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和露摘黃花

    戊戌變法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公車上書。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敗於日本。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春,參加完乙未科會試的各省舉人云集北京,等待發榜。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的《馬關條約》內割讓臺灣及遼東,賠款白銀二萬萬兩的突然訊息傳至,群情激憤。4月22日,康有為、梁啟超寫成一萬八千字的《今上皇帝書》,內地十八省與奉天三省(中國東北)舉人接連響應,共一千二百多人連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帶領,各省舉人與數千北京官民集於“都察院”門前請代奏光緒帝。康有為和梁啟超得到儒生的支援,戊戌變法才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但是,注意,古今中外的改革家有一個難以克服的劣根性那就是要一統文化江湖,做文化上的山大王為止。文化範圍的虛榮,遠遠大於為民請命的良知。所以,你看,最後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成了書法界的教主,梁啟超成了哲學界的教主。

    戊戌變法後不久,梁啟超就開始反儒,譚祠同的《湘報》就開始連續刊登文章,歷數儒家學說的反動、落後。於是公車上書時支援戊戌變法的儒生開始斂衽旁觀,冷眼看花落。最重要的是,康有為反傳統文化,反繪畫裡面的四王,和梁啟超反孔孟,得罪了帝師翁同龢。翁同龢等朝中重臣們轉念一想:這不是要改革弊政啊,這就是專門給我們上課來了!這是要當孔子的節奏啊!這是專門針對我們,要把我們按在地上摩擦啊!於是翁同龢開始改變態度,攻擊變法了。你說人家儒學吃人,人家說你無君無父,形同禽獸。就這樣,康梁碰到了硬茬。文官如此,武將也不傻,武將紛紛倒向文官。

    於是戊戌變法失去了群眾基礎,失敗就成了必然。王安石變法也是這樣,變法一開始,科舉考試就以變法思想為核心題目了,反對傳統文化,搞文化肅清。洪秀全是這樣失敗的。章太炎早年也是反各種本土文化,最後發現自己的不對,從此不談革命了。所以鄧小平總結說:“革命最大的邪路就是一心只想做文化教主,不顧百姓死活,等他們禍害完文化,什麼都沒改變,我們不要去做無謂的爭執嘛。先把國家發展得強大起來。”偉人就是偉人,一眼看穿歷史,並指明方向。

  • 2 # 稻香村31197278

    如果成功了,解釋只有一個,領導英明神武。不成功呢?只能呵呵。這東西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從大的方向講,是人民內部矛盾沒有解決好,各階級的利益沒有得到正方向的調和。從小處說,變法的領導者和推動者缺乏政治耐心和導向,犯了革命急躁病。晚清政府的執行力已然日落西山,在大敵當前時,有曾國藩、左宗棠等國之重臣。而當面臨內部矛盾時,缺少有擔當的政治領袖,加上一幫政治幼稚病患者的搖旗吶喊,這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不失敗就沒天理了。

  • 3 # 艾迪特

    我認為戊戌變法沒有成功的根源在於操之過急、過直、過脆,如果變法者徐徐圖之,先小改再大改,聽取反對派的意見而不一意孤行,則變法有可能成功。從現有資料來看,戊戌變法是得到慈禧太后同意的,而且為了支援光緒帝變法,慈禧主動搬到圓明園居住,放手讓光緒帝改革。可惜的是,康有為、梁啟超等變法主力人員,沒有政治經驗,以為什麼事只要聖旨一下就可解決,對於以榮祿為首的保守派一味打壓刺激,導致保守派的強力反擊,逼迫光緒帝調康有為離京。而正是這個康有為因一已之私,貪戀權勢,假傳聖旨,蠱惑譚嗣同去策反袁世凱,直接導致了變法失敗。從表面上看,是袁世凱背叛了變法者,但深層次分析,即便圍園成功,光緒帝大權在握就能掃清全部保守勢力嗎?光緒帝自已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做為一名資深從政者,袁世凱怎麼會拿自已的政治生命去為成功率幾乎為零的事冒險?所以在變法失敗後,光緒痛罵康有為害了他、害了變法。失敗的根源就在於變法太急了,沒有給保守者甚至普通民眾思想轉變的時間;變法又太直了,直接要奪保守勢力的權,不懂得妥協才是政治的生命;變法又太脆了,變法者沒有掌握軍權、政權甚至得到地方的擁護就妄談全面西化、日化,書生意氣。

  • 4 # 娛樂咖小凡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維新派自身的侷限性。

    1.不敢否定封建主義。企圖依靠沒有實權的光緒帝實現政治改良,改革未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本身具有軟弱性,只能披著託古改制的外衣提倡西學。

