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如畫老師

    我是如畫,我來回答。疫情當前,家中辦喪事 ,要收禮錢嗎?不應該收禮。親戚包禮是出於禮節,東家收到應該返回親戚。因為特殊時期不辦喪宴,主人家開銷很小。你總不能拿喪事斂財,這樣做人不地道。

  • 2 # 王興菊979

    是不會收禮金的!

    我家鄉,在疫情期間,沒了一位老人,村,社給主人通知後,大家全響應號召,就五十之內的人操辦,大家全戴著口罩,五天之內就送葬了!

    具體事情,具體對待,喪事簡單操辦,也沒收禮金!

  • 3 # 王連軍206

    我居住的村莊,在疫情期間去世過倆位老人,村裡平時對紅白喜事抓的很嚴,基夲不大操大辦,特殊時期更是嚴抓死守,村裡有紅白事理事會,專人負責不取費用,去市火化有親屬及理事會人專管,火化完畢不進家直接去墳地,左臨右舍按照夲地習俗,每家出十之二十元錢表示禮品,埋藏後各自回家,沒有灑席。在特殊時期村幹部及村民都在自覺尊守上級的指示。

  • 4 # 遠山霧1

    農村喪事,對農村來說,其實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親人離世,親朋戚友就永遠失去了這個人。在過去小農經濟的情況下,一家人靠自己的經濟力量要處理好這種事情是有困難的!

    於是親朋戚友就會伸出雙手來幫助一下,或出點物,或出點錢,互助渡過難關!筆者的祖輩,一次疫情失去三個親人。靠自己的力量一次抬三口棺材,別說那時,就是放在當今也會無能為力!

    事情衍變到現在,物的互助變成了所謂禮金,人們的眼光就縮小到孔方兄上。故然有許多風俗需要改變,但人之交往還是要的。

    所以別糾結那頓飯,該幫的還是要幫,你出錢給別人,別人也在出錢給你。難道你有事時別人幫過你,這回別人有事因客觀原因你就可以厚著臉皮不幫別人,沒有這個道理的。

    有許多事情,親朋戚友還是要的,人多力量是要大一點,不是一人能為的!

  • 5 # 吳龍群

    我覺得要跟據自家情況來決定,可收可不收。

    送禮金的人,要是平時跟你比較親,比較合得來的那種,應該收。

    不請也可以,畢竟事情是發生在非常時期。非常時期非常對待,送禮人也不會當你面說什麼的。反過來是你自己會總覺得欠別人的人情不還,心中會倍感壓抑,糾結和難受。

    返之,平時對你,無所謂,不冷不熱,可有可無的,就不應該收。

    不收的話,就免去了所有的麻煩。只是不知道他們以後對你會不會比以前更冷淡。

  • 6 # 舒昌軍

    禮常往來是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禮節。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特殊時期應該特殊對待,在不出門的情況下,你可以用別的方式送禮(通訊發達),否則的話你失禮了,今後你有什麼事,人家也不會來的,說重點你們之間斷了往來。

  • 7 # 新農志

    不管是不是特殊時期,我們那邊喪事收的叫“帛金”,沒有把白事情收取前來掉唸的親朋好友贈與的錢財叫“禮金”的。

    雖然現在的紅白喜事隨份子錢、帛金等已經變成了生意,你家辦事情我去隨200元,我家辦事情你再還回來200元。但有一件事情我們要先搞清楚,帛金跟份子錢都是自願給的,既然是自願,那麼給是情誼,不給是本分。也就是說,別人來咱們家參加婚禮或者悼念亡者,實際上都是一種自發性的行為,給帛金主家就接著,不給也就算了。

    禮金也好,帛金也罷,這其實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人的一生中最費錢的兩件大事,一個是結婚,一個是死亡,人死為大,講究風光大葬,而之所以有禮金跟帛金的存在,實際上就是為了幫助主家把這兩件事辦好,也可以理解為大家分攤費用幫忙。

    所以,如果家中有人去世,正趕上這個特殊時期,且身處農村又無法置辦酒席答謝、招待親朋好友,那麼一切就只能從簡。而關於帛金的收取,我個人認為就看情況而定即可,別人給了你就收著,自己做個臺賬,以後人家有事情也好還回去。但如果人家不給,咱也彆強求,畢竟給是情誼不給是本分,收不收錢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家中亡者能按照習俗、規矩火化、下葬即可。

    另外,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如果真想收帛金,或可嘗試搞了網路版追悼會。

  • 8 # 生產隊長老楊

    問:特殊時期,農村喪葬事宜沒有酒席,還應該收禮金嗎?

    特殊時期,為防傳染不能聚會,喪葬是不能舉辦酒席的,不舉辦酒席,親戚朋友沒有前往,是收不到現金禮的,如果親戚朋友也沒發紅包或轉賬,禮金何來?

