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羽居士

    “槍”在人類文化程序中扮演著極其複雜的角色,自從它被髮明以來,便是人類最基本的戰鬥武器。它象徵著權威,榮譽,同時也代表著暴力和鬥爭。在不同人的手中,“槍”能體現出不一樣的價值和作用,在善良的人手中,它是捍衛正義的道具,在邪惡的壞人手中,它就成了血腥與死亡的代名詞,不同的意識形態帶給了“槍”這個物品濃烈的符號色彩。在民間,槍也曾被一度視為某種男性傳承的象徵物品。在電影中,手槍就成了暴力與男性權力的代表性道具。

    一、007的配槍

    以詹姆斯·邦德的特工身份來說,“槍”是一名職業特工,最標準的配置。特別是在007系列中,“槍”這個簡單的語言能指被進一步放大,擁有了眾多的指代性含義。有心的觀眾可以發現,從中期開始的007系列電影中,海報當中的“007”字元旁邊就帶有一個手槍的符號,表明了這個特工身份與“槍”是分不開的。

    不同於其他眾多槍戰片、動作片中單一的戰鬥道具,007系列電影中的“槍”經歷了一系列的發展變化,有一定的內涵發展軌跡。

    在第一部007電影《諾博士》中,邦德使用的第一把手槍是貝雷塔M1934型號的小型手槍。因為手槍的威力不夠而被上司M要求換為沃爾特PPK型號的手槍。

    PPK手槍於1931年由德國瓦爾特兵工廠推出,7.65毫米口徑,彈容7發。由於設計精巧、做工精緻,非常適合007這個情場浪子。所以,一直都是歷代邦德和影迷們的最愛。2010年,第一代007扮演者肖恩·康納利使用的道具手槍PPK被拍出22.7萬英鎊的天價。

    在《金槍人》中,“槍”的指示符號相比其他007作品更為明顯,大反派直接用“金槍人”作為自己的代號,表明自己在戰鬥中彈無虛發的信心,給邦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金質的手槍,特殊的子彈代表了他獨一無二的品味。

    不僅如此,金槍人與邦德之間的兩次照面均介於一個女性之間,這個角色構成暗含著男性之間對女性的爭奪,在影片結尾,金槍人和邦德二人直接透過槍手之間的決鬥來定出勝負,影片用乾脆利落的結局表明了“槍”在男性戰鬥中佔絕對主導地位的話語權

    PPK手槍伴隨著邦德走過了很長的時間,哪怕睡覺都壓在枕頭底下。直到第十八部作品《明日帝國》中,由楊紫瓊飾演的中國特工林慧交給邦德一把瓦爾特 P99的手槍,於是,P99從此代替了PPK,成為邦德新的保護傘。

    這把手槍同樣由瓦爾特公司出產,外形上同樣保持了小巧而精緻的造型。

    到了007系列電影第18集《黑日危機》中,邦德手上拿的是一把柯爾特M1911A1手槍,這把口徑11.43毫米、13發彈夾、威力巨大的槍械。這把槍其實也暗示了這次的“危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來得更加猛烈。

    這把槍作為邦德賴以防身的工具,與邦德本身的形象融合在一起,代表著男權至上和正義的力量,保衛著國家的安全以及邦德身邊一切美好的事物。

    在21集《皇家賭場》中,新一代丹尼爾克雷格為了區別於前幾代007,邦德的手槍換成了勃朗寧 HP。

    這種雙排供彈的9毫米大威力、大容量13發彈夾的手槍曾經在美國特工群體中風靡一時,充分展示了新一代邦德的硬漢作風。

    順帶說一句,這把槍也是小薩的最愛。

    到了22集《量子危機》中,邦德摒棄了傻大粗硬的勃朗寧 HP,換成了效能更為優越的西格紹爾P226。這款手槍因為極佳的效能和射擊精度,一直都被軍事發燒們譽為“手槍”中的王者。這也標誌著007徹底甩掉了那些“花裡胡哨”,“中看不中的花架子”,朝著真實與熱血發展。

