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跟吳加百利學英語
-
2 # 止定靜慮得
越是發達城市,婦女本身收入就高,可能一部分夫妻太太掙的比先生多。加上大城市有保險退休金,父母也不一定要靠子女養老,給錢也是意思意思。彩禮在大城市自然而然沒有市場。所以歸根結底提高婦女素質教育水平,提高大眾的退休待遇才能除去很多陋習
-
3 # 巴山居人
這沒有定律吧。我兒子結婚(成都),女方家確實什麼也沒要(我們還事先提示了幾次),婚後他倆又自己出錢首付(女方父母也給了)買了另一套不遠處的房子,兒子按揭。我們都覺得子女的婚姻是兩家人的事,雙方父母量力而行,都是自己的後人。
-
4 # 秦淮小蘿蔔
彩禮是傳統,只是被女方狹隘理解。出彩禮是對女方的尊重,回嫁妝更是明白事理。當雙方認知不到位時,無法溝通,矛盾必然出現。
-
5 # 歡喜財神
不收彩禮白送給你媳婦啊?人家養這大和你過日子去了,父母老了怎麼辦?還老想著把彩禮給你帶回去,老人把彩禮給女兒是對孩子的愛,和對你們的幫助,不是必須的。還陋習,自己不努力白送你的了
-
6 # 墨綠橡皮樹
收彩禮就是個窮習俗。家境好的人家,姑娘出嫁了,有很多陪嫁。再有就是很富裕的家庭,要不要彩禮,都給。給的心甘情願,收彩禮的告訴孩子知恩知報。和現在說的彩禮,不是一回事。
-
7 # 第三方客觀視角
這和彩禮是不是陋習關係不大,主要是供需關係所決定的!當然本人沒有任何貶低女性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大城市可選擇的女性比較多,所以彩禮就從擇偶條件中退出或者淡化了!
-
8 # 不負美景不負卿888
這跟一個地方的經濟發達程度沒關係,而是跟地方的文明程度傳統風俗習慣有關係!
我所在的城市是歷史文化名城人的城區人的素質相當高(和其他同類城市比較和實際接觸過),結婚女方不收彩禮反而會陪嫁30-50萬,厲害吧!如果女方家庭條件一般,可以不陪嫁但什麼條件都不提直接嫁過去!!但出了城區到郊區就談彩禮規矩了,但很多也是意思意思,一般是1.8萬起,幾萬元範圍內!
南京的親戚自認層次高,看不起這些規矩,但兒子結婚的時候給了14萬改口費,為什麼轉變那麼快?很大一部分認為這婚姻划算,女方本人層次高在南京有房產,家裡層次條件夠檔次!
我在蘇南一個赫赫有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的縣級市工作過,這個小市gdp排全國前三,但女兒出嫁都要彩禮,說是要帶回男方的!彩禮的事情跟地區貧窮無關,而是跟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有關!!
但我所在的城市女方陪嫁多,但男方負擔也重,婚房、裝修,酒席也花不少錢了!!我在的城市女孩子很多都是身材高挑,學歷高,素質好的了!!
-
9 # 丫丫143772113
彩禮在以前老一輩就是幾斤毛線和幾段布料,但女方除被子外還要制齊所有需要用的木製用品,慢慢地變成現金,女方在木製品上又新增電器,慢慢的就彩禮現金來再現金又作嫁妝陪嫁過去,現在我們貴州這邊不管鄉村還是縣城,基本上男方彩禮來多少,女方翻倍拿過去,女方父母條件好的還加得更多,我見過男方給80萬彩禮,女方陪嫁3百80萬元,其實父母們都想傾其所有為兒為女,希望他們過得好,所以娶媳婦娶得到娶不到也並不一定是彩禮的事。
-
10 # 可君雜壇
大城市更求門當戶對。有的互求高大上,沒的也須幾大件一一房,車,金玉,。所以,相對農村來,彩禮都略顯淡化了。
殊不知,明月靜靜照高樓,高樓本是富人修。硬著頭皮買下她,幾多辛酸演房奴!
回覆列表
“彩禮”是一部分華人的陋習。那相當於賣女兒。尤其是現在中國,男多女少,男女比例相差極大。數目驚人的男性無法找到物件結婚。這更加劇了彩禮的程度。
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這種情況都普遍存在。沒有資料支援,教育程度高一些的女性家庭,或者大城市的女性,她們對彩禮的要求,沒有那麼高。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我們可以看一看莫 言寫的《蛙》。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的思想,很多人非法流產女嬰,非法終止女嬰妊娠,非法女嬰打胎,非法遺棄女嬰……造成了男女比例的極大不平衡。在很多農村地區,每個村子裡都有數量不等的男子終生未娶,因為沒有可以結婚的物件。同時,仍然還有愚昧無知的人在追求生男孩。
這種情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好。但無論如何,它也不會樂觀。同時,彩禮也是個嚴重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