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尚育兒圈子

    很多老一輩的人對帶孩子去掃墓上墳之類的,會有迷信的說法,是百無禁忌,還是有所顧忌?本次想跟大家聊一聊關於清明節的話題:你會帶寶寶去掃墓嗎?如果不帶,是出於什麼想法?如果帶,是傳統使然,還是有教育目的?又或者,對這件事,你會很糾結很徘徊?為此,特地採訪了幼兒國學專家張曉燕老師:

    您覺得清明節這樣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對家庭教育來說意味著什麼?

    張曉燕 對寶Bora說,不管是傳統節日也好,洋節日也罷,可能就是一個稍微比平時熱鬧一些的平常日子——當然兒童節例外。之所以清明節會被關注,是因為華人有祭拜祖宗的文化習俗。

    是的,這次就“帶不帶寶寶掃墓”展開了調查,結果大多的媽媽選擇“小時候不帶,等寶寶大點會帶”,當然理由是各不相同的。

    張曉燕 我們可以探討一下為什麼要拜祖宗?很多人可能沒有搞清楚。拜祭不僅是磕頭跪拜追憶祖先,更是種傳承的儀式,同時讓拜祭者對自己在家族中的位置有所確認,華人特別注重“長子長孫”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也有媽媽支援帶寶寶掃墓,作為家族中的最新一輩人,是需要出席重大的家族場合的吧?

    張曉燕 其實我倒是並不主張寶寶太小的時候帶去掃墓。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就算純粹出於教育的目的,也應該是日積月累,而不僅僅在於清明這一天。

    也就是說,“為節日而節日”往往只能流於形式,對教育的意義不大,最多就是感受一下清明是怎麼過的,寶寶太小的話的確也不能理解。

    張曉燕 就像《弟子規》中提倡的那樣,若要教育寶寶孝順,不如在平時積累點點滴滴。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示範的模本,請從平時孝順自己家的老人開始做起,這樣寶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也會學著做,並在思想中深刻地明白“何為孝,如何孝”,這樣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套句當下時髦的話,到那時,清明什麼的就都只是浮雲而已了。

  • 2 # 憬易源居士

    原則是起運後不受小兒關煞運束縛後便可以掃墓,如有些小孩犯:將軍劍,四季關,休俺關,短命關,克親煞的這些就必須等小兒運結束,步入人運開始為好,那麼不同的孩子起運不一樣,如某孩子出生日期為準,在(鼠虎龍馬猴狗)這些年出生的男孩查閱出生那天以後最近的節氣日計算日差,女孩查出生那天以前的近期節氣算日差,在(牛吐蛇羊雞豬)年出生的男孩查出生以前最近的節氣算日差,女孩出生日期以後的最近節氣日計算日差,這樣根據日差三年為一歲計算,就可以得到幾歲起運,一般不會超過十二歲,凡起運後都可以不受小兒關煞約束,對於掃墓,祭拜,殯儀館等活動才可以參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延長芍藥的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