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文亦物

    2005年,故宮博物院舉辦了一場中國古代窯址標本展覽,上承東漢,下至明清的眾多瓷窯中,選取了140個古代著名窯址參展,山西孟家井就窯赫然在列。在現如今的孟家井村,仍然有瓷窯和大量的瓷片散佈,它就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民間瓷窯——榆次窯真身。

    1、歷史的風煙

    明明位於太原,為何要叫榆次窯?古時孟家井歸屬榆次縣管轄,榆次歸太原府管理,故所有文獻中都將孟家井稱為榆次窯。這座窯口創燒於宋代,盛行於元、明,規模不小,直至清末、民國仍在執行,有三晉瓷都的 美譽。

    明初《永樂大典》載:瓷窯在榆次北六十里孟家井,按《晉陽志》雲,窯五十座。在孟家井村附近的窯神伯靈廟中,存有明弘治年間一通碑,銘載著“榆次縣之北六十里有鄉曰孟家井,居民大約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的歷史。

    1959年、1962年,山西考古研究所先後兩次對這裡進行發掘,基本弄清了古窯的歷史軌跡,釐清了金元之際太原、榆次一帶的瓷窯脈源,遺址在1965年被列入省級文保單位。

    2、窯口特色

    孟家井附近的瓷土和煤礦是燒造瓷器的基礎條件,雖然《景德鎮陶錄》也提到這裡唐代便已產瓷,但從發掘看,尚未有唐代實物出土,而“土粗質厚而古樸”是其一大特徵。

    從調檢視,瓷片主要堆積在村北和村西,面積約三四畝,器型以民間多見的碗、碟最多,罐、燈、缽、枕也有,黑、白釉多,少量青、紫釉,基本是採用疊燒法,即一層一層的高高摞起來燒造,節省空間,碗底常有刮釉痕跡,此為金代創造的新方法,盛行於北方諸窯。

    應該說,孟家井窯以黑釉、白釉最多,白釉白中透黃,疊燒痕跡重;黑釉數量較少,有印花裝飾。瓷窯的裝飾方法十分豐富,有最古老的繩紋,也有宋金流行的菊花、牡丹、蓮花、文字,精彩的白地黑花瓷多為大寫意手筆,而兔毫、油滴、絞胎瓷器幾樣則非常罕見,製作精良,是榆次窯最具收藏價值的瓷器品種。

    3、哪裡能看到榆次窯精品?

    孟家井瓷器既然是北方瓷系的一朵奇葩,在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和山西博物院中均有入藏,如國家博物館展出的金代白地黑花玉壺春瓶,在弦紋間留有“榆次縣孟家井燒來的胡壺如有不*”,是目前發現的唯一標明產地的榆次窯珍品。此外,太原的山西博物院也有白地黑花詩文枕等幾件真品展出,愛好者可前往欣賞。

  • 2 # 毅而三思吳六奇

    孟家井是中國自宋至明以來,三晉大地、北方瓷系的一顆明珠。1500年以來,世人多知景德鎮,但對於北方瓷系史卻並不甚瞭解。因此像孟家井的榆次窯、井窯絞胎瓷這種享譽皇室的珍貴瓷器自然也就無從得知了。

    關於榆次窯:早在幾十年前,中國就對孟家窯遺址有了關注,黑、白、青、紫釉色是當時的發現重點,尤其以印花、畫花的碟、碗、缽、盒、燈、枕等民窯製品為主。但是我們都知道,“榆次”這個地名古已有之,在《史記·秦本紀》中可見“蒙驁擊趙榆次、新城、狼孟,得三十七城。日蝕。”一事。因此作為擁有優質瓷土資源的孟家井,其制瓷史可以上溯到何時就很有價值,更遑論其作為北地瓷都的意義是多麼深遠。

    關於絞胎瓷:絞胎瓷是一種把不同顏色的瓷土揉制一起,而後絞拉成坯製作。因此無論哪裡的絞胎瓷,都易成孤品,更因此成為皇室都念念不忘的“君子瓷”,這便是它的文化價值。(絞胎瓷比元青花還稀少,所以就實物價值而言已經沒必要在說什麼了……)

    繼而說說文化:對於絞胎瓷,目前可知大成於宋代。在這一時期內,北方各地,如當陽窯、榆次窯、臨淄窯等地,都有製作。可迄今為止,包括最常見的當陽窯在內,全國只有少量宋代絞胎瓷館藏,比如“絞胎梅瓶”(山西晉祠博物館),而國博此前曾展出過的“榆次窯白釉黑彩玉壺春瓶”則成於金代。

    透過這些,可以看到榆次窯在作為民窯發展時的涉及的文化各方面,例如:

    手工業:目前可肯定榆次窯於唐時已見製陶,於宋代則見制瓷,因此唐宋之間,其何時涉及制瓷,可以成為判斷中國北地陶瓷史發展的重要例證。

    商業:從宋代以來,榆次窯作為民窯日漸昌盛,大量製作陶瓷供給地方(如內蒙河北等地)。而從數量上、可推斷出當時的商業面貌,而非只是簡單從“不事末業,舉力本陶器”、“孟家井三百餘家,多業陶者”這樣的話去推測。

