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誰倒騎驢來著

    時間是解決問題的良藥,但是往往良藥都苦口。家長和老師何嘗不焦慮呢,孩子的焦慮會產生蝴蝶效應。在解決焦慮這算時間,我們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夠了。

  • 2 # 自體與客體

    厭學不一定是學生的問題,也是學校和家長的問題,我可以這麼說,解決問題不太可能,連學校消失,家長改變,問題也不一定可以解決。

  • 3 # 沒深度的教育思考者

    疫情給學校和學生帶來的影響絕對比復工難度要大的多,因為這相當於讓孩子從一個熟悉了的環境又重新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就如同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很有很大的反彈,因此老師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第一,復課後我建議學校安排課時時間不要太長,要給孩子們一定的緩衝時間。

    在家呆的時間太長,很多孩子的生物鐘已經紊亂,如果剛回到學校就開始恢復大強度的學習,很多孩子會不適應,這樣就容易讓很多孩子出現厭學情緒。

    第二,剛開學,家長也要給孩子適當的寬容。

    很多家長盼望開學,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因為孩子在家學習效率差、貪玩、不按時作息等等。等開學了以後,家長們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機會,因此老師嘮叨孩子“都開學了還不好好學習……”。

    孩子環境發生改變,是需要適應時間的,尤其是從一個他認為比較舒適的環境換到一個比較乏味、勞累的環境。因此道理少講,但是行為要約束,減少玩的時間,比如原來看一個小時電視,現在要縮減到二十分鐘。將來適應了,作業也多了,看電視的時間就沒有了。

    第三,家校多溝通,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和在校學習情況。

    多和老師溝通,看孩子是否精神狀態良好。多給孩子做一些清淡食物,家裡環境要適當輕鬆,不要在此時老說考試壓力問題。經過一段時間,孩子們都會適應的。

  • 4 # 輕H輕

    遇到這樣的事,有點不幸運。其實問題兩面看,疫情帶來的影響,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的心智,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路上,走的更堅實,更能歷練。

    加油,老師家長慢慢安撫,同學暖情相助,一定會有出來的。

  • 5 # Mo蹉跎

    回答:對疫情緩解後,學生回校出現厭學、焦慮等心理障礙,該如何處理的問題,總的來說,我覺得需要家長,學校多方溝通,協同處理。

    1.理解和接納孩子厭學等情緒。孩子居家多日,已經逐漸適應了在家上網課的寬容狀態,回校後,無論從作息時間,學習時間等都變得緊張和更有規律。人都是有惰性的,居家學習就如同處於“舒適區”,打破舒適,需要很大的信念和勇氣,更需要鼓勵。孩子厭學情緒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在學習上遇到挫折的表現,之前學習的不夠紮實,網課學習與學校學習無法實現無縫銜接,測試得不到理想成績等,所以產生挫折心理。對此,家長和老師不是先對此焦急和指責,首先應表達接納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幫助孩子共同分析產生的原因。作為孩子他們只是關注自己的情緒,就是不想學了,很煩,但往往忽視產生此種情緒的根源在哪裡,分析原因有助於對後續解決提出有效辦法。

    2.幫助孩子梳理情緒,提出可以實現的階段小目標。當分析清楚情緒背後的原因,我想孩子也會感到如釋重負。當目標是經過稍加努力就可實現,孩子也會因此產生很大的動力和信心,重新樹立自信,在這時非常重要。

    3.學校也需相應減少教學難度,放緩教學進度,減少不必要的學習檢測和大型考試。學習焦慮很大程度上是對自己學業與期望不匹配而產生的,復學後,網課教學與學校教學的銜接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對前期網課學習知識的梳理,複習,落實是對後續學習的基礎,顯得極為重要。我相信,絕大部分學生很難做到網課階段學習的知識能像在校學習階段落實得那麼紮實到位,所以說環境也很重要,集體的學習環境本身就有一定的監督作用,給孩子一點時間,老師介入適當指導,我想孩子們是能夠很快恢復到學校生活中的常規狀態中來的。

    4.如果孩子焦慮情緒嚴重,家長和老師提供的幫助有限,那就要儘早轉介到相應機構,儘早干預。孩子就是小樹苗,當他稍有彎曲,早期發現,很快就能扶直回來。

  • 6 # 張麗芳說兒童心理

    疫情緩解後,學生回到校園,但出現了厭學,焦慮等心理障礙,家長老師該如何辦?我想厭學和焦慮等心理一定不會只是在疫情之後出現的,在疫情的前面一定是有先兆呈現的,只是那時候還沒有停下來在家裡,而現在在家裡一段時間後,孩子變得有這個心理預期,我可以在家裡學習的,所以面對線下的學習就會焦慮,厭惡上學

    1 我們要看看孩子的在學校的學習能力怎麼樣,在學習上是否有明顯的學習成功的感覺和愉悅的體驗

    2 我們要看看在疫情期間,孩子是否生活懶散,有電玩產品的過渡接觸和使用,在電玩產品的體驗上,明顯好於學習的體驗,明顯好於親子關係的體驗

    3 我們的親子關係怎麼樣?是否其中的一位爸爸或者媽媽是缺失的,尤其爸爸的缺失和媽媽的焦慮,就會創造一個厭學,焦慮的孩子;我們的爸爸媽媽的兩性關係是怎麼樣的?是否爸爸媽媽關係比較僵硬,缺失愉悅快樂的體驗,孩子的學習注意力被爸爸媽媽的關係帶走了,面對爸爸媽媽的關係,孩子非常焦慮,進而投射到對學習的焦慮

