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鳴侃歷史
-
2 # 澹奕
賣燒餅的武大郎都在國都市中心有獨棟住房,更何況官員,宋朝官員的俸祿有多高?舉例著名的北宋包拯,按照購買力折算其俸祿與各種福利大約1360萬人民幣,王安石的月薪最高在九萬左右。宋朝官員的俸祿,大約是漢朝的六倍,清朝的10倍以上。
第一,宋朝高薪制度。宋朝為了集中中央集權,採取一職多官政策,產生了大量冗官,同時很多名義上的爵位、官職也能夠領取俸祿,有實職的官員俸祿更多。宋朝官員的俸祿除了銀兩、糧食之外,還有木炭柴薪、鹽巴、馬匹草料、酒、茶葉,甚至醬油與隨從的衣服等等。在很多地方,還為官員配了“職田”。
宋朝一兩白銀的購買力,大約在如今1000到1800元人民幣之間。
第二,宋朝官員俸祿多高。宋朝當時當朝一品的宰相、樞密院使的月薪,摺合人民幣購買力在120萬以上,當時正二品的宋朝官員,月薪在近百萬左右。即便是縣令一級,其月薪也在數萬(按縣的級別所定)。而其他的各種補貼、生活物資等,全部額外折算,或者直接由朝廷供應。
-
3 # 野叟雜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北宋是一個積貧積弱的王朝。其實,對於北宋王朝來說,他們並不窮,只不過是花錢的地方是在太多了。
北宋建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將地方的軍權都收歸中央,養兵超過百萬。百萬軍隊的支出不是一個小數目。
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地方的各種權力都被收歸中央。而中央的官制,又強調官員之間的相互牽制與制衡。在繼承了前朝制度的同時,也進行了很多制度改革。但北宋創立新制度之後,並沒有廢黜原來的舊制度。北宋不僅大批任用了各國的舊官員,並且長期地保留了唐朝和五代以來的許多官稱。在此基礎上又增設了大批的新官職。權力集中的結果,大量官員無所事事。三省、六部、二十四司都有正式的官員,但是除非特有聖旨,都不能管本司的事務。所以北宋時期的很多官員都是隻當官而不管事的人。而具體管事的人則是由皇帝所臨時派遣的。這就是北宋官制中非常奇怪的差遣現象。
在北宋的官制中存在著所謂的官、職、差遣的區分。所謂官,實際是一種待遇,是發工資的標準。比如任命你為戶部的尚書,並不是說你可以管理戶部的事情,而是說你可以享受戶部尚書的工資和政治待遇。所謂的職,只是文官的一種榮譽,比如你們所熟悉的包拯就曾擔任龍圖閣學士,這就是一種榮譽職務,並不管什麼事。而實際管事的則是所謂的差遣。在性質上屬於臨時指派的任務。比如包拯的差遣就是所謂的權知開封府事。
在宋朝的國家機器中,舊官和新官,有權的官和無權的官,朝廷派遣的官和地方的官,機構重疊、臃腫、龐大、效率低下,官僚政治的弊端顯現得淋漓盡致。別的不說,單說官員的人數上就源源超過了前朝。在宋真宗時期有9700名官員,宋仁宗時有17000人,而到了宋英宗時就有24000人。這還不包括候補官僚。
官不管事,卻享受著極優厚的俸祿,有正祿、祿粟、職錢、春冬服、從人衣糧等。例如一個正一品的官員,他的正祿為每月三百貫,祿粟一百石,薪柴1200束,炭一百秤,每年有綾四十匹,絹六十匹,綿一百兩、鹽七石。除職錢、從人衣糧外,還有茶酒、廚料、飼馬芻粟、米麵等項。這是薪給制與供給制的混合,甚至還可以包括70名隨從人員的衣食也有國家包了下來。另外還會有額外的賞賜和恩典。外官除了這些之外還會有公使錢、公用錢、職田、茶湯錢等。這些官僚在職期間俸祿優厚,退位以後,還有所謂的詞祿,還有各種特權,形成一個特權階層,叫形勢戶,或者形勢之家。按照宋朝的法令彙編《慶元條法事例》中的解釋,所謂的形勢戶,除了品官之家外,還包括了各路帥、漕、倉、憲等衙門的吏員,州縣的雜役等人。不過形勢戶的主體還是品官之家,是指一個或幾個品官為中心的聚居家族。如果品官本人已死,他的品級、地位夠得上蔭及子孫,這個家族就可以稱為品官之家。法律明文規定,品官自一品到九品,可以享有“議”、“請”、“減”、“贖”、“免”、“當”等特權,犯了法可以從輕或免予處罰。不僅品官本人,他的家庭其他成員都可以享有免役特權,不少地主就把自己的田產謊稱是賣給了官戶人家以躲避差役。
