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所謂削藩,其實就是指帝王為了收回諸侯或地方割據勢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權力而實施的政策,然而由於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利益衝突,因此削藩常常引發政治動盪,甚至軍事叛亂。歷史上的削藩典型案例一共有五次,然而從事態發展來看,無疑均已失敗告終。

    西漢景帝削藩:引發“七國之亂”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後,迫於當時的天下形勢,在汲取了秦國滅亡的教訓後,推行郡縣制與分封制並存的“郡國制”,分封七大異姓諸侯王,此後異姓諸侯王被逐步消滅,劉邦改封九大劉姓諸侯王,並與群臣定下了“非劉姓不王”的“白馬之盟”。

    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5年),晁錯向漢景帝提議削減諸侯封地,收回旁郡,於是漢景帝先後削去楚王劉戊的東海郡,趙王劉遂的河間郡,膠西王劉昂的六個縣,並與大臣商議削奪吳王劉濞的封地,吳王劉濞本就與漢景帝有殺子之仇,再加上這次大規模的削藩,開始產生異心。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人最終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西晉賈南風鏟除諸侯:引發“八王之亂”

    晉武帝司馬炎能夠篡魏建晉,離不開當時貴族門閥的支援,因此西晉初期對於貴族門閥有著很多的優待政策,然而士作為特權階級,若是任由其擴大和膨脹,無疑將來會對司馬政權構成威脅,因此晉武帝便又先後大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並大肆擴大宗室諸王政治和經濟權力,以期諸侯王能夠成為皇室屏障。

    賈南風總覽朝政之後,與司馬宗室的開始產生劇烈衝突。彼時,司馬諸侯王的權力,除了他們在各地的勢力之外,同樣源於在朝廷中的職務,而賈南風獨掌大權之後,為了確保權力的穩固,一方面大肆安插親信,另一方面則不斷打壓司馬諸王的權力,司馬亮和司馬瑋的被殺,和太子的被廢,便是其中典型。

    唐朝多次削藩:始終未能取得成效

    唐玄宗時期,李隆基為了擴張疆土、鞏固邊防,先後設立河西、盧龍、幽州、劍南、朔方、河東、安西、北庭等十大藩鎮,為了確保邊疆軍事優勢,更是給了各地節度使諸多特權, 從而使得各地節度使逐步掌握政治、經濟和軍事權力。

    此後,隨著中央朝廷的持續衰弱,各地節度使逐漸脫離朝廷掌控,差不多成為了“半獨立王國”,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河北四個藩鎮宣佈獨立,緊接著奉命平叛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也跟著造了反。

    為了解決藩鎮割據問題,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適、唐憲宗李純和唐穆宗李恆等先後採取削藩措施,但只有唐憲宗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於唐憲宗不久後被宦官所殺,削藩成果就此付之一炬。此後,直到唐朝滅亡,也沒能徹底解決藩鎮問題。

    明朝建文帝削藩:引發“靖難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為了確保大明統治穩固,同時為了抵禦北元殘餘勢力,於是先後於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分封二十五個藩王,這些藩王大多擁有數量不等的軍隊,尤其是北部邊防的“塞王”,甚至還擁有指揮軍隊權力。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繼位僅僅一個月後,便派李景隆突襲周王府,以周王次子朱有爋告發父親謀反為名,將周王廢為庶人,遷往雲南蒙化。到了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建文帝又連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全部廢為庶人,其中湘王朱柏不堪受辱,竟然舉家自焚而死。兩個月後,建文帝又將岷王朱楩廢為庶人,遷往漳州。

    清朝康熙帝削藩:引發“三藩之亂”

    清軍入關之後,雖然最終成功奪取了天下,但由於清朝初年統治力量不足,難以有效直接控制南方各省,於是便將漢人降將有功者分封於南方省份,其中吳三桂獲封平西王(雲南、貴州),尚可喜獲封平南王(廣東),耿仲明獲封靖南王(福建),合稱“三藩”。

    康熙六年(1667年),吳三桂以目疾請解除總管雲貴兩省事務試探朝廷反應,康熙則命令吳三桂將所管各項事務全部交出,並責令雲貴兩省督撫接管。朝廷的反應使得吳三桂等人警惕心大起,開始暗中著手準備。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老遼東,隨後吳三桂和耿精忠也先後疏請撤兵,朝廷趁機開始著手準備削藩。

    從以上五次削藩來看,這種大規模的激烈削藩,往往都會造成統治的巨大動盪,而那些成功的削藩,往往都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達成的,例如漢武帝的“推恩令”,又如永樂帝的“控藩之策”。

