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介草寇
-
2 # 天天160309065
因為,鰲拜不是真反康熙。如果是真反,想想,一半的兵力都在他手裡,要是真反了,誰能擋的住。主要是他有點驕傲自大,把誰也沒放在眼裡。權勢滔天,誰不聽他的,他就想把誰辦了。所以才讓康熙起了殺心。才把他辦了,關進來大牢。
-
3 # 嘉卉說歷史
康熙晚年不後悔捉拿鰲拜。
康熙晚年給鰲拜平反,本身鰲拜就沒有什麼過錯,又哪裡來的平反,這只是更體現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幹什麼都可以。假惺惺的平反,能獲得朝臣們的擁戴和讚美,何樂而不為呢。
暗無天日的牢獄裡,一個鬚髮橫眉、蓬頭垢面的老人正歇斯底里地嚎叫著,他的手腳被厚重的鐐銬鎖住動彈不得,只有一個腦袋可以稍微活動一下。
對這個看似瘋癲的老頭,把手在監牢大門兩側的獄卒議論紛紛。
三朝元老、一身武藝的鰲拜鰲中堂竟然落得這般田地,想當年他帶領大軍在戰場上廝殺,皇太極親自敕封他為“大清第一巴圖魯”。當皇太極死後,他的弟弟多爾袞專權擅政,大有另立朝廷的野心,是鰲拜站出來與兩黃旗的索尼、譚泰等大臣聯手,才讓囂張跋扈的多爾袞有所收料,最終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才得以順利登基。
從鰲拜這些事蹟來看,他無疑站隊成功,順治帝為了表示感謝,不僅將鰲拜提拔為議政大臣,更是在即將退位時將顧命輔政的大權交給了他。
放眼當時的朝堂,新皇帝康熙年僅8歲,雖然少年老成、但在如何治理國家上畢竟是個新手,所以滿朝文武都以四位顧命大臣馬首是瞻。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鰲拜雖然排在四大輔臣最末端,但他的實力卻是最強的,很多人都稱那一時期為“鰲拜輔政時期”,直接抹殺了索尼、遏必隆、蘇克沙哈的存在感。
索尼雖然年輕時驍勇善戰,曾是努爾哈赤得力的左膀右臂,可是現如今早已昏昏老矣,早就放下了那顆爭權奪利的心,或者說是“老謀深算”,在危機四伏的朝堂上不肯輕易表態。蘇克薩哈雖然是四大輔臣之一,但他早先是多爾袞手下的人,說得通俗點就是出身不好,索尼、鰲拜等人對他都看不上眼。
算來算去,最後也只有遏必隆有那個實力和想法、去和鰲拜掰掰手腕。
遏必隆的父親額亦都是“清初開國五大臣之一”,早早就佔下了大清帝國的“原始股”,無論是資歷還是功勞都首屈一指,憑藉這一點遏必隆的仕途起點就是一等侍衛,並且隨著戰功的積累,慢慢晉升為議政大臣、太子太傅。遏必隆家庭背景最恐怖的是,他的母親名叫愛新覺羅·穆庫什,努爾哈赤的四女兒,也是小皇帝康熙的親姑祖母。雖然朝堂上二人以君臣相稱,但私下裡康熙還是要規規矩矩地喊遏必隆一聲姑內祖父。
無論是背景、聲望、還是實力,遏必隆都有希望壓鰲拜一頭,可惜的是遏必隆雖然生於將門,戰場上也見識過不少大場面,可這也無法煉化他骨子裡的懦弱。當康熙和鰲拜矛盾激化到極點的時候,膽小怕事的遏必隆自然充當起了牆頭草、兩不靠。
如此看來,年幼的康熙在當時簡直堪稱孤家寡人,沒有任何一個人肯出手相助,那他又是如何擒拿鰲拜的呢?鰲拜伏法之後,康熙的初心是先殺之而後快,甚至列出30條罪狀做鋪墊,可為什麼卻又動了惻隱之心,僅僅把他丟盡大獄裡自生自滅呢?鰲拜死了四十多年之後,康熙帝為什麼又要不斷地給他追加封賞、來表達自己的懺悔之意呢?
鰲拜雖然權傾朝野,但也有陰溝裡翻船的時候。前面我們說過,鰲拜雖然排在四大輔臣最末尾,但因為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各自的原因,導致權力最終向鰲拜偏流。起初的時候這種狀況不是很明顯,鰲拜也不敢在明面上作威作福,只能在私下裡搞點小動作,但在康熙登基的第三年,他的不臣之心暴露無遺。
此時的鰲拜已經開始飄飄然了,他早已不把索尼那個老傢伙放在眼裡,康熙年紀又小,整個朝廷簡直就是他的一言堂,所以鰲拜決定找個契機來宣示自己在朝中的威望,就像“指鹿為馬”那樣考驗一下大臣們的心思。
很快契機來了,康熙的貼身侍衛倭赫竟公然頂撞自己,於是鰲拜決定拿他開刀,繞過康熙、直接以擅騎御馬的罪名判他死罪。輔政大臣竟然繞開皇帝、把皇帝最親信的人殺了,這擺明了是要謀權,雖然滿朝文武看透了鰲拜的心思,但每個人都裝作若無其事,他們知道如果此時站出來反對鰲拜,將成為第二個開刀待宰的羔羊。
鰲拜得逞了,他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康熙似乎成了他手裡的提線木偶、任由擺佈。尤其是在索尼病逝、蘇克薩哈被殺之後,就算康熙已經開始親政,鰲拜仍然不肯交出大權。
這時候,康熙已經忍無可忍,殺鰲拜成為當務之急。可是鰲拜在朝中苦心經營了幾十年,門生故吏、黨羽眾多,想要一擊擊潰他們談何容易,如果他們得到了風聲、先下手為強,那麼跪在斷頭臺上的將是自己!
