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花一世界1943
-
2 # 靜好150440155
但凡不會的孩子,基本存在幾點通病:1.不思考。上課時,腦子基本處於“宕機”狀態,沒有思維。2.注意力不集中。老師講啥了,講到哪了一問三不知。3.課前沒有預習習慣。課前花幾分鐘時間預習一下,瞭解一下大概要講什麼,哪裡是自己不會的,課上重點聽。這一點和前兩點緊密相連。4.課後不懂複習。總之,完全靠課堂40分鐘學會所有知識,並會靈活運用,舉一反三,除非有過硬的腦子,或者練習題和例題一模一樣,沒有變型,否則做起來,肯定是不熟練的!
-
3 # 老楊老師2
有一個詞“懶政”?
領導者或者行政者,只知道開個會,把上級或者地方檔案宣讀一下,下面的部門怎麼做,做或者不做,他就不需要再管了。以後查出問題,領導可以說,我開會的時候反覆強調過,你們還是犯錯誤,真的不是領導的責任了。
領導開會講了,或者,上課的時候老師講了,後面會怎麼樣?下級做不做?或者學生聽不聽?與領導沒有關係,與老師沒有關係?這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無恥的事情。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老師講了?學生在課堂上打撲克,甚至喝小酒,玩五子棋,老師根本沒有看見,老師只在乎,這個問題,我在課堂上講了。
我參加一些新教師招聘工作,我對老師的要求,第一就是必須能夠駕馭課堂。
很多老師,上課的時候,只在乎自己講解。學生在課堂上,什麼情況都有,教室就是一個菜市場。現在,這樣的課堂越來越多。我聽過很多次公開課,甚至優質課比賽,很多學生根本就一句老師講的內容都沒有聽,只是在下面兩個人談心。課堂一片吵雜。
這不算什麼,最神奇的事情是,這樣的公開課,領導和老師聽完了,最後評價,卻非常高,老師領導都是一致好評。不要問為什麼,大家心知肚明。
所以,作為家長,千萬不要被一些名頭,或者職稱,或者傳說迷惑,對於老師的教育教學,目前也好,以後也好,還是看緣分,看造化。
如果您的孩子,和這個老師十分投緣,特別喜歡這個老師的講解,那麼,這個學生肯定是好學生。
大多數學生,很難成為好學生。因為,沒有這個緣分,也就不會有那個造化。
真正優秀的老師,絕對不會說這樣的話,“老師講了,學生為什麼不會?”因為,優秀老師的課堂,絕對不是僅僅是老師講!
-
4 # Sunny厚坤
這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學生學習與教師講授是兩個層面的問題。
首先談談教師的講。學生不會,有可能是教師自身對知識理解不到位,沒有講解清楚;也有可能是教師講清楚了,但是他沒有站在學生學的角度,所以學生還是沒有弄明白;第三種情況就是教師雖然站在學生的角度把問題講的清清楚楚,但是沒有與學生互動,沒有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還是不會。
其次學生的學不等於老師的講。首先學生要有學習的興趣和願望,想學會,如果根本不想學,當然不會去關心老師在講什麼,其次學生還要具備老師講授內容的相關基礎,否則就可能因為某一知識技能的缺失導致聽不懂老師的講解。第三即使真聽懂了老師的講解,但也不一定真會,一定要及時地進行配套練習,把老師的講轉化為自己的做。
-
5 # 讀行天俠
因為老師當初做學生時候也是這樣,所以才淪為老師!!如果老師講了都會,其實不要老師就可以,書看了也就會,為啥要老師?
-
6 # 廣州星光
老師講了,學生不一定都理解了,不一定都掌握了,特別是要動手動眼動腦去思考去分析的問題,學生必須反覆學習吧,學生必須進一步學習和實踐!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相互交流合作的!老師不可能什麼問題都講出來。很多知識都是要學生去做的!就例如游泳老師講怎麼學游泳,但是學生都沒有下水去游泳過,怎麼就會了呢!學開車也一樣哦,教練講了半天,學員都沒模過車,學員都沒有開車上過大馬路,怎麼就會開車呢?學生學習也一樣哦!老師講了很多!學生必須自己動手去做去學習吧!
