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芽慢生活

    其實這個問題也就是你做自媒體,如果粉絲達到了兩萬,你會選擇專職還是兼職,現在自媒體很火爆,剛開始自媒體興起,讓很多人湧入了這個行業,不同文化程度和階層都進入了這個領域,拍攝簡單,播放量高的收益都好。

    在早期進入自媒體的朋友們率先收穫了大批粉絲,那個時候的創作就是一部手機加一個穩定器,然後自己拍日常、測評等就夠了,但現在各大平臺都在推優質自媒體,每個大V背後都是一個團隊在操盤,也就是現在的自媒體不是以前單打獨鬥的時代了,是一個更趨專業化的領域。

    每個行業都會經過培養期、發展期、成熟期到衰落期,都是不停的更迭的發展,自媒體發展到現在各個平臺對內容質量、拍攝質量以及版權等問題也極為重視,都在不停的規範這些東西,這是這個行業處於成熟期的表現,更專業化、更完善化、更注重智慧財產權的時期。

    要進入一個新興行業的最佳時期應該在發展期,進入門檻低,收益大,但成熟期進入門檻和收益就不能和發展期對比了,如果你有足夠的天賦和想法,你可以專職去做。

    在香港電影界一直這麼說,百年周星馳,一百年才能出一個周星馳,即使這樣周星馳現在常常被人說“江郎才盡、炒冷飯”等,我自己的拙見,往樓主見諒。

  • 2 # 史筆似塵鉤

    烏鴉落在豬身上,看得見別人黑,看不見自己黑!

    當我粉絲兩萬的時候,那已經是遙遙無期的事情了,我用半年的時間將粉絲從零提升到一萬,用三個月的時間卻沒有突破三百,於過去的我來說這就是一個悲劇,於現在的我來說,這是一個解脫,現在的我每天收入都是幾毛錢,一塊錢,如果我的粉絲量突破兩萬,那可能就是按分來計算了。

    人吶,唯有自強才能不讓別人嘲笑,唯有看得起自己才能高傲的生活,唯有不把希望寄存在一個地方才能義無反顧的前進。

  • 3 # 廈門所見所聞

    當看著我3.1萬粉絲賬號的時候,再看一眼現在每天不足5塊錢的收益,只剩下嘆息。

    其實,我也不想打工,普通打工人,一輩子也賺不到什麼錢,要是有一份為自己打工的專案,那自然好,做事幹活都有動力。

    一般打工人工資五六千一個月比較常見,一天8小時,一週上5天,要是想實現全職做自媒體,放棄工作,那麼一天收益至少也得超過200元。

    自媒體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而且沒有周末休息,也沒任何福利,權衡利弊得失,因此真的想要辭職做自媒體,那必須是有穩定的高收益保障。

  • 4 # 跟著感覺走一一晉人

    不要說有兩萬粉了,就是它的N倍那麼多粉,也不可以放棄當前工作,不論何時只把這當作一種遊戲丶交流丶展示存在丶學習技能等等就行了,僅此而己,至於收益那就無所謂,只要動筆就可有一丶二分錢收穫,己活了70年了,己知錢是身外之物,如陷入人為財死的怪圈,那就如同白活,奉勸年輕人,你在這裡雖有時爆棚一下,得到幾千幾萬的賞賜,也只能是暫時並不長久,如有興趣僅可當做副業而己,如放棄主業,專以此副業謀生,則純屬無稽之談!

  • 5 # 盛佳苑

    有了這麼多的粉絲量是件不錯的事情。所以現在一邊上班,一邊利用空閒時間賺點零花錢,也是不錯的。一個滿足了自己寫作的愛好。把生活當中的發生在自己身邊人的事。只要有意義的。有必要進行記錄下來。都是些身邊小人物的酸甜苦辣的實際生活的寫照。既沒有耽誤工作。又利用閒暇時間進行寫作。豈不是一件美哉美哉的樂事。雙面收入。何樂而不為呢?所以說,既沒有耽誤工作。有沒有耽誤創作。

  • 6 # 夢夢U

    暫時不會,粉絲兩萬又能怎麼樣呢?你不更新,無互動。那它就只是一個數字。一個數字,能帶給你什麼呢?衣食住行。養家餬口,都不能。

  • 7 # 煮酒漁樵

    大家可以看到我現在的粉絲已經接近六萬了。

    但是基本上沒什麼用。

    實話實說,去年有一段時間比較舒服的日子。

    大概是在八月份以前吧。

    從八月份政策變化之後,基本上我的粉絲數上漲的就很有限了。

    因為很難再出爆款了。

    而且單價呈斷崖式下跌。

    實話實說,當時我認為即使下跌也不會再回到解放之前了。

    但是現實給了我狠狠的一起教訓。

    現在的情況基本上跟剛開始做的時候差不多,完全被各種限制住了。

    事後總結平臺最討厭的應該就是我們這樣的吧。

    現在的情況是對於剛剛加入的會拿出一部分流量來給他們信心。

    絕大多數的流量現在已經全部被拿去給那些官媒的大V了。

    所以像老徐那樣的人,天天還抱怨,實在是讓我們普通人情何以堪。

    你們這些人已經隨便發兩個句號,就可以幾百萬上千萬的流量。

    我們辛辛苦苦寫了半天,現在已經被限制了,欲哭無淚了。

    為什麼從去年以來那麼多十幾萬二十幾萬甚至更多粉絲的大號全部停更了?

