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器一樂

    抱歉,我未聽說也不認可“古琴能代表中國最古老的音樂傳承”的說法。

    提出這個觀點的人,對中國傳統音樂瞭解太過淺薄,

    所以,建議你 ,放棄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因為本身就是錯誤的問題。

  • 2 # 抱璞齋主

    大手筆的人需具備以下器質:

    一,觀天地之微妙,得乎心,應於水。

    二,察萬物之萌動,藏於胸,吐於律。

    三,蒼生萬物為念,悲於天,憫於人。

    四,品察世事滄桑,道人情冷暖。感同身受,精於藝,叩寂寞而求音。

    五,曲高和寡,道不遠人。子期伯牙,需遇知音。心頻相通,必為知音!

    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其有多難!

  • 3 # 民俗與文化

    琴是彈撥樂器,現代稱古琴或七絃琴,在古代又別稱綠綺、絲桐、瑤琴等。長約130釐米,寬約20釐米,厚約5釐米。一般是以桐木做面板,梓木做底板,製成內部空虛的音箱,並鑿有龍池、鳳沼兩個孔,表面塗有色漆。琴的一端有嶽山支撐琴絃,嶽山下有琴軫,用來調整弦的音高。琴面上的13個圓點稱為徽,用來標識弦上音位。上古時的琴有5根弦,到周朝時增為7根,由粗到細、自外向內排列,一般按五聲音階定弦,稱“正調”。演奏時右手撥絃取音,有散、泛、按三種音色變化。散聲是以空弦發音,其聲剛勁渾厚,常用於演奏曲調中的骨幹音。泛音是以左手輕觸徽位,發出輕盈虛飄的樂音,適合演奏快速華彩的曲調。按聲是左手按弦發音,移動按指可以改變音高,並能奏出滑音、顫音、揉音、漣音等裝飾音,其音圓潤細膩,有如歌聲,能夠表達豐富的情感。

    古琴音域廣泛,音色變化豐富,在周朝時就已經普遍流行,常與瑟合奏,並用於伴奏,《詩經》有:“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到漢末,琴大體上定型為後世通用的形制。琴一直是中國古代文化生活中很重要的樂器,漢代班固《白虎通》有:“琴,禁也,以御止淫邪,正人心也。”東漢蔡邕《琴操》有:“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可見自古人們就把琴看做表徵道德的樂器,古琴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音樂藝術的靈魂,其深邃高妙的藝術境界、精湛絕倫的演奏技巧始終傳承不斷。早在先秦時期就有許多傑出的琴家,其中著名的有師曠、師襄、孔子等,漢代有司馬相如、蔡邕、劉向等,魏晉時有嵇康、阮籍等,宋元時有郭楚望、毛敏仲等。

    春秋戰國以後的2000多年來,很多樂器由於朝代的更替、時代的變遷都經歷了興衰的過程,唯有古琴一直是宮廷貴族、文人雅士的青睞之物。古琴之所以千百年來令文人墨客如痴如醉,一方面,是因為它有獨特的音色、精深奧妙的美學內涵以及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具有古香古色、典雅質樸的文人氣度。宋代以後,不同地區的眾多琴家各自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些不同的風格演變成眾多的琴派,每一個琴派都有自己卓越的琴家和代表琴曲。其中,最著名的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廣陵派,近代以後又出現了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諸城派和嶺南派。古琴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僅形成了獨特的演奏藝術和各具特色的不同流派,而且,歷代琴師創作了大量古琴曲,著名的有《梅花三弄》、《高山流水》、《廣陵散》等,對琴曲的流傳和發展做出了貢獻,至今仍有上百種譜集傳世,其中,儲存著大量古代音樂作品,有些可以追溯到唐、宋以前,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所以說古琴是中國最古老和最有文化內涵的樂器,它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使其從所有的樂器中獨立出來,是中國古代文人品格修養的必通之途。古琴及古琴藝術,被認為是集中體現中國傳統音樂美學思想和傳統樂、律學觀念的藝術載體,豐富的古琴文獻無聲地記錄了古代樂律學理論與實踐的成果。因此我認為古琴應該能代表中國最古老的音樂傳承。

  • 4 # 禪悟淨慧

    為什麼古琴能代表中國最古老的音樂傳承?

    為什麼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音樂傳承,那麼得先說說中國古代四大名琴的出處。

    一”號鍾“。號鍾傳到齊桓公的手中,齊桓公作為春秋霸主,賢明國君,他通曉音律。在他收藏眾多名琴中,尤其珍愛這個“號鍾”琴。他曾下令部下敲起牛角,歌唱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悽切,“號鍾”奏出悲涼的旋律,感動得眾人淚流滿面。

    二”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一張琴,司馬相如詩賦極有名氣。他寫了一篇賦“如玉賦”贈與梁王,梁王看他的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將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司馬相如。

    三“繞樑”今人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之語。這個典故源於【列子】中的一段故事,周朝時,南韓著名女歌手韓娥去齊國,途中斷了錢糧,只好賣唱求食。她那悽婉的歌聲在空中迴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然迴盪在屋樑之間,令人難以忘懷。

    琴以”繞樑“命名,琴音之色,餘音不斷。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樑”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四“焦尾”東漢著名音樂家,文學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曾與烈火中搶救出一段梧桐木,他依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絃琴。聲音果然不同凡響,因琴尾留有焦痕,取名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作方法聞名四海。

    這就是中國四大古琴的來歷,每一把都有唯美的名字,和一個動人的故事。

    說到古琴,大家都知道“知音”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琴絃結子期”。

    中國古琴是華人自己製作的,最古老的音樂樂器。加之又有古琴十大名曲相伴,如同天作之成。

    中國古琴和音樂應是我們引以為自豪的榮耀,繼承祖先寶貴遺產,我們任重而道遠。

  • 5 # 千枝萬葉74080886

    為什麼古琴能代表中國最古老的音樂傳承?

    這是一個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問題。

    每個人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看問題的方法不同,取捨的標準不同,自然會有各種不同的答案。

    我以為支援這一說法的強有力的證據是,在環繞太空飛行的宇宙飛船中攜帶的向外星人傳遞地球資訊的物品中,由古琴演奏的中國古代名曲《高山流水》赫然在列!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向外星人傳遞地球上的文明資訊,可供選擇的物質品類浩瀚無垠,

    單是樂器一類就多達成百上千種,

    而在眾多的樂器種類中恰恰選擇了用古琴演奏的曲目,這本身就從一個側面證明,古琴可以代表中國古代音樂的傳承!

    事實上,中國的古琴自誕生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古琴一直是“高雅”音樂“陽春白雪”的象徵。

    由一曲《高山流水》引發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動人故事。

    一曲《鳳求凰》的樂曲引發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之間美麗的愛情故事。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

    單是與古琴有關的成語就多達幾十個。

    譬如:

    琴瑟和諧、 琴斷朱絃、 古琴價高、 鳴琴而治、 琴瑟合鳴、 燒琴煮鶴、 破琴示絕、 賣劍買琴、 一琴一鶴、 人琴兩亡、 劍膽琴心、 琴劍飄零、 和如琴瑟、 焚琴煮鶴、 琴歌酒賦、 琴心相挑、 人琴俱亡、 琴瑟調和、如鼓琴瑟、 琴瑟不調、 琴棋書畫等等。

    優美動聽的《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古琴十大名曲一直流傳至今。

    因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可以說,古琴最能代表中國古老的音樂傳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完善小微信貸風險分擔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