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學麻醬G
-
2 # 寒石冷月
說將四書五經納入中小學生必修課的人,我不知道你是指將全部內容都放入必修課?還是指部分?如果是後者,其實中小學課本中早就實現了你的願望,只是你不清楚四書五經都包括哪些書目罷了。但如果將所有書目都納入中小學生必修課,我是反對的,主要基於以下幾點原因:
一、讓我們先看看四書五經都具體包括哪些書目。
1、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部作品,四書之名始於宋朝
2、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作品,五經之名始於漢武帝。
3、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諸多文學作品當中,四書五經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詳實地記載了中國早期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孔孟等儒家的重要思想。
二、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四書五經中的一些作品也在不斷經歷考證。
2008年7月,清華大學入藏了一批戰國竹簡,經專家鑑定,其內容全部都是古書,其中有許多經、史一類的文獻,此次公佈的清華簡中,《傅說之命》三篇引發關注,其內容與東晉時期出現的偽古文《尚書》的《說命》篇完全不同,再次證明,傳世的偽古文《尚書》系後人偽作。此外,《周禮》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之所以我不贊同將四書五經都納入中小學生必修課程,就是考慮到部分作品需要不斷經歷考證。
三、現行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實際上已經選錄了四書五經中多篇內容。
儒家思想傳承了幾千年,至今仍然有很多精華的內容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因此,在現行使用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更強調突出文言文和詩歌比例。但是不管怎樣增加內容,都需要教材編寫組選擇推敲與權衡,因為我們是選擇性地將適合中小學生學習的內容納入到教材之中。自然對四書五經來說,有些內容經過在教材中的使用已經確定下來,有些則被淘汰掉了。所以說,四書五經全部內容絕不能都照背照抄拿來就用,還要看時代發展,與主流價值觀是否能融合。
四、如果把四書五經都納入中小學課程之中,肯定會加重學生負擔。
由於四書五經內容很雜,且對於不同年齡的學生來說,理解能力又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已經被教材選用的篇章,還需要學生理解在前,這就需要語文在課堂上講解透徹,否則,學生如果不能完全理解,可能學習的興趣都沒有,尤其在背誦這塊更是難度非常大,所花的時間自然就多,很容易加重學生學習負擔。想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可以減少背誦量,增加理解要求,甚至還可以舉辦一些專題讀書活動,讓文言文成為孩子們課外交流活動的重要內容。
結束語:對於像四書五經這些古籍來說,有些內容適合納入中小學課程,有些則不適合,如《周易》就不適合,因為這些東西和孩子們的現實生活結合並不緊密,學習起來比較費勁,不如不學,只做瞭解就可以了。因此,在學習古代文化方面,亦要有選擇性,絕不能一古腦都讓孩子們去學。
-
3 # 當代師說
經過搜尋查閱,發現這是代表向教育部的建議,令我驚詫莫名的是,竟然是提議將“四書五經”原典,也就是這些書納入中小學生必修課。實在太遺憾,這豈不是太荒唐了!我認為,這不僅僅是增加學生負擔的問題,而是一個教育方向的問題,這是嚴重不符合總設計師教育的“三個面向”!
“四書五經”是什麼,就是"四書"與"五經"的合稱。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作品。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把這些作品納入中小學生必修課,是要回到唐宋嗎?太不可思議了。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裡面有一些優秀的文化,我們必須繼承併發揚光大。但是,四書五經裡同樣有很多封建糟粕,拿這樣的書來作為中小學生必修課,我不知道是想培養什麼樣的人?
夢迴唐朝,那只是小說家們編一些故事,用來休閒娛樂的,當我們把這些休閒娛樂變成教育元素時,將是多大的失敗,這些人不知是否考慮過?
一度時期,全國各地一些國學班、國學文化班湧出,甚至替代了九年義務教育,被教育部及時叫停。而這裡面,打著學習傳統文化的幌子,販賣封建糟粕的並不在少數。當國學班在教育女子“三從四德”的時候,只差沒讓女孩裹小腳了。這樣冒著封建腐臭氣味的國學班,也振興傳統文化為幌子,實在值得我們警惕!
國學,是指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是傳統的經典而優秀的作品,而不是所謂的“四書五經”原典。在這些書籍裡,優秀的作品應該讓孩子們去學習,而那些糟粕必須徹底廢棄,決不可沉渣泛起!
重溫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三個面向吧,“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我們難道要用“四書五經”去落實這“三個面向”嗎?
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
4 # 五道口的顏學姐
我是堅決反對四書五經的東西進入中小學生的課堂。
四書五經指的是什麼?四書指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詩》《書》《禮》《易》《春秋》。
中小學課本中的文言文2017年後,中小學教材全部改版,改成新編的部編版。新的語文教材中,大幅增加了文言文的比例。據統計,在中小學課本里文言文的比例已經超過50%了。這裡麵包括了四書五經的一些內容。
四書五經有必要系統學嗎?四書五經都是春秋時期的先賢們的大作,文字優美,比喻生動,有些道理到現在也很有生命力。但我們需要額外的時間再來學2000年前的東西嗎?現在的科技、經濟社會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些先賢們的哲理還能指引我們嗎?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否則,一百多年前,我們的先輩們也不會如此痛下決心,要開啟國門,學習西方科技。讀四書五經對社會發展毫無用處。看看其他國家,西方人會讓自己的中小學生研讀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的著作嗎?顯然不會。
著名的人類歷史學家,《人類簡史》的作者赫拉利說,落後的民族才會認為越古老的越正確,越要遵從,先進的民族都認為最新的東西才是最好的。
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人類所有的歷史表明,人類的發展是因為科技,每次科技的進步就能推動人類往前發展一大步,從工業革命到資訊革命到生物革命,把人從為吃飽穿暖的掙扎中解放了出來,現在可以嘗試著征服太空。這不是四書五經的功勞,是現代文明、科技的功勞。中小學應該在這些方面花大力氣,而不是四書五經。
書海浩瀚,人類燦爛的文明凝聚成了無窮的好書。四書五經是區區9本書,而且在現代根本無太多用,要讓中小學生花這麼多時間來學習,這是犯罪。希望有關部門能正確決策。
回覆列表
1. 語文內容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語言知識技能,二是人文知識。因此,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也包含了語言知識和人文知識兩個方面。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精力的限制,課本內容不能超過一定限度。因此,四書五經的內容可以有一部分編入課本,但不一定能夠全部編入課本。
2. 學生如果在課內打好了基礎,課外學習四書五經也不是難事,前提是給學生看的書應當編排詳細,便於學生自學,課本編排也同樣如此,否則學生學習困難就不可避免地要發生了。
3. 因此,把四書五經作為學生的必修課是可以的,只是要具備把書編排詳細才行,如果像現在的語文課本那樣編排,必敗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