    因為除非你是頭部百強這樣的賬號,普通的擁有十幾萬幾十萬粉絲,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

    想整死你,分分鐘就可以整死你。

    他這個推薦機制完全是可以人為控制的。

    只要給你的賬號打上幾個諸如低質這樣的標籤,你有多少萬粉絲也沒有用處,分分鐘就搞死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因為現在平臺已經過了他的起步階段。

    他需要培育的是他認為具有市場號召力的作者。

    普通人顯然不具備這樣的市場號召力,哪怕你寫的再好。

    哪怕讀者再愛看。

    沒有用的,培養你是沒有用的,不能夠為平臺賺錢。

    也不能為平臺吸引了大量的流量。

    所以現在平臺寧可是推綠媒作者的文章,也不會推普通人的文章。

    有經驗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六十萬規律或者六萬規律。

    也就是說從去年八月份之後,基本上六十萬的推薦量或者六萬的閱讀量,就是一個封頂的數量。

    能夠突破這兩個資料非常困難。

    實話實說,在去年八月份之前,即使是上百萬閱讀的認證,在我來說都已經是懶得看一眼了。

    現在呢,一個十萬的證書都很難拿到。

    其實文章的質量現在比那個時候已經有天壤之別了,畢竟寫了這麼長時間。

    但是質量的提升帶來的,卻是質量下降的警告。

    現在已經沒有道理可講了。

    你願意玩就玩,不願意玩你就走人。

    平臺現在不缺作者。

    他在不停的大浪淘沙,扶植一段時間的新作者,再從中篩選出來個別的有培養前途,或者是有位平臺賺錢潛質的賬號,進行一些扶持。

    對於那些經過培養之後雖然發展狀況良好,但是不能夠為平臺賺錢的賬號,他們就會狠狠的打壓。

    雖然無論誰問他們都不承認有權重這個問題,但是賬號確實有權重。

    你的賬號能否運營正常完全是在他們的操縱之下。

    吐槽了這麼多,並不是說訴苦。

    而是明確的告訴你們,不管你有多少粉絲,只要你沒有身份,現在想再依靠平臺養家餬口很難了。

    當然也不是毫無辦法,我現在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方法。

    首先你必須有一個能夠唬得住人的身份,比如什麼大學教授啊,著名講師啊,著名學者啊。

    其次你必須耐得住寂寞,用大約一到三個月的時間持續不斷的大量輸出,一個領域的優秀作品。

    第三,在這期間你必須讓平臺看到你有能夠為平臺帶來商業價值的可能。

    比如專欄,圈子,直播等等吧。

    第五,最好你能夠與某些內部人員建立比較良好的關係。

    也許還有其他的吧,但是我暫時也只能想到這些了。

    總而言之,如果你沒有身份又找不到組織,那麼你就算寫在天花亂墜,也很難長久。

    不要以為你有了一定的粉絲基礎,就可以靠這個吃飯了。

    到時候你會發現你的粉絲越多,你受到的打壓越狠。

    我想把現在這個號刪掉,重新再練一個小號了。

  • 8 # 聽海風吹過

    就算粉絲達到2000萬,閱讀量很有可能達不到2000萬。

    由於精力有限,我每天只能跟幾十,最多時候只能跟100多個(大概數,實際可能沒有)粉絲互動,這樣一來,就不斷掉粉。

  • 9 # 落花憶夢oo

    工作餘,我樂意來這裡,愛這片沃土,願和眾師友共同耕耘,做那百花園中不起名的一朵小小花兒,哪怕綻妍一瞬間,也情願把一絲兒嬌豔灑落親親師友心田,花開花落,只到凋零的那一刻,無怨無悔,輕輕招招手,悄然離去……

  • 10 # 吾本真人

    其次,你寫作能力怎麼樣?寫不出高質量的作品,粉絲也不喜歡看。有時你覺得寫的文章不錯,但不對粉絲的口味,他們也不會買你的賬。況且有很多時候,粉絲看你文章不是看你寫作質量,他看的是你文章的新聞性、故事性、奇異性,你像寫小說一樣編造的事他並不喜歡。你又不是記者,你又不是專業媒體人,有些新聞性的東西可遇不可求,想爆款太難。

    要想在多媒體掙錢也行,除非你是名人或網紅。不論你賣呆賣傻還是賣慘,你貼一個公司炒作起來,出了名就能掙錢。不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娶了一個七十歲老太,天天在網上秀那些噁心的恩愛,十幾年熱度不減。為了啥,還不是掙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榮耀50 8+256 3000元,值得入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