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先鋒娛樂影視

    如果當下沒有了WIFI,沒有了手機,沒有了電腦,現在的小孩的童年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是想到我們小時候,科技還不是很發達,沒有手機,沒有WiFi,沒有電腦,不知道範思哲,不知道蘋果手機,但是我們每天過的都很快樂。科技的高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時光一去不復返,珍惜眼前,珍惜當下,不要等到失去後才後悔。

    先來說說戶外的幾大經典活動:

    鬥雞

    是我們在冬天最常玩的遊戲,因為這個遊戲可以暖和身子。鬥雞遊戲很多地區都有不同的叫法,北方多稱為“撞拐”,南方多稱為“鬥雞”,雖然叫法不同,但是玩法大同小異,不需要特定的場地,不需要任何運動器具,把一條腿抬起來放到另一條大腿上,用手抱著抬起的腳,單腿在地上蹦,用膝蓋把別人撞倒就算贏了,只要你想玩,任何地方都能成為"運動"

    跳皮筋

    以前看小女生跳,慢慢過關,皮筋升高,就算是升到頭頂,有些個別的“滅絕師太”都能一腿撩夠的!這絕對是男生不敢輕易嘗試的“運動”,我怎麼能說主要是因為當年男生髮育晚,個子比女生小呢!

    但是那種甩跳繩,可以好幾個人一起進來跳的那種,男生還是經常玩的,畢竟比起“跳皮筋”,這項運動沒有那麼“女孩子氣”~

    跳格子

    在有土的地方,就用棍子畫線;水泥地就用石頭或者粉筆畫線,畫成一個格子形狀,最尾端則是“大茅坑”。丟到幾號,就單腳跳到幾號,踩線或者丟到“茅坑”都算out。長大才知道這主要是用來鍛鍊腳的控制力。即使這麼簡單的遊戲,小時候也能玩的很開心~

    抓石頭

    其實那時候抓的除了石子,還有瓷碗底~專門撿那種破碗,然後把碗底摔破成幾塊小的,最後把鋒利處打磨平滑,一把十幾個,抓幾輪才能將它們完全磨平,不硌手。通常玩的很久的瓷碗底,都能發亮了。這一套就逐漸成了主人的寶貝,要敢搶,來啊,打一架!

    拍三角

    這個遊戲,每個地區方言叫法各有不一。主要就是把地上的牌拍得翻個面。最高興的就是沒帶幾張小卡片出去,回來卻捧了一大把。那時候吃泡麵集的小卡片都是拿來玩這個了~三國,星矢可都是當年的“典藏必備”啊!

    鬥拐

    男生經久不衰的遊戲!什麼都不要,只要有體力!大概小時候用不完的精力都在這裡輸出了。後來想想,其實這個還是很有技巧的,身體的靈活性和平衡感還是很考驗人的~當然,除了那種死推都推不動的大胖子除外~

    挑棍

    這個就比較考驗細心了。蹲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喘,生怕把棍子給吹動了。你一般是玩到第幾根結束呢?

    丟沙包

    那時候的沙包都是叫家長幫忙縫的,包著細沙或者穀殼子,材質不一樣,到時候打到人的疼痛感也不一樣。躲閃和迅速攻擊能力,最後的贏家都是當年的搗蛋鬼吧!

    回到屋內,除了看動畫片之外,玩的更多的還是電子遊戲。在那個還是8位計算的時代,電子遊戲裡畫素風格的影象,既精緻又樸素。

    魂鬥羅

    你可以看做是CS的雛形,但是在小馬哥看來,這其實就是兩個直男的奇幻漂流記嘛!當年幻想“口叼大雪茄,持槍走天涯“,好基友,一輩子!

    雙截龍

    擼圈有人傳“為人不玩雙截龍,擼遍遊戲也枉然”。“旋風腿”是不是你當年的bug?

    超級瑪里奧

    這款背景音樂也算得上是當年的”神曲“吧,打遊戲打得洗腦哇~馬里奧大叔,最膩害的水管工,個頭不高但愛冒險,頂磚頭、扛蘑菇,吃金幣,這是正經水管工?

    拳皇

    經典!你懂的~草稚京和八神庵,還有不知火舞時刻晃動著的馬賽克和純純的春麗大妹子,恰逢荷爾蒙剛要翻滾的年紀,玩到欲罷不能!

    經典三忍

    忍者的三款經典遊戲。那一段時間看多了,總幻想自己變成了忍者去拯救少女,不不不,是拯救世界。

    俄羅斯方塊

    實在沒啥遊戲玩了,就會拿起來闖關。小馬哥個人覺得,這款超簡單的小遊戲的確是消磨時光的必備款啊!不過最近也聽說俄羅斯方塊要被好萊塢拍成電影,也是會玩~

    彈玻璃球

    彈玻璃球是筆者小時候引以為傲的小遊戲了,玻璃球大多帶有立體圖案,彈起來滾來滾去,十分精美,彷彿帶有魔幻,讓我迷戀其中,不能自拔。

    木頭人

    在一片空地上,一個人追,其他人跑,跑的人可以在關鍵時刻喊“木頭人”,這個時候追的人不能抓他,而喊木頭人的人必須一動不動,直到其他能動的人摸一下才能動,如果在被追上時沒有喊木頭人,被抓到,那就換你追其他人,雖然每次玩完這個遊戲都是滿身臭汗,但是樂此不疲。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比如“丟沙包”“跳房子”“瞎子摸人”“跳山羊”等等。

