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徐尋美食

    更多農村奇聞趣事,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農村知識。對於現在的農村對比城市裡的冷漠,那麼農村就顯得更為合群,不想城裡的人在一起一般打招呼的時間都沒有,有的在一起住個對門都不是對方是誰,所以沒有農村裡的人走動的多,有時候在茶餘飯後的時候,村裡的人都都聚到一起談論一下莊稼的收成和村裡的一些趣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和諧的,有的沒事也是在農村裡串串門,互相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以前在農村裡有什麼事都能互相幫助,比如在村裡的一些白事,村裡一般都是和樂意去幫忙的,這也反映了在村裡鄰里之間的一種相互扶持和幫忙的熱情,不過對於近幾年來說,由於時代的變化和人與人的差距,那麼這個時候就有人想起了一些歪點子,從中撈點油水,而一些作為讓鄰居和村民之間有種不舒服的感覺!其實在農村裡婚喪嫁娶也都是正常的禮儀往來,這些也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但是這幾年在農村裡也是出現了一些非正式的宴請酒席,而且還是比較頻繁,有的參加酒席場合都要花個幾百上千,對於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人來說,這無疑就是加大了一些負擔,有些人也是對於這些酒席也是覺得有苦說不出的感覺,但是礙於面子問題也都是忍了,現在有的酒席直接是讓人感覺就是掏錢的,根本談不上禮尚往來的意義,就比如現在農村裡馬上就要開始的宴請了,這些也都是可去可不去的酒席,對於這些也都是不必要的酒席,尤其是下面這三種情況!一.孩子上大學的酒席,這類酒席也是過兩天就應該去參加的一些酒席,因為現在已經高考完了,過幾天就可以拿到成績單和通知書了,這個時候就會有人找你去吃酒席了,其實要是作為親戚叫你,那麼這個酒席你是必須去的,因為親戚還是有來往的,不至於以後鬧的不愉快,但是一些村裡的鄰居這些就不好說了,暫且先不說是孩子考了哪裡的大學,就說這個事你不出手點紅包也不好看,給了你也就是虧了,畢竟人各有志,我們的孩子可能也不會上大學,所以這個請酒席可以,圖個熱鬧,但是收禮金就是有點過不去了!滿月酒,現在這些二孩三孩問題也都放開了,只要你能生,你就可以生,但是現在一些人也是藉著這種機會去讓村民去吃酒席,主要是在這兩年條件放寬了,一些人也覺得是個機會了,二孩還說的過去,你三孩的是不是就有點過了呢?畢竟人家還有就要一個孩子的呢?這些似乎也是不合常理,我個人感覺只要一個孩子的,那麼這個酒席就是有點吃虧,畢竟在農村裡誰賺點錢也不容易,沒必要讓別人心裡感受不舒服!三.喬遷之喜,這幾年農民的生活好了,有的在外地打工賺了點錢,然後就回家把自己的老房子扒瞭然後重新建設,有的現在有條件的都是蓋上小樓,顯得也是挺闊氣,在農村裡這種宴請一起都是自己的親戚去認門,然後做在一起吃個飯,我們老家這裡叫“踩當門”因為新房子沒人住,自己的親戚多去點人增加點人氣,所以這種酒席都是自己家人或者親戚參加,現在倒好多對朋友廣泛撒網,不管熟不熟的都去通知了,有些人的這種事也是挺沒意思的!

    對於現在的農村,去吃個酒席錢少被人說,不去參加也會被人說,最近幾年種現象也是讓農民朋友覺得很無奈,感覺一些出了婚喪嫁娶外的酒席也沒必要去請了,還有的就是婚喪嫁娶也應該一切從簡,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費,你覺得呢?對這些宴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 2 # 樂天派周先俊

    謝謝悟空邀請,我個人認為農村亂辦酒席收取財錢的專案繁多,就我所知道的有:月酒、壽酒、燒老林、立房子、訂大門、搬家酒、小孩過關酒、衝鑼酒、送小菩薩、唱洋戲、學酒、孩子過關酒,等等。有些我還不知道叫什麼酒,還需慢慢研討。希望政府和有關部門堅決以身作則,大力制止,還負擔沉重的老百姓一片清靜蔚藍的天空。

  • 3 # 生活如證道

    各個地方不一樣的。

    就我經歷的,座標;四川內江,村裡無論什麼樣的酒席,一般都是一兩百塊,基本都是兩百塊的禮錢。

    兩百塊禮錢,全家有多少人去多少人,有親戚帶親戚,吃兩天左右,這我個人覺得真的挺好。

    另外一個地方,座標,雲南昭通,一般村裡或者親戚有事,基本都去一個人,禮錢更誇張,從幾百塊到幾萬塊不等。

    這禮錢也不好收,因為下次別人家有事,別人給多少禮錢,就得回多少禮錢,只能多不能少,少了鬧矛盾。

    這種酒席沒有任何意義。

  • 4 # 閒言碎語話多餘

    農村人為酒席,各種狀況都有。如喪宴、結婚喜宴,這是免下了的。還有壽宴、升學宴、生子宴、建房宴等,也較普遍,只是大操大辦的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只興請至親好友。為什麼?因為請客吃酒,沒有雙贏。主家是因為圖個名氣,必須準備周到,讓客人滿意、傳個好名聲。有富裕家庭,辦酒席退回隨禮並回贈紅包禮品的,我就多次經歷過,因而我70週歲時只好避離老家,緣於做不起這樣的壽宴。我地農村至親好友隨禮都會是大紅包,而普通的也在100元以上,對於貧困地區人來說,也是有計較的,因為這點錢可以讓全家過上一天好日子。其實不少人口頭上鼓勵別人家做宴,如果不辦,心裡還是暗喜的。情況千差萬別,也有極少數利用辦宴斂財的,但免不了閒言閒語(酒席質量太差)。興辦升學宴,有的地方流行,也有不喜歡辦的。1O幾年前,我外甥以全縣應屆生第一名的成績進了上海交大,我建議通知親屬慶賀一下,可他家堅決不興,說不必要。(也許是特例,兩個兒子在外地工作結婚,及他兩口子60歲都沒告訴老家人)。我是在外甥上學辭行時給了個紅包,以示鼓勵。也有的人只要子女考上大學就請親友老師的,也許是農村人考上大學很不容易吧。我也讀過一個笑話:一個人去赴升學宴,後來才知道是一個駕校(笑)。總之,人間百態,無奇不有。

