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黑句本

    唐紹儀,字少川,1862年1月生於廣東中山縣唐家鎮唐家村,1908年避末代皇帝溥儀諱,改名紹怡,1912年大清覆滅後,又改回原名。

    唐紹儀的人生機遇不錯,少年時代,他趕上了曾國藩派容閎組織幼童公派留學美國。那時候,傳統士紳子弟是不願漂洋過海的,唐紹儀得益於開明教育,踏上順風輪船,成了清廷官費資助的第三批留美幼童,這一批赴美深造的幼童中後來還出過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詹天佑。

    唐紹儀在美國深造七年後,因朝廷頑固派抵制反對,中斷學業提前回國。回國後的唐紹儀沒有得到清廷的重視,好一段時間都是鬱郁不得志的。

    幸運的是,唐紹儀後來結識了袁世凱,在袁世凱的援引下,加之又有最早留洋的背景,唐紹儀逐漸躥升為方面大員,成為晚清搞外交談判的重要人物。

    辛亥革命爆發,袁世凱復出收拾亂局時,唐紹儀被委以重任,擔任南北談判代表,談判成功後,袁世凱繼任臨時大總統,唐紹儀出任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

    袁世凱之所以贊同唐紹儀出任首任內閣總理,皆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有恩於唐紹儀,唐算是他的人。但唐紹儀並不簡單,朝大了說,此人有很大的政治抱負,朝小了說,此人是不甘寂寞,不願做傀儡之人,而且在政治傾向上,實為同盟會會員的他更靠近孫中山。

    但袁世凱豈能受制於人,幾個回合下來,唐紹儀的責任內閣就搞不下去了,最後只好被迫辭職,從此離開政治舞臺。

    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唐紹儀基本上就是民國政壇上的點綴和看客,直到1931年出任家鄉中山縣的縣長。

    中山縣是孫中山的故鄉,地位特殊,唐紹儀接這個差事,除了因為傳統士人的家鄉責任感,更多地是想以此為階梯,重返政壇。

    遺憾的是,1934年廣東新軍閥陳濟棠以“索餉”為名發動譁變,最終將其逼走了。

    之後的唐紹儀在香港住了一段時間,之後便搬去了上海。作為上海灘有名望的“寓公”,唐紹儀依舊如從前那樣不甘寂寞,但因為在中原大戰、寧粵分裂期間多次參與反蔣,他不僅與老蔣互不信任,後來更沒能獲得老蔣的重任。

    算算年齡,此時的唐紹儀已經是七十好幾的古稀老人了,按說應該歸隱“山林”,尋一穩妥之地安度晚年去,但從唐紹儀之後的表現看,他似乎依舊有尋機重返政壇的想法,並熱衷於他所擅長的談判斡旋。

    爭取重返政壇,發揮自身的政治能量,這本沒有錯,要命的是,唐紹儀沒能看清身處的時局,日本人只想誘降國民政府,根本沒有和平的誠意。抗戰全面爆發後,他滯留上海對日談判不僅不會取得任何成果,相反只會召來有意當漢奸的質疑與猜忌。

    事態的確是朝這個方向發展的,當日本人丟擲“南唐(唐紹儀)北吳(吳佩孚)”的計劃後,老蔣懾於唐紹儀的資歷、威望,猜忌之心日甚,一再催促他離開上海,但唐紹儀卻始終不願離開,老蔣無奈,只好退而求其次,利用他以私人資格向日本探尋議和條件。

    很明顯,這是老蔣的勉強之舉,權宜之計,稍有風吹草動,他是一定會調整策略來處理唐紹儀的。

    也許是因為確實老邁的緣故,身處是非之地、危險漩渦,唐紹儀的反應十分遲鈍,許多人打著他的旗號私下接觸日本人,落水當漢奸,這對他其實已造成了說不清道不明的不利,但他卻還是堅持不抗、不降、不走的姿態,任憑老蔣對他的猜忌日甚一日。

    日本人很卑鄙,在大力誘降的同時,還曾打算以綁架的方式逼唐紹儀就範。

    在上海活動的軍統獲知這一情報後,尤其是土肥原親自登門造訪了唐紹儀,戴笠認為唐紹儀事實上已經落水,老蔣對此也是深為不安,他十分擔心唐紹儀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出面組織偽政府,和自己唱對臺戲。

