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越陳斂之

    兩種語言的相似程度,可以透過文化語彙和構詞語法來反映。以漢語為觀測物件,前者以域外方言為代表,如日本語、北韓語及越南語;後者以漢藏語系的其他語言為代表,如藏語及緬語。語言學上所說的親緣語言,一般特指後者。

    漢語的親緣語言

    漢語和藏浯被納入同一個語系,是因為兩種語言具有大量的同源詞,並且語句結構也頗為類似。

    圖1:漢藏語系。橙色、綠色和黃色分別代表漢白語族、藏緬語族藏語支和緬語支。

    1、漢藏語同源的證據

    19世紀以來,西方語言學家對東方諸語言表現了強烈興趣。以鋼和泰、高本漢、馬伯樂為代表的語言學家對漢語(含多種方言)及其親緣語言進行深入考察,透過大量資料的收集和比對論證,得出了漢、藏語具有親緣關係的結論。

    a)同源詞

    漢語與藏語之間存在大量的基礎詞彙,其含義、造詞衍生方式、語句成份及發音幾近一致。

    e.g. 一些代表性的單音節基礎詞根

    接:上古漢語*sklep~古藏語*sgleb

    坐:上古漢語*sglorʔ~古藏語*sglod

    藍:上古漢語*kram~古藏語*rams

    頭:上古漢語*dər~古藏語*tog

    恨:上古漢語*gən~古藏語*kon

    曾(經):上古漢語*dzəŋ~古藏語*rdzogs

    這裡羅列了一些不同詞性的基礎詞彙在兩種語言之間的對比。當然,要得出兩種語言同源的結論,需比對的數量肯定是數百上千的,限於篇幅這裡不能大量羅列,相關支援證據可以參看文末的參考文獻。

    b)語句結構

    漢語與藏語均屬於孤立語,即字詞不存在數、時態、比較等級、詞格的變化,其代表的具體含義需要藉助語境進行分析,故又叫分析語。

    根據學界掌握的資料,原始漢藏語曾經也在語彙扮演不同成分時,改變讀音(主要是新增詞頭、詞綴)進行表意。但是在原始的文字誕生以後,漢字由於一字一意的特徵而失去對變異讀音的記載能力,原先根據語義派生的不同讀音逐漸變成諧聲字、聲調現象。直到今日仍舊少數詞彙可能表現了這一痕跡,譬如簞食(sì)壺漿、一騎(jì)絕塵等等。

    藏語的發展特徵則是,同樣因為語言的精細發展,原先區分不同意義的詞根詞綴大量脫落。而早期借用梵文記載的文字與口語讀音產生巨大差異,於是吐蕃王朝在7~13世紀進行了釐定藏文運動,令文字同當時口語接近一致。

    c)其他語言的比對研究

    根據上文的漢藏語系分佈圖,不難發現在緬泰等國同樣有下屬語言的分佈。這同樣是語言學家進行考察和分析所得出的結論,證據如侗臺語、緬語等和漢藏語同樣具有明顯的同源詞和構詞共同點,具有比較良好的參照效果。

    2、後世漢語和藏語的發展趨勢

    既然大量證據表明原始漢藏語系出同源,為何現代漢語和現代藏語之間仍然有較明顯的差異?我們知道語言的發展是具有一定的隨意性的,不同的氣候環境、社會風貌以及和周邊民族語言的相互作用,都會導致語言發生不定向的發展。

    a)原始漢語以降的發展趨勢

    主流的漢語言學界認為,原始漢語作為原始漢藏語的分支,極大機率沒有音調,具有豐富的複子音及詞性變化。在後世的發展中,這些面貌逐漸被改變或者由新的形態所掩蓋,而方言或域外方言可能反映不同時期的漢語特點。

    圖2:南方方言(商務印書館《漢語方言地圖集》)。

    原始漢語向上古漢語發展的階段,約在夏末商初。由於漢字的出現,詞根的讀音和書寫形式逐漸固定,單字基本呈現(字首)-(主要子音聲母)-(介音)-主要母音及其附件-(主要子音韻尾)-(尾綴)的形式。複子音聲母仍然存在,聲調尚未出現,同時多音節詞根集中簡作為單音節詞根。除了親緣語言外,較多反映上古漢語資訊的語言(方言)有閩南/閩東語、古漢越語。

