治者都想盡已所能將領土擴充套件到足夠廣闊。可是財富畢竟是有限的,一旦帝國的擴張收益小於擴張的成本時,帝國內部就會出現嚴重的財政危機。

    這種財政就表現在帝國財政的入不敷出。為了減少中央財政壓力,唐玄宗不得不令各節度使自行收稅來供養軍隊,於是節度使的權力越來越大,從軍權到財權,再到司法權,簡直成了地方的土皇帝。安史之亂的發動者安祿山就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帝國完全由強幹弱枝變強枝弱幹。而在安史之亂以後,這些叛亂的地區又完全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唐王朝再無力有效對其進行統治。

    2.政治中心開始由西部轉向東部

    我們知道,唐朝的首都是長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位於中國的西北地區。但是從安史之亂中我們可以看出,此時的帝國東部地區已經完全有實力挑戰西部的政治中心地位。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南方經濟的飛速發展,而東部與南方較近,又是就杭大運河的主要貫通地,東部地區的實力大增。雖然說安史之亂被最終平定下去了,但唐朝再也無法有效統治東部地區,河北的河朔三鎮事實上完全獨立,再也沒有向朝廷長期納稅。所以,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的主要賦稅由東部地區變成了江南地區。這時東部地區雖然不統一,但是整體實力大大增強,越來越具備成為中國新的政治中心的實力。這種實力和之前的東漢與北魏王朝是不一樣的,這兩個王朝都顯得比較羸弱,但之後的王朝卻不是這樣。我們可以看到唐朝之後的王朝,北宋、元、明、清都在東部建都。北京也就逐漸取代長安成了新的政治中心。唐朝後期只有效整合了西部和南方,而且在唐之前中國分裂的時間非常長,但唐之後,宋元明清再也沒有長期分裂過,以東部為政治中心成功整合了全國。

    可以說,唐朝安史之亂以後,再經過宋朝的發展,中國古代舊的統治方式結束了,新的統治方式出現併成功整合全國。當然,這一切發展都是歷史的必然,只不過恰好發生在安史之亂前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四十歲是掛靠在單位交社保還是以自由職業者來交社保,哪一個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