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7年,陽春三月,春光明媚。這本是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孔子卻不得不離開生他養他的父母之邦。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人格,也為了尋求新的從政機會,於是沂水清波濯吾纓,浩歌一曲伊人行。在眾弟子的簇擁下,疲馬凋車,孔子開始了為期14年周遊列國的生涯。對魯國,他一往情深,對它也充滿希望,他曾說:“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道”指“天下有道”的西周時代。他認為魯國比齊國好,只要稍事變革,就可以上擬於太平盛世的西周。在數年為政生涯中,他傾注了自己全部的熱忱,希望在魯國重致太平,復興周公之業。
孔子周遊列國,歷時十餘年,行程數千裡,歷經艱難險阻,四處碰壁,可他依然自信極堅,毫不動搖。他說:“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雍也》)他學六藝、知天命,進而形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人格,這是“知之”;四出尋求推行主張的機會,這是“好之”;在求索過程中,雖處處碰壁也不氣餒,這就是“樂之”。孔子曾描繪遊歷時的情形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即其“好之”“樂之”精神的形象說明,任憑環境多險惡,打擊多大,他都信心百倍,毫不退縮。甚至還樂在其中,傳道授業不息。被圍於匡,弟子焦急,他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之人(指自己)不得聞於斯文;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在宋逼於桓囗,他說:“天生德於予,桓囗其如子何!”(《述而》)終於回到了闊別14年的故國首都,江山未改,景物已殊。魯定公、季桓子都已謝世,魯哀公繼位,季康子輔政。但對於孔子,季康子同樣是葉公好龍似的尊賢。他一不採納孔子的政見,二不委任孔子以要職,而是尊之為“國老”,豐爵厚祿,冠冕堂皇地將他束之高閣。孔子68歲回魯,73歲去世,在魯國又生活了五年多。時間雖短,但卻是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在學術上的總結時期,亦是他在認識上進一步純熟的階段。這時,孔子已經歷了“60而耳順”這個不思而能、不慮而知的直覺思維階段。將這種純熟的認識能力與其它知識、修養相結合,孔子又成功地實現了“70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個知行合一的飛躍。“矩”有多層含義,首先是道(或規律),如日月執行,四時交替,矛盾轉化,社會變遷等等,即所謂天道、地道、人道。孔子對它們能瞭然體認,並行之不悖,即《周易•乾文言》所謂:“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表現了他對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規律的準確認識、預見和實行。“矩”還包括他自己“仁、義、禮”三位一體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學,以及與之相聯絡的種種準則。“矩”還包括世態炎涼。人心善惡的規則。“70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他妥善地將知與行、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合理地統一起來,既不因不合時宜而處處碰壁,也不至於放棄原則而有屈己就人之羞。
公元前497年,陽春三月,春光明媚。這本是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孔子卻不得不離開生他養他的父母之邦。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人格,也為了尋求新的從政機會,於是沂水清波濯吾纓,浩歌一曲伊人行。在眾弟子的簇擁下,疲馬凋車,孔子開始了為期14年周遊列國的生涯。對魯國,他一往情深,對它也充滿希望,他曾說:“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道”指“天下有道”的西周時代。他認為魯國比齊國好,只要稍事變革,就可以上擬於太平盛世的西周。在數年為政生涯中,他傾注了自己全部的熱忱,希望在魯國重致太平,復興周公之業。
孔子周遊列國,歷時十餘年,行程數千裡,歷經艱難險阻,四處碰壁,可他依然自信極堅,毫不動搖。他說:“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雍也》)他學六藝、知天命,進而形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人格,這是“知之”;四出尋求推行主張的機會,這是“好之”;在求索過程中,雖處處碰壁也不氣餒,這就是“樂之”。孔子曾描繪遊歷時的情形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即其“好之”“樂之”精神的形象說明,任憑環境多險惡,打擊多大,他都信心百倍,毫不退縮。甚至還樂在其中,傳道授業不息。被圍於匡,弟子焦急,他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之人(指自己)不得聞於斯文;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在宋逼於桓囗,他說:“天生德於予,桓囗其如子何!”(《述而》)終於回到了闊別14年的故國首都,江山未改,景物已殊。魯定公、季桓子都已謝世,魯哀公繼位,季康子輔政。但對於孔子,季康子同樣是葉公好龍似的尊賢。他一不採納孔子的政見,二不委任孔子以要職,而是尊之為“國老”,豐爵厚祿,冠冕堂皇地將他束之高閣。孔子68歲回魯,73歲去世,在魯國又生活了五年多。時間雖短,但卻是孔子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在學術上的總結時期,亦是他在認識上進一步純熟的階段。這時,孔子已經歷了“60而耳順”這個不思而能、不慮而知的直覺思維階段。將這種純熟的認識能力與其它知識、修養相結合,孔子又成功地實現了“70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個知行合一的飛躍。“矩”有多層含義,首先是道(或規律),如日月執行,四時交替,矛盾轉化,社會變遷等等,即所謂天道、地道、人道。孔子對它們能瞭然體認,並行之不悖,即《周易•乾文言》所謂:“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表現了他對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規律的準確認識、預見和實行。“矩”還包括他自己“仁、義、禮”三位一體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學,以及與之相聯絡的種種準則。“矩”還包括世態炎涼。人心善惡的規則。“70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他妥善地將知與行、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合理地統一起來,既不因不合時宜而處處碰壁,也不至於放棄原則而有屈己就人之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