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都市南鄉子
-
2 # 千年蟲1672
猶太人的歷史就是一部苦難史,永遠的記載聖經裡。他們比庫爾德人還要悲慘,庫爾德人至少有自己的居留地,只是沒有自治權,沒有屬於自己的國家。而猶太人遍佈全球,在任何地方都屬於客居民族,而他們又是那麼的優秀,所以遭人憎惡,不受歡迎,總是被驅逐。他們迫切需要屬於自己的家園,於是二戰後,他們抓住了機會,選擇了回到已離別千年的祖居地,回到巴勒斯坦重新建國。但土地的主人早已換了幾茬,從此開始了血腥的復國與反阿拉伯聯盟的衝突,一直持續在了今天。但猶太人的建國是他們自己選擇的,主要得到了美中國人的支援,也得到聯合國允許,與巴勒斯坦分治為兩個獨立的國家,而不是英美為之選擇的。
拋開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是非恩怨,公允地講,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不論在什麼地方,當地財富總是掌握在他們手裡,經商是他們的天賦,但財富並不是唯一的,他們更注重知識與自己民族文明的傳承,注重族群的團結與族群間的資訊互通。表面上他們遍佈全球,一盤散沙,但形散而神不散,實際上他們相互保留千絲萬縷的聯絡,在極短的時間裡,他們能立國立威,這是其它民族做不到的。
眾所周知,二戰中的猶太人是最悲慘的,實際上希特勒屠殺、驅逐猶太人也是為了猶太人的財富,蘇聯人在偏僻的地方給猶太人劃了一塊地,也是為了猶太人的財富,但因為實在難以生存,猶太人內部也存在分棄,後來沒有成功。日本人為了得到猶太人的財富,以支援曠而持久的侵略戰爭,也特地在我們東北劃了一塊地,允許他們建國,同時也想借助猶太人的力量,維持永久的佔領東北。而東北是富饒之地,相比猶太人所有的選擇地,都是最好的,甚至哈爾濱的猶太人建國組織開始了行動,但遭到了幾乎全世界猶太人組織的反對與嚴厲規勸,所以也胎死腹中。如果成功,對我們絕對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為什麼世界各地猶太人組織反對在東北建國?不為別的,只為道義。當希特勒屠殺驅逐猶太人人時,世界上只有民國政府公開接納猶太人,允許他們不受限制地來到中國,來到上海。民國政府甚至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機構,由雲南省主席龍雲牽頭,在西南劃出一塊地來安置猶太人,後來由於戰局變化,這個計劃也流產了。所以猶太人對中國是心存感激的,所以才有美國的猶太人組織代表所有的猶太人堅決制止了在中國東北建國,以及與日本人的任何合作。這也是道義的力量吧!
建國後的以色列,一直對中國是非常感激與支援的,也是最早提出與我們建交的國家。只是當時中國政府為了得到廣大阿拉伯國家在國際上的支援而拒絕了。在國際上,不管中國政府如何遣責與反對,以色列對我們一直是友好的,這是不爭的事實。猶太人並不僅僅是唯利是圖的商人,也是有著悠久文明,知曉大義的民族。
-
3 # 小養趣看歷史
寫在前面:英美提供的第一塊地方是位於南美洲處於阿根廷治下的巴塔哥尼亞地區;美中國人提供給猶太人的第二塊土地是非洲的烏干達地區;第三塊地方是連線著非洲和亞洲的西奈半島。
那麼,為什麼猶太人拒絕了英美的好意呢?
