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致敬邵康節先生
-
2 # 讀書點亮心扉
中西方幽默文化的異同點主要體現在他們的形式和內容上。
不同點:兩者的表現形式不同。西方是肢體幽默,類似於一些誇張的動作和表情,馬戲團裡的小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東方是語言幽默,就像我們平時喜歡開一些玩笑話,像是相聲啊、小品、脫口秀等啊,他們不一定要有很多誇張的動作表達,光靠臺詞就能讓你發笑。
相同點:二者的內容相似。中西方的幽默都喜歡融入現實元素,或者諷刺時弊,或者宣揚優秀精神。
中西方幽默文化不同主要是因為本土文化的不同。西方比較開放,人們信仰自由;而中國講究內斂,很多人都喜歡用文字來表達感情。
-
3 # 爆笑斌氣泡
幽默的點全世界都是一樣的,比如你看貓和老鼠一樣會笑的合不攏嘴,如今國外的脫口秀搬到我們這面,不照樣火熱?還有全世界都喜歡的《憨豆先生》
區別就在於文化上的不同,比如老外肯定不懂,華人為什麼對於綠帽子情有獨鍾;比如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又有什麼含義呢?在英文中很正常的兩個字母,怎麼到中國就變成了罵人的話呢?
是吧,這就是文化上的不同!
而老外的很多諧音梗,我們因為語言上的差異和文化的不同,肯定也很難理解。
-
4 # 秦川牛人
以前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借這個題目也做了一下思考。
為了比較中國幽默和西方幽默的“區別”,想找一下中國幽默的源頭,查了查,中國古來沒有“幽默”(古漢語中的幽默另有它意);“幽默”是林語堂先生1918年引入的概念,從引入這個“幽默”的概念,可以看出在林語堂心中,這個“幽默”與中國的“笑話”是有區別的。
在英語中與中國的“笑話”相應的另有其詞,把“幽默”用音譯而不用意譯,說明林語堂先生在中文環境中沒有找到與“幽默”相對應的詞彙;當然,選擇“音譯”也有另外的好處,在中文環境中使用英語(包括其他外語)能增強對這個概念的使用效果,這種方法在現在也是經常被使用著(洋涇浜英語也有類似效果)。
但我們在使用這類外來語時,實際上首先要在心裡把這種外來詞語換成相應的中文概念,比如“幽默”,可以換成“文雅一點兒的笑話”,或者“含蓄一點兒的笑話”,或者“把笑話說的隱晦一些”等等。在一般人的心裡,“幽默”實際上也是一種笑話,只不過說的方式要文雅一些、高雅一些而已(真正弄的懂幽默真諦的人應該是少數)。
所以,所謂“西方幽默”和“中國幽默”本質上就是“同一個概念,不同的表述方法”。從道理上講,中國幽默和西方幽默應該沒有區別,但是,由於是完全不同的語言環境,形成理解上的差異卻是客觀存在的。
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一個外華人即便學了很多年中文但還是能被華人聽出來,因為他總會在某些方面對中文的理解有問題。這裡有學習不夠充分的問題,但更主要的是“母語”本身存在的問題。如果“母語”中沒有與中文完全對應的詞語(或概念),他就無法完全理解相應中文的含義(這個道理反過來也一樣)。
這樣一來問題就出現了,一個華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說了很幽默的話,華人自己當然很滿意,但如果是說給西方人聽的,那效果可能就要打折扣了,甚至完全沒有效果。
所以說,西方幽默和中國幽默如果有區別的話,也應該是對具體內容理解的問題。
也就是說,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讓西方人也聽得懂中國幽默,就必須在語言上下功夫,選擇可以準確翻譯成西方語言的中文詞彙,選擇西方人容理解的行為方式等等;如果沒有這樣的準備,想讓西方人理解中國幽默是不可能的。這就是通常人們說的,“雞同鴨講”。
這種語言環境不同造成的影響,可小可大,小的影響可以一笑了之,大的影響就說不清了。
總之,華人之間講笑話、表現幽默,怎麼都可以;但如果物件是西方人,講什麼都要謹慎一些才好。
-
5 # 春華秋實363
要說幽默,是不能簡單地說是西方和中國的。其實中國不叫幽默,叫俏皮話,滑稽,噱頭等各地各叫法。華人本不缺少幽默,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農村還是城市,都有地方性的幽默文化存在。有些是可登大雅之堂的諧星,滑稽戲,相聲,評彈噱頭,川劇變臉等被大眾接受的高雅幽默。但在民間更有眾多的幽默玩意兒,天橋把式,二人轉,單口相聲,浦東說書。這些民間幽默藝術,生於民間,長於草根,表演於街口巷尾,博得幾聲笑聲,賺得幾文銅錢。為廣大城鄉平民喜聞樂見,但往往不登大雅之堂,為君子淑女所不屑一顧!
