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嘉禾夫子
-
2 # 亞洲文藝
第一是績溪龍川“胡氏宗祠”——有“江南第一宗祠”之譽,宗祠木雕有精美的人物、花卉、鳥獸,有“徽州木雕博物館”之稱。龍川村有明代牌坊“奕世尚書坊”:即明代戶部尚書胡富、兵部尚書胡宗憲二人牌坊,龍川胡氏明代六十一個甲子年,出了二位尚書;第二是歙縣古城——古徽州府衙所在地(有明代“許國石坊”等五座牌坊)、“斗山街”——徽商故里,鉅商集居區;第三是黟縣盧村(古村落),村北部的北棧嶺是黟縣徽商前往長江沿江城市,必翻越的高山、“木雕樓”——在古徽州時期,就很有名,木雕樓的扇門、窗欄、隔板上,雕有“陶淵明荷花飲酒”、“竹林七賢圖”、“蘇武牧羊”等歷史人物和故事的圖案;第四是休寧萬安古鎮,此鎮曾誕生了中國古羅盤“萬安羅盤”,胡開文墨從這裡揚名中華;第五是世界文化遺產——黟縣西遞、宏村古村落。
宗祠、村落、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磚雕,是徽文化表現形式。
我本人拍攝的C4K數字電影(4096×2160 24p)《大黃山》——包括:黃山、太平湖、新安江、徽州古村落(宗祠、石牌坊、三雕)已完成,正在做後期。
徽州去過多次,歙縣、黟縣、休寧、績溪,甚至後來被劃給江西的婺源,都留下了我一次又一次造訪的腳印。古徽州的魅力,不止於山水田園、高牆黛瓦,更在其深厚的人文民俗遺留,交相融合,最為迷人。要說最能體現徽州文化的特色景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問題有丟擲來,肯定眾說不一。我就只說說我的看法吧。
在我的徽州行走的印象裡,給我感受最深的地方自不在少數,比如婺源的李坑,黟縣的宏村、西遞,古歙縣今徽州區的呈坎八卦村,無不堪稱徽州文化特色的古村鎮。但是,要說最具徽州文化特色的景區,我覺得非棠越古村莫屬。
棠越古村位於古徽州歙縣的鄭村鎮,古村自宋元至今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古村原如其他徽州村落,以宗族祠堂為中心,粉牆黛瓦民居,老街小巷,次第延伸,村莊周圍則田園池塘,小河流淌,符合傳統華人臨水而居的習慣。最為特色的,當為棠越村的古牌坊群。棠越村為鮑姓族人聚居地,始祖自晉咸和年間(326--335)的新安太守鮑弘。而如今尚存的七座古牌坊,依序豎立在村東大道上,其中明代牌坊三座,清代牌坊四座,是古代朝廷對於“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推崇和旌表。古徽州歷史上曾經有1000多座牌坊,經過歲月沖刷人為破壞,如今僅剩100多座,而棠越古牌坊群,是最為完整最具規模的古牌坊群,也最能體現徽州文化特色的地方。
這七座古牌坊分別是:明代的鮑燦孝行坊,建於明嘉靖初年;鮑象賢尚書坊,明天啟二年建;慈孝裡坊,明永樂年間建,共三座。清代的四座牌坊為:樂善好施坊,建於清嘉慶二十五年;鮑逢昌孝子坊,建於清嘉慶二年;鮑文淵繼吳氏節孝坊,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鮑文齡妻汪氏節孝坊,建於清乾隆四十九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棠樾牌坊群旁有兩座祠堂,一為鮑氏敦本堂祠,俗稱男祠。另一為鮑氏妣祠,又名清懿堂,俗稱女祠,是研究徽州宗法制度和徽商曆史的生動教材。其中女祠打破了封建禮教“女人不進祠堂”的舊禮法,堪稱孤例。
假如你去了徽州,棠越古村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