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思新語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史記司馬遷一篇“項羽本紀”,極具傳奇色彩地賦予了項羽悲情英雄的底色。

    自此,項羽作為中華的一個文化符號,打動了其後幾千百年的人心。

    與極少數的成功者相比,失敗,不成功才是絕大多數人生活的常態。

    這,恐怕才是項羽作為文化符號,觸動人心的真正原因所在。

    然而,如果當年項羽過了江東,是不是真的有機會能捲土重來?

    先說答案,我的看法是,絕無可能!

    項羽之敗,純屬一把好牌,自己打得稀爛,完全是自己作死。

    項羽的能力毋庸置疑,兵家四勢中,兵形勢一支,古往今來,穩居前三。

    然而,他的成功,仍然具有偶然性。

    “破釜沉舟”,大破秦軍,項羽一躍成為諸侯聯軍統帥,奠定他不可動搖的霸主地位。

    其實,在砸鍋沉船之前,項羽就已經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軍中譁變,誅殺上將軍宋義而自代,他還有退路嗎?

    何況,此時他接管的楚軍,並不都是他項家本部,本就由多支義軍合併而成,更是包括宋義的直屬部隊。

    譁變之下,倉促之間,這支楚軍內部的人心惶惶,軍心浮動是必然的。

    領著這樣一支楚軍,短時間內無法統一思想,穩定軍心的情況下,要去硬剛氣勢正盛的大秦正規軍,那隻能是自尋死路。

    諸侯聯軍呢,更是畏戰如虎,被秦軍的氣勢嚇破了膽,在趙國都城邯鄲外圍,築壘紮營,擺出堅決圍觀的陣勢。

    楚軍方面,砸鍋沉船就能解決思想統一問題?

    哪有那麼容易,諸侯聯軍的問題,楚軍同樣存在,砸鍋只能解決沒有退路的統一認識,並不能解決畏戰的心理問題。

    國仇家恨,進退無路,項羽只剩下一個選擇,向前,勝利。

    接下來,就是項羽的表演時刻,如何用一場小規模的戰鬥勝利,撬動整個戰場局勢的勝負天平,引發正向連鎖反應的經典戰例。

    邯鄲外圍,楚軍要進入戰場,第一道難關就是渡河。

    在諸侯聯軍袖手旁觀的局面下,面對風頭正勁的秦軍,這看似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三戶津,渡河,搶灘,狹路相逢勇者勝,項家本部精銳奮勇爭先,以超乎尋常的勇氣和犧牲精神,千把人的先鋒軍,血戰不退,不但站穩了灘頭,還實現了反殺,對敗退秦軍展開追擊。

    這一仗,全體楚軍都看在眼裡,極大鼓舞了他們的信心,秦軍也可以敗,仗可以打贏。

    陸續渡河的楚軍,稍加整頓,隨即加入了對敗退秦軍的追殺,乘著勝勢,一路連下幾座秦軍大營。

    楚軍的整個作戰過程,又被諸侯聯軍看在眼裡,看上去整個楚軍指揮協調統一,勇猛異常。

    無疑,諸侯聯軍的信心,也被點燃了,戰場的勝負天平,從完全傾向秦軍,一下子被拉回了平衡點。

    到這時,項羽已經成功了一半,接下來展現的,才是他超凡的軍事才能,戰術天分。

    如上,這裡的偶然因素還是很多的,如果楚軍在抵達邯鄲之前,再次譁變,甚至出現相殺局面,這不是沒有可能的,如果諸侯聯軍已經各自散去,再有,如果秦軍章邯足夠了解,重視項羽,派出更有分量的隊伍,打這場灘頭阻擊戰,項羽只怕就很難完成既定的目標,扭轉勝負天平了。

    說了這麼多題外話,只為提醒大家一件事,楚軍也好,楚人也好,並不天然都跟項羽,跟項家是一條心的。

    項羽能夠完成“破釜沉舟”的經典戰例,是建立在天下反秦的大義基礎之上的。

    然而,破秦功成的項羽,又做了什麼?

