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哥的影視愛好

    隔代教育一般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孩子生活在農村,我個人認為,無論有多困難,孩子的教育,生活,必須跟上社會的進步,不能讓孩子的童年過的毫無意義,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 2 # 農傳使者

    首先,在我看來隔代教育是一種不明智的教育方式!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從上大學之前一直生活在農村,看過很多隔代教育失敗的例子。爺爺奶奶如此喜愛自己的孫子孫女那又為什麼會教育失敗呢?原因就在於此,正是因為爺爺奶奶如此喜愛自己的孫子孫女所以才會溺愛他們,總感覺自己付出多少都是應該的,孩子的再過分的要求都是應該得到滿足的。那為什麼爺爺奶奶會這樣認為呢?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大部分隔代教育的孩子都是農村的留守兒童,跟著自己的爺爺奶奶,卻離自己的父母很遠,受不到應得母愛父愛。所以他的爺爺奶奶就會感覺自己的孩子很可憐,沒有父母的關愛,自己甚至會掏出自己的心窩子給孩子,不捨得打孩子、罵孩子,即使孩子犯了不該犯的錯誤,只要孩子開心、快樂就可以。所以,很多從農村隔代教育長大的孩子長大以後會變得很“壞”,不喜歡學習,沒人教給他們真正應該做什麼,怎麼做。不知道天高地厚,但是他們內心可能是善良的。所以,“寒門再難出貴子”說法也由此而來。

    不久之前,抖音上面火了一個影片:一個小孩子跟著一幫過了中年的婦女跳廣場舞,有些人看這個影片感覺很搞笑,但是我卻感覺這個孩子從小應該是沒有跟著自己的父母生活,不然現在這個年紀不應該是在跳廣場舞,而是像其他同齡孩子一樣在輔導班學習,在特長班學畫畫、鋼琴等之類的特長活動。這個影片不能說明隔代教育是失敗的,孩子也在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從現在的應試教育來看也許這個教育方式是有點問題的。

    所以說,我認為隔代教育是一個不太明智地教育方式!

  • 3 # 吉他小楊

    隔代教育的,就是所謂的留守兒童,他們大都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教育,每年只能見幾次父母,或者好長時間都不能見到,缺少對孩子的關愛,隔代教育,大人的觀念都不同,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更為嚴重的叛逆心理,所以過得生活。也就不言而知了。

  • 4 # 江漢之漢

    農村孩子的隔代教有問題,依我看總體不是樂觀的。至少有幾方面的不利因素。

    一是在孩子的心靈上形成“殘缺”感。有的過於依戀或排斥爸爸媽媽,有的大一些的孩子因思而夢,醒來後會有一種強烈的失落感,久而久之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均為不利。

    二是容易養成任性的毛病。因為隔代,爺爺奶奶通常不會嚴厲苛責,只有寵著依著,時日長了便會妄自為大我行我素。

    三是不能科學合理地調節飲食。有的爺爺奶奶或因手頭忙而疏於管理,扔幾塊錢由小孩去店裡自由購物。而鄉下小店的物品往往都不是正規渠道流進的!在一日三餐中也不會搭配膳食。

    當然,任何事都不是絕對的。有一些具初中以上學歷且有一定素養的爺爺奶奶把自家的孫輩打理得有模有樣,不會遜於孩子的爸爸媽媽。

    總起講,一家人團圓享受天倫之樂才是美滿的!

  • 5 # 西安趙永

    我認識這麼個女生,她媽由於做生意沒時間 就把她交給她爺爺照顧,她爺爺年輕時候也是大學生,老頭頭腦極為清楚有條理,高中三年每天要求孫女10點準時上床睡覺,凌晨三點準時起床讀書,他坐陪,這女生養成的性格也是很好強,人也很有教養,所以我覺得也不是所有隔代教育都是失敗的。

  • 6 # 任麗英

    我是一個農村人可到這樣的事,說不上啥心情,當事者迷旁觀者清,現在的家庭太不穩定了,走向破裂了太多了,爺爺奶奶是絕對教育不出一個好孩子更不可能有好生活了。

  • 7 # 大海305215720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因為我自己也是生於農村,長於農村,對農村的環境大抵有所瞭解。所以,根據我瞭解的我們村的隔代教育的孩子的生活現狀說說看。

    第一種情況是,生活過得非常好,與之前的生活天壤之別。能有這樣的生活全在於孩子的父母在外面打拼了一片天地,有了自己的事業。

    第二種情況是,生活的比較好。父母在外面掙錢,家裡蓋著小洋樓,有不錯的轎車代步。當然,孩子自己也非常努力,才有美好的生活。

    第三種情況是,生活的一般。因為學生時期學習不好,經常淘氣搞破壞,所以沒有考上大學,父母也無力支援他去讀大學。結果就是隻能到處打工,掙點生活費。不過,也是衣食無憂。

    第四種情況是,生活過得比較糟糕。由於小時候嬌生慣養,不學無術,脾氣又壞。所以,父母也總認為孩子不爭氣,不讓人省心,不能光宗耀祖,出人頭地,在父母眼裡,孩子就是改家子兒。而孩子自己也自暴自棄,怨聲載道。結果,沒有考上大學,又沒有一技之長,又好吃懶做。這樣的人,生活能好的了嗎?

