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賈司遷

    當代中國詩壇沒有領袖級別人物,雖說我們是詩歌的國度,但那是以前了。

    估計現在寫詩歌的沒有多少懂格律詩的,韻律也很少人能懂。格律詩要想掌握並能貫通到熟練應用必須得自己下功夫瞭解,在加上現代韻律變化已經不是以前的韻律了。

    像風吹草地見牛羊,見字現在通假:現,

    像烏衣巷口夕陽斜,斜字現代讀xie,

    像說shui客,現在讀說shuo了,

    由於現代詞的演變變化太快,詩歌反而是滯後的,語言、文學、詩詞都是滯後的,沒有了引導風向標的能力了。

    現當代詩人幾乎沒有產生很大的、有引導輿論帶給這個民族振奮向前,發呼仁,、至呼義、的幾乎爵跡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追求,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選項,詩歌不必強求,其實我們需要的不是詩歌,而是像詩歌一樣的詩人。

    詩人、時代已經麻木!何談詩歌?

  • 2 # 三上詞話作者

    最好不要動不動地講什麼詩壇領袖的話,如果有好點的,也就是個頭,最大也就是個“巨匠”什麼的,就已經不得了了。中國古代,以及好長時間內,文化帶頭人是靠作品。不知從何時起,文化帶頭人靠頭銜。比如一個沒有相關學科研究的著作學說,具體說沒有相關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只有幾篇評說什麼的就可以帶頭了,成為像演員、主持人一樣的在臺上走來走去,時不時的還背誦一兩首古詩詞來襯面子。

    中國好詩詞的時期有了,那時人們比較抱團,也比較謙虛,有了好東西能得以共認,儘管歷來文人相輕。如今是網際網路、物聯網時代,個性都比較衝,也不輕意認從誰。其實,是文化斷層所致,只知個皮毛,膽子大的驚人。既便巨匠在旁,因認定自己是大腕,管他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撇開頭銜稱號,就說寫詩詞講格律的大有人在,並且倡導原聲填詞,嚴守中古四聲,孤獨以身作則。話說起來長,附連結則可:

    三上詞話_百度百科

  • 3 # 何陽老師

    現在的詩壇沒有領袖,沒有誰能夠被大家絕對推崇以至於可以稱為領袖。相反地現在由於國民文化文平的普遍提高,能夠作詩填詞的人確實不少,但良莠不齊,能夠稱得上詩人的人也確實有限!且即便是能詩能文,大多數由於人生機緣也只能平生默默無聞!但畢竟有這麼個群體,他們用自己辛勤的耕耘努力在詩詞文化這個領域盡力綻放自己的色彩,他們也許只是平平常常的人物,但他們也是可敬的,因為在這個塵俗的世界上,詩人不管成名與否,他們一樣都盡力守望著自己心中的這片淨土,因為他們的存在,生活中的我們才可以在沉重的生活間隙得以欣賞到一派別樣的風景…

  • 4 # lts909

    現代自由詩沒有領袖,只有大規模的寫詩者。就連我這中國自由詩王城的提出者和建設者,我這中國現代自由詩的詩王也不是中國現代自由詩的領袖。

  • 5 # 亦喻之

    自嘲

    自命非凡卻太凡,無人薦識老荒山。

    男兒珠淚莫言水,書孽情懷也悟禪。

    世事全憑一片嘴,人心 都愛幾文錢。

    夤緣更有萬千法,只是皮薄要學難。

    寄同學

    同窗一別再晤難,廿載蝸居苦更酸。

    我輩樂耕猶未悔,兒曹求學恰當年。

    才如李杜竟何用?術紹岐黃似有緣。

    君命應非如我憎,幾時高會五湖邊。

  • 6 # 142701195805064213

    這樣的題問不太恰當,因為當前詩規的標準五花八門,古詩,近體,新韻,通韻,油詩等,所以說領袖基本不存在,要說都懂一定會有其人,但稱領袖就不一定能服眾了,領袖不但要智識面廣,還要有蓋世奇作,並且使詩界大眾所熟悉敬佩的人物,才有追隨信賴的價值。百花齊放,一統豔春;弘揚中華文明,傳承時代精神;弘揚正能量,塗寫人類精彩是詩人的社會職責,同時也是詩友的精神食糧。

  • 7 # 巢湖半島

    梁啟超說,讀書要雜,專業要精。大凡名師大儒,無人不兼具這一優秀品質。唐詩宋詞,因為有了李白杜莆王維李清照陸游歐陽修,這樣一大批博學多才而又精通詩詞的詩壇領袖,中國的詩歌才走上了它發展的巔峰。現代詩,其他人我沒有研究過,僅僅就我讀過的徐志摩和林徽因的詩及他們的其它作品看,他們也是詩詞很專業,博學多才的。徐志摩追求樂感,林徽因詩裡有宋詞的密碼,詩歌思維的靈動性的色彩與詩歌的畫面意境齊飛,詩意在思維無限的空間裡,像天上的一片雲,魔幻般的自由浮動,生活生命和詩意的美和諧其間,色彩斑斕的意境使人流連忘返。好的詩歌一定有出類拔萃的詩人,而這樣一類詩人也必定是精於詩藝而又學養深厚的,詩魂深深植根於中國文化之中的。深情地拿起筆來,唱出生活的美,社會進步的美,心靈與大自然的美,我們的詩歌才有它的色彩和美的光環,把詩人的獨創性融進社會生活的廣袤性與個人心靈的豐富性裡,擺脫脫離社會生活的蒼白無力的空洞說教與虛弱的自我心靈感嘆,當代詩歌詩歌才能生機勃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業如何開發新產品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