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蘭愛畫畫
-
2 # 沉140769451
明朝中前期並不落後,後期才逐漸部分落後。明軍三大營之一的神機營是世界上第一支以火器為主要裝備的熱兵器部隊,比歐洲早一百多年。鄭和的艦隊如果繞過好望角到達歐洲,在現代西方研究者看來,歐洲殖民世界的歷史將改寫,他們甚至認為自己會變成華人的殖民地,但明朝人根本就不會看上歐洲那塊資源貧瘠,無法發展農業文明的土地,在明人眼中,那就是野蠻的不毛之地。萬曆初期,戚繼光復古了古代的戰車運用到熱兵器的使用上,實際是現代坦克裝甲車輛的始祖,雖然明軍火器部隊在萬曆援朝戰爭中,沒有使用日軍火繩槍部隊的三段式射擊法(西方也大量使用類似戰術),但明軍火槍兵躲在戰車的護板後,更安全的透過射擊孔射擊,三段式射擊法並不實用,也無必要。
-
3 # 雄鷹展翅長空
明朝的戰術與同時期歐洲相比肯定是落後了。
我們先說野戰部隊。西班牙的貢薩羅·德·科爾多瓦在1505年創立了西班牙方陣,後來經過20年的發展形成了以火繩槍和長矛兵為主的步兵方陣。後來的歐洲國家都效仿西班牙的這種軍事體制,西班牙方陣運用火藥武器強大威力與長槍兵左刺技術將傳統冷兵器時代軍隊送進了歷史的垃圾堆,傳統冷兵器的軍隊在西班牙方陣面前屢屢敗北。我們再來看看明朝,先說說戚繼光創立的鴛鴦陣:以11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鴛鴦陣純粹是冷兵器小分隊式的作戰方式,這個對付小股的倭寇有用,但在兩軍大規模的作戰時作用有限。在火藥武器方面,明朝初期創立了神機營,其在戰鬥中的使用為:先由裝備火銃計程車兵射擊敵方騎兵,射擊後立刻退向軍隊側翼之後便由五軍營及三千營的騎兵繼續對敵方騎兵展開第二次打擊,其後便由五軍營的步兵用制(反)騎兵武器對對敵方騎兵進行第三次打擊。其基本上為火藥武器兵種、冷兵器兵種輪流作戰,並沒有形成固定的陣式。由於明朝的火藥武器落後,導致火藥武器槍手比例很低:《明實錄》記載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規定:“每一百戶,銃手十名,刀牌手二十名,弓箭手三十名,槍手四十名。”使用火器的銃手只佔十分之一。遠不如西班牙方陣的火藥武器射手比例高。另外明軍的火藥武器為三眼銃(其射程很短),沒有設定專門的長矛兵保護火藥武器射手,導致明朝的神機營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純冷兵器軍隊作用很有限並屢屢吃虧:土木堡之變中3萬蒙古騎兵全殲了幾十萬明軍,在與後金騎兵作戰當中基本上野戰打不過對方。明軍的火藥武器落後、作戰效率低,火藥武器與冷兵器兩者沒有形取長補短的效果,也沒有燧發槍和槍手輪流射擊的線型陣列出現;所以終明朝一代都無法找出有效剋制遊牧民族騎兵部隊的方法。而歐洲同時期已經可以完全剋制遊牧民族的騎兵部隊,16世紀末17世紀初奧斯曼土耳其的軍隊在歐洲戰場屢屢敗北。
戚繼光為了對付遊牧民族騎兵部隊,創立了車營:在編制上,一輛戰車被叫做一宗;每四宗為一局,設一個百總;每四局為一司,設一個把總;每四司為一部,設一個千總;每二部為一營,設一個將官;共有戰車128輛,官兵2603人。128輛新型的偏廂車連線起來,能讓車營“四方行俱如牆”,成為一個木質要塞。這種車營實際上是中原軍隊傳統對付遊牧民族騎兵的作戰方法,只不過是增加了火藥武器;這個陣法早在戰國時期就有。缺點是機動性不高,面對輕騎兵部隊會一直處於防禦的狀態。如果這個車營放在歐洲,會被大炮轟擊的四分五裂。
明朝的大炮更多的用於防禦,歐洲同時期的大炮更多的用於野戰與進攻。明朝的火炮威力小,冶煉技術不行,發射的炮彈為石頭炮彈,小炮兵力有限,大炮卻又過於笨重、而且角度是固定的,最強的大炮為佛朗機--仿製歐洲一款中小型艦炮。所以明軍的大炮在野戰中實力有限,其野戰炮兵部隊的規模很有限,重炮大多數用於城池防禦。明軍的野戰炮兵部隊規模不能與同時期的歐洲相比,另外歐洲大炮口徑更大、可以發射鐵製炮彈用於直接轟開傳統的磚砌城牆。
