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崔讀書說事
-
2 # 鷹王旗幟
第一類是以生動活潑的比喻講出深刻的哲理,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給人以智慧。中國自先秦開始,就出現許多哲理性很強的寓言,形成中國古代寓言的一大特色,其中有許多閃耀著樸素唯物主義或辯證法的思想光輝。如《杞人憂天》說明天不過是積聚起來的氣體,沒有什麼,地方沒有氣體;地不過是土塊積成的,土塊塞滿了四方,沒有什麼地方沒有土地。因此,憑空懷疑天地將要崩墜的想法是毫無根據的。
第二類是具有“勸善懲惡”性質的,其中也有許多給人以積極的啟示。《齧鏃法》說明心術不正;為一己私利不惜傷害恩人是很卑鄙的。這一類故事當中也有一些消極因素,如宣揚安分守己、因果報應的陳腐觀點,對於這些我們應該善於鑑別,給予必要分析和批判。
第三類是“揭發伏藏,顯其弊惡”,具有諷刺性意義的。其中有些是針對時政,痛斥惡俗陋習的,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強取人衣》揭示出世上惡人的巧取豪奪和極端殘忍;《貓祝鼠壽》嘲諷了偽善者的虛情假意;《爭雁》斥責了那種崇尚空談,進行毫無意義的爭辯的風氣;《迂儒救火》表現出拘守封建禮教的迂腐可笑。
本書所收中國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內容,可以概括成三類:
入本書的《莊子》中的《埳井之蛙》說明世界的廣大,人們不可以囿於自己狹小的見聞而妄自尊大。《列子》中的《杞人憂天》說明天不過是積聚起來的氣體,沒有什麼地方沒有氣體;《畫鬼最易》說明從客觀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是最難的,非下苦功夫不可。而遠離實際瞎說一氣,則是容易的。
還有更多的寓言從反面辛辣地諷刺了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種種表現,惟妙惟肖地刻畫了一些死抱住形而上學不放的各種醜態。《揠苗助長》告訴人們違反客觀規律作出的愚蠢行動,是多麼的荒唐可笑;《穿井得一人》說明進行調查研究,只憑道聽途說和主觀推想,就難免不出差錯;至於《鄭人買鞋》裡的鄭人,更是教條主義的典型。
第二類是具有"勸善懲惡"性質的,其中也有許多給人以積極的啟示。《齧鏃法》說明心術不正,為一己私利不惜傷害恩人是很卑鄙的;《何待來年》、《猩猩嗜酒》勸人有錯就改,不要藉故推託,明知故犯;《蜈蚣自大》、《恃勝失備》教育人們不要驕傲自滿,盲目輕敵。
第三類是"揭發伏藏,顯其弊惡",具有諷刺性的。《強取人衣》、《高昕嗜殺》揭示出世上惡人的巧取豪奪和極端殘忍;《更渡一遭》、《貓祝鼠壽》嘲諷了偽善者的虛情假意;《爭雁》斥責了那種崇尚空談,進行毫無意義的爭辯的風氣;《黠揉媚虎》、《山魅漆鏡》指明瞭喜歡逢承、厭惡批評都會自食惡果;《迂儒救火》、《傅顯》表現出拘守封建禮教的迂腐可笑。
此外,還有專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鬥爭藝術的,特別有幾篇關於伯樂相馬的故事,今天讀起來更覺得有新的意義。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是2009年中國少年兒童初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青少年必讀叢書》編委會。該書短小精悍,幽默深刻。通常,它只用寥寥數語便勾畫出一幅情節生動的畫面,中國古人的人生智慧也便在這幅畫面上得以鮮明呈現。
作品目錄
愛錢如命
愛驢
暗室
百發百中
扁鵲說病
鷸蚌相爭
杯弓蛇影
卞莊子刺虎
鮑君神
伯樂識驥
不同的評價
唇亡齒寒
醜女效顰
吹管的獵人
此地無銀三百兩
長竿入城
楚王葬馬
鱷魚的偏見
大王降禍
戴淵投劍
打草驚蛇
得過且過
對牛彈琴
墳間乞食
法術
焚鼠毀廬
古琴高價
高山流水覓知音
哥兒倆
割肉相啖
公輸刻鳳
公輸為鵲
公儀休嗜魚
更渡一遭
猴子撈月
悍牛和牧童
韓娥善歌
好酒被捉
后羿射箭
狐假虎威
畫鬼最易
漢陰丈人
虺
畫龍點睛
畫蛇添足
邯鄲學步
合種田
河豚魚
井底之蛙
季子投師
刻舟求劍
驚弓之鳥
嗟來之食
涓蜀梁
膠柱鼓瑟
紀昌學射箭
假人
桔生淮北為枳
運斤成風
棘刺母猴
枯梧不祥
可笑的南歧人
回覆列表
問題:中國古代有多少寓言故事幾個?
