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唐帝國李靖
-
2 # 黑白文史MCN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中國燦爛的文化中,“絲綢之路”絕對是世界著名的,這條路線在今天又重新被提及,是一條世界交往的路線。絲綢之路的路線起始於古代中國,連線亞洲、非洲和歐洲,是古代最早的商業貿易路線。
絲綢之路有廣義和狹義兩個概念,廣義的絲綢之路包括兩條,一條是陸上絲綢之路,一條是海上絲綢之路。而狹義上的絲綢之路只有一條,就是陸上的絲綢之路。
自兩漢時期到大明王朝,約一千五百年的歲月裡,絲綢之路一直承擔著中國內地與西域、歐亞各國間文化和經貿往來的橋樑作用,尤其是在絲綢之路開闢之初的西漢,這條路將世界最強盛的四個文明國度緊密相連,從此,中國、貴霜、安息和羅馬唇齒相依,經貿交流達到空前繁榮,這個時期,被稱為絲綢之路的通暢期。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地緣政治呈分裂狀態,絲綢之路雖然依然承擔著它作為貿易與文化交流國際通道的作用,其政治意義卻弱化了許多。所以,政治環境的變遷,無疑是古絲綢之路興衰的原因之一。
而至盛唐時期,絲綢之路重新繁榮,其輝煌一度達到了巔峰,令當時的長安成為舉世矚目的繁華國際大都會。這盛唐繁榮景象,一直持續到唐代後期,西北地區被少數民族控制,隨即五胡亂華烽煙四起,使絲綢之路再次陷入閉塞期,長達四百年之久,直到蒙古草原崛起,橫跨歐亞的蒙元帝國轟轟烈烈地登上歷史舞臺,飽經風霜的絲綢之路才得以再次展現繁榮。
為什麼中亞歐洲喜歡中國的絲綢?原因有以下幾點?1、舒適感。真絲綢是由蛋白纖維組成的,與人體有極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光滑,其對人體的摩擦刺激係數在各類纖維中是最的,僅為7.4%。因此,當我們的嬌嫩肌膚與滑爽細膩的絲綢邂逅時,它以其特有的柔順質感,依著人體的曲線,體貼而又安全地呵護著我們的每一寸肌膚。
2、吸溼性、放溼性好。蠶絲蛋白纖維富集了許多胺基(-CHNH)、氨基(-NH2)等親水性基因,又由於其多孔性,易於水分子擴散,所以它能在空氣中吸引水分或散發水分,並保持一定的水分。在夏季,又可將人體排出的汗水及熱量迅速散發,使人感到涼爽無比。正是由於這種效能,使真絲床品更適合於與人體面板直接接觸。
3、保暖性。絲綢不僅具有較好的散熱效能,還有很好的保暖性。看似實心的蠶絲實際上有38%以上是空心的,在這些空隙中存在著大量的空氣,這些空氣阻止了熱量的散發,使絲綢具有很好的保暖性。
4、抗紫外線。絲蛋白中的色氨酸、酪氨酸能吸收紫外線,因此絲綢具有較好的抗紫外線功能。而紫外線對人體面板是十分有害的。
5、吸音、吸塵、耐熱性。真絲織物有較高的空隙率,因而具有很好的吸音性與吸氣性,所以除製作服裝外,還可用於室內裝飾,如真絲地毯、掛毯、窗簾、牆布等。用真絲裝飾品佈置房間,不僅可以使屋子纖塵不染,而且能保持室內安靜。由於蠶絲具有吸溼、放溼效能以及保溼性、吸氣性和多孔性,還可調節室內溫溼度,並能將有害氣體、灰塵、微生物吸掉。另外,真絲纖維的熱變性小,比較耐熱。它在加熱到100℃時,只有5~8%左右脆化,而大多數合成纖維的熱變度要比真絲大4~5倍。蠶絲的燃燒溫度在300~400℃,屬難燃纖維,而合成纖維的燃燒溫度在200~2600C,即易燃、易熔。因此,採用蠶絲纖維作為室內裝飾的原料,不但可以起到吸音、吸塵、保溫作用,還有起到阻燃功能。
有更多精彩回答,如:胡雪巖臨死前說“白虎勿近”白虎是什麼?西遊記女兒國真的有嗎?青樓女子生活?日本“帝銀事件”?阿房宮有多大?“試婚格格”是什麼?等有趣的歷史問答?請關注@@黑白史 ,帶你瞭解歷史的故事。
-
3 # 一條睡著的魚
傳統絲綢之路特指溝通中國(中原地區)與中亞、西亞、歐洲之間的一條貿易通道。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這條路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而絲綢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19世紀末,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條貿易通道開通的初衷是漢王朝為進口玉石,隨著貿易的持續與深入,絲綢、茶葉、瓷器成為中原地區輸出的主要商品,而同時西域的土特產、樂器、珍奇異物、香料等也傳入中原地區。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貿易通道,也是一條文化通道、文明交融的通道。
在羅馬帝國時期,當時的羅馬人一般都穿粗毛布製作的披風式長衫,貴族則著輕柔的亞麻。不過,當他們看到來自東方的美麗絲綢後,就不可遏制地愛上了它,很快風糜上流社會,成為時尚標杆。
回覆列表
“西域”一詞,最早見於《漢書·西域傳》,西漢時期,狹義的西域是指玉門關、陽關(今甘肅敦煌西)以西,蔥嶺(帕米爾高原)以東,崑崙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即漢代西域都護府的轄地,今天的新疆地區。廣義的西域還包括蔥嶺以西的中亞細亞、西亞、印度、高加索、黑海沿岸等地,包括今阿富汗、伊朗、烏茲別克至地中海、沿岸,甚至達東歐、南歐。
西域以天山為界分為南北兩個部分,百姓大都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圍。西漢初年,有“三十六國”:南緣有Murano(鄯善,在羅布泊附近)、菇羌、且末、于闐(今和田)、莎車等,習稱“南道諸國”;北緣有姑師(後分前、後車師,在今吐魯番)、尉犁、焉耆、龜茲(今庫車)、溫宿、姑墨(今阿克蘇)、疏勒(今喀什)等,習稱“北道諸國”。此外,天山北麓有前、後蒲額和東西且彌等。它們面積不大,多數是沙漠綠洲,也有山谷或盆地。
西漢統一西域後,建立了西域都護府。公元前108年,西漢出兵攻破Murano、車師,打敗大宛後,在輪臺、渠犁駐兵屯田,建立了“使者校尉”,管理屯田事宜。這是西漢在西域設定的最早的行政機構。公元前68年,西漢派特郎鄭吉、校尉司馬憙到渠犁一帶屯田。公元64年,任命鄭吉為“護鄯善以西使者”,主護南道。公元前60年,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統管南道和北道,都護府設在烏壘城(今輪臺東北)。西漢從張騫通西域開始,到鄭吉出任西域都護,終於完成了統一西域的大業。護,就是帶兵監護;都護,就是總監護。昭宣時期進一步加強了漢王朝同西域諸國的聯絡。