-
4 # 老孫的火器工坊
雖然明朝歷史上湧現出了不少強軍,但多是曇花一現,沒有帶動全國的軍事改革。就包括戚繼光的先進戰術,被諸多明軍將領效法,卻也是學了個皮毛。根本沒有領悟到戚將軍軍事改革的核心思想——紀律。
遍觀整個近代戰術,從西班牙方陣到古斯塔夫方陣再到線性戰術,能維繫部隊作戰的核心要素便是紀律。若無紀律,再好的陣法,也不過是徒有個樣子,在面對使其更高漲的敵軍時,還是會一鬨而散。
戚繼光將軍之所以提出要操練新軍,不是因為原來的浙江老兵戰鬥力不高,而是他們根本不服從命令,簡言之——無組織無紀律。而重新操練的新軍,有著極高的服從性,只要戚繼光讓打,他們會不顧一切的衝上去拼命。而這些軍人所操練的鴛鴦陣、五行陣、三才陣都是提高我方廝殺效率的技巧。由此可見,強軍強軍,紀律才是關鍵,陣法是提高效率的技巧。
根據戰爭論的描述,近代軍隊之所以勝過中世紀的軍隊,不在於他們各人有多能打,而在於他們的紀律性極高。而紀律則可以保證他們會遵從將軍的命令,能夠團結一致、奮力抗敵。
相比之下,大多數明軍的紀律性極差,在戰場上往往剛和敵人一交手,便開始潰逃。
倒不是說明軍士兵的戰術戰法有多落後,就中國的軍事歷史而言,古典的軍團方陣操練從未中斷過,相反在每個朝代都有著新的發展。這點倒是和歐洲截然不同的。
明軍的戰鬥模式相比於當時流行於歐洲的西班牙方陣、莫里斯方陣比起來不能說多落後,尤其是戚繼光將軍在薊州當總兵的時候改良創編的薊鎮車營,和西班牙方陣比起來並沒有什麼落後之處。反倒是看起來更像小型的西班牙方陣和胡斯車堡的結合。
四川的土司秦良玉麾下的白桿兵,作戰起來也同瑞士長戟方陣有幾分相似,而且人家還配備了大弩以實施遠端打擊。
明末的愛國將領鄭成功所訓練的鐵人軍,被當時的荷蘭人稱為“不可擊退的戰士”。其作戰時也是採用方陣戰術,大刀長弓的遠近配合。
不過遺憾的是,這些戰術在明軍大部的普及率不高,因此使得明軍的總體戰術水平被拉低。
也是因為衛所兵和募兵紀律性太差、戰鬥意志過低,所以諸多邊軍將領為了打勝仗便開始組建家丁武裝。像諸位耳熟能詳的遼東鐵騎、關寧鐵騎都屬於國有的私人武裝,性質和歐洲中世紀的其實頗有幾分相似,拼的是個人武勇和裝備。
海軍方面,在愈大猷等人的改革下,明軍堅定不移的走著“大船打小船,大銃打小銃”的思路,雖說在東亞是無敵手,但是先天上的海船劣勢使得明軍實在難和歐洲的艦船抗衡,只能是採用自殺式的火船戰術或是群狼戰術。
所以說,明軍的戰術倒是沒落後很多,而且還時不時的有那麼幾個特殊軍隊能幾乎追平歐洲當時的戰術水準。不過因為普遍的紀律性過低,導致明軍的近戰鬥械水平不高,這就很大程度上拉低了明軍的水準。不過自打古斯塔夫方陣成熟了之後,明軍的那些個戰術就真的是實打實的落後了。
-
5 # 安德烈和老歌聊航空
是的,而且落後很多。
作為一個華人聊這個話題其實很沉重。很多人認為古代中國軍事落後於歐洲始於鴉片戰爭,實際上時間要上推得更早。至少在15世紀,歐洲軍隊相對於當時的中國軍隊已經具有碾壓的優勢了,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戰術上。
荷蘭蓋倫帆船Mauritius號
很多人對明王朝末年大規模使用火器的歷史津津樂道。但實際上,當時明王朝自身製造的火器可靠性極差,殺傷力也不強,因此在薩爾滸之戰中慘敗於尚處於冷兵器時代的努爾哈赤軍事集團。在薩爾滸之後,明王朝在袁崇煥的主持下曾一度大力引進西方技術。袁崇煥是廣東人,借同鄉之誼網路了許多在東南亞為西班牙殖民者修築過軍事要塞的華僑工匠,部分引入了當時較為先進的西班牙築城技術,並且引入了西方的火炮。寧遠大捷的根本原因,除了袁崇煥的領導和當地人民的奮起抵抗之外,還在於寧遠城的修築借鑑了西班牙技術,在城的四角修築了凸出的火力點,可以對敵人的騎兵形成對角線殺傷,寧遠城的守城大炮,是葡萄牙人從沉沒的英國商船上拆下來賣給明朝的。