北宋的財政收入比著前朝有了很大的增加,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但北宋王朝還出現那麼大的財政赤字,到宋英宗即位的時候,國家的財政赤字就已經高達1500萬緡,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北宋的財政支出實在太大了。而這都是加強中央集權所造成的結果。而各級官僚雖然在實際權力上有所喪失,但他們卻是實際經濟利益的受益者,他們形成了盤根錯節的既得利益集團。北宋政府也試圖進行變革,但都因為觸動了官僚階層的利益而夭折。無論是慶曆新政,還是王安石的變法,都是如此。
-
4 # 國學小鳥
謝謝邀請。宋朝官員的俸祿比較豐厚,和明朝相比,宋宰相收入是明朝五倍。一宋的奉祿包括了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甚至連僕役都有,每人每年糧食折錢3000文,綢絹每匹折一貫,布每匹350文等。二宋初基本沿襲後周之制,採用俸戶制。初期較低,到了1012
年首次大幅度加薪,仁宗嘉佑年間正式定製祿令,如規定宰相,樞密使每月人奉料300貫,衣料20匹,冬棉100兩。每月祿粟各100石等。元豐改制,又有加增。三宋真宗時外任官員不能攜帶家人,而家人贍養費則由官府財政供應,米,面,肉等,還有招待費,而且上不封頂,用盡續給,不限年月,可見待遇多高啊!四來換算一下,以2000個銅錢折一兩銀子,太平時期米價,是一石六百至三百錢,一兩基本上可買四一八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近九百二十四到一千八百四十八元。五宋朝七品小縣令是每月十二兩的話, ̄兩近於人民幣924至1848元。他的月薪就是11088至22|78,元,可見多優厚啊!以上回答如有不當請指教。
-
5 # 趙燕雲
宋朝官員俸祿根據其級別有不同,但宋代官員的(工資收入)俸祿大約是歷代王朝裡最高的。據《宋史·職官志》記載,宋代官員俸祿大體可分為“正俸”、“加俸”、“職田”三大類。
宰相、樞密使一級的高官,每月俸錢三百千 (即三百貫),春、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綿百兩,祿粟月一百石;地方州縣官員,大縣(萬戶以上)縣令每月二十千,小縣縣令每月十二千,祿粟月五至三石。正俸之外,還有各種補貼,如茶、酒、廚料、薪、蒿、炭、鹽諸物、餵馬的草料及隨身差役的衣糧、伙食費等均由政府埋單,數量也相當可觀。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政府給官員首次大幅度加薪。宋仁宗嘉祐年間正式制定“祿令”(《嘉祐祿令》):宰相、樞密使月俸三百貫,根據當時每石米價六七百文到一貫文折算的話宰相的月薪近90000元人民幣。
地方諸路職官,各有“職田”。兩京、大藩府四十頃,次藩鎮三十五頃,邊遠的小縣也有七頃。且“外官佔田,多逾往制”,這些田地由佃戶租種,官員坐享其成。
宋代不存在地方官說法,都是中央派出人員主管地方。派出官員的家屬生活費也由政府提供。並按月供米、面、羊等基本生活用品。
此外,宋代官員還享有大額度的“公用錢”,即官方的招待費。如節度使兼使相公用錢可高達兩萬貫,而且上不封頂,“用盡續給,不限年月”。宋代官員很多用“公用錢”用於借貸生息,這些利息收入由長官掌握,會與各級官吏發獎金形式分享。
另外宋代官員也有年終獎。
據有人測算北宋中期官員包拯擔任權知開封府(大約是三品官員)時的年收入現金加實物摺合大約在千萬以上。
而且宋朝對不在職官員(退休人員)的待遇也極為優厚:有功之臣和高官一律給予全俸,另有名目繁多的賞賜。
宋代基本沿襲唐代官員70歲致仕的制度,宋太宗時明確規定:“朝廷之制,七十致仕。”因而官員們常把70歲稱作“引年”。“引年”成為官員到期致仕的一個代稱。
所以在宋代做公務員是最幸福的。
-
6 # 沂藍書院趙月光
