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鍾靈毓秀業有成
-
2 # 愚者談天地
作為世界上最大新興市場的中國,成為全球投資陰霾中少有的亮點之一,是國際直接投資流向變化中的主要受益者。在加入WTO後的第一年,中國利用外資保持了很高的增長勢頭。根據中國外經貿部統計,2002年1-8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344.42億美元,同比增長25.52%。可以預計,2002年中國引進外國直接投資的總規模將超過500億美元,創下歷年外資引進規模的最高記錄。而且,隨著中國整體實力的提高,流入中國的外資構成也在發生積極變化,資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34303065金和技術密集型投資比重在明顯提高。從來自中國港澳臺地區的投資構成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變化。僅根據臺灣的統計,在1991-2000年間,臺灣對大陸電子及電器製造業的投資僅佔其對大陸投資總額的28%,而2001年則提高到45%,而相應地,紡織與食品飲料行業的投資則從12%下降到3%。中國日益成為影響國際直接投資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國經濟的崛起,標誌著國際直接投資格局正在發生重要的轉變。與兩年來亞太地區外資流入的減少形成鮮明的反差,投資中國與外資在華併購的熱潮正在升溫。由於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並對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國際直接投資格局開始產生顯著的影響。例如,2001年,南韓對外直接投資的最大東道國不是美國,而是中國。而且,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正在從東南亞遷往中國。造成這一狀況的因素,並非如人們所想象的是中國勞動力廉價所致。實際上,一向被認為中國勞動力成本低的狀況正在發生變化。資料顯示,外資企業的中國職員的勞動力成本已高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而且,隨著外資大量流入和國內企業吸引力的提高,使得對合格人才的競爭更加激烈,加上中國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正在不斷完善,這些都在加大外企的投資成本。因此,影響中國外資流入的勞動力價格優勢開始下降。其實,真正影響和加快外資流入的決定性因素,是中國的市場優勢和制度優勢(如投資政策及其透明度)正在上升。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和“入世”後鼓勵外資進入的政策保障,都堅定了跨國公司投資信心。僅從中國的外資政策方面看,在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中國政府本著鼓勵外商投資、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的原則,增加了鼓勵類目錄,由過去的186條增加到262條;減少了限制類,由112條減少到75條。同時,放寬了外商投資的持股比例限制,並將原禁止外商投資的電信和燃氣、熱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網路系統首次例外對外開放領域,進一步開放銀行、保險、商業等領域。正是在此背景下,大量的跨國公司卻紛紛表示要加大對中國的投資規模。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它們的全球戰略都將中國作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投資物件。中國投資市場的國際競爭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小到鐘錶、眼鏡,大到汽車、航空,競爭的硝煙都將達到空前激烈的程度。僅以汽車業為例,在大眾、豐田等巨頭南北割據的情況下,不甘落後的日產公司亮出大手筆,投資85.5億元(10.3億美元)與東風汽車公司組建一家新公司,雙方各持50%股份,要在2006年實現55萬輛汽車的年銷售目標。在新的外資政策導引下,外商已不再滿足於已往的合資等投資方式。2002年前8個月,外商獨資企業佔新批外資企業總數的65.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3個百分點,體現出日益明顯的外商“獨資傾向”。伴隨著中國允許國有企業向外資出售股權政策的出臺,外資在華併購必將呈現迅速升溫的現象。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正在將它們的地區總部遷入北京和上海。2002年上半年,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落戶上海的步伐明顯加快,累計已超過70家,其中以資訊科技產品公司以及物流、航運等行業的跨國公司居多。值得指出的是,中國臺灣企業在外資流入大幅減少的同時,對大陸卻顯示了極大的投資熱情,其中2002年上半年的新增投資有88%都投在長江三角洲。而且,臺灣電子等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投資呈明顯的增長趨勢。以中國為核心的亞太地區的併購活動有可能率先走出低谷,成為全球併購形勢中最為活躍的地區。隨著中國開始向外資出售國有企業股權和有關外資併購法規的完善,外資併購的可操作性將不斷提高,外資併購熱潮將從2003年繼續升溫。同時,作為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已居世界第六位的經濟大國,中國對外投資能力也必將迅速提高。尤其是隨著民營經濟的崛起,中國對世界直接投資增長的貢獻度會越來越大。作為周邊國家,其他亞太地區國家也紛紛調整產業結構,以適應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加上亞太新興地區現已成為國際資本最重要的避險地區,因此,可以預計,整個亞太地區正在醞釀著以中國為核心的新一輪企業兼併高潮
回覆列表
作為世界上最大新興市場的中國,成為全球投資陰霾中少有的亮點之一,是國際直接投資流向變化中的主要受益者。在加入WTO後,中國利用外資保持了很高的增長勢頭。
影響和加快外資流入的決定性因素,是中國的市場優勢和制度優勢(如投資政策及其透明度)正在上升。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和“入世”後鼓勵外資進入的政策保障,都堅定了跨國公司投資信心。
大量的跨國公司卻紛紛表示要加大對中國的投資規模。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它們的全球戰略都將中國作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投資物件。
在全球經濟和金融週期下行的背景下,2017年至2019年連續3年,中國新增外商投資共計約4500億美元,如2018年英國、德國和美國對中國投資分別增長150.1%、79.3%和7.7%,使中國成為時下全球吸引外商投資最多的國家。近年來,外商在中國投資的主要方向集中於高階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領域,主要方式為獨資新建,合資共建及併購重組,對中國最佳化貨幣供給和投資結構,有效防控金融和債務風險,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產業和市場體系,增強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增長潛力,產生了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