前言首先,你這個提問語法有問題,用了多少,又用了幾個。言歸正傳,中國古代寓言歷史悠久。從先秦到清末,留下的寓言難以計數,其中有口皆碑的經典作品就舉不勝舉。古代寓言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國家治理、世態百象、為人處世、修身養性、思維方式、學習方法等許多方面,這些內容包含著社會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接下來我列舉幾個寓言故事,以供大家參考!
一、葉公好龍葉公非常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雕著龍,在各種酒具上雕著龍,在廳堂、臥室、書房的牆壁和柱樑上到處都雕著龍。人們知道他如此喜歡龍,便四下傳說。
有一天,天上的真龍聽到了這件事,心裡十分高興,它騰雲駕霧,從空中降落到葉公的庭院中。龍把頭伸進書房的窗戶裡探望,長長的尾巴蜿蜒伸展到廳堂當中搖動。
葉公看到真龍,嚇得面如土灰,失魂落魄地逃離了家。
其實,葉公並不是喜歡真正的龍,而是喜歡那些看著像龍而並不是龍的東西。
——選譯自《孔子集語》
寓言啟示一些人表面上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並非真正愛好,只是用以裝飾門面,圖個虛名。
二、庖丁解牛庖丁給梁惠王表演宰牛的本領。他站在牛的跟前,手按著的地方,肩靠著的地方,腳踩著的地方,膝蓋抵著的地方,都噌噌作響。刀進牛體,骨肉分離,唰唰有聲,無不像音樂一樣,既合乎《桑林》舞曲的旋律,又符合《經首》樂章的節奏。
梁惠王看得目瞪口呆,好一會兒才驚歎地說:“啊,好極了!你宰牛的技術怎麼這樣高超嫻熟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說:“我愛好的是探尋事物的規律,這已經超過了對技術的追求。我開始宰牛時,看到的都是完整的牛。三年後,在我眼裡就沒有完整的牛了。到了今天,我只用心神和牛接觸,而不必用眼睛去觀看。感覺器官已不起什麼作用,只靠心神支配刀的操作。我這把刀用了十九年了,宰的牛也有幾千頭,可是刀刃還像剛在石頭上磨過一樣,解牛時遊刃有餘。我按照牛體的自然結構,把刀砍進骨節間的縫隙處,再順著縫隙分離骨肉,完全按著牛體本來的結構,遊刃有餘。這樣,整頭牛的骨肉就‘嘩嘩’解體,像沙土散落堆積在地上一樣。解完牛,我才提刀站立,從容而滿意地環顧四方。然後,把刀擦得乾乾淨淨,收藏起來。”
梁惠王聽完後,對庖丁說:“講得妙極了!聽了你這番話,我懂得養生的道理了。”
——選譯自《莊子·養生主》
寓言啟示只要透過長期的實踐,善於探索,就能認識和掌握事物的內在規律,使複雜艱難的問題易於解決。
三、濫竽充數齊宣王在位時,喜歡聽宮中樂隊吹竽。每次觀賞演奏,他總是讓三百人一起吹奏。
有位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知道齊宣王喜歡聽眾人吹竽,便投其所好,向齊宣王吹噓自己如何擅長吹竽,請求宣王同意他參加樂隊的演奏。齊宣王答應了。每逢演奏時,南郭先生都搖頭晃腦、裝模作樣地吹竽。就這樣,他享受到了和其他吹竽人同樣的俸祿。
後來,齊宣王死了,兒子齊愍王即位。齊愍王也喜歡聽竽,不過他不喜歡龐大的樂隊合奏,而只愛聽獨奏。南郭先生一看無法混下去了,只好乘大家不注意,悄悄地逃走了。
——選譯自《韓非子·內儲說上》
寓言啟示諷刺那些不懂裝懂、騙取他人信任和好處的人。告誡人們,不學無術的人靠矇混過關的日子是不會長久的。
四、守株待兔宋國有一位農夫,一天正在田裡耕作,有隻野兔狂奔而來,撞在田邊的大樹上,碰斷脖子死了。農夫一見,趕快放下農具走到樹下,撿起了這隻死兔。
從此,這個農夫不願再耕田,他成天守在田邊的大樹旁,一心想再撿到兔子。
可他再也沒有撿到過兔子,但他守在樹下苦等兔子的行為卻被宋華人傳為笑話。
——選譯自《韓非子·五蠹》
寓言啟示告誡人們不能把偶然當成必然結果,更不能把過去的經驗當作恆定的規律。同時也諷刺了那些想不勞而獲而坐享其成的懶漢。
結語:例子就舉這麼多,寓言中的智慧,會給人的一生帶來無窮的啟迪。人們在兒時讀過的寓言,到老都不會忘記,就是因為寓言的智慧不會隨歲月的逝去而消失,它會隨著人們人生閱歷的豐富而更加深刻地留在人們的心裡,讓人們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