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財經小雞播
-
2 # 安心是歸處
我從事於製造業,樂觀上說,中國製造業總體上技術含量較低,能夠拿得出手的企業只有那麼幾家。小企業更是處於食物鏈的最低端。
更是因為這樣,小企業更要有工匠精神,把產品做好,做精緻,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在歐洲,日本有很多家族企業,就是搞一個產品,一門技藝把家族的事業傳承下去,希望我們的小企業也能有這樣的執著,堅持下去。
-
3 # 財智成功
2020年及今後的數年時間,中國製造業更多要往小而美髮展,而不是盲目擴張。
何為小而美,就是規模不必太大,但是要有核心競爭力,有品牌意識,追求產品質量。
由於國外疫情正在肆虐,國際間經貿關係發生變化,商品運輸變得困難,各國進口物資更多集中在防疫產品上,出口受到一定影響。國內雖然疫情得到控制,但是消費恢復需要時間,產能過剩問題需要解決。
企業生存,絕對不是簡單的資金問題,因為很多問題不是貨幣放水能夠解決的。
小企業生存,毫無疑問先要解決訂單問題,這是生存的關鍵。在這個時候,就要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判斷髮展趨勢。
如果生意只是受到較小影響,訂單少了點但是還能盈利或基本持平,那麼應該繼續維持,熬過去可能就是海闊天空。如果訂單幾乎沒有,或者零零散散,幾經努力還是沒有起色,越虧越多,那就需要儘快做出調整,降低虧損。
環境如何我們很難改變,但是應有的努力不能放棄:1、原來的客戶要好好維護,並且瞭解他們的情況,為今後經營決策做參考;
2、避免拖欠貨款的情況出現,現款現貨,拒絕賒賬;
3、嘗試網店銷售和直播帶貨,拓展網上客戶;
4、調整產品線,集中在有銷量有利潤的產品上;
5、儘量談低場地租金價格;
6、跟員工說明當前情況,必要時縮減工作時間,降低工資;
7、如果不是資金問題導致難以維持,不要盲目貸款,更不要去民間借貸,拒絕一切高利率貸款;
很多船在大海里航行,遭遇狂風驟雨時,不是船足夠結實就能不沉默,甚至船長的技術再好也要看運氣。該有的努力要有,哪怕努力後只能做到持平。
-
4 # 天使愛可樂finance
市場經濟 講究的就是叢林法則 …… 弱肉強食 優勝劣汰 …… 市場需要什麼 你就幹什麼 …… 逆市場的操作必死
-
5 # 智造圈的事
2019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自爆發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家到個人,可謂是全民抗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歷經3個多月,全國疫情終於得到控制。2020年4月8日,武漢也開始解封,全國各地逐步復工復產,整個社會也在慢慢恢復正常秩序。
不可否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對全國經濟產生了較大影響,尤其旅遊、餐飲、酒店、娛樂及服務等行業更是受到重創。隨著海外新冠肺炎的不斷加劇,除了不斷上升的死亡人數,全球企業也都受到了嚴重影響,許多企業將被迫倒閉,數以百萬計的僱員也將因此失業。國際勞工組織(ILO)4月9日表示,疫情將致使超過10億名工人面臨減薪或失業的高風險。新冠肺炎的流行將在未來兩年導致全球經濟損失超過5萬億美元,相當於日本的年產出。儘管新冠肺炎帶來的經濟低迷是短暫的,但各經濟體需要時間來彌補已產生的損失。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經濟錯綜複雜,中國製造業何去何從,小企業如何生存?這確實值得大家思考。目前,中國製造業仍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較多,高科技企業不斷髮展、壯大,逐步帶動各中小企業向前進步。智慧製造、數字化、大資料、網際網路、物聯網、5G等新技術不斷創新和發展,而中國也正在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化。然而,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中國製造業仍然大而不強,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資訊化程度、質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顯,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任務緊迫而艱鉅。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有力的推進了中國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到2025年中國將邁入製造強國行列;到2035年中國將達到製造強國陣營的中等水平;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科技不斷髮展,社會不斷進步,歷史的車輪永遠不會倒轉。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企業要生存,毫無疑問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滿足社會複雜多樣的需求,找準企業定位,具備適時升級、轉型的能力。