    就這樣,軍統暗殺計劃祕密獲得了批准。

    唐紹儀有個故舊名叫謝志磐,據說是唐紹儀在中山縣時的隨從,後來祕密加入了軍統。

    為了成功暗殺唐紹儀,並能保證全身而退,趙理君、謝志磐利用唐紹儀有收藏古董的嗜好,策劃實施了上門兜售稀世寶物,藉機斧劈唐紹儀的行動計劃。

    軍統的這次行動實施的很縝密,謝志磐先是探聽到唐紹儀在一家古玩店看中了一件古瓷瓶,但因為店老闆要價太高,未能成交。利用這個機會,軍統立即重金買下此瓶,然後扮成古董商,由謝志磐帶入戒備森嚴的唐公館。

    這等於是徹底打消了唐紹儀的防備心理。

    第二日,1938年9月30日上午,趙理君行動小組一行四人帶著古董再次登門,唐紹儀看了十分滿意,立即吩咐管家取錢。待管家去取錢時,行動小組趁唐紹儀不備,取出利斧,當場將之劈死。撤離現場時,他們偽裝交易完滿結束,出門時連聲說,老太爺,留步、留步!從而順利逃離了現場。

    唐紹儀被刺後,國民政府撥給五千塊喪葬費,安撫唐家後人,蹊蹺的是,偽南京臨時政府對此也相當重視,他們將唐紹儀列入“殉難先烈名單”加以悼念,日本人也表示唐紹儀之死猶如“巨星墜地”。

    撥開歷史的迷霧,如今的史學界是有公論的,唐紹儀投敵充任漢奸,沒有真憑實據,軍統刺唐,有防範於未然的意味,也有草菅人命的不當。

    當然,唐紹儀也應該為己身慘死負有一定的責任,在凶險複雜的時局下,他一不該不甘寂寞,以致深陷猜忌漩渦;二不該幻想以議和救國,畢竟堅決抗戰才是當時唯一的主題。

  • 2 # 公民戌

    歷史總是和我們隔著多重紗罩,直到今天,到底是趙理君還是阿毛阿狗砍的唐紹儀都沒搞清楚,諸多軍統特務回憶錄也都是眾說紛紜。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唐紹儀是被一把小斧頭劈死的。

  • 3 # 二戰英雄連

    典型的有罪推論,人家留在租界未必會當漢奸,用斧子把唐給劈死,而人家好歹也是同盟會元老。而我軍針對漢奸叫做記黑豆法和單打一,很實用,既震懾漢奸,也不濫殺無辜。(幹一件壞事記一個黑豆,幹一件好事記一個紅豆可抵消黑豆,黑豆滿5個就作為鐵桿漢奸鎮壓掉)(十個漢奸中殺掉最壞的一個)

  • 4 # 楓丹白露211735932

    唐紹儀(1860~1938),清末、民國政府、軍閥官員。字少川,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

    1874年赴美留學。翌年赴北韓辦理稅務,深得袁世凱賞識。甲午戰爭前夕袁回國,委託唐代理袁職務。袁小站練兵,唐經管營務處。

    1902年,被袁保薦為冿海關道。

    1904年,清廷仼命他為全權大臣,赴印度與英國談判。並於1906年4月與英國簽訂<續訂藏印條約>。

    1907年任奉天巡撫。後仼郵政部尚書。1912年袁竅國後,任命唐為內閣總理。後倒戈加入同盟會,被袁所忌,並於當年6月16日責令下臺。

    1917年9月,被孫中山任命為財政部長。南北議和時,他仼南方總代表。1920年後退隱家鄉。

    1930年再次出山參加閻錫山、馮玉祥組織的北平政府,被仼命為國府委員。1931年參加汪精衛、孫科組織的廣州政府,被仼命為常務委員。後又加入國民黨,被仼命為中央監察委員和政府委員。從大清到國民黨,毎個朝代的官職他都當了一次,實屬罕見。也說明他是個從政人才。

    抗戰爆發後留寓上海。因與上海大漢奸溫宗堯交往甚密,1938年9月被國民黨當作漢奸剌殺身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通人如何避免老年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