  • 5 # 姚耀1188

    哪些?是問明目嗎?那太多了。

    南北東西各地差異極大,沒有統一標準和行情。包括訂婚、婚禮、生孩子、孩子百日、各種生日、傳統節日、入學(尤其考取大學)、入職、喪葬……都可能全村大宴。隨禮(紅包)尺度幅度相差也很大,有錢的幾萬,幾百甚至一兩百的也不少,根據關係遠近數字也不同。

    宴請太多,不少村民煩不勝煩,真的掏空口袋。這是一種民俗,但攀比和顯擺元素一多,就是怪象了。

    鄉村振興抓手中的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就是針對這些怪象的。

  • 6 # 蟲二歲月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人情往來之說,親戚之間,朋友之間,鄰里之間相互走動。

    一般情況下,較親近的親戚,較親密的朋友,較要好的鄰里之間,誰家有了喜事,彼此之間去打個下手,幫個忙,主人家安排幾桌酒席,賓客當然也不能空手而去,合適的禮物或禮金,一是對主人家的尊重,二是顯示自己達理,有來有往。但在過去,不管是誰家,都不會刻意的去尋找擺酒席的理由,好事降臨了,就發貼,忙裡忙外,把這種喜悅的心情與大家分享。喜事還僅僅侷限於出嫁、滿月這兩個方面,其它方面如:高中、遷房等,只是小範圍的,並且大多是不收禮金。

    現在有所不同,個別地方這種酒席有些過度氾濫,其目的不再是聯絡感情,而是變成了斂財的一種手段。個別地區,凡事都安排酒席,如母豬下仔,小牛降生,孩子考學、建房遷屋等都會成為擺酒席的理由,一度讓人吃不消。

    有網上曾報:有一戶家庭,一個月基本天天吃“大餐”,最後舉債去償還這沒完沒了的人情。還有一笑話說:某村一戶,無兒無女,平時都是去別人家吃“大餐”,份子錢也是越出越多,漸漸有些吃不消,就想法子要賺回來,可家裡基本上沒什麼喜事,無女可嫁,無兒可娶,無錢建房,無屋可遷,莫說小牛,就是小豬仔也沒得下。沒辦法之下,他就想一主意,抱親戚家一母雞借用三天,母雞下蛋,被稱之為家裡最大喜事,於是下帖張羅,安排酒席。

    現實中也確有這種人,為了面子,寧可居無飯,也要上份子,現實還有這種人,為了斂財,家裡的喜事是一樁接著一樁,好像不把親戚朋友鄰居榨乾勢不罷休。因此,在農村,有些酒席大家都抵制住,不要為了薄薄的面子,而自己活受罪。真正的鄰里關係,朋友相處,親戚來往並不是靠份子錢建起來的,情感只有與金錢分開,才會是最純真的情感。

  • 7 # 三夢悠然

    所謂的禮儀之邦,其實都是假仁假義,虛偽,為了自己,口是心非。但有時必須入境隨俗,你拒絕,不去,人家會把你當成仇人。

  • 8 # 豫苑春聲

    禮尚往來是中國傳統文明的真實寫照,親戚朋友鄰里之間,透過這一生動的交流,增加了對方彼此的感情,豐富了生活的內涵。值得人們褒揚。

    但凡事都有個度,現在農村有好多酒席,有人說最好別去,都是為了收份子錢。

    到底有哪些呢?同學聚會、喬遷之喜、小孩升學、做壽等等確實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華人雖說是禮儀之邦,珍惜情意,一般人之間,如此應酬,大可不必;為什麼?因為吃不消啊,若真是自己內部的事情,沒得說了。若不是,純純是為了裝臉面,不去也罷,畢竟誰掙錢也不容易!

    死要面子活受罪,這就是一部分隨禮人的心態,想到底,只是為了“臉面”的虛榮……

    有時候,“臉面”就是工地打工的汗水,“臉面”就是兒子少了一分都不行的婚事……想到此,從內心說:我感到了汗顏!

  • 9 # 二楞娃

    當然不是為了份子錢。

    1. 這是一種習俗,禮尚往來,一頓飯(我們家鄉2~3頓)去一家人(2~5人)隨禮也就是200元,你覺得多嗎?要說給幾千上萬塊禮錢的那波人,肯定關係在那兒擺著呢,到時候還不得還回去?

    2. 這是一村人或者親戚朋友感情交流的最佳時間,他幫你來你幫他,促進鄰里關係親戚走動,人不可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人情往來的生活還叫生活嗎?

  • 10 # 貽生

    農村酒席請客也是有選擇的,不是誰都請,絕大部分出席酒宴是為了還禮錢,今天你請我,朋天我請你,如此迴圈,沾不上邊的主人還不請呢,所以說請客不是絕對收份子錢,這個提法有些偏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電影節為什麼需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