    在007系列電影中,槍在精神層面充當了觀眾暴力慾望的幻想主體,當觀眾看到銀幕上的槍械擊發子彈的畫面,聽到劃破空氣的聲響,彈殼撞擊的脆響,腦袋裡便會自覺呈現出邦德與反派槍火交織的畫面,觀眾不僅能在激烈的場面中與故事人物產生共鳴,潛在的還有自我英雄主義的虛擬實現。

    二、槍管序幕與邦女郎的配圖

    “槍”在007系列電影中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它透過在電影中的一次次更迭發展出了自身獨有的文化軌跡,進而成為支撐主人公角色的重要構成元素。

    在第一部007作品《諾博士》中,螢幕上最開始出現了一個白色的圓點,這個圓點從螢幕左側像省略號般慢慢滑到右側,接著放大,變為手槍的槍管,作為觀眾可以清晰地看到槍管中的手槍膛線,槍膛中出現了一位戴著禮帽的男子,這個男子向前走著,突然,他左轉朝著畫面開了一槍,鮮血慢慢從螢幕上方落下,主題音樂響起,進入了一段開場故事

    第一任邦女郎,出自《諾博士》

    007系列中,故事的時長從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在前期的敘事暫告一段落之後,影片開始播放正式的片頭序幕。從此,“槍管中的人”作為一個固定的開場方式,開場後進行一段前期敘事,隨後再出現音樂與影象結合的電影片頭,這樣的開片模式在007系列電影中傳承下來,成為了007系列電影獨有的開場模式。

    單獨從“槍管序幕”的畫面效果來看,短短十秒左右的畫面明確表達了邦德與反派對決的二元故事架構,未入畫的人就是舉著槍對準邦德的反派角色,隨著邦德的動作,畫面之外的人被畫面之內的人開槍打死,透過槍膛裡的主觀視點,觀眾彷彿被帶入了角色和畫面中,成為了那個被邦德開槍打死的人。

    獨特的鏡頭運用凸顯了007系列電影與眾不同的動作風格。此後隨著系列作品的推出,這個簡單的畫面組合發展出了不同的內容,“槍管中的人”也呈現出了不同的面貌和動作,體現著007系列電影的發展軌跡。

    在第一部作品《諾博士》到第七部作品《金剛鑽》,槍管中的邦德是戴著禮帽的;動作方面,第一部到第三部作品中的邦德是站著開槍的;

    第四部開始,邦德開始變為半蹲的標準開槍姿勢,一直到第十六部作品《殺人執照》。

    值得一提的是,第六部作品《女王密使》中的邦德,是全系列24部作品中唯一單膝跪地開槍的人,這當然與影片傳達出的婚姻和愛情戲份有關。因為在這一部被譽為“最差007”中,邦德很可恥地結婚了。

    從1995年的《黃金眼》開始,皮爾斯·布魯斯南飾演的邦德變成了站著開槍的人,這一變化顯示了邦德更加從容自信的動作風格;自2006年丹尼爾·克雷格擔任邦德起,“槍管中的人”這一序幕沒有出現在影片的最開始,而是在進行了一段黑白的敘事之後,與情節的畫面直接連在一起,邦德與歹徒搏鬥完畢,回身一槍,鏡頭直接用一個槍膛將邦德圈定,繼而進入音樂片頭。顯得更為乾淨利落,此後的兩部作品《大破量子危機》和《大破天幕殺機》,則直接取消了這一片頭設定,直到第24部作品《幽靈黨》才將“槍管序幕”在開場中迴歸,帶來了一絲復古氣息。

    白羽點評:“槍”是男性形象權力的象徵,表明了在這一系列以男性為主人公的電影中,男性權威的不可侵犯,其次,“槍”在邦德多次的執行任務中都幫助邦德逃脫險境,是邦德得以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

    觀眾在觀影的“白日夢”中,代入角色,或者把自己想象為007式的英雄人物,懲奸除惡、替天行道;要麼成為壞蛋挑戰現存秩序、橫行霸道,內心深處的暴力慾望得到了極大的心理滿足,也帶來了007電影持續性的觀影效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踏入醫美行業後,發現過什麼樣驚人的秘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