首先,猶太人對於建國是一個多年的執念。在猶太教聖經裡,巴勒斯坦就是猶太民族的發源地。聖經裡也說這地方是上帝應許給猶太人的。
猶太民族在這裡建立過國家,這裡才是猶太的祖先生活過的地方,他們無數年的願望就是重回這裡建家園。雖然被羅馬人驅逐造成大流散,但這裡一直是猶太人心目中的聖地。
以色列的建國也只是英美的一盤棋二戰剛打完,法國亡了剛復國;英國打的精疲力盡連愛爾蘭印度都獨立了;美國急著跟蘇聯搶歐洲。
北約哪裡還有心思和財力管中東?但如果放任凶悍的阿拉伯人自行建國,中東很容易就會被統一,這是北約不想看到的。
從這時候開始,巴勒斯坦開始大量湧入以色列人,本來以色列人是巴勒斯坦的少數民族,人口只佔百分之一左右,在這個協定之後迅速漲到百分之五,後來二戰後利用世界對猶太人的同情繼續主張巴勒斯坦的土地主權。後來聯合國181號決議,直接把巴勒斯坦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土地分給了猶太人,於是爆發第一次中東戰爭。
其實顯而易見,因為巴勒斯坦這個國家弱小,所以他只是列強談判桌前的一個籌碼被賣給了猶太人,美國想培養一個代表美國利益的國家,促成了以色列建國,種種的原因和政治博弈導致瞭如今的局面,可惜在這個過程中巴勒斯坦始終沒有任何說話的權力。
-
4 # 兵團戰士1949
這個問題屬於老生常談,巴塔、烏幹、西奈,前兩個地方都在遙遠的南美與非洲,烏乾地方最大但屬於內陸,又靠近赤道,太熱,還無法開展海貿,巴塔在阿根廷也沒多大,靠近南極,太冷,西奈最大但太乾沒水又在埃及手上,英國二戰後已經衰落無力保障安全,所以只能選擇巴勒斯坦
以上只是客觀條件允許的原因,實質選擇這個地方,完全是由聖經確定,因為迦南是神許給猶太人的奠基之地,這是宗教信仰之源,以色列建國的精神支柱,否則還談什麼建國?耶路撒冷是猶太基督伊斯蘭三教誕生的薈萃之地,這是在爭取神的信仰之力,中中國人大概是理解不了這幫信徒們的精神世界,土地的多少才不是人家考慮的重點,信仰的多少和信仰地的存在才是你死我活的必爭之所!1880年以前赫茲爾還在維也納論壇報混的時候就開始謀劃耶路撒冷了,一直到二戰結束才抓住機會拿到手,試問以色列怎麼會輕易放棄,要知道此前像羅斯柴爾德家族早就展開當地土地收購,把巴勒斯坦沿海土地買空了都,這種精細的建國準備怎麼能聽從英美的指揮棒滿世界溜達
更可笑的是二戰後老蔣曾聞聽過這件事,於是這個該死的賣國賊,居然自報奮勇的主動割讓土地,並稱願意為猶太復國盡份力,他選擇的地方是東北,那是當時國共內戰的首爭之地,打的算盤不為不精,只可惜猶太人和美國都沒鳥他,於是他又再發奇想,選了江南某地,只為嚇唬那些正跟他因為打內戰而漸行漸遠的江浙財閥,逼他們就犯,不拿錢助他打內戰就徹底一拍兩散,充分秀了一把老流氓無底線的下限,四大家族包攬全國財權又打上了江浙財閥家底的主意,這就叫人作孽不可活,內戰失敗後老蔣逃到了臺灣,臨走前還以中國政府名義承認了外蒙古獨立,想要看中共與蘇聯的熱鬧,到臺灣後更拒絕了美國把琉球移交到中國手裡的建議,原來是怕美國分他在臺的兵權,這傢伙膽小如鼠,狡詐無賴,誰教中中國人民倒黴攤上了這麼一個領袖,賣國賣的清新脫俗,也算是猶太建國前後在東方中國的一個小小的漣漪和影響
-
5 # 鍾靈毓秀業有成
猶太人,一個古老的民族,是眾所周知的非常聰明,特別擅長商業。世界上擁有諾貝爾獎的人中有一半是猶太人,世界上大多數富人都與猶太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然而,這是一個如此優秀的民族,在歷史上長期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直到1881年,一個名叫西奧多赫茲的奧匈帝國領導著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發起了一場舉世聞名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
然而,迴歸路程並不容易。猶太人選擇的第一個返回地是在巴勒斯坦。但巴勒斯坦當時是奧斯曼帝國的管轄地,奧斯曼肯定不會同意在這個國家內建立一個國家。最後,在英國、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幫助下,猶太人選擇了三個地方返回。