    那年,我們沒有錢,但是一根竹竿一毛錢的魚線,自己挖點蚯蚓就能釣魚釣到手軟,小時候我們沒有錢。

    那年,我們沒有手機,但是和小夥伴一起圍在一塊看黑白電視很是開心。

    那年,我們沒有輔導班,全靠自學,書包還沒有那麼重。

    那年,我們沒有冰箱,但是吃著幾毛錢的冰棒就已經很滿足了。

    那年,我們沒有汽車,騎著大梁腳踏車在馬路上盡情的撒歡。

    以前,我們吃不飽,穿不暖,但是我們並不覺得苦,我們記住的只有快樂,致所有的70後80後。這幾天上班路上,還能見到孩子們揹著書包搭公車。看來除了暑假作業,他們還得跑各種培訓班、輔導課,簡直比我們這群上班狗都要辛苦啊!想到這裡,不禁文藝氣質地感慨一下,這群沒有童年的孩子,心疼~我們80後的童年才叫真正的童年呀!沒有手機,沒有wifi,給一張紙,一根橡皮筋,一把木棍,一堆石頭,就能玩出花樣來。

  • 2 # 火娃短影片

    本人90年出生,當時不僅沒有wifi,手機、座機都沒有,電視機都是少數比較富裕的家庭才能擁有,童年閒暇時間都是和小夥伴們一起度過,小夥伴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除了做遊戲就是做遊戲,比較大眾的遊戲主要是以下幾種。

    1、丟手絹

    丟手絹遊戲,一般要由五個人以上組成,人數不設上限。男女小孩都可參加。

    開始前,大家利用石頭剪刀布”或其他的方法推選出一個丟手絹的小朋友,其餘的人圍成一個大圓圈坐到地上。遊戲開始,大家一起唱起《丟手絹》歌謠,被推選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外行走或跑步。在歌謠唱完之前,丟手絹的人要不知不覺地將手絹丟在其中一人的身後。被丟了手絹的人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絹,然後迅速起身追逐丟手絹的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奔跑,跑到被丟手絹人的位置時蹲下,如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可表演跳舞、講故事等。如果被丟手絹的人在歌謠唱完後仍未發現身後的手絹,而讓丟手絹的人轉了一圈後抓住的,就要做下一輪丟手絹的人,他的位置則由剛才丟手絹的人代替。因此遊戲是大家圍成圓圈進行的,所以丟手絹的人和被丟手絹的人跑動時圈數不能太多,防止因跑動圈數太多而頭暈跌倒。

    2、跳皮筋

    是皮筋高度從腳踝處開始到膝蓋,到腰到胸到肩頭,再到耳朵頭頂,然後舉高“小舉”、“大舉”,難度越來越大,跳者用腳不許用手鉤皮筋邊舞邊唱著自編的有一定節奏的歌謠。

    跳皮筋一般是3人以上的活動。它的花樣很多,但都是在基本動作的基礎上聯合而成。在活動中也可以把基本動作重新組合,創造出新的花樣。

    3、丟沙包

    參加人數:至少3人。

    首先選擇兩個人作為丟沙包的,兩人相距10~15米;其他人(1人或多人)站在兩人中間;丟沙包的人透過沙包來回打中間的人,打中的話此人則被淘汰;中間的人如果接到了打過來的沙包,則可以多一條命,或者讓被淘汰的人復活。丟沙包遊戲既簡單又可以很好的鍛鍊了身體,比較適合在冬季裡玩。

    4、打彈珠

    在地上畫一個圓圈,參加者每人出幾粒彈珠放到框內。另外,每個人還各自拿出一個容易分辨的彈珠當作“母彈”。在距離圓圈約三公尺的左右的地方畫一條直線,大家一起把“母彈”往線的方向拋去,愈靠近線又不超過線者為最優先,決定每人打彈珠的順序。站在直線後方,將自己的母彈向圓圈中的彈珠彈去。如果都沒有將圈中彈珠打出圈外時時,就換下一個人玩,而且自己的母彈不能拿走。下次輪到自己時,再從自己上一次彈珠落點繼續打。如果擊中別人的母彈或將圓圈中的彈珠擊出圈外,彈珠就屬於擊中者所有;但是母彈千萬不能停留在圓圈中,否則將喪失繼續打的資格,而且還要將之前所有擊出獲得的彈珠全數吐出來,但是他卻有權利把圓圈內的彈珠重新排列位置。曾經擊出圓圈內彈珠的人才有資格攻擊別人的母彈,如果打中他人的母彈,不只可以吃下對方母彈,而且還可以贏得對方在這局裡獲得的所有彈珠。但是,還未曾擊吃得圓圈中彈珠的人擊中了他人母彈,那麼,被擊中者必須把自已曾經獲得的彈珠全部放回圓圈中,可是仍然可以繼續參加遊戲。

    5、捉迷藏

    首先選定一個範圍,大家經過猜拳或一定規則之後,選定一個人先蒙上眼睛或揹著大家數數,可長可短。而其他人必須在這段時間找到一個地方躲藏,時間到後那個人去找其他人,最先找到的人為下一輪找的人。沒有被找到,且最後回到出發點沒有被尋找者發現的人,將不參與第二局的猜拳,直接成為躲藏者。遊戲可反覆進行。

    捉迷藏進階玩法:小時候在農村,地方大,幾個小朋友選擇一個人負責找,其他人負責藏,一個遊戲能完一上午,地方大藏得遠,所以基本找不到人,負責找的小朋友到中午直接回家吃飯,其他人餓肚子。

  • 3 # 懷舊的江sir

    我的童年沒有網路,天真無邪,小夥伴們多,玩泥巴 抓魚 掏鳥窩……接觸大自然 不像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培訓 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7中醫師承執助考試難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