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英國英鳥

    很多國家的中文名都是根據外文名音譯過來的,比如England—英格蘭、France—法蘭西,不過後面為簡單起見,就將一些國家的名稱簡化了。所以我們現在稱英格蘭為英國,法蘭西就簡稱法國。

    音譯的國名呢,也有一定的構詞方法。字尾為“land”,音譯為“蘭”。比如England—英格蘭,Ireland—愛爾蘭,Scotlan—蘇格蘭,Holland—荷蘭,Greenland—格陵蘭,New Zealand—紐西蘭……

    字尾為“ia”,音譯為“伊亞”;若前面最後一個音節為n ,則連音為“尼亞”;若前面最後一個音節為 l ,則連音為“利亞”。以此類推,還有“地亞”,“西亞”等。比如“坦尚尼亞”Tanzania,“奈及利亞”Nigeria,“克羅埃西亞”Croatia,“哥倫比亞”Colombia、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美國的國名是“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中文通常譯為“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其實,這個譯名是在二十世紀初才確定下來的。在此之前,由於中美兩國在語言和文化方面的重大差異,以及譯員自身的原因,導致他們在翻譯美國的國名時,竟然出現了十多種譯法,比如“花旗國”、“咪唎堅國”、“咩哩幹國”、“彌利堅國”、“美理哥國”、“亞美理駕合眾國”等等。

    德國在10世紀時被成為“大眾之國”,所謂“大眾”,就是指超越部族界線的“所有日耳曼人”的意思,但這時只不過是個俗稱而已。到了15世紀,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渴望統一的呼聲反映在各種書籍當中,“德意志”這個統一的名稱也就正式應運而生了。後經演變,就簡化為“德國”了。

    西班牙、葡萄牙,這兩個國家的譯名,最早是1848年徐繼畬(1795-1873)編寫的《瀛寰志略》中確定下來的。

    葡萄牙”的葡萄牙文是Portugal,“葡萄”可算是portu的音譯,但“牙”與gal又對不上音。其實,依漢語語音特點,應把Portugal音譯為“葡萄乾”才是,但由於當年翻譯這個國名的雅裨理常年在福建,學得是閩南話,就將Portugal譯成了“葡萄牙”。

    同樣,“西班牙”也是拜福建閩南音所賜。(可見,學好普通話是多麼的重要!)

  • 2 # 奧斯的世界

    這個問題問得好!這裡面大有文章。 但目前這些名字幾乎都不是中國獨立學者自己翻譯的!而是外國傳教士和外國學堂學習的中國學生級人員翻譯的!本來早期的翻譯很正常:布芮汀,弗蘭西,麥芮崁……(請諒解,我先憑記憶打個草稿精準內容等會更新)

    隨著西方科技在十九世紀的大爆發,歐洲全面超越中國,在西方船堅炮利的轟擊下,華人上朝天國的優越感開始坍塌,外國的月亮開始比中國圓,而在中國的西方傳教士越來越懂中國文化,看到日益沒落的衰敗的滿清帝國,開始大膽地試探地用最好的字翻譯西方文化。如“聖經” 本是指聖人的經典,是不准許專指的!但Bible《拜博》是如何翻譯成《聖經》的呢?

    Bible 《拜博》最早的聖經漢語譯本,可能出自唐代景教傳入之後。據《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頌並序》及《諸經目錄》記載,景教傳教士阿羅本至長安後,即著手翻譯經書,後景淨繼其事。所譯景教經典30餘部,包括新舊約正典的部分經卷。元代將天主教傳入中國的約翰·孟高維諾,曾翻譯過新約和《聖詠集》(即《詩篇》)。一般認為孟高維諾所譯為蒙文,也有人疑為漢文。但唐、元譯本皆未流傳後世。

    明代天主教再次傳入中國後,陽瑪諾曾將四福音書中許多經文譯為漢語,於1636年編纂出版《聖經直解》。清代天主教傳教士曾有多人譯過聖經,但出版甚少。17世紀末,白日陞曾將大部分新約譯成漢語,譯稿現存不列顛博物館。羅馬圖書館存有另一部新約漢語譯稿,估計也出於同一時期。18世紀末,在清廷任通譯官的賀清泰曾將新舊約大部分譯成漢語,該稿存於上海徐家彙天主教圖書館。19世紀末,德雅曾將新約全部譯成漢語,但只出版了四福音書,名《四史聖經譯註》。李陸遁所譯《新經全書》則於1897年出版。