第一個是南美的巴塔哥尼亞地區。
雖然美國已經是世界霸主,但要在復興浪潮中將一塊土地從已經獨立的南美國家分給猶太人並不容易。最後,在美國的幫助下,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地區被用作猶太人的土地,因為當時阿根廷只是名義上宣佈巴塔哥尼亞為其領土,沒有實際管轄權。
經過檢查,猶太人出於一個簡單的理由放棄了這塊土地。西奈半島。當時,猶太人為了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國家,甚至向當時的奧斯曼皇帝提出用錢買地的想法,但遭到了與猶太人心相沖突的奧斯曼皇帝的堅決反對。無奈的是,花錢買東西的想法被粉碎了。雖然尼羅河水可以運進來,但根據當時的技術條件,工作量遠遠超出猶太人的限制。終於放棄了。
總的來說,當年並不是英美替猶太人選了三個建國地點,除了英國政府為猶太人圈定肯亞外,其餘的阿根廷、西奈半島等,都是猶太人自己選定的建國備案地。
也就是說,並不是三個方案擺在猶太人的面前讓猶太人做三選一,而是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最成功,用事實結果證明他們當初選定巴勒斯坦建國的主張是對的。繼而又影響了當年反對在巴勒斯坦建國的猶太人,讓他們加入以色列。所以現在的以色列國才是唯一由猶太人建立的國家。
-
6 # 狼君歷史
地理環境因素
西奈半島,位於亞非交界處,被沙漠覆蓋,嚴重缺乏水資源,對於日後猶太人在此發展有著諸多不利。缺水的情況,可能連人的生活都無法保障,更不用談發展經濟了。
猶太人想要建立一個國家,當然是一個建設起來能夠快速發展的國家,如果國家建立起來,沒有外敵的入侵卻因為資源枯竭亡國了,還不如不建國。
猶太教的信仰猶太人幾乎全部信奉猶太教,而猶太教的聖城耶路撒冷就位於巴勒斯坦地區。巴勒斯坦地區對於猶太人來說,他們的信仰在那裡,他們的神和祖先都在那裡。
記得以色列的國旗是什麼樣子嗎?中間有一個什麼圖案?——沒錯,是一個六芒星。這個六芒星就是猶太教的象徵,直到猶太教在猶太人心中的地位了吧。
重返民族誕生地現在看巴以矛盾不可調和,猶太人和阿拉伯民族之間的矛盾更是激烈,在以色列建國後更是爆發了多次中東戰爭。
但實際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同根同源,祖先都是閃米特人,都在中東地區繁衍生息了數萬年,而且主要居住地就是耶路撒冷。
在建國這一問題上,猶太人一直宣稱“猶太民族是在以色列“巴勒斯坦”的國土上誕生。”必須回到曾經的故土上。
-
7 # 小約翰
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卻在漫長的歷史中處於流浪的狀態。因為種種原因,他們不得不離開家園,四處漂泊,成為一個沒有祖國的民族。
二戰時期,希特勒在歐洲瘋狂迫害猶太人,數百萬猶太人被納粹有組織的屠殺,猶太人的鮮血染紅了歐洲大地。
猶太人的悲慘遭遇引起了世界各中國人民的同情,在英美等國的提議下,二戰結束後,聯合國決定給猶太人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讓猶太人建國。
供猶太人的第一個方案在南美,具體說就是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地區。因為二戰結束後,美洲好多國家都已經擺脫殖民統治宣佈獨立,而當時阿根廷剛宣佈收復巴塔哥尼亞地區,但和阿根廷政府還有很大的商量餘地。美國因此建議,猶太人可以在此建立自己的國家。
但以色列人過去一考察,連連搖頭,因為這地方是在太荒涼了。
巴塔哥尼亞不是荒漠平原就是荒漠高原,剩下的就是陡峭的懸崖了。如此荒涼的地方,很難進行農業生產。再加上離南極太近,氣候條件非常惡劣,降水量少,四季溫差巨大,沙塵暴不斷。不要說人類,就是石頭到了那裡也被風化了,於是第一個方案被否決了。
可是仔細一想,這地方也不合適。
因為西奈半島沙漠太多,氣候也非常惡劣,常年沒有降水,水比油都金貴。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別說發展壯大,就連站得住腳都是個大問題。
英中國人說了,別發愁,我們可以提供幫助,把尼羅河的水引過來不就得了?