宋朝的官員俸祿是非常豐厚的,你可以當一個清官,並且還生活的蠻幸福。對比一下明朝的俸祿,如果你要當一個清官,很有可能像海瑞一樣窮死。
這是北宋高階官員的主要俸祿
宋朝官員的各種補貼津貼很多,如果是大概估算:每月的總收入=料錢*3
宋朝的官員收入主要分:1,請受
1.1,料錢
1.2,衣賜
1.3,祿米
2,添給
2.1,添支錢(差遣津貼)
2.2,職錢(職務補貼)
2.3,廚錢(生活補助)
2.4,雪寒錢(暖氣補貼)
3,公使錢(招待費)
4,職田
5,封戶,每戶每月25文。
給一個南宋例項,紹興十年岳飛的個人收入:岳飛的官銜是:少保(正一品),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太尉(正二品),兩鎮節度使。
岳飛的差遣是: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兼河南府路陝西河東河北路招討使。
岳飛的爵位是:武昌郡開國公(鄂王是死後追封),食邑六千一百戶、食實封二千六百戶。
按年薪計算:
少保和節度使的料錢400貫*12=4800貫
衣料絲綢約160匹*2=320貫
祿米200石*2*12=4800貫
添支和職錢,開府每月100貫,太尉100貫,宣撫使等差遣60+20+20共300*12=3600貫
職田20頃收租1000石*2=2000貫
公使錢600貫*12=7200貫
封戶錢25*12*2.6=780貫
鹽7石 0.050*7*120=42貫
-------------------------------不完全統計總計=23542貫
元隨(警衛員服務員)50人,政府發工資。
按一貫2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計算,岳飛的工資收入一年是200*23542=470萬元人民幣!
岳飛在九江買了498間房子,其中城區是38間,按每間20平方今天均價6000元算,岳飛在九江城區的房產價值456萬。
宋高宗還想送岳飛一套杭州的別墅,至少也得1000平方啊,按今天杭州均價2.5萬算,價值2500萬。不過,岳飛婉拒了。
明朝的內閣首輔李東陽,為人清廉,退休後必須要給人寫詩文賺潤筆費才能維持生計。李東陽死的時候,連像樣的治喪錢都沒有,還是他的門生故吏湊錢來安葬。
到了明朝萬曆年間,正一品每年有米12石,每年銀子216兩,大明寶鈔7128貫。大明寶鈔的數額可以亮瞎人類的雙眼,但這時的寶鈔與金圓券差不多,一貫可以換0.1個銅板。也就是說7128貫連一兩銀子還不到!
-
7 # 肇英
“宋代官員俸祿多少(高低)”這樣的問題,實在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本來並不想多嘴的,但著實是忍不住,於是略提幾句,以供各位朋友一個參考:
答案當然是“低階官員”。
其次,我們應該結合兩宋的社會經濟變化過程,動態地來看待官員的俸祿問題。
譬如,北宋大中祥符元年之前、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到元豐改制前、北宋元豐改制之後、南宋——以上四個時期的官員俸祿水平與具體俸祿制度是各不相同的。
再譬如,宋代官員俸祿的支給,有“折變”【1】等具體的操作辦法。這些操作辦法,對官員實際收入的影響甚大,以至於“全部或多數俸祿以現錢支給”成為了宋代的一種特殊的優待、獎勵手段。
注1:折變,即或以物抵錢,或以少折多。宋代官俸支給時,常以一定量的鹽、茶、酒、帛等實物折抵全部俸祿的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有時又將錢、物進一步進行折扣後再行發放。
最後,是“對比物件”的問題。即宋代官員俸祿(合法收入)的高低,應該與哪些人、哪些社會群體去做比較。
這牽涉到橫向的比較與縱向的比較。且先不提橫向的,與宋代其他社會群體的收入比較……在縱向的,即與不同朝代官員俸祿的比較上,光對比明代這樣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低官俸時期,又能有多少意義呢?
