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永春書法
-
2 # 繪芊藝術
書法是一門藝術,這已經不用說了。書法的技巧透過磨練,學習,是可以掌握的。但書法的意境和獨特的風格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把握的。就像一個人的氣質和修養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出來的一樣。
有人認為書法只要臨了碑,臨了貼,透過時間,就會成功。其實不然,因為古代的碑帖固然是好作品,但這些碑帖是否適合自己去練,適合自己的個性特點去學習,去練習。每一個書家都不是一樣的,這和書家本身的性格,氣質,脾性,文化底蘊的深淺是分不開的。一個沒有中國文化修養的人,不懂中國文化的人,對藝術沒有一種美的享受和欣賞的人是寫不出一手好字來的。
一個秉性懦弱內斂的人,是永遠寫不出顏真卿那樣的大氣的書法的,有一些書法培訓,一輩子就是學習顏真卿的書法,再練習也沒有用;一個奸猾,嫵媚的人,也永遠寫不出歐陽詢那樣內斂剛勁的字型;一個粗狂和不拘小節的人,永遠也不會寫出陳道周那樣秀美拘謹的字型。
-
3 # 無心命理研究
什麼是藝術?藝術就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志。而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是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所以說中國的書法是一門藝術。
-
4 # 老美詩書齋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傳承有序,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標誌之一。
1、中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為世人所認可,在這一博大精深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書畫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再現了這一歷時性的嬗變過程。而具有姊妹性質的書畫藝術在歷史的嬗變中又以其互補性和獨立性釋讀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由於書、畫創作所採用的工具與材料具有一致性。《歷代名畫記》中談論古文字、圖畫的起源時說:“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書畫雖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後的發展狀況是以互補的獨立性發展變化的。中國書法藝術的形成、發展與漢文字的產生與演進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連帶關係。那麼究竟什麼是“書法”呢?我們可以從它的性質、美學特徵、源泉、獨特的表現手法方面去理解。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用毛筆書寫的、具有四維特徵的抽象符號藝術,它體現了萬事萬物的“對立統一”這個基本規律又反映了人作為主體的精神、氣質、學識和修養。
2、中國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書寫性發展到一種審美階段——融入了創作者的觀念、思維、精神,並能激發審美物件的審美情感(也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書法的形成)。有記載可考者,當在漢末魏晉之間(大約公元2世紀後半期至4世紀),然而,這並不是忽視、淡化甚至否定先前書法藝術形式存在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地位。中國文字的濫觴、初具藝術性早期作品的產生,無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時代性。就書法看,儘管早期文字——甲骨文,還有象形字,同一字的繁簡不同,筆畫多少不一的情況。但已具有了對稱、均衡的規律,以及用筆(刀)、結字、章法的一些規律性因素。而且,線上條的組織,筆畫的起止變化方面已帶有墨書的意味、筆致的意義。因此可以說,先前書法藝術的產生、存在,不僅屬於書法史的範疇,而且也是後代的藝術形式發展、嬗變中可以借鑑與思考的重要範例。
3、中國的歷史文明是一個歷時性、線性的過程,中國的書法藝術在這樣大的時代背景下展示著自身的發展面貌。在書法的萌芽時期(殷商至漢末三國),文字經歷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隸(八分)、草書、行書、真書等階段,依次演進。在書法的明朗時期(晉南北朝至隋唐),書法藝術進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隸趨從於簡易的草行和真書,它們成為該時期的主流風格。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出現使書法藝術大放異彩,他的藝術成就傳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時,唐代一群書法家蜂擁而起,如:虞世南、歐陽詢、楮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大名家。在書法造詣上各有千秋、風格多樣。經歷宋、元、明、清,中國書法成為一個民族符號,代表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恆魅力。
-
5 # 追夢人凌寒
為什麼說中國的書法是一門藝術?
