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瘋野小彭V

    “人到30,有多少存款才有安全感?”

    知乎上有位網友的回覆收穫了很多“贊”:

    如果半年不工作,你的生活依然可以照常運轉,包括你的房貸、車貸,信用卡都能正常還款,那你就擁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感,生活也不會太緊繃。

    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的狀態就比較危險了,任何一件突如其來的風險,就足以讓你、乃至整個家庭遭受重擊。

    有兩百萬本金,是否可以不工作了?

    知乎上還有一個問題:

    30歲左右,有住房,擁有200萬元。這種情況下,到底能不能維持一個人不上班的狀態呢?

    先來看看,200萬元本金,一年能替你賺到多少利息?在5%的收益率下,應該是一年10萬元的水平,均攤到每月差不多8000元+。一個月8000元,日常開銷究竟夠不夠?

    此前,上海就有這樣一對夫妻,在不養娃、不社交、不上班的情況下,2人全年只花了2萬元。

    從他們對外提供的開支明細來看,這樣的確可行,如果一年有10萬元的理財收益,每年還能存下8萬元。不過,且不說這樣下去的生活質量,如若父母、自己身體正常有點小毛病需要住院花費,今後再決定養個娃,一年10-20萬的開支怕是免不了的,這點收入就肯定會入不敷出了……

    不管怎麼說,努力工作、好好攢錢才是正道。

    說起攢錢,好多人對家裡的存款可能從來都沒有做過認真規劃。想要理財卻又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怎麼買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怎麼買收益才能最大化呢?

    1、定製一份家庭理財規劃

    制定家庭理財規劃可分為5個步驟:

    一是瞭解家庭財務現狀

    二是設定和分析理財目標

    三是瞭解風險承受能力

    四是合理配置資產

    五是計劃執行和跟蹤評估

    理財的核心是資產與負債的動態平衡,家庭理財也不例外。對一個家庭來說,資產就是家庭收入和存量財產之和,即未來的資產;負債就是家庭責任,包括維持家庭日常開支、贍養父母、撫養小孩等。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做好家庭資產配置和家庭理財規劃,是獲得高品質生活的重要基礎。

    北京資訊科技大學創新創業研究院院長李建良特別提醒,在瞭解家庭財務現狀時,需要對何為資產有明確的認識。“從理財的角度來說,只有帶來未來現金流入的財產才是真正的資產,不能帶來未來現金流入甚至還需要花錢去維護的所謂資產,其實是債務。舉例來說,汽車自用就是債務,用作滴滴專車就是資產。”在他看來,理財要儘量避免買入那些實為債務的所謂資產。

    2、各個年齡段的投資側重

    從一個人的生命週期看,理財階段可以根據不同的年齡,分為不同階段。人生短短几十載,時間稍縱即逝。無論是每一個人還是每一個家庭,都需要根據每一階段的人生特點,對消費和投資做出合理的安排。

    “每一份資產配置報告都應該是個性化的,都是根據當下的環境、條件約束與個人的目標、想法而量身定製的,也難以複製。”興業銀行北京分行私人銀行部投資顧問賈瑞傑表示,“在人的生命週期中,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賺錢能力,有不同的家庭與社會責任、義務,有不同的風險偏好特徵,於是有不同的資產配置和財務規劃的目的與內容,這是由人生命週期階段特點和投資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及功能等因素共同決定的。”

    25-34歲-奮鬥階段

    這個階段的家庭形態大多表現為擇偶、結婚或有學前子女,正在積攢或已逐漸積攢了部分積蓄,如果在滿足自己日常花銷以外,仍有富餘,可以考慮做“穩健配置+長期獲利+保險保障”的組合,且長期獲利的比例可以略高一些。穩健配置的部分主要是銀行的定期存款、保本與非保本理財以及貨幣基金。

    長期獲利主要是指股票投資,從長期來看,股票的複合收益率是最高的,複利又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所以在這個階段最好已經開始了股票的投資。但複合收益高的前提是買到了好的公司,如果買到了差的公司,那麼時間就不是朋友,因為資金會隨著行業或者公司業務的萎縮而縮水。