    新教最早的Bible《拜博》漢語譯本出自馬士曼之手。馬士曼是英國浸禮會派往印度一帶向華僑傳教的傳教士,在拉沙協助下將Bible譯為漢語,1822年在印度塞蘭普爾出版。與此同時,馬禮遜在東印度公司支援下在廣州從事Bible翻譯工作。新約部分於1813年譯成,次年出版。後又與米憐合作,於1819年完成舊約部分的漢譯工作。1823年,拜博全書出版,名《神天聖書》。此後,馬禮遜譯本經麥都思、郭士立、裨治文及馬儒翰修訂。新約部分多由麥都思修訂,1837年出版,名《新遺詔書》。後又經郭士立再修訂,改名為《救世主耶穌遺詔書》,1840年出版。此譯本曾為太平天國所採用。馬禮遜譯本舊約部分的修訂工作由郭士立擔任,於1838或1840年出版,名為《舊遺詔聖書》。《南京條約》簽訂後,清廷被迫開放五口。美英各傳教機構於1843年派代表在香港開會,決定重譯聖經,由各地傳教士分5組譯出新約初稿,交代表委員會審閱。參與審稿的有麥都思、施敦力、文惠廉、婁理華等。審稿工作自1847年開始至1850年完成。但希臘文 Theos一詞譯為“神”還是“上帝”,始終未能一致,故代表委員會譯本新約Bible於1852年出版時,有譯作“神”和“上帝”的兩種版本。舊約部分不再由各地傳教士參與其事,而由代表委員會進行翻譯。由於意見分歧,委員會陷於分裂。麥都思、施敦力等於1853年完成舊約譯稿,於1854年出版。1855年又與代表委員會譯本新約聖經合訂出版,仍稱代表委員會譯本《聖經全書》。該譯本曾經中國文人王韜潤色。裨治文與克陛存則另行翻譯,新舊約相繼於1859和1862年出版。浸禮會在較長時間內均使用馬士曼譯本,至1848年,始由高德著手修訂,1853年出版新約。舊約部分高德未能完成,由羅爾梯繼續修訂,1868年出版《聖經全書》。以上均為文言文譯本,當時稱“文理”譯本,或“深文理”譯本,至1877年已有11種之多。為求統一,1890年傳教士大會選出3個聖經重譯委員會,分別擔任文理、淺文理及官話3種文體的重譯工作。

    哪個時代,包括今天也沒有人提出異議!

    美國:美國的國名英文是“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the united states或america,縮寫:usa或us),其正式中文譯名為“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這個譯名是在1913年才確定下來的;在此之前,由於中美兩國在語言、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差異,以及翻譯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導致在翻譯美國的國名時,竟然出現了十多種中文譯名。那麼,這些譯名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在1602年刊行的 《坤輿萬國全圖》中給美洲(america)起了一箇中文名“亞墨利加”。1776年美國獨立之後,“亞墨利加國”就成為美國的中文譯名。一些雄心勃勃的美國商人開始嘗試與中國進行通商;他們於1784年把商船開到了廣州,給華人帶去美國的產品以及關於美國的資訊。廣州人此前還不大瞭解這個新國家,但對它的國旗卻留下了初步的印象。因為旗上有許多星星、多道條紋、紅藍白三種顏色,看起來較為花俏,故他們把美國的星條旗稱為“花旗”,把美國稱為“花旗國”,把美國的人參稱為“花旗參”,甚至把美國的商人稱為“花旗商”。由於美商當時不懂中文,他們聘用的譯員也不瞭解美國,所以美國的國名最初透過譯員傳達給中國官方時,留下的記錄是“咪唎堅國”。這顯然僅是對“america”的音譯,完全忽略了“united states”這部分。無獨有偶,1820年曾隨葡萄牙商船遊歷歐美的廣東人謝清高將其海外見聞由同鄉楊炳南錄成《海錄》一書,其中提到一個“咩哩幹國”,“海中孤島也。疆域稍狹,原為英吉利所分封,今自為一國。風俗與英吉利同,即來廣東之花旗也。”這個“咩哩幹國”就是美國,“咩哩幹”就是“america”的音譯,也省略了“united states”這部分的翻譯。  鴉片戰爭前夕,欽差大臣林則徐為“探訪夷情,知其虛實”、“制馭準備之方”,組織譯員翻譯有關西方國家的資料。在這些譯作中,有一部《四洲志》,是梁進德等人根據英華人慕瑞(hugh murray)1836年在倫敦出版的《地理大全》(the encyclopedia of geography)摘譯而成,它對近代中國“瞭解世界”起了重要的啟蒙作用。書中將美國稱為“彌利堅國,即育奈士迭國”,這顯然是對“america”和“united states”的音譯。譯者梁進德即梁植,是中國第一個基督教華人傳教士梁發的兒子。1830年,年僅10歲的梁植被父親介紹給第一個來華的美國傳教士裨治文(elijah bridgman)學習英文。