可是以色列專家過去一考察,覺得英中國人的方案不切實際。因為飲水工程耗資巨大不說,還耗費時間。蘇伊士運河從施工到開通,就花了整整十一年的時間。這個飲水工程比較起來難度更大,沒有20年時間,根本就無法完成。遠水不解近渴,等工程結束,黃花菜都涼了。
因此,這個方案也泡湯了。
但猶太人考察後,認為烏干達也不適合猶太人建國。原因是烏干達是高原地形,到處都是野生動物,太危險。再說烏干達那裡土著居民非常多,土著人聽說猶太人要跟他們做鄰居,大家都不同意,說誓死要保衛自己的家園。因此,猶太人又排除了這個方案。
轉來轉去,猶太人覺得還是選擇在巴勒斯坦建國最合適。首先,巴勒斯坦本來就是猶太人祖先生活的地方,自己的國家猶太國原來就在巴勒斯坦,猶太人來這裡就是回老家,理直氣壯。
其次、耶路撒冷是猶太教的聖地,哭牆和聖殿山都在那裡,耶穌出生、殉難也跟這裡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說白了,巴勒斯坦是猶太人的根,猶太人的精神依託,沒有比在這裡建國更合適的地方了。
於是,儘管在巴勒斯坦建國面臨的風險要比其它地方要大得多,但猶太人還是義無反顧選擇在這裡建國,哪怕是面臨再多的挑戰也無怨無悔。
-
8 # 凱撒觀天下
而猶太人建國地點的選擇問題,最早組織化系統化的提出和討論是在1897年的瑞士巴塞爾的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上,當時的與會代表在何處建國的問題上,分歧很大,基本分為三派,一派是以赫茨爾等人為代表的“政治派”,他們認為猶太人建國必須得到大國的支援,主張首先同有關國家進行交涉,取得合法的保證,二是激進的“行動派”,主張繞開相關國家,立即組織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造成既成事實,三是保守的“精神中心派”,主張將巴勒斯坦建成全世界猶太人的精神中心即可,並不謀求一個實質上的猶太人國家。
雖然這次大會最終沒有就建國地點達成一致,但是寫就了猶太人歷史上著名的《巴塞爾綱領》,綱領明確提出“在巴勒斯坦為猶太人建立一個得到公認的,有法律保證的民族國家”,會後,各項建國準備工作也在這個基礎上開始進行,以赫茨爾為代表的猶太復國領導層四處外交遊說,尋求各個大國的支援和同情。
因此也可以看出,實質上在猶太人的心中,巴勒斯坦一直是他們的建國首選之地。但當時的國際形勢是,英國是首屈一指的世界頭號強國,而且近代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反猶運動,因此成為了赫茨爾的重點遊說物件,英國開始時並不同意將巴勒斯坦作為建立猶太人建國的地點,而只願將英國的某個海外殖民地交予猶太人。由於當時東歐受迫害的猶太人急需尋找一塊避難地,赫茨爾等人便傾向於暫時選擇地中海東部的塞普勒斯或者埃及的西奈半島。但英國認為塞普勒斯島上已有希臘人和土耳其人居住,猶太人的進入只會讓地緣政治局勢更加混亂,表示可以考慮西奈半島。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為此還派出了一個調查團前往西奈半島,但這一計劃最終也因埃及政府的強烈反對而擱置。在此情況下,英國殖民大臣張伯倫提出可以將英國在東非一塊被稱為“烏干達”的保護地劃給猶太人建立民族家園,這也就是“烏干達方案”的實質由來。
“烏干達方案”後來被迅速提交給1903年8月舉行的第六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討論。赫茨爾一開始就試圖說服大會接受這一方案,但來自東歐和俄國的代表們卻明確表示拒絕考慮巴勒斯坦以外的任何地方,他們認為這是對《巴塞爾綱領》的極大背叛和玷汙。後來,當大會以295贊成、178反對、98票棄權的投票結果,決定派一個考察團前往東非進行實地調查時,全體俄國代表退出了大會以示抗議。猶太主義復國組織也在它成立六年後迎來了最大的分裂危機。
在1904年5月舉行的行動委員會上,為了維護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團結,赫茨爾表示不再堅持烏干達方案,並再次確認只有巴勒斯坦才是建立猶太人國家的唯一地點。他在致會議閉幕詞時,激動地舉起右手,吟誦《舊約聖經》中的詩句“耶路撒冷啊,我若是忘記你,就讓我的右手變得麻木不仁”,發誓繼續忠於《巴塞爾綱領》。此次會議後不久,年僅44歲的赫茨爾積勞成疾,在奧地利去世了。