-
8 # 歷史你好hellohistory
網上有這樣一組資料,說宋朝官員的工資是明朝官員的十倍。要知道啊,明朝的官員是遇上了一個摳門的土豪老闆,為了防止腐敗,一個三品大員領到的工資,也就是一千兩銀子,大約摺合成今天的人民幣呢,一年有六十萬的年薪。你想想,宋朝是它的十倍,這是什麼概念。大清朝比明朝更加的富裕,更加的闊綽,但是也有人指出,就算是這麼富裕的大清,官員的工資水平也只達到宋朝的二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可以想象,宋朝官員的工資水平,足以讓後來的明清官員羨慕嫉妒恨。 古代官員的工資分為三種:正俸,祿粟,還有各種各樣的補貼。在宋朝,宰相和樞密使,分別相當於現在的總理啊首相還有國防部長,他們每個月領到的銅錢是三百貫,而像一個三千人口以下的小縣城,在宋朝,它裡面的縣官每個月可以領到十二貫銅錢。現在一貫錢摺合成人民幣就等於400塊。這只是宋朝官員工資的一部分,再說宋朝官員的祿粟。就是大宋朝廷每個月還要給官員提供糧食,這就非常人性化了。這不就是變相的鼓勵官員拿著工資不去買糧食,而是去其他一些場所拉動內需嘛!宰相這樣級別的官員每個月可以領到一百石糧食,縣官也可以領到幾十石,一石相當於今天57公斤。最喪心病狂的是,宋朝官員還能享受各種各樣奇葩的補貼。宋朝是重文輕武,官員大多都是文人,他們需要紙啊。當時紙可不便宜,怎麼辦呢,國家補貼。而文人呢,又要請朋友喝喝茶、吃吃酒,怎麼辦呢,國家補貼。而文人要出行,走不了路,要坐坐車、騎騎馬,在古代,車和馬不便宜吧,怎麼辦呢,還是國家補貼。連官員家裡私請的傭人,國家也要出錢。總之,宋朝皇帝不差錢,發得起工資,養得起官員。
-
9 # 頑伯
宋朝官員待遇有多好?蘇軾包拯拿百萬月薪,王安石千萬年薪!
雖然宋朝當時內憂外患,強敵環伺,但卻稱得上是中國曆代真正的帝國一代。宋朝的經濟、文化都是歷朝歷代不可比肩的。經濟發達到什麼地步呢?我們現在都是看人均GDP,官員工資差不多平均在1萬左右,而宋朝正一品的官,每月有一百五十石的大米可領,一石可就是100斤,一百五十石就是1.5萬斤咯,可以養活一家100口人了,換算成當時的米價,可就是6.6萬元。
這正一品大員除卻這麼多糧食可以吃,吃不了還可以換算成錢,而且還領12萬文錢的死工資,沈括的《夢溪筆談》第三卷就提到宋朝的1兩黃金也就是當時的1萬文銅錢,現在1兩黃金3000塊錢,摺合成人民幣那就是3.6萬人民幣。另外每年還補助綾羅21匹,綿50兩做衣服穿。可謂是真正的一人幹活,全家不愁吃穿。
正一品這筆賬算下來就是每個月都快50萬了,而且職位變化工資也是變化的,宋朝時候的宰相薪資是最高的,比如北宋兩次罷相的大詩人王安石,在位時一個月也有128萬,年薪就是千萬了。後來自己罷相後外任去養老,雖沒了官位但還是領著大學士的職位,《宋史·王安石列傳》就記載了“遂罷為觀文殿大學士、知江寧府”。觀文殿大學士是學士之首,《宋史職官志》就記載了端明殿學士有“職錢五十貫,米麥二十石,添支米三石,面五石,萬字茶二斤,春、冬綾五匹,絹一十七匹。羅一匹,冬綿五十兩。”所以可見王安石去養老還領著不少的養老金。
大家都知道包拯,從知縣做到知州、轉運使做到戶部使、開封府伊做到御史中丞,最後做到樞密副使,而包拯最大官就是他做樞密副使的時候,那時候包拯還兼任朝散大夫和上輕車都尉,同時還冠以東海郡開國侯的爵位,可以說是薪資直逼宰相了。
就只算開封府時,當時包拯還是龍圖閣直學士,從三品,尚書省右司郎(按《嘉祐祿令》只能領學士和尚書省右司郎的工資之一),還有一個權知開封府,合計起來就是銅錢20856貫,大米2180石、小麥180石、綾羅綢緞46匹,綿100兩,還有家用的木炭15秤和柴禾乾草720捆。算當時的時價就是,所有這些加起來已經有月薪也達100多萬了。
而作為宋朝名臣的蘇軾,一個月也是100多萬,卻還是喜歡哭窮。大家都知道“東坡肉”,但這“東坡肉”的由來就是因為蘇軾哭窮,那你說說他真窮嗎?蘇軾還自稱“為窮之冠”,但是老百姓送給蘇軾的豬肉不僅被做成東坡肉讓蘇軾吃了,蘇軾還邊哭邊倒賣房子呢!領著百萬的月薪,吃著百姓送的東坡肉,還倒手賣著房子,這怎麼也輪不到“窮”上面吧?