    裨治文於1838年以中文編著《美理哥國志略》一書,目的是讓更多華人瞭解美國的概況。但在翻譯美國國名時,他似乎拿不定主意,以致書中出現了“美理哥國”、“美理哥合省國”、“美理哥兼攝邦國”等多種譯法。1844年,裨治文重新修訂該書,改名為《亞美利格合省國志略》並在香港出版。同年,裨治文受聘為美國使團秘書兼譯員,參與了中美《望廈條約》的訂立工作。在訂約之前,美國公使顧盛(caleb cushing)考慮到華人對於美國的情況缺乏瞭解,不利於談判,於是寫了一篇介紹美國的文章,由裨治文譯成中文,散發給中國官員和其他人士;裨治文將文題譯為《亞美理駕會邦國紀略》。而顧盛遞交給欽差大臣耆英的漢字國書中,美國的國名又被裨治文等人譯為“亞美理駕合眾國”。在短短五六年中,裨治文就製造了五六種美國國名的譯法,他的中文水平不免令人生疑。雖然在《望廈條約》之後,“亞美理駕合眾國”成為清朝官方檔案中對美國的正式稱呼,但裨治文字人似乎並不喜歡這種譯法。1861年,裨治文再次修訂了他於1838年出版的《美理哥國志略》,改訂為《大美聯邦志略》,由上海墨海書館出版發行。書中將“united states”統統譯為“聯邦”,而將“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譯為“大美聯邦”。直至裨治文1861年在上海病逝,他也終未能為世人留下讓人信服的美國國名的中文譯名。

    1844年,文學家梁廷枏在裨治文《亞美利格合省國志略》的基礎上著成《合省國說》,書中雖然將美國稱為“合省國”,但認為沿用廣東人的習稱“米利堅國”更為合適。“粵人呼曰米利堅,是誤以洲名其國矣。核其來市在合省國之先一年,時洲名久定,意其人初來自述,止舉洲名,而未及細聽,粵人因以呼之,相沿不改耳。”1848年,名臣兼學者徐繼畲在其《瀛寰志略》中將美國國名譯為“米利堅合眾國”,這與當時流行的花旗國、育奈士迭國、美理哥合省國等相比,已經非常接近現在的“美利堅合眾國”的規範譯名了。同時他也指出造成外文一詞多譯現象的原因,“外國地名最難辨識,十人譯之而十異,一人譯之而前後或異。蓋外國同音者無兩字,而中國則同音者或數十字;外國有兩字合音、三字合音,而中國無此種字。故以漢字書番語,其不能吻合者,本居十之七八,而泰西人學漢文者,皆居粵東。粵東土語本非漢字正音,展轉淆訛,遂至不可辨識”。