1905年7月,第七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在巴塞爾舉行。這次會議根據考察團認為東非不適於猶太人定居的報告,正式否定了烏干達方案。支援烏干達方案的贊格威爾等人宣佈脫離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重新建立了一個“領土主義組織”,致力於東非、阿根廷等地的猶太墾殖活動。在這次會議後,“行動派”的觀點事實上成為了猶太復國主義者組織中的主流建國立場。烏干達,阿根廷等地已不在建國籌備議程中,巴勒斯坦,這片應許之地,成為猶太人最後的唯一選擇。
在1897年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代表大會後,赫茨爾曾在他的日記中寫道:“在巴塞爾,我建立了猶太國。如果我現在公開這樣說,我將會遭到世人的嘲笑,但可能在今後50年,無論如何,在今後50年,每個人都會看到它的誕生。”歷史驚人地證實了赫茨爾的預言,50年後,猶太人的國家——以色列誕生了。1948年5月14日,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新國家定名為“以色列國”。
1949年,也就是以色列國成立後第二年,赫茨爾的遺骨被從奧地利維也納遷到了以色列。以色列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儀式,將他重新歸葬於耶路撒冷最高的一座山上,並把這座山改名為“赫茨爾山”。此後,赫茨爾山成為埋葬以色列歷任領導人和戰爭烈士的國家公墓。 -
9 # 子屠龍
歷史上遭滅的民族無數,像猶太人這樣被趕出而民族不亡,本來就不多見。千年之後的巴勒斯坦故地,猶太人又重新復國,這在全球也算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在猶太復國主義者的不懈努力下,世界列強曾給猶太人多塊建國地,讓這個流浪的民族選1處建國。像美國給出南美阿根廷,英國給出地中海的塞普勒斯、中東的西奈半島、東非的烏干達,甚至連日本都打算在中國東北搞出“猶太國”……
應該說猶太人還是有選擇,但他們最終還是要去巴勒斯坦,為什麼要拒絕條件好的地盤呢?
猶太人大流散後,他們的主體生活在歐洲,然而歐洲人並不友善,每次“反猶運動”都讓猶太人傷亡慘重。19世紀末,猶太人當中掀起復國運動,他們想回歸巴勒斯坦、重建民族國家。
在猶太人的宗教裡,巴勒斯坦就是“迦南之地”,是上帝賜給猶太人的土地。換言之,巴勒斯坦儘管跟很多地方比起來條件並不優渥,但在猶太人眼裡那是精神的家園、祖先的故地,先天在方方面面具有優勢。
“明年在耶路撒冷見。”這是猶太人不斷重複的祝福,流浪的他們從來沒有忘記昔日的故都,對耶路撒冷的思念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脈裡。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猶太復國者當中並非鐵板一塊,他們當中還是存在不少分歧。主要是兩點,一是趕快找塊土地建立猶太國,讓這個跌沛流離的民族“安身立命”;二是要復國就去巴勒斯坦,迴歸祖地才是“立國之本”。
在猶太傳奇人物赫茨爾的組織下,1897年8月29日至31日在瑞士召開第1屆猶太復國主義代表大會,共有204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代表與會。會議的開幕式上,猶太人產生巨大共鳴,許多人熱淚盈眶……
經過激烈的爭論,會議通過《巴塞爾綱領》,這份指導性檔案宣稱:猶太復國主義的目標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受保護的猶太人之家,並定下實現這個目標的逐步規劃。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巴勒斯坦是被各地猶太人都認可的土地,這一點很重要。
儘管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的移民速度在加快,但是託管巴勒斯坦地區的英中國人,並不同意猶太人在這塊土地上建立猶太國家,他們表示可以讓猶太人在英國某個殖民地定居。
接下來的事情就發生,不少列強提出可以讓猶太人去一些地方建國,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其實都不重要。因為沒有哪個地方可以代替巴勒斯坦的地位,沒有哪個地方可以凝聚猶太人不同社團的裂縫,沒有哪個地方可以讓猶太人安心……
沒有十全十美的地方,現在很多人分析猶太人選擇建國地,會從方方面面分析出不適合猶太人的道理來。其實,巴勒斯坦也一樣,你真要鑽牛角尖,這塊地的不合適性還超過其他地方。然而,猶太人就這麼死心眼,巴勒斯坦再爛也是我們的故土,我們的呵護會讓它再次“留著牛奶和蜜”!