再說說小點的官,北宋時候的呂夷簡,當幕僚時候也領著5.8貫銅錢,也就是5800文錢,也就是5800塊,也比我們現在的工薪階層高了不少,現在最底層的公務員怕也就是2500~3000左右吧。多了差不多2000塊,可見宋朝的官員們是多富裕的。
看看自己的手裡的工資,在看看宋朝官員,真的是自嘆弗如,而且宋朝的美食美茶還甚多,要是回了宋朝領著一大筆錢,再優哉遊哉吃著大街小巷的美食,真是愜意的緊!
-
10 # 遊史無終
北宋統治者對官員(文官)有多優待,看看司馬光的仕途生涯就知道了:熙寧四年(1071年),司馬光因為反對宋神宗和王安石主導的變法,被降為西京御史臺。此後十五年,司馬光基本沒什麼本職工作,就是三件事:寫寫《資治通鑑》,和反對新法的老臣聚聚會,順帶寫文章罵罵新法。就這樣,宋神宗依然是俸祿照發,福利照給,逢年過節還要派人帶著賞賜物品去看看他。
那麼,大宋朝的官員能賺多少錢?他們的工資待遇怎樣?有沒有其他收入?基本工資大宋的官員只要有行政級別,不看具體職位,通通發工資。那麼這份工資有多少呢?根據元豐年間(宋神宗時期)的標準,文官中最高等級的開府儀同三司月收入是100貫錢,特進為90貫,以下的金紫光祿大夫等大約60貫,到了最低的九品芝麻官,月薪7貫。透過翻閱資料可知道宋朝的一貫約等於今天的400塊人民幣左右,換算一下就知道當時官員的工資水準,基本生活有保障。
此外,基本工資不僅發錢,還發糧食(祿俸)和衣料(衣賜),也都是按官職高低不同等級分配。
額外補貼光是基本工資還算不得什麼,而且低等官員的本俸很低,還不到十貫錢。大宋官員們的主要收入還有各種額外補助,非常可觀,有的甚至超過基本工資。
最常見的額外收入叫“添支”(也叫職錢,貼職錢),相當於“職務工資”,這份工資很高,開封府尹每月可拿到一百貫錢,最低的九品官也可拿到十六貫(比他的基本工資高)。不在京城的地方官沒有“添支”,但有分職田,也就是根據職務高低還有所管州縣大小分配相應面積的土地,從中收取田租或變現。
不難看出,大宋實行的是雙薪制。大宋對在職官員可以說是照顧得無微不至,異常周到。除了發錢,還有米、面、羊、馬匹,連酒、茶、炭都給。另還享受誤餐費、飲料費、多的如宰相有50貫,少的也有兩三貫。
賞賜大宋的皇帝們對在朝的大官們更是重視,恨不得讓他們都能過上快活逍遙的生活。
大宋朝的各個階段,“公用錢”、“公使錢”、“供給錢”名目眾多,三年一郊祀又給隨從的官員都分發賞賜,白銀、衣帛、馬匹等一應俱全,賞格之高,令人咂舌。
以宰相為例,大宋的宰相每月基本工資300貫錢,職錢差不多也是300貫,還有添支(學士補貼)50貫,餐錢 50,即每月共有700貫,一年就是8400貫,此外三年一郊祀賞賜1500貫,每年又有500貫,再加上分得的糧食、衣料等等,每年年薪不下10000貫,摺合成人民幣約年薪400萬。
綜上所述,大宋官員為什麼待遇這麼好呢?據宋太祖趙匡胤口中得知是要“高薪養廉”。趙匡胤的後代們謹遵祖訓,整個大宋朝都保持著“重文輕武”的傳統。只可惜,宋朝的“高薪養廉”政策實行的過了火,不僅沒有“養廉”,還養了一大群“白眼狼”。
回覆列表
宋朝文官整體待遇其實並不好。
表明幾個觀點:1.宋朝宰相之列的一二品官員待遇確實不錯
2.宋朝政府支出的工資很多,但普通官員的待遇並不是很好
3.宋朝不同時期的工資水平差距非常大,以宋真宗時代才開始大幅漲薪
清官包拯,官至開封府尹,開封市市長,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市長,一年收入一兩千兩銀子,很多,但是這樣的人也足夠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