    1858年簽訂的《天津條約》並沒有使用“亞美理駕合眾國”國名,而是“大亞美理駕合眾國”。《天津條約》的序言中第一句就是:“茲中華大清國與大亞美理駕合眾國因欲固存堅久真誠友誼,明定公正確實規法,修訂友睦條約及太平和好貿易章程,以為兩國日後遵守成規,為此美舉。”也就是說“亞墨利加”正式變成了“大亞美理駕”,其中的“為此美舉”的“美”意,耐人尋味。由於“亞” 字有“較差” 和“次一等”的含義,到了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的時候,“大亞美理駕”的“亞”字人間蒸發,“大亞美理駕”悄然簡化為了“大美國”,與“大滿清”工整對仗。此後,當“大滿清”壽終正寢之後,“大美國”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美國”。

    從洋務運動開始,隨著中美文化交流的逐漸深入,一些旨在培養譯員的學堂和從事翻譯出版的機構(如京師同文館等)陸續成立,清政府也開始選派學童赴美留學,華人的英文水平明顯進步,對美國的瞭解也日益深入。特別是在清末民初,革命風潮盛極一時,志在救亡圖存的愛國知識分子大力宣傳西方資產階級革命的經驗,其中就有不少是介紹美國獨立革命的作品,如譯書彙編社1902年出版的《美國獨立史》和作新社1904 年出版的《美國獨立戰史》等。當時革命口號之一就是“要學那,美利堅,離英獨立”。隨著這些政治宣傳的深入人心,“美國”、“美利堅合眾國”逐漸成為美國國名的固定譯法。

    值得一提,清末理學家徐桐對有人把美國翻譯成“美利堅”十分惱火,說中國什麼都是美的,美國還有什麼可“美”的?中國什麼事情都順利,美國還有什麼可“利”的?清國軍隊無所不堅,美國還有什麼可“堅”的?由此可見當時一些文人夜郎自大和迂腐落後。

    在辛亥革命之後,隨著清王朝的覆滅,那些對美國國名的許多舊譯法也被棄置不用。1913年,中美建交,在外交檔案中,民國政府沒有沿用清朝的“亞美理駕合眾國”一詞,而代之以“美利堅合眾國”的新譯法。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和民間都沿用了民國時期關於美國國名的譯法,只是在書寫上將其由繁體字更換為簡體字。從此,人們都用“美利堅合眾國”作為“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的正式中文譯名,並將其簡稱為“美國”。

    世界在變,隨著漢語表音的完善,一切都將回歸本質!American....France...Washington. 都將以普通話之音譯之為 阿麥芮坎(麥芮國),弗蘭西,沃星頓。沃府訊息,而不是 華府訊息!華府只能指中國。

  • 3 # Jack小郭同學

    這個問題,以前有討論過。以前普通話根本沒有普及,所以很多音譯都是按自己的方言和讀者受眾的方言音譯的,典型的就是美利堅,American ,怎麼讀都感覺是粵語音譯。音譯其實還是有很多操蛋的地方,比如,埃及,egypt。怎麼讀怎麼不像,不知道是哪個方言,衣索比亞,ethiopia也還勉勉強強,但說出來是沒人聽得懂的。以前在非洲的一個市呆過,叫prestea,當地人發[pri"sia],很多不會英文的華人直接稱其為皮西亞,倒也接近。有一天我在一張中國繪製的地圖上看到普雷斯特伊亞的時候,我懵逼了。