小企業要生存,我認為要先解決訂單問題,這是小企業活下去的關鍵,在這種特殊時期,要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判斷髮展趨勢,同時做好公司內部成本控制,開源節流,縮減不必要的費用,畢竟,挺過去才是王道。
任正非曾說過:“比爾·蓋茨說微軟離死亡永遠只有180天,但是華為明天就會死亡。過去我們說,活下去是華為的最低綱領;現在變了,活下去是華為的最高綱領。”正因如此,華為的核心員工都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憂患意識。當一個企業對死亡這個命題有了深刻解讀,危機到來時就不會感覺那麼驚慌失措,可以坦然應對。我認為無論大公司還是小企業,憂患意識都必不可少,真正危機到來時,一定會助你渡過難關,逢凶化吉。
-
6 # 皮小特
從創造價值的過程上看,製造企業無非是要在產品創造更多的價值,附加更高的價值,把利潤創造出來;生產流程中對生產更高效的把控,把利潤節省出來。
一、把利潤創造出來
加大技術投入,在中興事件掀起的晶片熱潮中,格力集團豪擲五百億進軍晶片行業,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增加話語權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與小米同行業的三星、蘋果的硬體利潤率都接近百分之二十左右,技術投入與產品價值的增長成正比。
二、把利潤省出來——控制生產成本
1.使用先進的生產裝置,大規模使用機器人。自從2011年起,富士康就提出在未來5至10年內實現裝配100萬臺機械手臂,隨著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的興起,2016年富士康率先推出“無燈工廠”生產線,該生產線完全使用機器人代替原有的員工進行生產。先進機器裝置的投入使用會極大地提升生產效率,短期內投入的成本雖然較高,但是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將會在未來的發展中慢慢地體現出來。
明確崗位職責,培養員工規則意識,企業有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付諸實施,嚴格執行。管理者要注重強化制度的執行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3.現代工廠管理軟體的合理使用。控制工廠的生產成本一般會涉及到材料費的控制;人工費用的控制;製造費用的控制;廢品損失的控制等等。諸多工廠管理上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會有產能、進度、物料資料把控難;生產計劃多而紊亂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也會給減少生產成本騰出較大的空間。“網際網路”、“大資料”、“物聯網”是時代發展的主題,工廠管理也應該現代化。使用先進的管理軟體使得工廠管理“透明化”,把控細節,把利潤從細節中節省出來。
回覆列表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中國正在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轉化,目前正在經歷產能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去產能補短板等過渡期,可以說對於過渡期來說有陣痛更有希望。
未來中國的製造業將走向何方,很難用清晰或是細緻的語言來具體描繪,我們可以透過趨勢給出答案;未來中國的製造業將更多的參與到國際高階競爭當中去,獲取產業鏈頂端利潤的能力將越來越強了,不在以數量作為衡量標準,而是以質量、以核心競爭力作為判斷的依據。
未來的中國製造業一定是產融結合,高科技崛起,透過網際網路、物聯網、包括5G在內,做到萬物互聯,金融助推實體經濟騰飛的格局。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小型企業,應該找準市場的定位,在核心高階層面,根據產業細節依舊可以分一杯羹。
未來中國的製造業一定是一個充分競爭,高度市場化,高度法制化的市場,大中小企業根據自身的特點,自身的優勢在市場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如果說的具體一點就是,未來的小企業一定要迎合市場的趨勢,無論是給大企業所產業鏈傳到、還是依託大企業做供應鏈金融、或是自我主導核心技術的研發,趨勢一定要符合國家的發展意識形態,這樣才是生存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