    宗教禮法:目前可知榆次窯的製品是做過祭器的,如明代萬曆年間的《榆次縣誌》曾提到“祭器舊帷銅爵數件,餘俱瓷,即本縣孟家井所陶者,殊為陋褻”。雖然最後一句似如謙辭,但如果有對比,就會有傷害,從而知悉當時各地陶瓷業的發展。

    民俗衍化:商品會有花色樣式的變化。這便涉及歷代人文對‘美’的追求和表達。透過對榆次窯的發掘,可以顯露一段更真實的歷史,拉近人們對宋元明清書面上的認知。而這也是實物證古的意義所在。

    應該說,對於榆次窯的發掘,不僅能以刮釉疊燒、支釘支燒、沙子墊燒等民間匠人的創新技法,肯定中國自古以來勞動人民的智慧,增強拉近人們對歷史的距離,更可以借古衍今,再次創造更多嶄新的文化和價值。

  • 3 # 今史拾遺

    陶器,土和火孕育出的生命,陶器不單單是單純的手工藝品,更是文化,是沉澱,是歷史留給子孫的根,這方面,孟家井絕對是龍頭老大。

    城裡已很少有人用陶了。我在縣城時,隨父母在村中租房子,房東家廂房裡就大缸摞小缸,許多陶。那會人,米、面、鹹菜、棗、豆子,都用陶或粗瓷貯著。能放許久。

    火盆、尿盔子,都是陶。院子裡也有。村人喜歡餵馬、驢、騾、雞、豬、羊。靠牆背陰總放著一口瓦盆。“瓦”就是陶。

    馬回來了,飲馬。羊回來了,飲羊。就連豬出了圈,也少不得,狂跑到那這,大喝一通。當然,也可能放食,豬食,雞食。馬和羊不用這個,它們用槽或乾脆不用。

    那會人,屋子裡,窗臺上,經常養花。吊金鐘、洋繡球、萬年青。都是賤草草,掐來插一枝就能活。

    稍貴氣的是仙客來、君子蘭。至於米蘭、桂花是後來的事。養花少不得用花盆。花盆全是陶盆。

    衚衕裡經常有人用馬車拉著,花盆、瓦盆、瓦缸、瓦罐來。他們都是縣城東邊離河近的。他們的陶,都是自家燒的。

    精細點的上了釉,就是瓷了。粗瓷,黑釉。淋醋的缸、水缸,都是這東西。水缸上喜歡坐長白鬍子的老神。

    不過,只有通靈的孩子能看見。孩子們最喜歡釀醋,太陽曬過的醋會結一層皮。那皮又酸又甜。孩子們經常去摳來吃。

    後來,用鐵桶、塑膠的人家漸漸多了。陶、粗瓷也就少見了。

    我到太原後,衚衕裡,偶爾會遇見製陶的小作坊,有些年青人,在裡邊教孩子們捏陶,收些手工費。

    回頭燒好了,再讓孩子們來取回去。姑娘捏過個小陶,樣子四不像。畫了些油漆,燒出來,蠻不錯。擱電視櫃上,當工藝品,人見人喜。

    許多地方喜歡藏陶,開博物館。我到右玉,玉林書畫院裡,就收藏了許多陶。

    右玉地方,打商時候就有人居住了,趙武靈王曾在那裡騎射,北魏皇族也在那裡打獵。明清時候,更是晉商出入的重要關卡。打商時候,就流落下許多老東西,劍啊,箭啊,陶。

    民間個人藏陶的也多。比如唐晉,他是個文物修復師,他就藏陶。

    我還見過一個藏陶的。他本來是藏現代瓷的,景德鎮瓷。他是唐晉的朋友,他在府東附近有家店,裡邊就有陶。

    那陶,也是現代的。他經常去東山,那邊有窯。他自己燒。東山有個孟家井,往年就是燒陶瓷的,村東北有座窯神廟,祭祀著一個叫伯靈的人。

    廟裡有碑,是明孝宗時候的。明孝宗是個很奇怪的人,一輩子,一個女人。他用豬毛插在骨頭上,從此,世上有了牙刷。伯靈碑上寫著:“孟家井,古陶器之所,力本陶器神祠祭,伯靈仙翁,上古始為陶器之人。”

    孟家井燒陶,至少唐時候就開始了。本地土不錯,厚朴。

    其實,太原燒陶是更早之前的事。早在古唐時候。唐晉的唐就是古唐。唐,其實是塘,水塘。什麼水塘呢,古晉水,古汾水,古晉陽湖。

    晉陽湖老早先是個大水塘,不是現在這個。古唐是堯的後人建的,堯有一個手藝,燒陶。

    那會兒人逐水而棲,他呢,就帶著部落來到這裡,修築了唐城,燒陶、賣陶。時間久了,就建立起了古唐國。古唐國就是古“中國”,“中國”一詞就這麼被製造了出來。

    而陶和陶後來的瓷,就成為了中國的象徵,它的音譯,china,以後就成了中國的“大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拼多多上十幾塊的手辦能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