而所謂的西方幽默,也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有些國度的西方人也是非常拘謹,不苟言笑,如北歐的,德國等日耳曼民族,往往比較嚴謹,不隨便與人開玩笑。但是南歐法國,義大利,西班牙這些拉丁民族就隨便一些,小丑,諧劇盛行與市。平時交流也是喜形於色。特別指出的是美華人,他們更熱衷於各種逗人發笑的娛樂專案。著名的卓別林,勞萊,哈代等滑稽大名星為世人追捧。美華人是集歐洲,非洲,拉丁美洲文化之大成,發展成豐富多彩的喜劇文化,並將其推向到世界各國。尤其是隨著電影電視的發展,更使全世界都欣賞到美國幽默文化的魅力。
-
6 # 西部大帝
說實話,沒有去過國外,更沒有去過西方國家,對他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一無所知,很難對中國幽默和西方幽默做出有理有據的分析判斷。
-
7 # Tangren女吳
簡單說就是:中國-留白,西方-蒙太奇
中國的幽默比較含蓄, 西方的幽默比較直接, 我就不喜歡西方的, 什麼時候豆子啊, 什麼卓別林啊, 一點也不好笑, 那麼做作,現實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
而中國的幽默很多是取自生活的, 讓人看了很舒服, 很有親切感, 還有就是,東方的幽默比較智慧,不像豆子那麼白痴!
至於我自己的的感想是這樣的:
我覺得西方的幽默不是真正的幽默,他們會用一些比如:小丑,之類的譁眾取寵的東西.有時候他們會搞些惡作劇來取悅於人.用電影裡的話就是“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我喜歡東方的幽默,比如“相聲”,侯寶林大師就說過真正好的相聲是讓人在三年後想想還是覺得好笑的東西。
我認為這才叫幽默。很有技術含量,這是西方所沒有的。
-
8 # 愛說心裡話
在語言上中西方的幽默共同點都帶有搞笑,出其不意把人們笑翻了天。中式幽默尤其以相聲小品著稱,講究包袱,以生活內容比較多。西方幽默諷刺性較強,涵蓋較廣,涉及政治上不論是誰,只要不是人身攻擊謾罵儘管幽默。
-
9 # 微笑00707
我來說一個在朋友圈裡看到的:有一個婦人現在正是地裡番薯豐收的時節,挖了好多番薯,有的在地上,有的放在筐裡,拍了照片發了朋友圈,還做了個表情包。朋友圈一片贊,有人評語:五嬸,你好能生。(意思就是地裡的番薯好多)結果婦人回答:十三點。(略帶笑罵的回答)我看笑了!
中國幽默與西方幽默的區別就是文化的差異,文字的理解中文比其它語種更深奧,且不說這麼多的地方方言,夠學中文的西方人吃一輩子的。
-
10 # 逍遙信天翁
和一般的笑話不同,幽默是一種有內涵,能引人思索,並使人發出會心一笑的東西。從其本質上來說,不但中國和西方沒有區別,舉凡世界各國,也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表現的工具(大多數屬語言文化)不同罷了。同理,中國各地區、各民族所表現出來的幽默也是如此。
就像土豆,世界人民都喜食,雖用的炊具不同,但煮出來都是土豆的味道;就像你釀製了美酒,無論用什麼杯子豪飲,都一樣的醉人;就像一首《紅莓花兒開》,你用什麼語言唱,都透著對愛情的綿綿思戀。
卓別林和憨豆的啞劇,無需藉助語言,便能讓不同國家的人們盡情享受到富有幽默元素的快樂。這很好地詮釋了幽默的普適性或說“通用”性。
回覆列表
其實中國幾千年來都是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做人做事的,真沒有西方式幽默,你看看嚴謹的德國幽默的人多嗎?如果說中式幽默的話,三國演義裡:張飛對陣呂布說了句:三姓家奴,呂還問一句:為何叫我三姓家奴。所以起外號是中國式幽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