    從上古漢語向中古漢語過渡的過程中,約在東漢至兩晉時代,複子音聲母大量脫落,單字呈現(子音聲母)-(介音)-主要母音及其附件、聲調-(子音韻尾)的特徵。為了保持區分語意的功能和相應的發音時長,聲調隨之產生(古人用“發明四聲”描述對這一現象的理解)。構詞造句方面,由多個詞根拼合成的多次詞語逐漸出現。集中反映中古特色的語言(方言)有粵語、閩北語、漢越語、高麗譯音及日語吳音與漢音。

    圖3:中古漢語聲母系統,“三十六字母”。

    南宋至元代,中古漢語向近代漢語變化。變化的趨勢是聲母進一步簡化,除吳語及湘語外發生大範圍的清化;入聲韻-p/t/k簡併為-ʔ;部分日母字受到北方遊牧民族影響變為er等。因此單字的形態變為(子音聲母)-(介音)-主要母音與聲調-(鼻音或-ʔ韻尾)。語用上則是多字詞逐漸成為主流,書面語和口語開始明顯脫離。代表此時期漢語特徵的語言(方言)如吳語、湘語、贛語、莆仙閩語、客話及日語唐音。

    近代漢語轉變為現代漢語發生在清中期以後。語言的變化更加極端,如尖團合流、入聲脫落(也叫“入派三聲”)等,故單字的形態為(子音聲母)-(介音)-韻母與聲調-(鼻音韻尾),可以說在官話中,漢語變得平庸多了。白話文是文字根據語言做出的適應性改變。今天的官話即現代漢語特徵的載體。

    b)藏語的發展趨勢

    圖4:藏文字母表。

    原始藏語沒有音調,具有豐富的複子音及詞性變化。

    古藏語在3~5世紀左右失去了屈折與粘著的特徵,單字的字形與讀音也固定了下來。也是在這一時期來自天竺的梵文典籍大量被引入,於是當地人民借用梵文記載口語,後在通米桑布扎等藏族學者的努力下,逐漸由此派生出了藏文體系(即“初創藏文”運動)。

    隨著語言的發展,老藏文的記音和實際口語的差別越來越大,於是在眾多高僧的領導下,在7世紀後期發生了釐定藏文運動,規範了復輔母的寫法,據本民族語言(拉薩口語)特徵規定母音的新增方式等。

    14世紀以後,雖然藏文形態保持穩定,但藏語仍然繼續發展著。最為重要的就是複子音的脫落及聲調的出現。複子音消失是普遍現象;而在今天的川滇藏,藏語已經分化出聲調了,而甘青一帶仍使用沒有聲調的藏語。學界對此現象的理解傾向是氣候因素和文化中心傳輸力度差異所帶來的結果。

    c)緬語的發展趨勢

    圖5:緬文字母表。

    緬人在7到9世紀時由青藏高原向伊洛瓦底江流域遷移,早期其語言與藏語同源。在後續的發展中,吸收了大量的梵語和巴利語藉詞,複子音逐漸簡化,現代緬甸語儲存四個聲調。

    另一種相似?——漢字與梵文文化圈

    這裡分析一下語言與文字的關係。一般來說,語言總比文字早產生,甚至世界仍有超過2/3的語言種類沒有自己的文字。一種語言使用什麼樣的載體記錄,同樣是有任意性的,語言特徵與文字形態沒有必然的聯絡。

    圖6:漢字文化圈。

    漢字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創造結果,是具有一定表音功能的表意文字。除了作為孤立語的漢語通用漢字,日語、韓語(均為未定語系或阿爾泰語系)、越南語(南島語系)、壯語(侗臺語系)也用漢字記載漢語藉詞,這是由於古代中國的輻射力量造成的。當然這必然導致部分本民族固有詞無法被準確記錄,因此這些語言分別製造出假名、諺文、喃字與國語字、古壯字來彌補記載上的不足。

    圖7:假名(五十音圖)。

    圖8:諺文字母表。

    圖9:部分喃字及對應國語字。

    梵文屬於婆羅米系文字,是母音附標文字。雖然目前已經沒有語言使用梵文作為載體(古梵語已經不在當今使用),但藏文、緬文、泰文、高棉文均是在梵文影響下產生的文字,分別用於拼寫漢藏語系的藏語和緬語、侗臺語系的泰(傣)語、南亞語系的高棉語。

    圖9:梵文文化圈。

    綜上,評判語言之間是否相似,不同的標準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從構詞和語法上來看,漢語和其他的漢藏語系語言具有親緣關係;從文化介詞上來講,域外方言顯然更加足以視為部分古典漢語文化詞彙的載體。

    Ref.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村種植什麼中藥材有前景?將來結合網際網路電商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