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蘇伊士運河戰爭,也稱第二次中東戰爭、蘇伊士運河危機等,是英法為奪得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與以色列聯合進攻埃及的軍事行動。戰爭從1956年10月29日持續至11月6日,面對英國、法國和以色列的進攻,埃及軍隊根本無力抵抗,結果戰爭雖然僅持續九天,但英法聯軍卻基本攻佔了蘇伊士運河沿線,而以色列則佔領了埃及西奈半島。

    然而,埃及雖然在軍事層面全面戰敗,但最終卻成功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而英法兩國卻只能灰溜溜的撤軍,這又是為什麼呢?

    埃及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英法不能容忍運河落入親蘇陣營

    蘇伊士運河乃是埃及境內,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的一條國際通航運河,全長175公里。在亞歐航運上,比起繞行非洲好望角,透過蘇伊士運河可以縮短長達7000公里的航程。自1882年英國佔領埃及起,英國便始終將蘇伊士運河掌握在自己手中,雖然埃及在1922年便獨立建國,但英國卻透過1936年簽署的《英埃條約》,仍然享有在蘇伊士運河區的駐軍權。

    二戰結束以後,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實力大為削弱,埃及的民族解放運動則有了較大的發展,1951年10月埃及廢除了《英埃條約》。1952年7月23日,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英國扶植的法魯克王朝,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

    其實,在埃及發生政變前後,雙方的關係倒也沒有完全惡化。雖然當時法魯克國王要求英國進行干預,但英國卻表示只要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能夠得到保障,那麼英國不會干涉埃及內政。與此同時,英國為保證國內經濟復甦,甚至決定撤軍並交出部分運河控制權。

    然而,從1954年開始,英埃關係開始急轉直下,先是英國希望埃及加入其主導的針對蘇聯的中東防衛組織,但納賽爾卻希望主導阿拉伯世界,再加上其國內反英美情緒高漲,導致埃及非但沒有支援該組織,反而到處極力破壞。於是,英國便限制了埃及的武器進口,並拋開埃及,建立了以伊拉克為核心的《巴格達條約》組織。

    △埃及前總統賈邁勒·阿卜杜勒·納賽爾

    而埃及為了壯大軍事力量對抗以色列,則開始全面轉向蘇聯,在從蘇聯進口大量武器裝備的情況下,政治上也開始與蘇聯日漸緊密,這自然遭到了英美等西方國家的反對。

    1956年6月,英軍全部撤離埃及,但蘇伊士運河卻仍由英法控制。7月26日,埃及為了籌措修建阿斯旺大壩的費用,宣佈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公司財產全部移交埃及。在埃及已經逐漸成為蘇聯在中東橋頭堡的情況下,英法根本不能容許蘇伊士運河落入親蘇陣營,雙方矛盾至此已經不可調和。

    為重新控制蘇伊士運河,英法開始策劃對運河實施“國際管制”。1956年8月16日,在英法的主導下,22個國家在倫敦舉行會議,但未能達成協議。9月19日,美、英、法又召集18國在倫敦討論建立“蘇伊士運河使用協會”問題,仍未達成協議。9月30日,英法將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10月13日,安理會否決了英、法要求埃及接受“國際管理”制度提案。

    如此情形之下,英法兩國最終決定,以武力來解決“蘇伊士運河”的歸屬問題。然而,由於當時英法兩國在中東地區的兵力根本不足以發動戰爭,於是他們便將目光投向了埃及的“好鄰居”以色列

    以色列與埃及新仇舊怨極深,果斷加入聯軍陣營對埃及出兵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色列與埃及的關係極為緊張,而其根源便是猶太人建國之後,與周邊阿拉伯人的矛盾。要知道,就在以色列建國後的第二天,第一次中東戰爭便爆發了,阿拉伯人雖然最終戰敗,但此時的他們卻並未放棄徹底消滅以色列的圖謀。

    埃及為了封鎖以色列,直接禁止以色列船隻透過蘇伊士運河與蒂朗海峽,而這則成為了以色列與埃及之間的直接矛盾

    簡單介紹一下蒂朗海峽。在紅海東北部有一個大海灣,名為亞喀巴灣,其位於埃及西奈半島以東、阿拉伯半島以西,而亞喀巴灣的入口便是蒂朗海峽。亞喀巴灣有三個重要城市,即埃及的塔巴、以色列的埃拉特和約旦的亞喀巴,而埃拉特乃是以色列在紅海的唯一出海港口,因此蒂朗海峽的通行權對於以色列極為重要。

    蒂朗海峽有兩座島嶼,即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由於蒂朗海峽的航道恰好位於兩島之間,因此只要掌握了這兩座島嶼,那便等於掌握了蒂朗海峽的通行權。1922年埃及獨立之後,英國便將這兩座島嶼交給了沙特,藉此對埃及予以一定程度削弱。1932年,沙特也宣佈獨立,並對南部的葉門發動了進攻,後在英國的介入下葉門才得以避免滅國。