-
7 # 清遠華圖
針對這一現實,作為戰鬥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必須要有很好的反思,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良策。
①個人認為老師講過多遍的知識,學生到考試時還是不會做,要辯證的看待這個問,對問題的存在做出一分為二的分析,才能得以真正解決。 第一、教師本身的問題 學生“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主要反應在老師的備、教、輔、考各個環節。老師講課時,採取灌的方式,往往是老師主動地講,學生被動地聽,老師把所有的步驟、思路都講出來了,這樣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其實學生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想、為什麼會想到這方面去,學生所謂的“聽懂”只是老師具體的解法,而不是抽象的解法,學生沒有主動地參與教與學活動,當然談不上運用知識解題了。在提倡高效課堂的今天,那就要求老師廢除滿堂灌,精講多練,把課堂的還給學生。 其二是老師不能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上課只關注好生,不注意差生,造成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
②學生方面的問題 學生方面的原因主要反映在預習、聽課、複習各個環節,一是學習的主動性、計劃性不強,所學知識一知半解。二是缺少學習方法,沒有勤學好問、預習和複習的良好習慣。三是對解題的目的不明確,缺乏學習的興趣。具體來說有下列情況: 1、課前不預習,被動聽課。 預習是聽好課的前提,雖然不預習也能聽懂課,但預習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據自己的情況有選擇地聽,不會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整節課上,被老師“牽著鼻子走”,打無準備之仗。
2、聽課時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 聽課是學生學習的關鍵環節,教材和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主要來源。既不預習也不認真聽課就失去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上課精力無法集中,學生聽課時人在教室心在外面,在下面看閒書、玩遊戲、聊天。這也是不會解題的一個原因。
3、做作業時沒有認識到作業是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 學生做作業急於完成任務,沒有認識到做好作業對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性。學生對做作業、解法的簡捷性和合理性不夠重視,把作業當成負擔。沒有認識到作業是複習鞏固所學知識的必要,也是學生“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之一。
4、不懂裝懂,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學生能“能聽懂課,不會解題”的原因,是對“懂”的理解上有誤,有的學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題的每一步,是在老師講解下的懂,看書想不到的地方,老師講課時有提示,有誘導,能想起來,認為自己懂了。同樣的問題,沒有教師的提示,就不能想起來,說明學生的“懂”不是真“懂”,愛面子,不願說不懂;看老師的面子,不敢說不懂。有的學生,老師在講課、講題進得過快,對於一些重要的步驟沒有詳細講解,只是一帶而過。學生又不善問,久而久之,問題堆積如山,學習興趣也就淡化甚至消失了。學過的知識不會運用,甚至作業也不能獨立地完成。作業一抄了之。不輸入資訊,哪能有資訊輸出?
5、不能及時複習鞏固,幾乎是學過即忘。 由德國艾賓浩斯研究的遺忘曲線可以知道,在接觸新的最初階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間就應及時複習。否則學過即忘。以至於看到題目就產生畏懼感,不願解題,對課本的基本知識、定理、定律熟練程度不夠,成績也就自然不能提高
6、對老師的依賴性太強,上課不記筆記,消極聽課。 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老師有很強的依賴性,課本、資料上的習題從不主動解答,等待老師講解,對自己不負責任,學習上的消極情緒嚴重。上課不記筆記,老師講課時只管聽,且聽得頭頭是道,課後卻找不著方向,原以為聽懂了就記住了,沒有把知識變成自己的,其結果是左耳進,右耳出,時間稍久就忘記得一乾二淨。
回覆列表
老師講是講的過程和學生學的過程同時進行,但是老師講了,學生為什麼還是不會,這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首先,老師方面,教師是否把知識講明白了,如果教師都沒講明白,自己都是稀裡糊塗的,學生更不可能清楚。教師課堂的把控力,也就是能否把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來,如果學生經常走神,思維斷線,說明教師的課堂把控力不足!厲害的教師能時時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思路,而且能控制節奏,讓絕大部分學生跟的上思路。三是教師是否設定有合適問題讓學生解答,如果光是講,沒有實際的鍛鍊,學生記憶理解不深刻,就會造成暫時懂了,但理解不深刻,一遇到實際問題卻不會分析解決問題!四是教師是否有跟蹤練習,也就是根據重點和難點的課後反饋練習。根據課後的反饋,教師能更好的瞭解學生的理解和運用程度,再次根據具體情況做進一步講解和訓練!再說學生方面,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參與度如何,如果學生不真聽課,思維就會斷線,跟不上節奏,所聽的內容只是隻言片語,無法構成前後連線的統一邏輯,也就很難真正理解知識!有些學科對學生的基礎要求很高,如果基礎太差,也很難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學生的個人能力方面是否合格,如理解能力,記憶能力,語言描述能力,文字組織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運算能力,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等,這背後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學生在課堂之外大力閱讀,深入觀察,廣泛實踐,深度思考。沒有一定的知識面,知識的積累,面對實際問題還是不會運用。這需要功夫既要花在課堂,更要花在課外。所以老師為什麼講了,學生還是不會,要從多方面找原因,作為老師要儘可能降低知識難度,考慮絕大部分學生,儘量要讓所講的內容,只要你願意聽,百分百能聽懂,並能會運用。要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合理設定課堂環節,靜心挑選問題,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度,讓學生學的開心,學的快樂!作為學生要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保持高度注意力,積極參與課堂,調動手,耳,眼,腦,口。不僅要把功夫下到課堂上更要花在課堂外。只要愛學習,一定能越學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