面對這個問題,心中就有一股清流的自豪感,和神聖的激動感。————中國書法。從三個方面能說清中國書法是一門藝術。
首先,中國書法就是中國漢字的書寫,賦予了藝術家個人審美情懷和教育功能。
《轉用之術,
猶共樹而分條者乎》。————孫過庭。
中國書法脫離了漢字就沒有了任何意義。也就失去了書法的稱謂和功能。如前一兩年,日本書法前圍,在和中國書法進行書法交流,用手提筆寫不(姑且叫畫了舞,跳舞的舞,圖片,因為內部版權,無法附上,請閱讀者見諒!而引用到這是說明一個道理。)畫的很成功,丈二彩宣,線條蒼勁潑辣,畫面乾淨,初看如二人相擁在跳舞,但是還能辯出《舞》,的漢字形狀。他們稱之為線的藝術,類似西陽畫點,線,面。與書法無關,以經脫離了漢字原形。我方給的結論是,你不管怎麼寫或者畫,第一,有漢字的辯識功能,你的作品圖片給人亦然產生的聯想就是中國書法藝術。(江湖體也是中國書法藝術,不過格調不高)。因為你不管怎麼畫,或者寫,有漢字的草寫,圖識,以及材料,墨,宣紙,毛筆在內,就是中國書法,或者中國書法藝術,這個標籤。他是五千年中國文明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明。任何其他國家和地方書法都是從我們這裡走出去的,或者解析出去的。唐孫過庭一句《若同源而異派,轉用之術,猶共樹而分條者乎?》,在恰當不過了。
第二,因為有筆法,所以中國書法是一門藝術。
漢字的書寫,不管是真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都是漢字,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手寫,有控筆能力帶著方法的書寫,就是書法。所謂中國書法,泛指通俗的用毛筆,蘸墨,在宣紙上書寫中國漢字的過程和方法就是中國書法。(不分好壞,能認識就行,當然也有人反對,說我胡說,那叫軟筆寫字,怎能叫書法呢?是的,我說的是泛指。時代在進步,以前人們管用毛筆寫漢字叫寫書法,不論優略個性。)。
談到書法藝術,那必須有筆法。書法藝術是以起行,收,轉折,方圓,提按。為方法,表現出來的,豐富多彩的筆法是經過艱苦學習,學來的,不是隨便就會的。歷史上經典明作,那一個不是內涵豐富的筆法,和嫻熟的技術,經過個人情感,和社會的文化背景四結合的產物,流傳千年不衰,而且是越來越精彩絕倫。這也是中國書法成為一門藝術的魅力鎖在。
接上面那個“舞字之論”,接著說,中日交流,人家出面書,或畫舞,肯定不是江湖雜耍,一定是國內一流書法藝術高手。那麼舞字肯定有筆法存在,上面說線條老辣,不就是書法線條筆法“使轉”,提按的結果嗎。人家說書法是書道,不認同書法,但是誰都知道,中國書法是從唐朝傳到日本的。
筆法是論斷中國書法藝術的關鍵。
最後一點,是個人情感在書法筆墨中的表現和文才在書法藝術線條中姿情喧洩。
這方面大家都知道,作為華人,肯定知道王羲之《蘭亭集序》,蘇東坡《黃州寒食貼》,顏真卿《祭侄稿》,顛張醉素,《古詩四貼》,《《自敘貼》》。從中大家就懂了中國書法是一門藝術。
總結,中國書法是一門藝術,需要的是漢字書寫,符合其書體的筆法特點,結合作者的性情,創作出符合時代審美需要的書法作品就是書法藝術。如經典書法藝術。
回覆列表
書法具有點線面的藝術美。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指出:書法中的每一個字的點畫結構都是“違而不犯,和而不同”,也就是說,書法作品中的各個單元既要有差異性、多樣性,同時又必須要具有關係和諧的點線面的藝術美。只有這樣,書法作品才能變化豐富,對比鮮明,並且相互關聯,彼此呼應,構成一幅完美的藝術佳作。書法講究對稱與呼應,節奏與旋律。書法的點畫線條,形態上有起有伏,有收有放;力度上有強有弱,有剛有柔;速度上有急有緩,有斷有續,感情上有緊張有鬆弛,有高潮有低谷。書法透過字裡行間的布白和筆畫線條上的韻律,時而運動,時而間歇。用筆抑揚頓挫,用墨淋漓生動,點畫結體和諧統一的書法作品猶如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所以說書法是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