    為了限制沙特的擴張,英國便在1950年將蒂朗島和塞納菲爾島交給了埃及。如此一來,埃及只要禁止以色列透過蘇伊士運河和蒂朗海峽,那麼以色列通往亞洲的海上航道便被全部切斷,這對於以色列自然是個極大的影響

    實際上,為了奪取海上通行權,以色列早在1955年11月便已經制定了一個入侵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的作戰計劃。因此,當英法兩國找到以色列後,雙方可謂一拍即合。經過磋商,英法以三國最終決定,率先由以色列向西奈半島的埃及軍隊發動進攻,以吸引埃及主力支援,然後英法兩國在兩日後跟進,以求徹底殲滅埃及抵抗力量。

    △阿里埃勒·沙龍

    1956年10月29日,在時任上校的沙龍(後來的以色列總理)指揮下,以色列第202傘兵旅在法國空軍支援下,利用埃軍在西奈中部地區兵力稀少,防禦單薄的弱點,在米特拉山口實施空降,隨後該旅主力向米特拉山口實施突進,第二次中東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就此拉開序幕

    埃及軍隊難以抵禦聯軍進攻,取得勝利主要源於國際壓力

    這場戰爭共持續了九天,英法聯軍在付出了約300人傷亡,損失50餘架飛機的情況下,基本攻佔了蘇伊士運河沿線;以色列則在付出了傷亡約1600餘人的情況下,佔領了西奈半島和蒂朗海峽等地。而埃及則傷亡兩萬餘人,損失飛機210餘架,軍事設施幾乎毀滅殆盡。

    無論是從戰損程度,還是從戰局發展來看,埃及無疑都是戰敗的一方,然而最終的結局卻是,英法聯軍根本沒能奪回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反而被迫於同年11月底灰溜溜的撤軍而去,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源於國際上的壓力,尤其是美蘇兩國的態度。

    1、蘇聯威脅將動用核武器。雖然此時蘇聯正在忙於處理“匈牙利十月事件”,但在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後,蘇聯還是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分別給英法以三國領導去信。其中在給以色列總理本·古裡安的信中威脅稱,以色列如果不停戰將無法確保其國家是否還存在,本·古裡安於是連忙表示無條件接受停火建議;而在給英國首相艾登和法國總理摩勒的信中,則威脅如果不進行停火,蘇聯將考慮動用核武器,英法兩國於是連忙尋求美國的支援。與此同時,蘇聯與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取得聯絡,表示如果不制止這場戰爭,極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導致美國也不得不權衡其中利弊。

    3、埃及阻斷了蘇伊士運河。埃及政府眼看無法在軍事層面抵抗聯軍進攻,於是乾脆下令鑿沉了五艘貨船,堵塞了蘇伊士運河,直接導致國際社會物資運輸,尤其是歐美石油運輸受阻,這直接引發了世界各國民眾的憤懣情緒,一時間英法以三國軍隊受到了全世界的指責。雖然各國名義上皆是以“侵略他國”為名指責英法以三國,但實際上卻是由於全球油價暴漲,導致各國國內局勢不穩。

    由於英法聯軍在進攻塞得港的戰鬥中遭遇到激烈抵抗,再加上國際社會的強大輿論壓力,英、法兩國最終被迫於1956年11月7日宣佈停火,並於11月22日撤出全部軍隊,蘇伊士運河正式交由埃及管轄。而以色列在埃及承諾以色列擁有蒂朗海峽水面航行和空中飛行權後,以色列軍隊也最終於1957年3月撤出了西奈半島

    也就是說,埃及在軍事層面雖然遭遇了慘敗,但就結果而言,政治上卻取得了成功。當然,以色列最終也是取得了蒂朗海峽的通行權,也算是沒有白忙活。

  • 2 # 真正鱷魚不哭

    因為埃及背後有大佬在。

    不止你以為的老毛子哦,美帝也在其中。

    英法以三國的行動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指責。作為三國盟友的美國也不滿這次秘密行動,他們將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義的再次體現。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直接致電英國首相艾登施壓。經濟上,美國政府故意拋售英鎊,導致英鎊匯率浮動並貶值15%,同時否決英國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申請,亦停止向英國的經濟援助。

    英法和以色列的行為受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蘇聯宣佈:如英法不停火,蘇將對英實施核攻擊。美國為把英法勢力擠出運河區,命令全球美軍進入戒備狀態,威脅英法。在埃及軍民堅決反抗和國際社會強大輿論壓力下,英、法被迫在11月7日宣佈停火,1956年11月22日撤出全部軍隊。在埃及應允以色列有蒂朗海峽水面航行和空中飛行權後,以色列軍隊於1957年3月從西奈撤出全部軍隊,所遺有爭議的加沙地帶和亞喀巴灣沿岸地區由"聯合國軍"暫時管理。

    關鍵原因是美蘇都不願意英法繼續維持他們的殖民帝國,所以這對死敵才走到一起。

    至於說為什麼埃及毫無準備(其實不是)。因為埃及實力不足啊!英法聯手對埃及幾乎是降維打擊,區區埃及怎麼也打不過,有沒有戰術失誤無關緊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成為優秀的短影片運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