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路
-
2 # 董旺青書友會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現在正處於整個醫藥CRO行業的高速發展期,國家的醫藥發展是個緩慢的過程,需要一步步來做,都想趕緊一步登天做創新藥,沒那麼簡單,前期的準備就需要很久的鋪墊,甚至幾代人的鋪墊。
羅馬不是一天修成的,創新藥也不是很快就能搞出來的,別隻光看著那幾個著名企業的創新藥又如何如何,要知道他們經過了幾個世紀的沉澱。
在創新藥之前,一定是仿製藥遍地跑,這是世界發展規律,不要總覺著我們就是一堆仿製藥,看不上,新興國家哪個不是用仿製藥?畢竟成本低,華人也買得起,用的起。
我們已經在改變的路上,前兩年國家風風火火的搞仿製藥一致性評價,這讓仿製藥市場規範了很多,之後4+7帶量採購,醫保掛鉤,一套組合拳,引導和規範這個市場,這個過程中,泰格醫藥賺的盆滿缽滿,看看它的股價感受一下。
下一步我們必然要做創新藥,但創新藥之前一定是各種CRO/CMO當道,看看市場給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凱萊英的估值,哪個低於35倍市盈率了?這也和國際發展規律一致,現在日本的醫藥工業完全起來了,以前他們也是CRO CMO火爆了好些年,之後就有了大批的研發人員,為創新藥做好了人才技術準備。
我們一定也是這個路子,不要總想著摸著石頭過河,明明河上有橋。
首先要知道為什麼這兩年cro企業越來越多,以藥明康德為首的代研企業為何市值瘋長。
從整個醫藥行業來講,工業化催生藥企在研發加工生產銷售營銷等具體業務上的細分越來越嚴重,實際上整個企業工業化的程序實際上就是業務、人員、職能細分的過程,對於企業來說,執行成本的大項是人員開支和研發投入和產品銷售,這其中有一個關鍵問題是,隨著業務細化越嚴重,需要配置的人員必須越多。也是因為這個狀況,所以企業大多會採取外包的模式講業務外包。
然後是為什麼外包?核心還是投入產出比高,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開支。這個原因來自於產業工人的宏利,我們國內每年有上百萬的醫學院學生畢業,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沒有機會成為醫生進入醫院的,藥明康德這種企業正是基於市場對醫學專業工人的供給過剩為基礎建立的代研發企業,大批招募畢業生來公司做實驗,這也就能解釋我剛才為什麼說藥企會選擇代研公司是因為投入低的原因。
至於這一個行業的發展前景,眼前這類企業的高利潤是因為醫學生的人口紅利,而這種紅利早晚會消失,企業未來能長盛不衰的還是研發能力,比如在人口紅利消失的時候是否能用機器人來代替人工做化學實驗,比如是否可以依靠人工智慧來替代人工做實驗推演。這些是這類企業發展的必然,所以眼前需要關注的並不是企業在當前階段的收益情況,而是企業在研發和固定資產的投入,研發是我剛說的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方面的投入,固定資產需要注意,因為這一類工作依賴於裝置和原材料,所以需要看財報的時候要區分基建和裝置的投入。
基本上就這些,這個行業現在還處於早期,由於我們整個醫療環境下之前對研發投入過低,所以藥品上很多依賴於進口和仿製藥,拜託這個狀況只能依靠大量的研發投入。另外就是醫保基金的虧空,國家需要把藥品價格降低,所以逼迫企業不得不去降低成本。
另外提一下,其實相對有藥品專利的企業來說,他本質上其實就是一化工廠,化工相對於醫藥一半的估值現在就是藥企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