    1,裹挾諸侯聯軍,以宏大軍勢,逼迫劉邦退出咸陽,放棄關中王。

    這是項羽顯然的破壞規則,但是客觀上於聯軍各諸侯有利,於是被心照不宣的默認了。

    2,誅殺子嬰,縱兵搶掠,火燒秦宮。

    劉邦入秦的“約法三章”,的確起到了安撫秦地民眾的作用,但這並沒有讓他們在接下來的項羽大軍威逼之時,選擇支援劉邦。

    直到,劉邦被迫退走,項羽的殘暴行徑,才讓秦地民眾悔不當初,為此後劉邦順利進軍關中打下了民心基礎。

    後來的楚漢爭霸,慘烈的滎陽拉鋸戰,劉邦多次面臨軍隊打光的局面,蕭何的後勤組織固然功勞非小,但沒有秦地民眾的全力支援,又如何能做到屢敗屢戰。

    3,誅殺楚懷王,操之過急。

    項家雖然是楚國貴族,但並不是王族,楚地民眾的心理認同度不夠。

    進而,誅殺懷王,這再一次的破壞規則的舉動,更是毀掉了項羽反秦的大義名分,道義基礎,讓他此前的一切,都成了為一己私利而戰。

    如果,在誅殺懷王的同時,項羽能夠對楚地,對天下諸侯,作出一定的利益讓步,人心的憤慨,不服,或許還能稍微扭轉。

    然而……

    4,分封親疏有別,不公平。

    項羽分封,以是否跟隨自己入關為基準,造成多國將領封王,與原有王侯矛盾衝突局面。

    客觀地說,項羽這麼說,可能不完全是出於任人唯親,也是基於制度頂層設計的考慮。

    只有各國諸侯根基不穩,內部衝突不斷,才會對他這個霸王,有更大的依賴性。

    然而,在失去了大義名分,道義基礎,在項羽本人一次又一次地成為規則破壞者之後,這個看似完美的頂層設計,卻正成了埋葬他的墳場。

    不是這樣的制度設計,破壞了諸侯國的穩定基礎,又怎麼會造成他們的不堪一擊,促成韓信在北方戰場的摧枯拉朽,神話一般的戰績?

    只要韓信在北方打成消耗戰,拉鋸戰,或者跟項羽一樣,在此起彼伏的游擊戰中疲於奔命,劉邦還能扛住項羽多久,關中的戰爭承受力終究是有限的。

    如上,四點綜合看下來,用人任將方面的問題,我們都不說了,對於項羽的東山再起的可能性,還會有人有信心嗎?

    軍事方面的才能,項羽,韓信當在伯仲之間,但在大軍團指揮排程能力上,韓信高於項羽,至於政治能力方面,不要說劉邦,就連韓信,他也是不如。

    其實,除了人文情懷之外,對於這樣的結局,古人也早就有認識,就拿北宋王安石的一首詩,結束此文吧:

    “百戰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

    肯與君王捲土來?”

  • 2 # 走呀pp蝦

    項羽絕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因為過了江東,那邊當時還沒被漢朝完全統治。

    過了江之後,依舊有大部分追隨者,因為項羽他們本身屬於大戶,過江東之後,他再拉起一支隊伍,是沒有那麼困難的。而當時的大漢其實依舊處於不是特別穩定的階段。劉邦在奪得天下之後,依舊採用的大部分是分封制。郡縣制只有一小部分,所以當時還有很多的王存在。而這些王之間,其實依舊是有二心的,他們並不是一心向大漢。只是劉邦當時太強大了,所以大家此時在實力明顯弱於劉邦的時候,大家就共同選擇了作為劉邦的附屬。而隨著大漢的逐漸完善,最後到了“非劉姓,不可以稱王”等一系列改革之後,尤其是到了劉徹,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

    所以我們再回到上面這個問題上,如果當時項羽過了江東,再組建一支隊伍,同時聯絡其他各個諸侯王反攻完全是有可能的。我知道當時的漢朝,北方是有匈奴作亂,南方有很多的蠻夷是沒有統一的。北方的勢力牽牽制的劉邦的經歷。而南方就會成為項羽的機會。而一旦項羽統一了南方那麼揮師北上,南方的優勢還是挺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王黎明曾在新千禧之年春晚獻唱的《快樂2000年》,你聽過嗎?這首歌你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