  • 2 # 阿T的寶藏

    建文之時,各地藩王坐大,尤其是駐守蒙明邊境的藩王,或稱塞王,是朱允炆的心腹之患。於是朱允炆日思夜想,如何把這些藩王除去呢?早在朱元璋時,朱允炆就談到這個問題,但毫無對策。黃子澄、齊泰力主削藩,先從內地藩王入手,有的藩王就直接自殺了。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擁有兵權,在北方培植勢力多年的朱棣不能不警惕。在謀士姚廣孝的建議下,朱棣日夜在府邸之下鍛造兵器,為了掩蓋鐵器聲響,故意買了許多鴨子放在王府裡,借鴨聲覆蓋打鐵聲。

    等到朱允炆決心削燕王之時,朱棣殺了朱允炆派駐北平的官兒,整合了寧王權的部隊,帶著自己身經百戰的將士及朵顏三衛,向朱允炆發難。由於朱元璋在世時已經幫太子太孫將鞭子上的刺都拔掉了,因此朱允炆面對凶猛的朱棣,沒什麼趁手的兵器,平安、盛庸、鐵鉉也都只能抵擋一時,最後朱棣釜底抽薪,直插南京,朱允炆在皇宮放把火後逃走了。

    朱棣在南方呆不慣,回到了自己的大本營北京,但因為當初要集中兵力對抗侄子,所以邊防很多要塞已然放棄,這就使得明朝的皇帝一直處於靠近敵區又防備不足的都城。

    成祖朱棣

    建文帝允炆

  • 3 # 莫問青衫

    歷史上削藩是指君主為了收回地方諸侯王或者割據勢力的權力而實行的某些政策。

    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四次削藩。分別為:

    (1)西漢漢景帝削藩,引發“七國之亂”,雖然被平息,但直到漢武帝時期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實施,才成功削藩。成功

    (2)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唐代宗等人的削藩,最後以失敗告終,唐朝也被藩鎮所滅。失敗

    (3)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引發“靖難之役”,明成祖朱棣奪取政權。失敗

    (4)清朝康熙皇帝削藩,引發“三藩之亂”,最終康熙大帝成功平定藩王之亂。成功

    這四次削藩正好兩次成功,兩次失敗。其中最典型的便是(1)和(3)這兩次削藩。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失敗案例

    明朝建文帝是朱元璋很看好的孫子,所以朱元璋在生前為建文帝朱允炆解決了很多的威脅,自認為孫子可以安心繼承他的皇位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建文帝朱允炆剛剛登基,大權還沒有掌握,就著急的開始削藩,逼得各個諸侯王只能造反,其中又以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最強。一個剛剛坐上皇位的皇帝如何能夠與諸多聯手的諸侯王爭鋒,所以結局是建文帝朱允炆慘敗,據說死在一場大火中,也有說法說他逃走了。但總得來說,他的削藩可謂是慘敗,也幸好朱棣是位明君,開創了“永樂盛世”,他的兒子孫子統治期間又被稱為“仁宣之治”,所以,可能建文帝朱允炆失敗對於明朝來說還是有好處的。

    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的四次削藩,兩次成功,兩次失敗。其中成功的典型案例為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失敗的典型案例為明朝建文帝的削藩,最後落得個慘敗的下場。所以削藩需謹慎啊!

  • 4 # 峰峰說史

    藩王在各朝各代都存在!能當上藩王的不在乎兩種情況,一種是立下大功的,另一種是皇帝的直系親屬,一般都是皇帝的兄弟。藩王都是割據一方,有自己的封地領土,可以說都是權勢滔天的人。當然,隨著他們勢力一天天的壯大,有些人就會有野心,從而對朝廷形成了威脅,那麼也就有了消藩事件,歷史上消藩事件不少,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今天分別說一個比較著名的。

    成功的:康熙平定三藩。

    吳三桂本是明朝駐守山海關的大將,李自成攻破明朝,崇禎皇帝上吊,吳三桂本來是要投靠李自成的,但是李自成綁了吳三桂的家人和愛妾陳圓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與李自成反目,投靠清朝,並開啟山海關放清兵入關,清兵很快滅了李自成,建立了大清朝。由於吳三桂有功,所以被清庭封為平西王,受封的還有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這裡已吳三桂勢力最大。

    到了康熙繼位。吳三桂的勢力已經很大,是名副其實的雲南王。康熙不會眼睜睜放任一個這麼大的威脅,於是決定消藩,吳三桂也不會坐以待斃,開始與大清朝對抗。

    失敗的:建文帝消藩。

    建文帝是明朝第二任皇帝~朱允炆,第一任當然是明太祖朱元璋了。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之後,為了鞏固大明江山,他效仿劉邦,封了許多藩王。不過劉邦封的是異姓王,而朱元璋封的都是自己的兄弟。

    “是非成敗轉頭空,浪花淘盡英雄。”無論誰勝誰敗,他們都自己消失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中。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何況是那個年代呢!

