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萃採園

    大多名士為什麼要糾結到底是歸隱山林,還是入世一展抱負

    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玄學,玄學講究放任自然,任性而為。魏晉南北朝時期出了很多名士,像嵇康,阮籍之流。魏晉南北朝雖說戰亂頻仍,但是出了很多名士,而且這些名士大多喜歡歸隱,不僅魏晉南北朝的名士喜歡歸隱,好像歷史上絕大部分名士都喜歡歸隱,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非常著名的隱士了,品行高潔,喜愛菊花,可謂山中高潔士。而我們熟知的諸葛亮,最初也是隱士,隱於南陽諸葛廬,後來劉備三次登門拜請,才得以被請出山幫助劉備建功立業。諸如種種,名士歸隱的例子數不勝數,那麼名士為什麼選擇歸隱呢?

    還有,我們發現,大部分名士其實都是才華橫溢,胸懷天下,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而古代我們也知道,大多學的都是四書五經,經史典籍之類的,雖然可能屬於不同的流派,但都還是以儒家為主,而其他學派也多和儒家學派一樣,講究君子在世,還是要入世的。學而優則仕,達而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已經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那麼名士為什麼不按這個道路走呢?

    其實到底是出世一展抱負還是隱世默默無聞一直是中國古代無數文人志士糾結的地方,說到底放著好好的官職不做,放著好好的榮華富貴不要,偏偏去山裡待著,到底是因為什麼呢?我覺得很有可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一身抱負沒能很好的施展,遇不到自己的伯樂,或者是自己的思想並不為朝廷所接納,抑或是,但其實這些說到底就還是政治矛盾越發激化的原因。

    政治矛盾的激化,官場人人自危,大家都想著保住自己的性命或者是自己目前所擁有的權利地位,為此不惜不擇手段。而那些名士真君子,看到了官場的黑暗汙濁之後,內心其實是有一點崩潰的,因為他們從小接觸到的知識就是,要有一番遠大的政治理想抱負,要心懷天下,心懷百姓。

    但是他們所進入的官場,人人自危,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代價,視別人的生命為草芥,尤其是百姓的生命,百姓的利益在他們眼裡沒有一點存在,他們自己勾結一氣,狼狽為奸,這樣哪裡是官場,簡直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心機鬥場,這樣的官場讓名士厭惡,他們融不進去,他們也不屑於與這些人為伍,所以他們乾脆選擇退隱。

    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居於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於廟堂之遠則憂其君。名士有的時候選擇歸隱不單單是為了自己偶爾享受清淨的生活,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再出發。他們遠離塵世不代表他們的心也遠離塵世,他們依然為著塵世裡的種種而操勞,雖然他們不在塵世,卻熟知天下事。

    他們可以在一個地方慢慢的混成隱士高人,先把自己的名聲打起來,比如諸葛亮,他在南陽住了一段時間,雖然遠離塵世但是大家都知道這裡住了一位世外高人,這就是名士效應。他還熟知天下大事。他在等,等一個機會,一個再次入世,大放光芒的機會。

    有些隱士跟他抱有一樣的想法,畢竟現在的朝廷太汙濁,他們待不下去了,沒關係,出去外面休養一段時間,然後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他們都相信,朝堂裡面的汙濁只是暫時的,黑暗的朝堂局勢不會維持太久,所以他們很有耐心等,等一個政治清明的朝野局勢,一個知人善用的皇帝。

  • 2 # 以史為鑑

    隱居哪有什麼真相?有的只有看破紅塵和功成身退,再或者是終南捷徑。

    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大部分讀書人都在隱居出世可以活的更長,出山入世可以過的更好之間糾結。

    隱居文化在中國大致經歷了三個層次的變化。

    第一種是看破紅塵,視官場為糞土

    其實最早的隱居者都可以是純粹的隱士,不是看破了紅塵,就是的確只想自己開開心心過完一生,不想摻合政治。

    最早的隱士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的著名隱士許由、巢父。

    當年堯聽說這許由是大賢才,想禪讓給他,結果許由跑到深山隱居去了,於是堯打算重新請許由出山當大官,許由竟然表示聽到官就髒了自己耳朵,就跑到溪邊洗耳朵。

    結果碰到另一位隱士巢父,許由講了自己為啥洗耳朵,巢父很生氣,覺的許由這話不僅髒了耳朵,還髒了洗耳朵的小溪,甚至決定不在洗耳朵溪流以下的地方打水了。

    可以看出當時許由和巢父都是大賢才,但是就是不想當官,只想在山林間傳播自己的學說觀點。(有說法是許由是堯舜禹的學術老師)

    到了後面的老子和孟子,更是隱士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然後就神龍見首不見尾,莊子更是寫出了《逍遙遊》堅決不做高高在上的龜殼,而只願意做一隻在泥裡開心生存的烏龜。

    第二種是經歷了紅塵,但沒有得到想要的效果,於是借隱居博取名聲

    在古代做官的渠道很窄,要麼有貴族血統,要麼有極高的名氣。除此之外基本上沒有它法。

    於是一些出生於寒門的學子只有長期隱居,塑造自己的名氣,或者是拜在名士門下,名義上是隱居,實際上是學習,以靜待時機。

    春秋時期孔子就是隱居在鬧世中,教授弟子、傳播學問。等到自己有了名氣之後,才開始在各國遊說,準備實踐自己的治國理想。但是在遇到挫折後,孔子一度都想真正去隱居算了:“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鬼谷子的弟子們也大都是走先拜師隱居,有了名聲之後再出山入世。孫臏、龐涓,蘇秦、張儀都是如此。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為了避禍,這才以隱居的名義不出仕為官,比如陶淵明。

    再到後面,隋唐時期長安、洛陽成為政治中心,於是隱士們最常隱居地點都在附近的終南山。

    透過隱居,成名後再出來當官這條路也被稱為“終南捷徑”,因為這條路可以直達天聽,比考試從基層做起要快了許多。

    第三種就是身在朝堂,心在江湖,表達自己清高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之中,對於這種情況,用一句話概括的非常完美: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為何讀書人非常推崇隱居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讀書人群體之中,對於貪戀權位四個字是非常鄙視的,這也使得在當官的讀書人,哪怕是有意無意都要表達自己有隱居的意願,所以才誕生著名的大隱隱於朝的說法。

    最後總結一下,古代讀書人的理想從低到高分別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有一句話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對於讀書人最好的結果之一就是成為國師,國家有事我可以出山解決問題,等功成名就了,我就要“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所以對讀書人而言,前期隱居是在打磨心性,為自己出山治國平天下做打算。

    後期隱居是說明我已經完成自己治國安民的任務了,現在該放棄俗物,專心在山林之間休養生性。這就是儒家講究的功成身退,不戀權位。

    只有中期隱居的,那就說明此人志在終南捷徑罷了。

    上面說的是古代的隱居;如果是現代的隱居,那隻不過是工作累了,想換個環境休息幾天罷了,不然斷他一個禮拜的網,自己就受不了了。

    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現在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3歲的夫妻在農村有多少存款可以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