    以上四種情況中,前三種情況佔大多數,第四種非常少。

    當然,這和隔代教育有相關,但最終過怎樣的生活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我們村的情況顯然不能以偏概全,但也是有代表意義的。

  • 8 # 美好的明天8246

    當今這個社會由於孩子的父母都出外打工,爺爺奶奶都成了後備軍,各個方面都由老人們去打理,農村的老人們還要忙農田還要忙家務,那有那麼多時間去關心孩子的思惠教育和文化知識,況切老人們懂文化知識的很少,有些老人即使想讓孩子去學習,可是孩子都讓老人們寵壞啦不聽話,設養成獨立自信的能力,怎能學好文代知識,經濟條件好些的能讓孩生活各方面過的滿意,因缺少父母的關愛,爺爺奶奶們不想受到違屈,就讓孩子由著自己的性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父母外地打工掙錢,給他們打電話有些孩子都不想去接,由此可見孩子們教育比掙錢更為重要。

  • 9 # 蜜思方小姐

    可以舉兩個例子嗎?

    先說好的。

    我親外婆,雖然外婆去世了,但是想起來心裡還是暖暖的。

    外婆帶四個表弟表妹長大,從小接送上下學,兩個舅舅都在外地做生意。一年回來一兩次。外婆就養著養著把四個小孩都攆上了大學,研究生。外婆去世時候四個小孩都趕回來,哭的特別傷心。一個人帶四個小孩,在我們那邊農村,一家四個孩子都上大學,讀研究生就已經很成才了。

    再說一個不好的。這個比較偏的親戚,我可能也要叫老人家外婆。

    她從小極其愛孫子,經常偷偷塞錢給孫子。孫子讀完初中出去打工,不知道怎麼的又賭博,又吸毒,打架把人打死了。最後還是老外婆賣了家裡房子,幫的他。

    兩個都是真實事例。也不知該怎麼說,感覺帶孩子還是隨手插秧好了,太寵愛好像不太好啊。

    不過有些就是父母帶也不見得帶好啊,我小時候差點沒被我爸打死,很多次啊,我爸把我直接從樓上扔下來,就因為我掰斷了人家的筍子。還有我媽,在家待三天,她就會罵養了個鬼,討命鬼,人家孩子都賺錢,就我賤骨頭害人精,讓人戳她脊樑骨,怎麼不早點去死,你看我到現在都不怎麼敢回家。當然這個後果有點就是我不敢幹壞事,連筍子,花都不敢摘。

  • 10 # 淑敏1955

    教育學習孩子是很重要的,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只能在生活上滿足他們,而且有的老人特別慣著孩子,不能正常的得到教育,他們認為吃好喝好,沒有病孩子就,知足了,我看我鄰居小孩,一年級家長給他報好多班,下了學還學英語,孩子上學家長也跟著學,老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因為好多老人不識字,所以不能把孩子完全的交給他們,在農村留守兒童,特別多,因為他們的媽媽得出去打工,如果能帶孩子出去,最好還是帶孩子出去,因為你出去打工不就是為了孩子嗎?

    那些隔代人長大的孩子,物質生活過的好,教育學習,還得靠家長。

  • 11 # 君子蘭8314

    不盡相同。有的孩子雖然隔代很溺愛,隨著年齡的增長,世界觀的逐步成熟,還是能明辨是非的,能安分守己的生活。有的孩子就變成糊塗蟲了,自私專橫,不知天高地厚,與鄰里鄉親格格不入。

  • 12 # 草根演員木子輝

    對於隔代教育,關鍵還是誰來教育,如果是李嘉誠來教育,隔幾代大家都願意,因為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雖然年輕,卻不見得能比李嘉誠更超前,眼界更先進。

    因為教育本身應該是與時俱進的,時代不同了,教育方式和理念也就不同了。所謂龍生龍鳳生鳳,我認為不是基因問題,是眼界問題,什麼樣眼界的人,只能帶出什麼樣格局的後人。

    恰恰相反得是,我不完全認為反叛不好,對於長者的觀念不要一味順從,成熟就要建立自己的思維方式,開闊自己的視野,不能用長輩的眼光看問題,模仿劉德華的幾人超過劉德華?所以,我對自己後人的期望就是以那些比我厲害的高手為榜樣,就算做不到別人那麼優秀,起碼也超過我了,而很多思維保守的父母,挖空心思讓晚輩按他們的意思走一條他們規劃的話,結果只能是一窩不如一窩。

    不得不說,沒文化真可怕,這裡的文化不是學歷,請注意我說的是文化,不是那些有學歷沒文化的假學霸。孩子不是隻跟父母學習,孩子要和這個社會學習,要和一個世界對話,這可能是農村孩子比較弱勢的一方面了。

    至於隔代教育的農村孩子後來怎樣?沒有系統的研究,就算不隔代教育的,結果也都差不多那幾類,有成企業家的,有當小老闆的,有在職場打工的,也有在建築工地的,還有憑後期學到的手藝生存的,留在農村務農的應該不多了。各有各的活路,但走到一起聊天應該能明顯看出眼界格局的不同吧。

    學歷不等於文化,學歷也很難決定一個人的眼界格局,從隔代或不隔代的教育來看,孩子從一開始對家庭教育和對讀書的定位就已經決定了他的走向,是否成功考上大學可能也無法改變他一開始建立的觀念,需要更多社會歷練和接觸更多具有先進思維的人或圈子,這個可能更關鍵。

    ——木子輝

  • 13 # 還去北漂嗎

    主要看撫養人的整體素質,如果素質較好,那麼孩子也會在各方面受到比較好的培養!

    另外,一般和誰長大的孩子會和誰親,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對爺爺奶奶會有自然的親近感。

    作為父母,在決定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時候,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那就是,你的孩子可能會把爺爺奶奶當做父母。

    遇到困難,有了心事,會第一個和爺爺奶奶說,而不是爸爸媽媽!

    感情的缺位自然有人來彌補,但是自私一點講,作為爸爸媽媽可能就是充當了生育機器。

    既然沒有陪伴孩子成長,那麼也就不要渴望孩子給你精神的回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辦公室上班非常清閒,每天沒什麼事做,工資又不高,雙休,我感覺好頹廢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