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音樂美文坊
-
2 # 夏天有雨894
疫情驟然到來,為什麼醫院的床位會不夠用?醫院的床位,是根據平日醫院的最多住院病人的最大值測算的,然後估量可能突發情況再加上一定量設定的。疫情是突發情況,是人不可能測算預計訂,超過了人類的控制力。醫院的修建規模大小,也是根據預計測算住院病人和日就醫患者最大值修建的。疫情屬於不可抗拒的因素,產生感染大量的病患者是沒法事先預料的,一時半會產生的床住不夠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平日不可能修建很大的醫院,無數的病床和醫療器械裝置空閒在那裡,白白的浪費國家的財產。隨著時間的變化,建築科學技術的發展,臨時修建一座戰備臨時醫院,逐漸變得可行。因此,面對疫情醫院床位不夠的矛盾,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並不存在是過度開發民居地盤,搶了醫院用地的說法。
-
3 # 行者老Z
這個應該沒有關係吧,因為它們也聯絡不上,看似都是房子,好像樓層高了,居住密集了,醫院相對少了,病床不夠了,太牽強,沒有關係。
我認為醫院的病床不夠應和下面一些因素有關係。
一是醫院對患者的吸引力,相對有名的醫院,醫術高明的醫院,服務好的醫院,患者都往那裡去,相對患者多,病床相對就缺少。
二是有些醫院年代久遠,長時間沒有改建擴張,還停留早年時期,病床相對缺少。
三是發生疫情,病員集中,相對病床明顯變少,還不能過於擴建,疫情過後閒置,資源浪費,只能建臨時醫院。
四是城鎮化,造成農村人口進城,衛生配套設施跟不上,到一定的季節或時期病原來人多,一時病床缺少。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城市發展規劃不理想是主要原因,城市化就要有規劃大綱,怎麼建設,想容納多少人,都是什麼樣的人,建築面積多少,需要怎樣的配套,配套啥時候完成,例如:就說醫院,需要建多大規模的,緊急時怎樣處理,想建多少張床的,未來發展怎樣,特殊情況的話自己能解決多少張床,能往周邊疏散多少,周邊有事能為周邊解決多少,平時怎麼用,緊急時怎麼改,疫情過去了怎樣回覆原樣,即能解決問題,資源浪費最少,很多事情包括資源浪費也都是市場經濟惹的禍,資本家的炸樓房、倒牛奶扔了也不給百姓用,這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資源浪費的結果。所以疫情來了病床不夠用和樓盤過度不過度開發都不搭幹,沒有關係。
回覆列表
我們說說日本吧~
醫院設計丨比超市還多的日本診所
《意見》還做出了具體的診所試點安排。2019—2020年,在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個城市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根據試點經驗完善診所建設與管理政策,並在全國推廣。
診所在中國醫療體系裡依然微不足道。而縱觀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大部分的門診都是在診所完成。
尤其是我們的鄰國日本,醫生私人診所更是遍地開花。
根據2015年日本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全日本擁有8480家醫院、100995家診所、68737家口腔診所、58326家藥房。
那麼,日本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醫生開診所,在日本開一家診所,流程又是怎樣的,跟國內的醫生開診所又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
在日本,私人診所遍地可見,甚至比便利店(7-11,Lawson,Family Mart)還多。
為什麼日本的私人診所這麼多,因為日本有錢人多?當然不是!
醫保體系較為完善
在日本的診所看病(不包括美容整形診所,日本的美容整形外科絕大部分是完全自費,因為它不屬於普通疾病的治療範疇)都可以使用大醫院就診時使用的醫療保險,也就是患者根據年齡和背景的不同,只需要負擔0-30%的費用(通常醫保負擔30% ,高齡患者負擔10-20%,生活保護以及單親媽媽大部分治療都是零負擔,另外兒童就診也有費用上限,大概也就是人民幣幾十塊錢),並且很多社會上的保險也可以和一般的醫保重複使用。
另外,正骨院在日本也是屬於醫療機構,也是可以使用醫療保險的。
醫療機構分工明確
在這裡所說的診所,其實只是廣義的診所,更確切的說是診所和醫院的統稱。
如下圖所示,日本把醫院和診療所的稱呼按照下列功能分別開來,從上到下包括法律規定、醫師的最低配置、通常的稱呼、一般特點以及全國數量等。
其中醫師資格考試當中最常出現的指標就是床位的不同,醫院是20張床位以上,而診療所是19張床位以下。
據瞭解,日本的大醫院,特別是大學醫院不接受直接來醫院就診的患者,只接收有介紹信的患者,通常需要下一級的醫院開出介紹信(這裡的介紹信不是七八十年代咱們父輩結婚用的介紹信,而是證明在小醫院或診所就診過的檔案)。
什麼情況下才會開介紹信?