    可是,在正常時期,親戚朋友的大小事情你不可能不隨的,幾年之間隨出去一兩百家,也有幾萬塊錢,這隨禮都應該是禮尚往來的。

    現在輪到自己有事,理應舉辦酒席往回收禮,這叫資金回籠,往後還要往外隨的。如果今天不收,以前隨了,往後還隨,這叫只出不進,豈不虧大了?這是處在世上的人之常情。

    但是,特殊時期不舉辦酒席,就不能收回已經隨出去或將來要隨出的禮金,怎麼辦?

    依我之見,先請紅白理事把故去老人下葬,等疫情過去之後,擇日請總管,搭靈棚,掛遺像,擺靈位,弔唁,設帳桌,辦酒席,這禮金不就收回來了嗎?

    這叫後補酒席。

  • 9 # 悠然見東山

    記得朋友是這樣說的:他們村有個老太太,三個子女都在城市定居,老太太去世以後,子女回老家給老人辦喪事,村民們都是樸實人,按照村裡習俗,村民們幾乎家家都去幫忙,甚至隨禮,結果喪事辦完以後,兄妹仨數了數錢,竟然有好幾十萬,於是三人歡歡喜喜分了,只不過後來村裡別人家有人去世,於是人家帶話給他們,這家子女竟然沒有回村隨禮,說是隨不起,當年分錢的時候他們咋就想不到那錢是要還的呢?這倒好,沒回禮的兄妹仨被村民好一頓膈應,都沒臉再回村子了。

    事實說明農村這種回禮是很被重視的,雖然現在是非常時期,但事主家可能因為別的村民家裡有白事時,已經隨禮好幾萬了,趕上現在需要別人回禮了,又沒法辦宴席,豈不是損失好多隨禮錢?損失錢也就罷了,以後村民誰家裡有這樣的事,此事主是隨禮還是不隨禮?隨禮的話,那是幹賠錢,不隨禮的話別人會說沒人情味,因此南方遇到非常時期家裡辦喪事,雖然不辦酒席,但應該收禮,只不過禮金不用原來那麼多,可以適當調整數額。

    剛剛我說的是南方非常時期遇到喪事該不該在不辦酒席的情況下收不收禮,我覺得那些隨禮特別多的地方,無論什麼情況下,都需要收禮,而我們北方我們老家,政府一直號召白事從簡,村民們以本家族為單位,把禮金確定在五十元或者一百元。而喪禮那天會舉辦宴席。

    可能所有的禮金加起來不夠擺宴席花的錢,一個家庭一百塊錢。每家去三個人以上,算起來連吃飯錢都不夠,因此如果我們北方農村在非常時期,那就不要擺宴席,也不需要隨禮,簡簡單單聽從號召,北方農民肯定不會覺得賠了。

    因此這個事情得根據當地農民隨禮情況來定,南方和北方是不照顧測的。

  • 10 # 隨心所欲56417719350

    紅白喜事隨禮,是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互幫互助的優良傳統也叫習俗。在過去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年代。人人手中哪有閒錢辦紅白喜事。有事了又不能不辦。紅事也好說,多少有點準備。特別是百事,有些是花了很多錢沒治好病而死去。有些是突發的死亡。所以遇到這樣的事時,主人手裡缺錢很自然的,就會通知親朋好友。而爺們鄰居或一個村的人,知道後不通知也會主動幫忙。有錢出錢,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大家同心協力,儘量把事辦得圓滿一些。後來為了便於禮尚往來,才慢慢的變成今天的“禮金”。

    而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演變成了一個不良的風氣。借紅白喜事來斂財。特別是一些有地位的人做的更明顯。本來是婚喪家娶,生孩子事才去隨禮。如今演變成,不論啥事都隨禮。比如,老人祝壽,官位升遷,子弟升學,生意開業等等。實在不應該,搞得富人沒時間應付。窮人因隨禮常常發愁。這樣的陋習應該收斂收斂了。

    隨禮並不是為了吃喝,是為了幫忙。是一種處事做人的禮節。你隨禮主人擺酒席招待也是禮節。非常時期,為了防控疫情蔓延。不擺酒席是政府提倡的,是人人贊成的事。假設擺酒席你敢去吃嗎?現在“禮金”到人不到也是一個新時尚,微信轉賬就是了,雙雙都受益何樂而不為?

  • 11 # 開心快樂177723173

    禮金還是要收:禮和往來嗎,自古以來留下的規律,別人家有事你也都隨禮了,在這個特殊時候:可以發紅包嗎,舉手之勞大事俱成了!

  • 12 # 雨過天晴45239441

    親戚朋友家有人逝世,作為親戚朋友送個花圈封個白包作奠儀,表示對逝者的哀悼,對家屬的慰問,是做人的道理。難道非要吃頓飯,喝杯酒嗎?再說特殊時期更有配合政府抗疫的義務。不聚會,不辦席是為大家好也為你好。何必如此計較呢。如果因為沒有辦酒席而不去送禮,那麼你這親戚或朋友也到此為止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過年了,外出打工的農民都回農村老家準備過年沒,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