當猶太人代表再次聚會,當英國代表提出放棄巴勒斯坦時,來自東歐的代表舉起拳頭咆哮,認為這是背叛《巴塞爾綱領》。為避免猶太人陷入分裂,復國主義領袖們捨棄其他方案,選擇“一條道走到黑”——我們就要巴勒斯坦,死也要!
一戰後期,隨著戰局的逐漸明朗,協約國的英、法都為佔領同盟國土耳其的中東屬地而活動,兩國都希望把猶太復國主義作為滲透巴勒斯坦的工具。不久,英國發布《貝爾福宣言》,明確表示支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復國,猶太人的復國運動獲得巨大成功。
面對猶太人大舉移民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強烈抵制《貝爾福宣言》,並且兩波人馬的衝突愈演愈熱。經過幾十年的鬥爭,最終的結果是1948年5月14日,猶太人宣佈建立以色列。
-
10 # 談古論金
英美為猶太人選了3塊土地建國,猶太人之所以拒絕有以下兩個原因:
1、美國為猶太人選的是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亞地區、英國為猶太人選的是連線非洲及亞洲的三角形半島西奈半島與東非的烏干達,猶太人之所以拒絕與這三個地方的地緣政治與地理環境自然條件有關——巴塔哥尼亞在行政上當時已經歸屬阿根廷,猶太人遷居過去會有很多矛盾,再加上巴塔哥尼亞氣候條件惡劣,素有風土高原之稱,不很適宜居住;西奈半島大部分地區是沙漠、氣候乾燥,嚴重缺水,當時的工程技術與財力很難引流尼羅河水;烏干達的條件其實不錯,但是因為烏干達的本地人口當時已經有一兩千萬,所以猶太人在那裡建國前景也很麻煩。
2、猶太人拒絕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猶太人的祖先當初在現在的巴勒斯地區建立過古代國家,後來這個猶太國家滅亡之後,猶太人四散離開故土,才形成了千年流離的局面,對於猶太人來說,這個地區具有宗教與文化上的根本重地的含義,所以在這裡建國有著特殊的意義,於是乎,這一地區同樣存在的並非很好的自然環境以及未來與本地人口之間的矛盾衝突,猶太人就不那麼在意了。
回覆列表
原本這種問題,對中中國人似乎問的多餘!但看了評論區發現我高估了答案的水平。現有的回答羅列了種種,說準確的幾乎只有那3塊土地,阿根廷南部,以及當時都是英國殖民地的西奈半島和東非烏干達。猶太人為啥拒絕?因為理想,因為信仰,因為,巴勒斯坦是我的故鄉。猶太教是世界古老的宗教之一,而猶太民族的宗教信仰與情結是世界各民族中最濃厚及虔誠的一個,古代猶太民族在現在的巴勒斯坦地區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國家和民族傳統文化,但數百年間,歷經外族入侵,猶太王國兩起兩落,最終在馬薩達要塞歸於滅亡,從此,猶太人流落至世界各地(包括古代中國),但宗教信仰,文化語言代代流傳下來,故鄉就成為了所有猶太人心中的“應許之地”!這種葉落歸根的情結,對於同樣歷史文化淵源流長,血親氏族家鄉觀念極強的中華民族原該是最能體會,理解的(雖然宗教因素不強)。為啥答案中盡是些不靠譜的妄言,貪圖實利的揣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因素如此不重要?當然,猶太人還是去考察了那幾塊地方,因為,當時猶太民族故地早已被阿拉伯人佔據千年有餘,自然條件生存環境惡劣,而現代猶太民族復國主義運動發源於英美等國,這些國家中,猶太人發揮著重要作用,是領導層和精英群體。同時,英美等國政府也對猶太民族復國大力支援,尤其是二戰中,納粹德國在全歐洲發動的針對猶太人的種族主義滅絕,讓全世界深感震撼。對於英美政府的提議,自然也不會完全不管不顧,但無論如何,回家永遠是猶太人的第一抉擇。拒絕奇怪嘛?最後,不是打廣告,推薦美國著名作家赫爾曼 沃克的作品《希望(以色列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