  • 4 # 海條子

    本來都想給個讚的,就看到這句“(可見,學好普通話是多麼的重要!”,實在是多麼的無知與愚昧。粵語與閩南語都是古漢語。是你們自己的省把持不好,至使自己的本地話沒了傳統。古代世界,西亞中亞的國名皆由古代中國語言所翻譯,有的是翻譯中間國的稱呼,如波斯稱希臘是什麼中國就跟著叫什麼。有的根據本民族的自己本身稱呼翻譯,如波斯就波斯。有的是意會,如大食,華人就覺得它是個大食。而古秦漢基本上大部認為是現在的粵語。而隋唐被認為是閩南語。我個人是廣東人,小時候讀唐詩就覺得國語不壓韻,反而粵語是壓韻。大航海前,鄭和下西洋,出自福建,之後福建人也下南洋,所以帶回來一些國家的翻譯,正常。也請上面那人不要妒忌。大航海之後,西方首先接觸的是廣東,所以好多國家名換為粵語翻譯,所以也請上面那人不要妒忌。還有更加不要妒忌的就是,日本明治維新後,帶來更加多的國家名,也帶去東亞的國家名,不要也叫日本人也學好普通話吧。唉……發洩完畢,回答樓主的問題。德國,英文名為Germany,翻譯過來就是日耳曼,什麼是日耳曼這個懂吧。而Deutsch或Deutschland,則是德語英文音譯,即是德華人自己這樣稱呼自己的國家。翻譯過來就是德意志,那是以前的人英文不好導致,實際該讀德去。英國有點複雜,英國的全稱叫: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文是The United Kingdom 0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實際上,我們知道英國是四部分組成,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老大哥——即英格蘭,古時候也就是這個民族——盎格魯-撒克遜人渡海打垮羅馬帝國及蘇格蘭(圓桌武士阿瑟王),佔得一塊新土地,並永久住下來。盎格魯和英格蘭是同音同意,教科書卻不解析,唉……。所以英國實際上好多時候就英格蘭可以代表,那麼就可以叫英國。美國來源和英國差不多,但美華人更加野心勃勃。美國全稱,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翻譯過來是阿美利堅聯合國(叫合眾國也許是好聽一點吧,因為共和國,如果不是,那麼則會叫阿美利堅聯合王國,合眾是上峰定的事情)。但一個常識就是,America-阿美利堅(阿美利哥)通常也就是指北美大陸。你看,它就是這樣的硬來。如美華人-American,單獨指美國也可以America。而美華人懶,通常就USA,這個大家懂哈。至於為什麼忽略了前面的一個阿字,而直接叫美利堅,這可能是和漢人的日常發音有關。有一個反教程,當後蒙古人給俄羅斯取名,我們知道俄羅斯的英文就是羅斯,並沒有俄,即是蒙古人的習慣造成,他們習慣在稱呼地名或人名的前面加上一個語氣詞“額”,那就形成俄羅斯的叫法。也許我們的前人,或者叫上峰吧,或者不喜歡這個阿音,或者是直接忽略它,又或者是人家讀給他聽的時候,阿字發音較輕,有耳詬,塞住,聽不到。就形成無阿的美國了。……不小心意外多送了一個俄羅斯名字由來的答案。希望你笑納。

  • 5 # 深耕自已的土地

    老老實實硬譯外國名很難聽,結果把好詞兒都堆上,現在中文名和原文讀音差得很遠。解放後有一個名稱翻譯規範,統一了,基本全是好詞兒,好像外國名很美很好聽,其實是華人自已弄的,人家不領情也不明白,因為人家還是讀自已的音。

  • 6 # 紅杉林

    對於這些國家的名字都是根據發音演化而來的。

    英國的發音為英格蘭德。清朝時對英國的翻譯是英吉利,簡稱英國。而美國的發音為愛美麗肯。美利堅,簡稱美國。其他國家也是。如加拿大的發音為加拿大。

    當然也有個別的是結合字面意思翻譯來。

    比如冰島英文為iceland,還有紐西蘭就是直接翻譯,而格林蘭又是greenland音譯

  • 7 # 雲朵學PM

    音譯為主,英國最早叫英吉利,美國最早叫美利堅,德國叫德意志,其中我個人覺得翻譯的最好的就是德意志,體現了日耳曼人的性格特徵。

  • 8 # 旭日楊剛4999

    .比如England,其後綴為land,音譯為“蘭”,所以單詞音譯成“英格蘭”,之後簡稱為英國。

    德國最初被稱為“大眾之國”,15世紀時,“德意志”應運而生,後經演變簡化為“德國”。

    由於中美兩國語言、文化的重大差異及譯員自身原因,美國國名的譯法竟有十多種,直到二十世紀初才確定為“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

  • 9 # 香菸的味道煙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級北愛爾聯合王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的不列顛群島。以英格蘭人為主的民族,德國,是個聯邦制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有東德。和西德。最後兩德同一叫德國,美國,叫美利堅合眾國,是一個移民國家,19世紀初改名美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讓你笑噴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