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兵哥的視角
-
2 # 旅客孔祥超
這些單挑行為其實就是是衝鋒,兩軍對壘,將領們都是帶領士兵衝鋒,身先士卒,一些將領仗著馬快和武藝高強,趁地方立足未穩,衝進千軍萬馬之中,取敵方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爾……而這種行為大部分是規模不大的戰役,而且是短時間的衝鋒戰,霍去病當年以幾十人砍殺匈奴數千人,類似於此……《三國志》中,將某某刺於馬下,大部分都是這種……
一個訓練有素的武藝高強的武將,確實可以輕易殺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如辛棄疾,帶領幾十騎兵,殺人金營,愣是把對方首領斬殺……所以在古代,武將武藝非常重要……水滸傳中,排名前幾的人物都是善於衝鋒的馬軍將領,如關勝,林沖,秦明等……
而一旦將領死了軍隊就垮了……另外宋太祖趁皇甫暉列陣未穩時,衝上前去砍中其頭部,並把其活捉,也算是此類……
真要千里備糧,統帥千軍的大帥絕不會這樣子的,這種事想想也不可能……否則誰還去徵兵養兵打仗,維護幾十萬後勤,行軍佈陣,修建戰壕呢?
項羽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劉邦沒有答應,因為項羽武藝高強,是衝鋒戰的高手,劉邦五十多歲的老頭子肯定不會答應……後來項羽大怒遠端輸出射了劉邦一箭,劉邦胸口中箭,欺騙項羽說,你射中我腳了……
而陳友諒的部將張定邊衝鋒朱元璋那次最為驚險,張定邊坐著小船,向朱元璋船口衝刺,張定邊武藝高強,一路斬殺多名朱元璋大將,眼看朱元璋就要被張定邊斬殺,這時候若不是常遇春,來了一個一箭救主帥,那場決定明朝命運的鄱陽湖之戰,可能就改寫了……,朱元璋後來回憶說,無敵猛將張定邊,無人出其右者……
但是除了衝鋒,歷史上還真有兩軍單挑的行為,比如薛仁貴那時候,雙方勢力相差不大,雙方都沒有必勝把握,薛仁貴提出單挑,敵方也派人迎戰,頗有點春秋“致師”的感覺……
類似的還有《三國志》中少數幾例鬥將行為,這種情況很少,很難代表中國古代戰爭……
另外,還有個有趣的事情,萬曆北韓戰爭時,腦子一根筋的日本人讀《三國》《水滸》入了迷,以為華人打仗喜歡鬥將(單挑)……
於是穿著日本造型誇張顏色鮮豔的盔甲,一馬單騎,自報姓名,我是某某某,誰敢和我一戰,明朝軍隊莫名其妙,直接用弓箭,火銃對付他們……
其實明朝大將,戚繼光就說過,古代戰爭都是排兵佈陣,尤其是戰場正面對戰,很少有大將個人發揮武藝的才能,歷史上小說家之言,往往誇大了個人武藝的力量……
儘管如此,兵貴精,少數訓練有素的騎兵確實可以肆意砍殺無數軍隊,而且在突襲中威力大顯,但是個人單挑的事情,基本上只是對戰時,衝鋒的個例而已……
李雲龍和楚雲飛最後面對面用衝鋒槍掃射,也類似於決鬥衝鋒,但是李雲龍可沒有傻到去單挑吧……就是這個意思……
另外春秋禮儀之戰,遵守典範和一系列規章制度,經常會有崇尚單打獨鬥的行為,文雅的說法叫做“致師”,由於春秋時代都是貴族才允許當兵,軍隊頗有貴族精神……
但春秋以後,戰爭已經不太可能發生單挑這樣的事情了……
-
3 # 愛生活的閒言碎語
怎麼可能會是這種情況呢?
古人講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難道我養兵千日就是為了讓你在戰爭的時候看戲嗎?
先秦以降,戰爭都講究排兵佈陣了,而那些人高馬大的軍事統帥,也都是在一場一場戰爭中逐漸成長起來的,有沒有兩軍將領單挑的情況?當然是有的,這隻能叫著開胃小菜難以影響大局。
-
4 # jinguangdadao
單挑是賭鬥,或是試探,不是戰爭。
將帥是戰場的指揮者,基本上不會親臨戰場,而是幕後指揮。親臨戰場也是在後面,不親自撕殺,除非情況極端危急了。身先士卒是中低階武將的事。
小說中描寫的場面,將帥單挑,那是不瞭解戰爭,或是好寫,好看,好聽,畢竟宏大的戰爭場面不容易描述出來。
戰爭是雙方綜合力量的較量,是權力、利益的拼死爭奪,豈是單挑就能解決的!
-
5 # 使用者富有發
單挑決定戰爭勝負?怎麼可能?兩位將軍撕殺,士兵在後面助威。戰爭應該是將軍士兵齊心協力殺敵,單挑只是演戲才有。
-
6 # 瑯琊浪子
古代為冷兵器時代,勝敗全靠功夫,也就是武藝,兩軍對峙時,往往會各選一名武將陣前單挑,其他人只能觀戰,不許幫忙,哪方獲勝可能就贏得了整個戰局勝利,也可能敗方再換將領再戰,都是從古代劇中知道的,應該不會有什麼誤差吧!
回覆列表
酷愛古代史,我來回答一下。
單挑起源於遠古時期部落戰爭械鬥,遠古時期一個部落也就幾百人上千人,兩個部落為了爭奪水源領地等資源發生戰爭。由於遠古時期人口少雙方可能各出動幾十人對決,我們知道人口是最重要的資源互相火併互有死傷是最不明智的,戰爭的目的是為了使對方屈服讓出領地和水源等。所以這時候部落里人高馬大的勇士就起作用了,這時可以橫刀立馬讓對方也出一個人來單挑,如果你打贏了,你方將佔據優勢,由於人數少你方又有幾個猛將,對方自知不敵可能被迫讓出領地或者水源,遷徙到別的地方去,這樣就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部落慢慢演變成為國家,作戰人數也由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幾百幾千甚至上萬人,這時一兩員猛將並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但是單挑這一傳統被延續下來了。春秋戰國時期歷史記載過多次單挑記錄,單挑的形式也多樣化,比如雙方各出一輛戰車或者幾輛戰車,戰前雙方大戰幾個回合。由於先秦時期歷史資料不發達,有名有姓的單挑不是特別多。到秦漢時期就可以看到,項羽曾經派手下大將去劉邦陣前單挑,但是沒有打過,項羽大怒親自披掛上陣,遺憾的是這次項羽單挑沒有記載勝負,估計項羽贏了的機率大。後面項羽還想約劉邦單挑但是劉邦這個慫逼不敢應戰。再到三國時期單挑記錄就更多了,呂布曾經單挑過郭汜,而且打贏了,這說明歷史真實的呂布武力值還是可以的。孫策單挑過太史慈、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單挑過孫策(沒有被孫策斬殺說明王司徒武功了得)、關公斬顏良……
南北朝時期也有不少單挑
記錄,南北朝以後隨著人口增多,每次作戰規模都很大動則幾萬人對陣,一兩個猛將已經對戰爭勝負影響幾乎為零了,單挑也隨之退出歷史舞臺。順便說一下歷史單挑第一牛人五代周德威曾有過多次單挑記錄而且生擒對方將領,可能周德威是正史記載有名有姓單挑第一猛將,畢竟單挑次數多勝率高還生擒對手。
綜上所述,單挑起源於遠古時期部落械鬥,盛於春秋秦漢,五代以後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