當患者病情較為嚴重,下級診所或醫院無法進行診斷及治療時,下級醫院的醫生都會把自己的判斷和請求寫成信件,然後透過醫院的秘書寄給指定大醫院的秘書,然後預定患者到大醫院就診的時間。
這樣做雖然不能讓患者及時就診,但是對患者的分流以及醫院的規範化診療大有裨益。
這也是私人診所對社會整體醫療秩序的貢獻之一。
第一個藍框裡的白字意思是:平時就診的醫生(診所),這裡的診所正是本文的核心內容。
第二個藍框不用說大家也能看懂,而第三個藍框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三甲醫院級別的醫院。
以上圖片簡單形象地說明了日本的醫療機構工作流程,這些機構也構成了日本整個社會的醫療網路。
由此可見,診所才是日本醫療體系舉足輕重的第一關卡。
上文所提及的介紹信樣本
就醫環境好
日本整體的衛生環境很好,而私人診所的環境會更好,而且更人性化。這也是患者願意去私人診所就診的重要原因。
但是,這裡的環境好並不是指高階、奢華。一般而言,診所的診療費用和一般醫院的費用相差無幾。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日本很多診所都在各種大廈裡面的某一層,或是某個商場的某個角落,就像國內盛行的“醫療商場”。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比單獨門面的診所租金低,其次是患者在就診或者等候間隙可以在附近逛商場消磨時間,第三個好處是商場人流量大,對於患者來說,逛街間隙就可以抽空看病。
那麼,私人診所是不是想開就能開?在哪兒都能開嗎?
首先,在日本想開個診所並不是很複雜,銀行的貸款足夠讓醫生擁有一個小診所。
而貸款的額度基本上是個人存款的10倍左右,這也就決定了自己開設診所的投入和規模,畢竟存款還需要用於生活,並不能全都用在經營上面。
其次,醫生一定要有技術,沒有一定影響力,沒有一技之長,人家憑什麼找你看病?人家又憑什麼堅持找你看病?
診所的經營需要持之以恆,也就意味著患者人群要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可以說如果自己開了診所,那患者真就成了衣食父母,因此私人診所的醫務人員以及前臺的工作人員服務態度都是超級“亞撒西”(親切、溫柔)。
再次,診所位置的選擇非常重要,這其實和做生意是一樣的,在名氣還沒有大起來之前,沒有人會有勇氣在一個人口不多、診所又聚集的地區開設診所的。因此,明智的人都會開始選擇在人口相對較多、而診所相對較少的地區選址,也就是人均診所數量較少的地方。
這些資料細緻程度到變態,也是日本的醫生可以放心大膽地以此為依據開設診所的原因。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真正需要診所和醫生的地區。
那麼,日本到底什麼樣的人會選擇自己開診所呢?
綜上,日本診所之所以能這麼普遍,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類人:
1、家族企業,從祖上就一直經營診所,代代相傳的那種診所。
2、自打學醫開始就想著自主創業,極其有夢想、放蕩不羈愛自由那種人。
3、經過在大學醫院的努力之後,放眼看不到未來,但是自己又感覺懷才不遇的那種人。
4、看準一個商機,放棄現有的一切直接下海那種人。
總之,無論什麼原因,日本從一開始就十分鼓勵醫生開設醫療機構。而在過去的十年,由於個人診所的數量和規模發展到了日本歷史的高峰狀態,加之醫護人員的短缺,目前開診所的速度已經逐漸放緩,但是仍然有很多醫生在考慮開一家屬於自己的診所,並且想盡辦法創新營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