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溯源家教

    首先,初學英語就跟學習語文類似,簡單,從身邊的物品,從熟悉的事物開始學!

    其實,剛學習英語時基本靠記單詞,記短語,從日常用語開始;歷史則不然,要從遙遠的古代學起,對一個8-9歲的孩子來說,比較陌生。

    最後,歷史是一種文化,是人類文明的記載。相對來說,比較抽象;三年級的英語都是名詞,日用短句,不需要理解。比如good morning就是早上好,記住就ok。

  • 2 # 人魚媽媽

    其實對於這樣的課程安排,我個人並不喜歡。

    理由有三:

    第一、小學三年級才學英語,可以再早點。

    很多人認為學英語沒用,小學學英語就更沒用了。這個時候不學歷史的壞處就顯示出來了。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懂歷史的都知道,作為文明古國,為什麼清朝時卻落後了,主要是因為閉關鎖國。國家越是發展,英語的重要性就越明顯,我們的下一代就越是應該學好英語,更好地瞭解世界,與世界同步。

    對於兒童,他們的語言敏感期是在三到六歲,如果能夠在這一階段讓他們接觸到第二語言,他們的接受程度會更好。

    所以,我家孩子從四歲起就讓他接受了線上英語教育,從小與國外的英語老師直接對話,講一口標準的外國英語。

    第二、小學不學歷史,做法欠佳。

    在給孩子進行外語教育的同時,我們還給孩子買了簡易版的中國歷史故事,以故事化的形式,讓孩子瞭解中國的歷史,瞭解我們國家。

    讀史使人明智,讀史不會忘本。歷史的學習可以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養,我個人特別喜歡中國歷史,所以也會給自家孩子讀歷史故事。

    因此,我覺得小學階段如果能夠早一點開始歷史的學習,會對孩子們有很好的人文沉澱作用。

    第三、小學生涉獵面要廣,知識要深入淺出。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歷史學科應該深入淺出,用孩子讀得懂的方式來學習,避免枯燥、單調的教學。在教學方式上也應該採用故事的方式,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

    小學生,是整個學生階段的起步階段,他們就像一塊乾淨的海綿,可以充分地吸引各類營養健康的知識。歷史和英語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有用的,但要避免過於沉重、教條化地去填鴨式教學就好了。

  • 3 # 網校梁小帥

    對於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在安排學習英文這個做法好不好?

    我只能說不好。

    首先英語是作為一個語言類的品種來進行學習的語言類的學習,就像我們從小牙牙學語一樣,要從小進入到一個語言學習環境之中,就像我們從出生開始,就在侵入到這一個漢語學習之中一樣,孩子語言啟蒙的發展是在很早很早很早的時候,那三年級學習英文其實已經落後了。

    像北上廣這些發達城市,他們的孩子在接觸英文的時候,基本上是在三歲4歲就開始慢慢的接觸一些英文,就從小在這個英文的環境之中就可以來進行學習了。

    你像一些三四線的城市,比如像我小時候,我們是初中才開始學習英文,只能去學習一些固定的語法之類的東西,很難把英文真正的去學好,所以需要後天很大很大的努力,你現在把小學提到小學三年級,也是為了這一個,其實我認為可以提前的更早一年級幼兒園就可以去接觸英文。

    心理學上常說的一個詞叫做關鍵期。關鍵題就是孩子在某階段應該去學到哪些技能,學到哪些知識,這是一定的,所以錯過了關鍵題,後面就需要很大很大努力才能補出來,那對於語言的關鍵期應該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

    所以在合適的時間儘快去做合適的事情。

  • 4 # 傾聽花開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安排學習英語,這是有一定的考慮的。

    雖然現在全民學英語有很大的爭議,而且有很多人建議在小學教育中,取消外語教學,以傳統文化教育為主,就像題主所說的學歷史。

    但現實是目前並沒有這個可能。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的全面拓展,隨著更多的華人、中國公司和企業走向世界,全球正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地球村。為適應中國國力提升和一帶一路發展的形勢需要,中國教育部門近幾年進一步加強了外語教學。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共有4億多人在學英語,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3。預測再過幾年,中國學英語的人數將超過英語母語國家的總人口數。

    一、學語言要從小開始

    從21世紀初開始,中國的小學開始已經全面開設了外語教育,主要是英語學習。大部分地區都是從小學三年級起開設英語課,極個別試點地區也有一年級開始的。此外,還有一些幼兒園也開設了一些外語課程。

    “英語熱”的現象並非中國獨有,東亞地區都普遍存在“全民英語熱”的情況。如我們的鄰居南韓有懷孕婦女英語胎教課,首爾有10餘家英語胎教公司;日本人也是重視“從0歲開始就應學習英語”。

    孩子學習語言有一個關鍵期,如果錯過這個年齡階段,後天無論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不能再接近理想的效果,就好像一扇門,一旦關了就不再開。其中2-3歲是兒童口語發展的關鍵期,3-14歲則是第1語言習得的關鍵期。人類大腦中掌管語言學習的區域叫“布洛卡斯”區,此時被儲存的語言會被大腦認為是“母語”,也就是說,在這一時期學習可很快掌握並靈活運用,因此是漢語和英語學習的黃金時期。12歲以後,絕大部分人“布羅卡斯”區會關閉,此時再學語言,大腦會將這些語言儲存在“記憶區”,運用時就沒有那麼自如靈活了。

