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虞思桐
-
2 # 一老沈一
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用什麼教科書呢?
想知道這件事,先要了解孔老師都教授哪些課程。
《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以詩、書、禮、樂教”。
這樣看,是四門功課。
但說到“賢人七十二”,《孔子世家》又說:“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六藝”,這就是六門功課了。
何為“六藝”,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指“詩、書、禮、樂、易、春秋”,亦稱“六學”,漢以後稱為儒學“六經”。第二種,指“禮、樂、射、御、書、數”,《周禮.地官.保氏》有載。
孔老師教的,肯定以第一種為主,不然不會有後來“六經”一說。可是,也不能說不教第二種,“禮、樂”包含於前一種之中,剩下的“射、御、書、數”,也是那個時候貴族進學校必學之科目。
知道了孔子辦學的課程安排,講課用什麼教材也就很容易搞清楚了。
“詩”。
是為《詩》,後世叫《詩經》。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之名。’”(《論語.陽貨》)
這很可能是孔老師在開學典禮上的致辭。他說,孩子們,我們何以要學習《詩》呢?學《詩》,可以激發志氣,可以觀察天地萬物和人間的盛衰得失,可以讓人懂得融入社會,可以知道去刺諷不良。近可懂得侍奉父母,遠可學會報效君主。還可以獲得多認識鳥獸草木一類的知識。
後人說,當時的“詩”,有三千多首,孔子刪減為三百0五首。
孔子刪詩,這件事可能性不大。但是他挑選出上述數目作為“教材”,是極可能的。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這是孔子編纂《詩》的教材之遴選標準。
幸虧孔子此舉,才有《詩經》流傳至今。
上海博物館收藏了一批楚簡,從中整理出一部書,學者們先命名為《孔子論詩》,後又簡略為《詩論》。極可能,這就是孔老師當年講授《詩》的“教案”或稱“講義”。
“書”。
就是《尚書》。
孔老師肯定是給學生講授《尚書》的。《論語.堯曰》可以為證,其篇第一段話,就引用了《尚書.堯典》的原話,而且講了《商書》《周書》的梗概要點。
還可為證的是,漢初,《尚書》傳承有兩條線索——一是秦博士伏生,其為儒學後人,口授了《尚書》,弟子以漢隸記之,史稱“今文《尚書》”。一是魯共王壞孔壁,出“古文《尚書》”。
於是,就此形成了“今文”“古文”兩大經學學派。
但這兩派,皆出於儒學。
“今文《尚書》”共二十八篇,“古文《尚書》”亦為二十八篇。
史上亦有孔子刪《尚書》之說。實際上,當同“詩三百首”一個道理——孔子調減了古傳之《書》中的若干內容,用以教授學生。
秦皇焚書之後,若無此兩條線索,後世至今,大概人們最多隻能知道春秋之前,還有一部重要的歷史文獻叫《書》了。
《尚書》,是漢以後才有的名稱。
“禮”。
亦稱“周禮”,指主要形成於西周的“禮制”。
《論語》中,多有孔子習禮、教授弟子學禮的記載。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論語.述而》)
孔老師讀和講《詩》,念及教《書》,包括習周禮的時候,都用純正的“普通話”。
可惜,孔子講“禮”的很多內容,未能流傳下來。
有一部《儀禮》,當為孔子傳授“周禮”之一部分。
西漢初,又有大戴《禮記》和小戴《禮記》。“記”,就是“學習筆記”。這裡兩部書中,記述了若干“周禮”的儀式和所秉承的思想,與《儀禮》可相驗證。
還有一部《周禮》,記載的,實際是西周的“官制”,因此,亦名《周官》。此書,當亦為孔子講授“禮”之區域性。
“樂”。
“樂”,既是“詩”的曲譜和舞曲,又是上古音樂理論,還是“周禮”中的重要內容。
孔子酷愛音樂,除去當日有葬禮,孔子天天都要唱歌。他還專門四處向懂音樂的人學習。
《論語.述而》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孔老師在齊國聆聽了據稱是舜時的古《韶》樂,樂得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味道。他說:想不到《韶》樂之美達到這樣令人痴迷的地步。
《論語.八佾》載:“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這是成語“盡善盡美”的淵藪。《武》,是周武王伐紂之“樂舞”。
《史記.樂書》應該是儒學對“樂”之理論的概括。遺憾的是,此篇,是漢武至漢宣時亡失後,由他人如褚少孫等所補。若為史遷原篇,應該更為精彩。
“易”。
即《周易》或曰《易經》。
《論語》說,孔子五十而學《易》。
《史記》稱,孔子為《易》作《十翼》,並雲: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彬彬”是說形式與內容高度統一。孔子講,如果多給他幾年時間,他就能對《易》之義理和文辭徹底搞通了。
《易》,也完全是為孔學後人分數支所傳承。
“春秋”。
後稱“春秋經”,即魯國官方的編年體史籍。
史稱,孔子修春秋。有人認為,《春秋》為孔子所作,這肯定不對。更多的人,認為孔子對《春秋》做了刪削校正。
如同《詩》《書》,孔老師從教學角度出發,此舉並非沒有可能。
後儒們,則把此舉無限拔高了,所以有了“春秋筆法”一說。
《春秋》,幾為“教學大綱”,過於“疏簡”。因而有了《公羊傳》和《穀梁傳》,作為《春秋》的“補充教材”,也使“言簡意賅”過於“骨感”的歷史,變得“豐滿”了許多。
最好的,是《左傳》。不過,兩千多年來,《左傳》是否為《春秋》左傳,一直爭訟不斷。
很多人認為,左丘明寫了一部斷代“編年史”,被後人分割成了《左傳》和《國語》,硬說《左傳》是為註釋《春秋》而成書。
這個說法很有道理。
但無論如何,孔老師辦學,並非沒有教材,整天在那裡“空口無憑”的幹講。
上述重要典籍,都是因為孔子講學才由後學代代相傳的。
僅就這一點,孔子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貢獻,史上就無一人可比。
回覆列表
孔子不但是中國偉大的教育家,而且還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孔子教育弟子,沒有正式的教科書。他對弟子的所有教育,主要是透過問答的形式進行的。這些問答式的講授,基本都被記錄在《論語》一書中。
《論語》一書最集中地展現了孔子的思想和知識,是如今人們研究孔子思想的最重要的書籍。
孔子也曾想入仕為官,治理國家。但他屢屢碰壁,終究沒有能夠在政治上一展宏圖。但是,他的思想卻影響了春秋時期各華人士。於是,就有多達三千餘人拜師於他的門下。
他在亂世之中帶領著弟子們周遊列國,到處宣傳自己以“仁”和“禮”為核心的學說,以宣傳教化天下凡人。
晚年的孔子回到家鄉,從事教育及整理文獻工作。他創立了儒家學派,編纂《春秋》,修訂了《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