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樂E觀察
-
2 # 中小幼課題論文指導
1.有點難度
本科學歷想在學術上有突破,特別是想發表SCI論文,確實是有一定的難度。
2.先申請專案建議您首先要申請一些課題專案,至少要省級以上的課題專案,然後再拉一幫人,最好能夠拉一些博士學位或者高職稱的同事一起組成課題組,來申請立項比較容易一些。
3.紮實開展研究有了課題專案之後,還要紮實的開展研究,必須要取得具有一定創新性和突破性的成果,才有可能發表SCI論文。
4.科研沒有捷徑總之一句話,科研學術確實是沒有什麼捷徑可以走,想要取得重大突破,必須要有重大的付出。
祝您成功! -
3 # 姚鐸俟教育
由於各種原因,教師行業裡(包括大學教授)在職稱評聘過程中取消了論文傾向,儘管這個做法是錯誤的,但也有其理由。
掌握了學術話語權的期刊社,為了期刊社的生存,不得不出賣版面,於是出現了花錢發論文的現象,一開始是有權有勢的各級學校領導買論文,後來發展到你們可以買我也可以買,為了職稱及其待遇嗎。於是,做科研,做教研,質量大大下降,甚至虛假氾濫。
學術研究,真做科研,真做教研,於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個體(專業)成長,自然是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的。大家知道,學術論文是公開發表產物,是騾子是馬,都會拿出來遛一遛的,不管是行業道德上,還是社會信譽上,都會自然打擊弄虛作假的行為,對所發表論文都會有一個較為專業的評判。
很可惜,職稱評聘部門,沒有利用這個學術自然的監督機制,而是有意的放棄了,例如評聘公示中把被評聘人的學術文章有意無意的隱藏,只有其數量和外形,沒有其實質。另外,社會,包括職稱評聘競爭者也沒有運用學術自然的監督機制去行駛監督,這就給有關部門很好的權力尋租空間。
很遺憾,但人們開始拿起學術自然監督機制時,權力部門卻降低了學術論文的要求,美其名曰,論文導致各行業人們工作質量下降,特別是把學術造假這一現象矇蔽一些不愛思考的人。論文不能代表實際績效,那麼就用“實際績效”作為“實際績效”的評判標準,於是導致“實際績效”誰說了算,又是哪些有權有勢的人說了算,而且沒有了一個公開,透明,廣泛而自然的監督機制對此加以監督。
嗚呼,廣大人民,是否看到一種輪迴,一種陰謀?!
每一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力,於是爭取高職稱獲得待遇改善生活,這是無可厚非的,而且有必要捍衛這個權力。
正如前文所述,學術研究有利於自己專業成長,工作之餘做一些學術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認識到這一點,就能自然培養學術研究的興趣,有興趣做支撐,就不會覺得辛苦了。猶如愛打麻將的人通宵打麻將不覺得辛苦一樣。
至此,學術上突破後,能否評上職稱,我只能說祝你好運!
我是中學教師,免費發表論文50餘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10篇,而且有1篇被具有權威性的人民大學報刊資料影印刊轉載,如此成績,我還是一級教師。熱愛學術研究的我,我自然知道有些正高,特級是實至名歸,發表論文上百篇,核心論文幾十篇,權威性期刊轉載數篇。至少還有一半以上的正高,特級的學術研究成績不如我,甚至他們不敢公開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怕拿出來“遛一遛”,遛一遛,是騾子都沒有問題(沒有學術價值,不能導致再生育而已,但至少在幹真真實實的勞力活),就怕是遮羞布,裡面盡是一些虛假的東西。
-
4 # 小保鏢講PR
你說的本科,是你的學歷還是你單位是本科?