想到這裡,康熙驚出了一身冷汗,必須找個絕妙的辦法。
於是,康熙從皇室子弟中挑選了一隊身強力壯的人馬,偷偷在皇宮裡練習著一種叫做“布庫”的摔跤技巧,而他自己只要有時間也參與其中,整個皇宮裡無時無刻不在傳出一群小孩子的嬉鬧聲。
這讓鰲拜放下了警惕,心想康熙畢竟還是個孩子,沉湎於玩樂不足為奇,這反而對自己更加有利。可是直到1669年的春天,鰲拜才知道自己小瞧了年輕的康熙。
1669年5月,鰲拜收到了皇帝要他入宮覲見的口諭。這倒是沒引起鰲拜的猜疑,自己經常在宮中行走,出入每座宮殿如入無人之境,這次召見肯定像往常一樣,君臣二人互相寒暄幾句罷了。
當鰲拜隻身一人進入皇宮之後,探子立刻稟報給了康熙,康熙面色沉重地轉身對一旁的十幾名少年說道:“你們都是朕的肱骨親信,在朕和鰲拜之間,你們聽誰的?”
面對這個問題,眾人沒有絲毫猶豫,脫口而出道:“唯陛下馬首是瞻!”
統一戰線之後,他們唯一要等的就是鰲拜現身。
不多一會,鰲拜就出現在他們的視野裡,康熙朝著藏在石柱後面的十幾人一揮手,他們一擁而上,將平時練習“布庫”的技巧全部用上,有人纏著腰、有人按著手腳、有人勒著脖子,就算鰲拜天生神力,也是寡不敵眾只能任憑擺佈。
想他堂堂鰲中堂,竟然被一群乳臭未乾的小毛孩制服,實在是陰溝裡翻船。
列出30條罪證,鰲拜必死無疑,可是康熙最終為何留下這個後患?
鰲拜被捕之後,康熙對外秘而不宣,他知道一旦走漏了風聲,鰲拜的黨羽既有可能做出什麼過激的事情,舉兵逼宮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緊要的關頭,康熙的思路卻顯得異常清晰,必須先召開議政王大臣會議,把鰲拜的罪名坐實,如此一來自己就佔據了法理。
這可把那些議政王大臣為難壞了,到底該怎麼審呢?罪名判重了,鰲拜和他的黨羽不願意,可要是罪名判清了,皇帝又不高興。
就在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康熙坐在正當中的龍椅上清了清喉嚨,言簡意賅地說了四個字:“秉公處理!”
嗓音雖然稍顯稚嫩,但這四個字的穿透力無疑震動了在場每個大臣的心。這個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君要臣死哪有臣不死的道理。他們想清楚這一點後,紛紛拿起筆來疾書,不一會寫得滿滿當當的一張紙便呈到康熙的面前,仔細數來足足有30條罪狀。
像什麼欺君擅權、結黨營私、濫殺無辜、違背先帝遺詔倒還說得過去,的確是鰲拜的所作所為,可是其中還有擅自罵人、破壞風水這樣的罪行,實在是讓人有些忍俊不禁,大臣們為了迎合康熙的心意,實在是煞費苦心,就算絞盡腦汁也要多給鰲拜強加幾條莫須有的罪名。
最終,會議得出的結果就是革職、斬首,可是等到康熙御批的時候,他卻躊躇了起來。
對於大清國而言,鰲拜是有巨功的,這位大清第一勇士渾身傷疤,都是跟隨太宗皇帝打天下時揹負的。而且平心而論,他真的有篡位之心嗎?鰲拜是權臣不假,但要說他是奸臣、康熙絕沒有這個膽量,他們二人的矛盾在於康熙帝親政後想要收回皇帝應有的權力,而鰲拜掌權上癮了,不願意交權罷了。
而現在,鰲拜落馬,權力自然收回到康熙囊中,還有殺他的必要嗎?
康熙思慮再三過後,心頭一軟,將死罪改成了監禁,留了鰲拜一命。
時隔數十年,康熙竟向鰲拜“致歉”,也算是給他罪名的洗脫。公元1713年,已經60多歲的康熙在一次上朝時,對著文武百官說了一句掏心掏肺的話。
“憶及數事,朕若不言,無敢言之人,非朕亦無知此事者……我朝從徵效力大臣中,莫過於鰲拜巴圖魯者。鰲拜功勞顯著,應給世職。”
從原本的十惡不赦、罪大惡極之徒,居然瞬間轉變成為國為民的正面人物,還許諾他生前的爵位世襲,康熙究竟是幡然醒悟、還是老糊塗了呢?
在我看來,康熙在擒鰲拜之後一路走來,平三藩、收臺灣、挫敗沙俄、三徵噶爾丹,每一步都走得膽戰心驚,其中的每一個對手都想置自己於死地,而唯獨鰲拜沒有。
經歷了幾十年的滄桑蛻變,年近古稀的康熙終於能夠心平氣和地說出這些話,這也就證明他心中有了悔恨之意。可是後悔歸後悔,如果讓歷史重演的話,我想康熙還是會想方設法地扳倒鰲拜,因為有鰲拜在,康熙永遠無法真正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