之後,雖然徐光啟等人大力引入葡萄牙軍官,介紹西方火炮技術進入中國,但無論明王朝還是滅亡明朝的清王朝,都沒有興趣去解決當時火炮機動性的問題,所以明朝和後來的清朝的各種記錄中,火炮的使用規模適中不大。孔有德徵湖南,尚可喜徵廣東,吳三桂入廣西,都是清軍很大規模的戰略性的,動用的大炮都只有二三十門,要知道當時的歷史已經進入了17世紀。
對比歐洲,早在15世紀法國發起的義大利戰爭時代,查理八世的法國士兵就藉助機動炮架,一次性攜帶136門火炮翻越阿爾卑斯山。早在14世紀末,歐洲已經出現了不受國籍約束的職業武器設計師,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攻克君堡的決定性武器奧斯曼大炮(直徑接近1米)製造者就是匈牙利的設計師,最早這個人是想把武器賣給君士坦丁十一世,因為當時拜占庭經濟千瘡百孔買不起,才轉手把技術賣給了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
早在奧斯曼土耳其征服時代已經有了軍事測繪的雛形,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在十六世紀初就已經在戰爭中引入了地形測量和地圖繪製技術,城堡和塹壕的構築已經很具水準,直接催生了軍事地形學和軍事工程學。到了十六世紀,歐洲已經遍佈職業武器設計師和軍火製造商,可以自由受僱於不同城邦和國家。我們今天知道達芬奇都是因為蒙娜麗莎的微笑,佛羅倫薩也因為達芬奇名揚天下。但達·芬奇一生生活時間最長的城市是在義大利的米蘭,職業就是war engineer,戰爭工程師,擅長修築要塞和升級火炮。當時的威尼斯是歐洲最大的兵工廠和造船廠,同一個車間同時可以為交戰雙方生產不同型號和功能的火炮。勒班陀海戰中,威尼斯領導的神聖同盟之所以能戰勝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決定性的因素就是威尼斯工程師改良的加萊賽戰船,這種戰船加裝了火力更猛的火炮撕開了奧斯曼土耳其海軍的防線。也是這場戰爭結束了人類海戰史的槳帆船時代,催生了後來的蓋倫戰船和風帆戰列艦。
表現勒班陀會戰的油畫
至於同時代的中國,從宋朝之後軍事技術一直退化。到了明朝連冶金技術也開始退化,不得不大規模從日本和東南亞進口刀劍,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使用過日本刀衝鋒陷陣。一直到19世紀的太平天國時代,清朝軍隊才在西方軍官的幫助下在戰場上學會了軍事測繪學的基礎知識。
回覆列表
要知道中國在漢代之前的科技是落後於地中海國家的 投石機在中國出現是三國時 由魏國劉曄造出了稱為霹靂車的投石機 但這之後投石機並沒有得到傳承 後來中國的攻城戰 還停留在雲梯、撞城錘、機弩這樣的時代 而早在三國時代之前的5、600年 希臘已經發明瞭投石機和更先進的弩炮 這些武器後來在羅馬帝國的征戰中廣泛使用 在宋元之前 由於沒有很好的交流渠道 中國的武器沒有流傳到西方去 弓箭最先是中國大規模使用並完善的 宋元時期中國的弓弩先程序度西方不能比 但你要知道西方這時還處於中世紀 科技文化是相對落後的時期 弩也不是中國的獨創 希臘人很早就有弩了 但希臘人沒有將弩小型化裝備步兵使用 而是作為守城和攻城武器 希臘羅馬時代 他們不重視弓弩這些遠端武器 步兵戰術首先使用投擲的標槍 再肉搏近戰 這是由於當時的西方重甲步兵擁有良好的防護 以當時的弓弩水平很難對付 而當時中國並不流行重甲步兵 因為弓弩得到了更大重視 中國在宋元時期武器是對西方優勢最大的時候 在這時中國開始使用火藥 由於蒙古西征 把火藥技術傳往了西方 過了幾百年後 西方的火器水平便開始領先於中國了 世界上最先大規模裝備火槍和火炮的是奧斯曼帝國 這時的明朝科技開始落後 明朝中期還得向葡萄牙引進火炮技術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