    我們要一層層的往下看,看到事實如是的真相,這時候,我們的孩子就會好起來的

    祝福您

  • 7 # 老頭和你隨便聊聊

    建議現在就去做針對性的調整。需要家長、老師和孩子在一起努力。

    隨著國內疫情的控制,“兩會”的召開時間已經明確。各個年級的孩子很快就會正式開學了,為了讓孩子們儘快的恢復到正常的學習狀態,老頭給大家幾個提醒:

    把孩子的作息時間恢復正常,越早越好;

    注意,家長做好榜樣。

    制訂學習計劃,每天按照學校的上課時間進行時間計劃並嚴格遵守;

    以孩子為主,家長指導輔助。

    在時間安排的基礎上,合理安排網課、作業、複習及預習。

    提醒一下,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做這些事情,最好是指導幫助孩子,讓他自己來做。

  • 8 # 心理諮詢師紅梅

    首先,家長老師情緒的穩定是前提!

    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作為家長老師自己先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急躁,先冷靜下來調整思維,才可以幫助孩子梳理認知、化解情緒、重拾信心,並找到產生的厭學的真正原因。

    否則孩子面對父母老師的消極情緒時,會進一步加劇他們的厭學情緒。

    其次,要讓孩子感受到關愛和溫暖,用行動告訴孩子"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在你身邊”。尊重孩子的感受,接納他們的情緒和目前遇到的問題。

    最後,面對疫情後有厭學情緒的孩子,作為家長要想辦法幫助孩子重建支援系統,可以請孩子的同學來家裡,或者一家人出去玩,讓孩子釋放情緒,緩解焦慮。還要做到家校互動,和老師充分溝通,尋找有效的干預措施。

    總之,家長和老師多瞭解孩子厭學、焦慮導致無法集中精神的真正原因,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和他們一起以積極情緒共渡難關。

  • 9 # 深圳大風嵐

    1.迴歸角色:神獸宅家學習的兩個多月,父母不容易,承擔了兩種角色,既有為人父母的責任,又要督促孩子學習,打卡,交作業各類任務,相當於半個助教。兩種角色的衝突讓很多家長苦不堪言。如今神獸返校,家長要把握父母角色,促進親子溝通,打造高質量的親子關係。

    2.生活輔助:健康第一,調整日常作息。本週上課,常見有些同學無精打采,家長引導孩子調整日常作息,調節生物鐘,儘快步入正軌;同時注重孩子營養,很多孩子不吃早餐,這需要家長重視,增強孩子免疫力。

    3.覆盤獲能:有空時,和孩子一起回顧宅家時光,學習,親子,生活等多方面覆盤,肯定孩子的付出與成長。從對過去生活的接納中獲取返校後努力進取的心理能量。

    4.足夠空間:經過幾個月的宅家學習時光,孩子返校復學會面臨情緒、學習、人際等多方面的壓力,如果出現一些挫折或不適應也是正常的,我們要相信他們,給孩子們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陪伴他們,無條件接納。

    5.關注自我:隨著生活的逐漸正常化,家長也要把注意力轉移到自身,家長情緒平穩了,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才能帶給孩子根本性的能量

  • 10 # 楠本心理諮詢

    首先,家長老師理解學生回到校園,出現厭學、焦慮等是比較正常的、在預期中的對環境變化的情緒反應。

    大家對“假日綜合症”可能都有比較深的體驗:一個大長假休假回來的第一天上班,大家都覺得上班比較累、工作效率不高、比較焦慮、一點都不想上班。

    小朋友經過了一個寒假後上學,跟大人一樣,也會有類似“假日綜合症”的表現。可能以前寒假時間比較短,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比較少。

    今年比較特殊,孩子們經歷了一個超長假期。媒體對疫情的報道、大人們相關問題的討論、長時間在家隔離等等會使孩子有可能有一些情緒反應。3月初,全國學校陸續開始上網課,孩子們有些是不太適應網課的,學習效果也不是很好的。開學後,老師的授課內容會從網課後面的內容開始,一些孩子對自己在家上網課的學習效果不自信,再加上環境適應問題,會出現厭學、焦慮等心理問題。

    二、老師跟家長可詢問孩子對開學的想法

    家長跟老師可詢問孩子對開學的想法,可以在第一時間瞭解孩子的心態,如果有厭學、焦慮等。透過主動詢問感受,可以讓孩子透過表達來宣洩情緒,跟孩子一起分析出現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讓孩子知道自己目前出現厭學、焦慮是有原因的。

    三、家長跟老師表達對孩子的支援

    孩子在遇到問題時,還不太會追究問題發生的原因、思考應該採取怎樣的策略、向父母或其他權威人士尋求幫助。他們一般會根據自己有限的經驗來解決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問題的話,會表現出厭學等退縮行為、焦慮等的情緒反應。

    家長和老師可以表達跟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一起制定方案、幫助孩子執行。

    孩子開學後厭學、焦慮等的心理問題是孩子對環境適應不良的反應。跟學習文化知識一樣,透過家長、老師的鼓勵、支援、指導,孩子們會模仿、學習各種適應的應對策略,逐漸增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少心理問題的方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術是世界上最高雅的藝術嗎?為啥那麼多人熱衷於學習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