    對於大眾來講,難以判斷公司前景的好壞,買賣股票也容易受情緒的影響,應該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所以,最好的參與股票投資的方式無疑是購買或定投公募偏股型、混合型或者指數型基金。

    除了以上考慮以外,這個階段的年輕人還應該考慮為自己配置一些意外與重疾險,特別是在有房貸壓力的情況下,如果遇到意外與疾病而沒有得到充足的賠償,必然對於家庭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35-44歲-積累階段

    這個階段人們的財富大多得到了更快速的積累,多數人有了子女,且子女起碼已經到達小學階段,家庭的支出重心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比如開始準備子女的教育金,也開始有了更多投資的想法。

    這時的資金量較上一個階段已經有了較大的飛躍,可以參與一些起點較高的信託或者私募基金產品,以獲得更高的固定收益。同樣應當選擇把資金託付給更成熟的管理人,但自己要對信託專案和私募管理人有一定的認識和判斷,最好向專業人士尋找一下建議。

    保障方面,除了意外險和重疾險以外,這個階段可以配置部分終身壽險,利用壽險的槓桿功能為家庭提供更大的保障,這個年齡的人一般都是家裡的頂樑柱,如果一旦發生意外或疾病,對整個家庭的衝擊更大。

    45-60歲-保持階段

    隨著子女的長大和父母的變老,到了這個年齡段,應當手持現金與銀行理財,且已經長期購買或定投了公募基金,購買了高起點的信託和私募基金產品,保險配置也相對完善。

    接下來的重點就是結合自身資金需求與財務規劃訴求進行配置方面的調整:

    具體而言,可以根據子女結婚、創業,贍養父母預留部分靈活資金;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調整股票與固定收益的比例,一般是調低股票的配置,但也不絕對;

    根據自己的養老金標準決定是否增配年金險作進一步養老補充,可以考慮配置終身壽險來做財富的傳承和保障,特別是藉助其強大的槓桿功能;

    如果資金足夠雄厚,這個年齡階段也可以考慮透過家族信託工具實現家族財富的保全和傳承,實現家企隔離,並將信託收益定向、定期、定額傳承給子女,防止出現子女揮霍和婚煙風險,也可以設定一些家族信託條款對子女提出一定的要求,以獲得信託收益權。

    60歲-退休期

    這個階段的人多數已經退休,子女也已進入婚煙狀態,是享受生活和天倫之樂的階段。

    財務方面,此時有較為充足的養老金,可以充分覆蓋自己的日常開銷,還有一個資產配置的籃子,裡面裝著理財、基金、信託、保險等工具。

    一般來講,這個年齡段承受風險的能力和意願都在下降,所以可以考慮進一步減少股票型投資,選擇更多理財、信託、保險類的穩健投資方式,但也因人而異。這個時期的財富保全和傳承意願在上升,有足夠資金的話可以重點考慮藉助家族信託工具。

    3、需要防範哪些風險?

    風險無處不在,不可預測的風險經常會給家庭財富帶來沉重打擊。究竟有哪些風險需要特別關注呢?據上述工作人員介紹,風險大致分為以下5類:

    一是傳統風險,包括無法預料及難以避免的風險,如意外、疾病等;

    二是人性風險,比如衝動、貪婪、虛榮、逐利等;

    三是長壽風險,如存在養老金缺口及養老生活品質;

    四是職業/事業風險,即失業、破產、清盤等;

    五是相關政策風險,如稅收制度調整、行業標準變化等。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一個家庭要想盡可能地規避風險,需要重點關注財富的增值、財富的保全以及財富的傳承三個方面。其中,財富的增值是金融市場中產品型別最多、渠道最多的方面,比如銀行理財、基金證券等;但在財富保全以及傳承方面,金融工具卻屈指可數。從目前國內的情況看,隨著家庭理財觀念的變化,家庭財富管理的核心已經從財富增值過渡到財富保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聽過哪些關於復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