    2.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沒有意識到中國陷入水深火熱的根源,沒有認清帝國資本主義的真實面目,企圖尋求英美日的支援。

    3.沒有充分發動人民群眾。維新派基本侷限於官僚士大夫和知識分子,不但脫離群眾,而且懼怕人民群眾的力量。(康有為反覆上書提醒光緒帝不要忘記人民反抗的危險。)正因為社會基礎太過薄弱,沒有人民群眾的力量作為後盾,也沒有軍權、財權和基地,守舊派反擊時維新派沒有絲毫反抗的能力。

    4.新舊力量對比明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時間短,階級力量微弱,無力支援大範圍改良運動的推行。

    (二)強大守舊勢力的反對。

    維新派急於求成,雙方溝通不足,統治階層兩大勢力缺乏對國家政策的統一規劃。

    守舊派掌握實權,其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改良運動要求對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利的重新分配,當改革觸及守舊派核心利益時,守舊派毅然發動政變,奪回政權。

  • 5 # 57971從頭越

    一是封建思想的束縛,二是動搖了封建帝治,三是社會制度不允許。所以說,在封建社會里搞資本主義的改革,是行不通的

  • 6 # 董娟49董宏斌

    中國五千年變法成功的就很少,根本原因,就是動了既得利益者的乳酪。所以他們對變法派進行極盡地打壓,從商鞅變法開始,到戊戌變法,都沒有成功的先例。得不到上層人物的鼎力支援,變法只能是中途流產!因為保守勢力實在是太強大了,再說搞改革搞變法的人,都是書生秀才,他們不掌握軍隊,沒有群眾支援,僅憑著一腔熱血是很難改變社會不合理現象的!

  • 7 # WJ白鯊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很複雜,最根本的在於沒有得到統治階級最高層強有力的全力支援。

    縱觀中國歷史,封建社會的變法從未間斷過,也從來沒有不遭遇舊體制的重重阻力的和堅決反對的,所以多以失敗告終。從公元前400多年的李悝變法開始,到吳起變法、商鞅變法、王莽新政、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新政(新政其實就是變法),無一不是最先得到最高統治者的支援,然後自上而下以皇權強力推行。這些變法雖都轟轟烈烈,卻一但失去最高統治者的支援,都迅速遭遇失敗。其中最徹底、成功、得持續延伸的只有商鞅變法。其原因是商鞅有幸,得到了贏渠梁全力的支援而毫不干涉、後世數代秦王一以貫之的推行。所以商君雖死,新法得存。而其他的變法,皆以失敗告終,原因在於失去了統治者的持續支援(要麼是皇帝不再採用新法,要麼是繼任者放棄新法)。

    至於戊戌變法,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它失敗的命運,原因是它從開始就沒有得到最高統治者的支援。因為當時的實權在慈禧而不在光緒。又因為任何變法都會遭遇舊有勢力的拼死抵制,而這些阻力的代表正是慈禧,所以它的失敗是註定的。

  • 8 # 學生旗

    少數精英想依靠光緒,沒有實權的傀儡政權,沒有人民支援的變革,沒有強大武裝的變革,想推倒一個強大的帝朝,註定要失敗的。

  • 9 # 勿以善小而不為144

    甲午戰爭,中國失敗!終於驚醒了華人,而慈禧太后感到了大清的生存危機,也是想讓光緒帝試一試,亦想來一個變法圖強!而康有為粱啟超的公車上書,成為戊戌變法的起點,慈禧太后從前臺退居幕後,到頤和園頤養天年,而光緒帝在康有為粱啟超,等的支援下開始了變法,甚至有邀請伊藤博文擔任改革大臣的想法,而伊藤博文了解中國的國情,知道變法的風險大,成功率小,不願意搭上自己的身價性命和名聲,而謝絕!而變法觸犯了滿族人貴族的利益,引起了滿清上層社會的不滿,然後大家都到頤和園哭訴,而慈禧太后感到變法以後,就失去了原來擁有了權力,覺得寧可亡與外邦,也不能亡與家奴!然後就進去了武力幹予,囚禁光緒帝,屠殺戊戍六君子,而康有為粱啟超亡命海外,清朝失去了自我改良的機會!到了1900年,慈禧太后因為外華人要求歸政光緒帝,觸犯了自己的權力,又無知者無畏,向十一國宣戰!然後就是找打捱打,最後被打怕了,喊出了量中華之物力,結友邦於歡心的哀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處機關單位應該如何避免成為背鍋的老黃牛,拒絕加班迴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