    三年級大約是孩子8歲左右,此時學習語言,從腦生理學上來講,是最合適的。因此,無論是學習母語還是英語,都是最好的時期。

    二、英語學習有著充分的必要性

    要知道,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報刊雜誌50%以上都是用英語排版的,出版的科學論文60%以上是用英語發表的,網路上的內容90%以上是用英文寫的,而60%以上的廣播節目是用英語播送的的,75%以上的郵件是用英文書寫的。

    而腦科學研究發現,一個人如果能夠掌握多種語言對他的智力成長是有好處的。

    如果一個小孩從小掌握多種語言,無論是否英語,即他除學習母語外,還學習另外的語言課程,那麼他的智力成長跟單純只學一門母語的人是不一樣的。科學研究還證明,當人衰老的時候,掌握兩種以上語言的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即使只是在進入老年時候,繼續學習一門外語的人,也會對人類健康帶來更多好處。

    關於孩子什麼時候學習英語,教育部高校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大學教學發展中心主任、教授王守仁曾經說過:“學英語要放到中國這個語境下來看,從國家義務教育來講,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遲。所以小學英語,我覺得三年級學比較好。”

    其實,除了中國,對於小孩子幾歲開始學另一門外語,學界並沒有完全一致的意見,以色列是3歲,德國一般是6歲。

    三、學好英語是參加高考的需要

    隨著現在新高考的推進,英語學科和語文、數學基本處於同等重要的位置。單純從分值上衡量,大多數省份發英語、語文和數學三科都是並列的,同等重要。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語言能力沒掌握好,也許會讓你在高考審題中理解錯誤、出現偏差,從而影響高考成績。顯然,一個人只有掌握好書面語,才有機會接受更高的教育。

    而語言能力必須要從小開始培養,這是個時間跨度很長卻又效果並非能夠立即顯現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學習任何一項技能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根據”10000小時定律“,學語文也一樣,沒有從小開始的積累,對他將來在大學裡的深造是不利的。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對於每一個孩子,在這個技能上時間花的越多,對這個技能的掌握就越熟練。這就是所謂“童子功的重要性”。

    小學學習英語,作為整個國民教育體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過充分調查研究。當然,也許隨著國力的不斷髮展,漢語在國際上地位的不斷增強,漢語將在世界各國民教育序列中的地位將會更加突出,那裡,也就會有更多的外華人來學中國漢語這門”外語“。

  • 5 # 義哥說教育

    小學三年級學英語是國家的規定,而實際上,很多家長在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了。真正到小學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的孩子少之又少。為什麼學英語要早,而學歷史不需要那麼早呢?我想有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學英語是語言教育有其特殊性

    學英語其實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講,就是學一門語言,對於英語知識和英語國家的歷史,其實學的非常少。題主提這個問題好像是說,我們從小學三年就就開始學習美國或英國曆史。其實這是誤解,別說小學三年級,很多大學的學生都不是透過英語的學習學習美國曆史的,那是透過世界歷史這門課程瞭解美國曆史的,所以,不用擔心,三年幾開始學英語而不瞭解中國歷史。

    再加上,英語的學習是有關鍵期的,對於孩子來講,3-6歲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其實,真正要學好英語應該從幼兒園開始。我們3年級相當於9歲了,說實話,已經不是最佳學習英語的時間了。

    第二,歷史學習溶於日常語文的學習中

    我們國家的歷史知識的學習並不是說一定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因為很多歷史知識都與語文知識何在一起,比如說語文的課文,每篇課文的選擇都有一定的寓意。很多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如果真的要學歷史,那就是系統學習歷史,過早開始並不是很好。再加上,歷史的學習需要一定的思維模式,比如說對於歷史知識的判斷,小孩子還不具有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對於部分歷史知識難以理解。只有將他們按照故事的形式講給孩子聽,才能夠慢慢了解。

    所以說,各種知識的學習並不是早和晚就代表重視不重視,而是要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來決定,同時要根據國情來確定。

  • 6 # Sunny路上的行者

    現在英語課是必須要學的,開始學的時間必須要掌握好,我個人覺得三年級開始學,也算剛剛好。

    我覺得我們都是華人,當然要以中文為主。要培養孩子的祖國歸屬感,文化歸屬感。如果太早開始學英語的話,讓孩子的文化歸屬感沒有那麼強烈的。學習英語應該是培養孩子的興趣,不是逼迫。而歷史的話,不僅僅是有興趣的,而是不管有沒有興趣都必須學的。兩者不可比較。

    而且現在的英語都太刻板,太應試教育了。我記得我們當初是在六年級學習的英語,基本都是在死記硬背的。我記得我們班的英語課代表英語考試每次基本都能考滿分,但是他不會讀,也不能用英語交流,我感覺我們學英語只是為了考試。

    英語是在考試中佔了很大的比例,如果你有興趣,你可以去研究,去努力學習。如果真的學不會,也不感興趣,真的放棄也沒什麼的。畢竟現在高考也不是唯一的出路。而歷史的話,特別是我們中國的歷史,是每個華人都要有所瞭解的,英語不是需要每個華人必須學的。

    我覺得孩子的童年應該有童年的樣子,不要讓孩子的童年裡除了學習而沒有其他回憶。我想“江郎才盡”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吧!我覺得少年天才也未必是好,那些天才們真的有童年嗎?童年不應該是最單純,最美好的嗎?

    歷史還是英語,我覺得都不應該太早的開設。孩子小時候,只要先學好我們自己的母語就好。有的小孩子張嘴就是英語,都快忘了母語了。這樣真的好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1年有多少人被負債壓的喘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