  • 5 # 羅賓說歷史

    一個就是漢景帝時期發生的“七國之亂”。景帝即位後,聽從大臣晁錯的建議開始削弱諸侯王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諸侯王不甘心失去手中的權力,聯合起來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叛亂。漢景帝調集大軍進行反擊,最終平定了叛亂。七國之亂的平定代表西漢諸侯王勢力被清除,中央的權力得到鞏固和加強。

    但是建文帝沒有聽從大臣齊泰的建議先對付最強的燕王朱棣。而是聽了另一個大臣黃子澄的建議,從最弱的藩王開始削藩。這就給朱棣提了醒,可以有時間進行造反的準備。等到建文帝要對朱棣動手後,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發起反擊。因為建文帝一系列的部署失誤和用人不善,最終被朱棣攻破南京城,建文帝不知所終,生死不明,朱棣造反成功,即位當了皇帝,後世稱為明成祖。

  • 6 # 古今小李

    削藩最失敗的人就屬明朝朱允炆了

    也不能說是朱允炆,應該說是朱允炆的朝廷。朱允炆的性格偏懦弱,朱元璋也知道,所以給他留下了偏強硬的班底,但是壞事就壞在班底上了。他們不停的鼓吹削藩,不削藩就會造反,就會威脅到皇位。朱允炆在眾多壓力之下,不得不削藩。

    朱棣呢,本來也沒想反,但是如果被削藩成功,那就是死路一條。不反都不行了,於是兩方就在這樣的心理之下打了起來,朱棣本不可能當上皇帝,但是朱允炆心軟啊,他就下令,不可以傷害他的叔叔,要活捉,於是朱棣靠著這個無形的護身符逃過了幾次生死大劫。

    最後朱棣攻佔北京城,朱允炆這個不想削藩的削藩,是最失敗的。

  • 7 # 史詩集

    削藩是為了解決中央集權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這在許多朝代前期都是皇帝的心病。

    在原因上,藩王勢力漸強,威脅到皇權;在難度上,絕對燙手山芋,又甩不掉。

    且藩王既是同族,又是臣子;既要壓制,又要維權;既要削弱,又要防止反叛。這可真是頭疼,別說能力一般的皇帝,就是明君也基本要訴諸武力,基本是內戰定乾坤,看成王敗寇。

    一、最成功的削藩——漢武帝實施“推恩令”

    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其特點是讓各諸侯將封地再分封給子弟,導致各諸侯國越封越小,使原本割據一方的霸主變成地方官一般的勢力,畢竟土地有限,子孫無窮。

    這時,他們就失去了造反、與朝廷正面衝突的能力,從根本上避免“七王之亂”時吳王等強大諸侯割據、謀反。

    隨之,漢武帝再徐圖削弱已弱化諸侯勢力,就有效解決了地方勢力強大與中央集權的矛盾。

    因此,漢武帝的“推恩令”作為表面施恩,背裡削弱諸侯,在避免造反的前提下成功、長久削弱諸侯勢力,是鞏固中央集權的成功政策,也是典範。當然,建議者主父偃功不可沒。

    漢景帝承漢文帝之志削藩,在聽從晁錯的削藩策略後,反被諸侯藉口“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發兵叛亂,引發“七國之亂”。

    結果是殺了晁錯還無法息事寧人,削藩失敗後漢景帝只得武力平叛,在正面戰爭上取勝、伏誅禍首。

    那時的漢景帝真正有了話語權,就採取措施有效削弱諸侯勢力,但諸侯依舊強大。

    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由於投降清朝而被封為三藩,各自勢力割據一方,各方面幾乎不受清廷制約,到了康熙時更稱霸一方,有兵、有錢、有糧,儼然如皇帝。

    但康熙帝也是剛強君主,堅定要剷除“三藩”,將權力收歸中央。其手段相對其他各朝更簡單粗暴,在批准尚可喜退休後,即要求其撤藩,不給子承父業,導致藩王主動上書要求撤藩。

    但這實則是試探,康熙當然知道“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結果三藩就反了,康熙以兵平叛,並採取分化策略下,使三藩缺乏團結,最終以戰降伏。

    而建文帝本身依仗的百萬大軍卻缺乏良將,因為朱元璋後期把最強將領都清光了,剩下的武將、兵士平平,自然無法與邊疆身經百戰的將士相比。

    最終燕王朱棣以“清君側”進兵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史稱“靖難之役”。

    削藩的結果是朱棣入宮稱帝——明成祖。因此,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實在是自取滅亡,沒有比他更失敗的了。

    以上堪稱經典,充分展示了中央與藩王的鬥智鬥勇:

  • 8 # 歷史神祕人

    歷史上總有些地方割據政權和中央的矛盾衝突爆發戰爭,這都是削藩引起的,一個想收權,一個不想失去權力,自然就有戰爭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錢人學文科/商科、窮人學工科、天才學理科,是這樣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