如果你的單位是一流本科,手裡有專案,估計就不會在這提這個問題,認真搞專案,就能出文章。
如果你單位是普通本科,手裡沒有專案,想發SCI,我覺得最可行的,還是花錢,怎麼個花法,我想你應該明白。
如果比上面情況還差一點,那就得花大價錢,甚至花大價錢都不行。發文章是要看單位的,單位不好,想發SCI,不是有些難的問題。
-
5 # 尋你and奔跑
我贊同題主的補充,不討論學科,說如何發論文是誤人子弟的。 我本科學的是物理,研究生戰略管理,博士是經濟學,這三個領域我還多少了解一些,就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裡說的論文,我預設是說自己領域的“好雜誌”上的論文,具體說就是該領域國際一流和二流的雜誌。灌水的就不多說了。 就物理來說,這些都是我十幾年前的回憶了,現在如果有所變化,那是我跟不上形勢了,勿怪。我們當時本科大四就有一位同學發了Nature,這個當然有運氣的成分,他進的組確實比較給力,給老闆打工一年半出成果了。至於發SCI更是大三大四都有一批。物理、化學這種以實驗小組為單位發文章的學科,自己的努力是一方面,但是也要看歷史的程序^_^。自己能做的就是早點進實驗室,多讀文獻多幹活。這方面有些學校有傳統的,文章就發的快一些,學生大二就進實驗室給老師幫忙,如果正好這個實驗室做的比較前沿,很快出了成果,那麼發出來文章也不奇怪,當然第一作者這個……本科生還是很困難的。 戰略管理和經濟學都屬於社科,社科繼續分有實證和理論。實證方面對於學生來說發文章還是相對的比較容易一些。因為實證研究很繁瑣,需要收集、整理和處理資料,老師一般會讓研究助理來完成。如果你能在本科就表現出很強烈的研究慾望和一定的資料處理水平,老師就可以讓你當研究助理,那麼等老師這篇文章發出來之後,如果你的貢獻足夠,老師也會把你的名字掛上。這方面我對想做RA的本科生的態度就是:錢和名只能給一樣,主要以給錢為主。給錢就意味著僱傭關係,那沒什麼說的,一個小時的工作給20磅,學生在我這個專案上工作了多少個小時,就從專案經費裡面撥多少給他/她;如果這個學生確實有天賦有想法有技術(我還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本科生),就可以提供另外一條路——當合作者,不再是僱傭和被僱傭的關係,大家地位平等,當然錢也沒了,論文分工完成,學生做資料部分,我來做理論部分。 作為本科生,想要在有影響力的國際雜誌上發表社科類的文章確實還是很難的。主要是社科的本科教育非常的“友好”,在學習的時候感受的挑戰和研究的時候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所以這就要求本科生對自己的要求特別嚴格,主動的去學習一些研究方法和技術,以順利的和老師合作。這個和高贊答案中那個爭議較大的CS的有點類似,雖然犧牲上課這個事情確實風險很大,我持保留態度,但是說明需要自己下的功夫特別多。 對於經濟理論而言,單兵作戰是常態。本科生和老師之間不存在互補關係,因為老師無論是從文獻積累,數學水平,數理推導方面基本上全面碾壓本科生的。能在本科就和老師合作寫文章並且發表在國際一流和二流雜誌上的,毫不客氣的說就是potential star,前途一篇光明,想繼續深造,大膽的申請名校吧!很多學校都會對你伸出橄欖枝的。普林斯頓的經濟金童 格倫.威爾 就是一例,本科畢業的時候基本已經把博士論文寫的差不多了,然後博士一年畢業,在哈佛做了三年博士後,最後在芝加哥大學找到了助理教授的職位。理論方面的合作,一般都是學生有idea,學生做模型原型,老師在學生模型的基礎上加以修改,深化,並利用自己的經驗幫學生打磨論文(包括當了助理教授之後,和full professor合作,其實也是這個模式,總之就是senior和junior合作,idea一般是junior的),讓論文發表在更高層次的雜誌上。所以這種合作往往都是學生主導,第一作者也是學生。 想在本科就發經濟學的理論文章,熱情,天賦,基礎和努力四者缺一不可。因為很多博士努力好幾年才能達到的水平,需要你在相對繁重的本科課程壓力下也達到,非尋常可為。
回覆列表
水利工程,本科,想學術上有點突破,評教授級高工。
需要研究點什麼?
有沒有捷徑?
熟練工程最最佳化演算法,能會有突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